?

對增強學校德育實效性的思考

2012-05-10 02:11王建偉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增強實效性思考

王建偉

摘要:學校的德育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培養未來高素質人才與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要陣地。我們必須增強德育實效性,為學生形成優秀的品德素質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學校;德育;實效性;增強;思考

近來,學校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實施行為規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目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面貌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在加快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德育工作面臨著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最突出的就是中小學德育的實際效果不夠理想。因此,在當前和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必須樹立德育務求實效的科學觀念,要把增強德育實效作為重要課題來研究。

一、要處理好長期性和近期效應的關系

現在,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的時期,這場巨大的變革要求學校培養的人才必須具有穩定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心理素質,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創造性以及適應各種社會環境的能力,能自覺地按社會規范和價值標準自我調控、自我實現、自我發展。因此,給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課題和更高的要求。在增強德育實效的過程中,要重視德育目標素質化。

德育目標素質化首先表現在增強目標的前瞻性。青少年是跨世紀的一代,代表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學素質,不僅是當前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而且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能否實現。而中小學階段的教育功能在于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全面的良好的基礎,所以說,學校德育目標必須著眼于未來,要從大處著眼,從長計議。

德育目標素質化還表現在促進德育目標內化為品質。學校德育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生形成內在的穩定的思想道德素質,因而確立德育目標既要立足于學生的在校表現,更要考慮到學生終究要由學校步入社會,面對紛繁的社會生活,學生能否清醒地分辨真假、善惡、美丑,這才是學校德育效果的客觀檢驗。一般認為,研究德育的實效性,必須處理好德育實效的長期性和近期效應的辯證關系。

二、要處理好德育總目標和分層次要求的關系

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是達到德育目標、落實德育內容的途徑。知、情、意、行是德育過程的重要環節。目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機制很不科學,缺乏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皯嚱逃钡闹匾攸c是重視教育的“結果”,常常忽視教育過程,特別是重視以分數表現的考試成績,以此作為評價學生、教師和學校教育的唯一標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學校德育也同樣存在著無視教育過程的傾向:對德育的認識,往往片面理解為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德育目標上,只有方向性目標,缺乏過程性的到達目標;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往往是為了應付形勢的需要,以一律的內容、形式去進行一律的活動。這樣做,表面上德育工作有聲有色,轟轟烈烈,也可能取得一時較好的結果。但這個過程過于簡單,不僅實際效果不大,而且會引誘、助長教師、學生弄虛作假的不良風氣。

面對不同的受教育者,必須突出德育要求的層次性。首先,必須要求適度。適度的要求是增強可接受性的前提條件。比如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質方面都應提出適合他們的不同要求,從而分出層次,循序漸進,以求實效。如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主要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基本的道德觀念。因此,德育工作者既要善于把握全體學生的一般特點,又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

三、要處理好學校、教師和社會環境影響的關系

學校的德育工作是個系統工程,構成這一系統的諸要素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它們的矛盾運動與協調發展推動著這一過程向著預定的方向前進。近年來,由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步伐的加快,學校德育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顯得更加廣泛和復雜。對此,許多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社會環境產生的對青少年成長不利的因素,于是,在修筑學校德育的銅墻鐵壁上狠下功夫:不準學生與社會上的人接觸,盡量減少學生與校外的聯系,嚴格控制學生放學后回家的時間,有的學校連春游也取消了……在如此封閉的環境中進行純而又純的德育,結果如何呢?培養出來的學生在步入社會后,不但很難改造社會,創造未來,而且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判斷能力,連現實社會都無法適應,甚至步入歧途。

實踐證明:“封閉式”教育,相對于開放型的現代社會,只能是一種幻想,而且毫無前途。對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們應該加以辯證地分析。轉型期社會由于市場經濟體制和計劃經濟體制并存,造成社會結構失衡,價值觀沖突十分劇烈,對教育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學校必須發揮其主導作用,在強調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的同時,要更加重視課外活動的教育作用;在充分發揮學校德育功能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發揮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作用。要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這是增強德育實效的關鍵環節。

優化社會環境,是增強德育實效的重要條件。社會環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取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往往從影視、歌曲、文學作品中尋找自己的偶像,尋找自己的人生信條。學校要積極開展對家長的指導工作,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把對子女的期望同國家培養青少年的要求結合起來,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教育子女。

德育基地是充分開掘德育的社會資源,要使之經常地、能動地為學校德育服務。各級各類德育基地的建設,能增強全社會的德育意識,溝通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渠道,對青少年可以發揮巨大的教育作用。新世紀呼喚我們培養出一代“四有”新人,新的形勢要求我們戰勝德育面臨的種種挑戰。對此,我們德育工作者應該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我們相信,只要積極探索,不懈努力,深入思考和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德育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遵循教育工作及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不斷充實富有時代精神的內容,采用新的教育方法,形成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大環境,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就一定能取得較大的實效。

猜你喜歡
增強實效性思考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發展增強海洋經濟的策略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構建學生參與課堂的措施探討
共產黨員要增強信仰定力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