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網絡資源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2-06-06 09:58
新一代 2012年4期
關鍵詞:課堂應用網絡資源小學科學

謝 娜

摘 要:小學科學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主動學習、完善教師的教學模式等,將網絡資源充分的利用在課堂教學中,讓其足夠的發揮其作用、效果,從而提升小學科學教學的課堂質量。

關鍵詞:小學科學;網絡資源;課堂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187-01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源于課改前的自然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科學知識。然而在科學課堂的探究活動中,由于其內容的廣闊性、抽象性與復雜性,加之受常規實驗儀器和實驗性質等多方面的影響限制,單純的講授是難以完成此項教學任務的。因此,借助現代教育技術來達到教學目的,將是科學課教學的必然途徑。

一、運用網絡資源,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科學教材中,教學內容顯得比較抽象,語言文字描述的許多事物學生無法親身體會,這便成為教師教學中一個突出的難點。例如:《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日食和月食》這兩課所學內容皆為比較抽象的天文知識,對小學生來講具有很大難度。(主要是利用三維動畫模擬太陽、地球、之間的關系:例如地球的公轉、自轉知識、晝夜交替過程等天文知識),我首先找到有關日食和月食的影視資料,在課前幾分鐘進行播放,讓學生來感知日食和月食的全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涌動一種探索自然奧秘的欲望,然后再把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擬過程用課件演示。學生通過媒體演示,很快了解太陽、地球和月亮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在頭腦中形成立體空間的概念,解決了本課的重難點。還有許多隱形知識、原理、規律是憑借傳統教學模式難以釋疑的,例如《風的形成過程》一課。但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的對象,幫助學生解除疑惑并掌握所學內容。

二、發揮網絡資源的虛擬功能,擺脫教學內容的時空限制

有些教學內容受時空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學生不能深刻體會老師描述的情景。而網絡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濃縮更多的表象,通過模擬演示達到仿真效果,優化想象的過程。例如:煤和石油的形成、巖石的形成過程等。我們可利用網絡搜索揭示科學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以文字、圖形、動畫、圖表等多種方式多窗口呈現,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又如:我在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先用常規儀器按傳統實驗方法進行探究,由于常規實驗儀器的限制,蠟燭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隨著物距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一現象不是很明顯,致使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不甚理解,并產生迷惑。此時改為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探究,探究物距從無窮遠至小于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探究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探究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這種虛擬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開放性的操作環境,使學生在課堂上實現了在虛擬世界的真實體驗。

三、運用網絡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科學教材中的許多內容涉及到一些原理、規律性的東西,比如:《動物的棲息地》、《秋季的生物》等課節,要求學生對秋冬季節的動植物進行觀察,由于時間跨度較大,而且學生生活中見到的動植物的種類單一,如果教學只在課堂上進行,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內容也不夠豐富,所以我要求學生課下堅持對生物進行觀察,在網上隨時記錄下觀察結果,對疑惑不解的地方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網頁上記錄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隨時了解學生的實驗情況,對學生的問題及時予以解答,并在學生中進行交流。

四、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在科學教材中,有一部分拓展性知識,需要學生自己搜集查找資料,如學習《材料進步的歷程》時,我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一種你感興趣的材料,總結材料進步的歷程形成書面報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找到了大量資料,有的學生對納米材料感興趣,有的學生對超導體感興趣,還有的學生對防彈材料很感興趣,搜集了大量防彈材料的發展過程。又如在進行《恐龍世界》的學習時,為使學生對恐龍的知識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教師可將其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主題活動。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搭配,向學生提供有關恐龍信息的網站,讓學生自行從網站上考察恐龍的生活,下載有關的文字和圖象,然后帶到課堂上交流、討論。這樣,學生不僅對恐龍知識有完整的認識,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

五、運用網絡資源,有利于擴大教師的專業知識面

當今世界,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小學科學教師,要有廣闊的知識面,掌握生物科學、天文科學、地理科學、生命科學、物理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知識。對各科知識的學習要達到一定的深度,以幫助學生發現和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還要對各科知識的最新資訊隨時關注,讓學生了解當今科技的最新發展及其趨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充實知識內容,豐富知識結構,把握科學發展的最新脈膊,以適合教育教學的需要。比如:在講授《種子發芽實驗》一課時,學生發現由于實驗誤差導致通過光照后,有的種子發芽快,有的種子發芽慢,為了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我通過網上查找,得知這與種子的習性有關,不同種類的種子,有的種子發芽時,經過光照后發芽快,有的則相反,另外還得知,不同顏色的光線對種子照射,發芽的快慢也不一樣,通過學習,正確解答了學生的問題。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海量的網絡資源彌補了目前科學教育資料單一的問題,彰顯了網絡資源無窮的魅力,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信息需要。學生在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網絡資源影響下,更加激發了他們學習興趣,他們深切地感受到科學技術的無限魅力,探究科學的欲望則更加強烈。

猜你喜歡
課堂應用網絡資源小學科學
有效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探究
Scratch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探析
高中政治課堂應用生成性資源的實踐探索
淺談“口號”在課堂應用中的作用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網絡資源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談網絡資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