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區牧民定居點的文化承載力分析

2012-07-27 08:41王娟娟何佳琛
統計與決策 2012年21期
關鍵詞:定居點藏區貢獻率

王娟娟,何佳琛

(蘭州商學院 經濟學院,蘭州 730020)

0 引言

我國藏區廣泛分布于西部及青藏高原區,地理坐標74°E~104° 50′E,25°N~40°N,面 積 約 249×104km2,占國土面積23.3%,總人口7311多萬人,占總人口5.62%。境內高原草地廣布,全年無霜期較短,部分地區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分配不均。特殊的自然稟賦使游牧畜牧業成為藏區的主導產業,但受制于游牧文化作用,伴隨人口數量激增,傳統財富觀指引牧民不斷擴大畜群規模,超過草地涵容能力的利用使藏區在顯著的熵增進程中不斷趨近生態系統允許條件下的極大熵狀態,為此牧民定居工程全面開展。然而,忽視精神引導、注重空間遷入的劃一式牧民定居工程并未達到預期目標,部分牧民甚至返回游牧點?;诖?,筆者以文化承載力平臺,科學確立藏區牧民定居點規模,為優化定居方案促使牧民精神上遷入定居點提供依據。綜合已有研究方法和手段,筆者以藏區為研究區域,以牧民定居工程為依托,構建指標體系,運用SPSS軟件,評價現有藏區牧民定居點的文化承載力,為差異性定居措施實施以促進牧民精神上永久遷入定居點提供科學依據。

1 文化承載力評價原理

文化承載力是指在一定時期和地域范圍內,在維持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生態文化系統所能承受的人類社會活動在規模、強度和速度上的極限值。本文擬采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靜態評價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

1.1 評價方法介紹

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是設法將原來眾多具有一定相關性(比如P個指標),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互相無關的綜合指標來代替原來的指標。

其中A1i,A2i,……,Api(i=1,……,m)為X的協差陣Σ的特征值多對應的特征向量,X1,X2,……,Xp是原始變量經過標準化處理的值。

上述方程組滿足:

(2) Cov(FiFj)=0(i≠j;j=1,2,3....p);

1.2 指標體系構建

量化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是定量分析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的關鍵。由于時間、區間、環境、社會經濟狀況差異其取值不同,因此,文化承載力研究必須建立一套可行、完整、易量化的指標體系。經過反復分析篩選,筆者將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指標體系分為潛力指標、壓力指標、響應指標三大類,三大類指標下又分為具體的初始指標(見表1)。

1.3 數據處理原理

基于潛力、壓力和響應指標,立足ESN復合巨系統,選取相應指標。一般而言,初始數據的量綱與量級具有非劃一性,為了保障數據處理的科學有效,必須進行無量綱量級處理。

(1)正向指標標準化:

(2)負向指標標準化:

表1 藏區牧民定居文化承載力指標體系

(3)中心化無量綱處理:

其中,m表示指標個數;n表示參與研究的地區數(變量數);xij*表示經過壓縮處理后的第j個指標在第i個地區或時段的值;xij表示未壓縮前第j個指標在第i個地區或時段的值;xjmax表示第j個指標在所有n個地區中或時段內的最大值;xjmin表示第j個指標在所有n個地區中或時段內的最小值。經過中心化處理過的指標,數值介于0到1之間。

2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評價結果

利用上述指標體系,對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進行綜合評價。評價原理:設有N個相關變量Xi(i=1,2,…,N),線形組合為N個獨立變量Yi(i=1,2,…,N),獨立變量Yi的方差之和與原N個相關變量Xi的方差之和相等,并按方差大小由小到大排列,這樣就可以視作用較大的P個相關變量為相應的幾個主要獨立變量Yi(i=1,2,…,M)(M<N),從而立足N個相關變量選取的M個獨立變量Yi(i=1,2,…,M)就是主成分。在本研究中,3個因子旋轉后的累計方差百分比,即貢獻率已達94.112%(見表2),存在明顯拐點(見圖1),評價結果可行度較高。

表2 解釋的總方差

圖1 特征值碎石圖

基于3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高達94.112%,剔出其他因子的貢獻,將3個因子的累積貢獻視為100%,依據3個因子各自貢獻率的差異,其權重如表3。

表3 主成分貢獻率(權重)

