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識別與結構效應分析

2012-07-27 08:41魏博通
統計與決策 2012年21期
關鍵詞:比重江西制造業

魏博通

(南昌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南昌 330031)

0 引言

目前來看,沿海地區因為受到勞動力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正在將本身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在客觀上為處于內陸的中西部省份提升工業化水平,實現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江西是我國的中部大省,是全國唯一一個與長三角、珠三角和閩東南三角區都毗鄰的省份,在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方面,無論在區位還是在資源稟賦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近些年來,江西抓住沿海向內陸產業轉移的難得機遇,積極承接來自沿海的產業轉移,獲得了明顯的成效。進入“十二五”時期,研究如何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綜合成本優勢,進一步積極主動地承接來自沿海的產業轉移,對于促進江西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數