由表3知,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個主成分可以反映原始信息量達到94.112%(>85%),完全可以反映出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的基本面貌。第一主成分貢獻率為62.699%,對承藏區文化載力影響最大。在第一主成分中,絕對值較大的指標如下:旅行社數(0.997)、農業技術人員數量(0.992)、人口數量(0.983)、旅游業從業人數(0.983)、地方財政收入(0.976)、教育經費(0.975)、地方財政支出(0.969)。第二主成分的貢獻率為18.348%,其中,絕對值較大的指標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數(0.969)、畜牧產品生產價格指數(0.832)、大牲畜年末存欄頭數(0.705)、物質文化遺產數(0.606)。第三主成分的貢獻率為13.065%,其中絕對值較大的指標有:草原鼠蟲災治理面積(-0.916)、物質文化遺產數(0.770)、降水量(0.696)、旅游人均花費(0.693)(見表4)。

3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評價結果分析

3.1 因子文化承載力分析

表4 成分得分系數矩陣

將方差極大化旋轉后的各特征根的貢獻率作為權重,對因子進行加權得到加權平均后的各變量綜合載荷(見表5最后一列),具體而言,根據(1)式,利用成分得分系數矩陣,計算D層各指標對系統承載力及承載狀況的貢獻率。

3.2 地區文化承載力分析

設因子權重為W,其中,W1=62.699%,W2=18.348%,W3=13.065%,第i因子得分為Yi(i=1,2,3)。依據F=W1*Y1+W2*Y2+W3*Y3,計算藏區綜合評價值。

4 結論

借助軟件平臺,筆者較客觀準確地評價了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為更好引導牧民精神上遷入定居點提供拓展路徑思考。

4.1 因子承載力分析及思考

從因子承載力看,資金、技術、文化交流傳播是影響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的主要因素。為此,首先,打造融資平臺。地方財政收入、外商投資額、國家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等對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影響大。因而,通過中央財政撥款、地方政府補貼、外商企業投資等手段積聚資金,建立政府投資為主、社會融資為輔的資金投入機制,加速定居點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牧民定居工程階段性邁進。其次,搭建科技與效益的正相關鏈條。疫病防治機構數、農業技術人員、教育經費等對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影響較大。為此,通過改良畜種、推廣良種、強化培訓等技術手段提升經濟收益,延展定居點文化承載閾值。再次,構筑文化區際交流紐帶。五星飯店數、接待游客數量,旅游人均消費對藏區牧民定居文化承載力影響顯著。因此,大力發展旅游業,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拓展旅游發展空間、提高旅游地接待能力、加速文化區際交流,實現游牧到定居思想轉變。

4.2 地區承載力分析及思考

從地區承載力看,西藏、青海、甘肅等地文化承載力明顯弱于四川、云南。這主要是由于西藏、青海、甘肅等地牧區人口比重較高,游牧文化在當地影響力強,傳統思想禁錮下接受科學生產能力有限,教育水平限制下知識技術匱乏。針對此現狀,國家、地方政府的牧民定居政策應注重加強基礎教育引導,提升定居牧民的接受力和適應力,亟需加大當地教育經費投入、延伸義務教育普及范圍、提升地區整體文化素質,加速游牧文化向定居文化轉變速率。而四川、云南等地藏民漢化程度相對較高,教育水平相對較優,關注點應放在延伸專業技術范圍。擴大技術人員培訓比重、加強與先進地區知識技術交流是擴大技術群的關鍵。此外,在各地區自身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區際拉動力,實現優劣勢互補,以提升藏區整體文化承載力閥值。

[1]侯景新,尹衛紅.區域經濟分析方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王娟娟.甘南生態環境承載力的評價[J].統計與決策,2010,(21).

[3]張傳國,方創琳.干旱區綠洲系統生態—生產—生活承載力相互作用的驅動機制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02,(2).

[4]楊志峰,隋欣.基于生態系統健康的生態承載力評價[J].環境科學學報,2005,(5).

[5]余春祥.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4,(2).

猜你喜歡
定居點藏區貢獻率
一種通用的裝備體系貢獻率評估框架
多康藏區藏族源流考釋
開學日
打造人民調解升級版 維護藏區和諧穩定
關于裝備體系貢獻率研究的幾點思考
25年后,以色列再建猶太人定居點
藏區包蟲病防治缺長效機制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手機媒體的使用與藏區穩定研究*——基于迪慶藏區田野調查的闡釋
走進以色列猶太人定居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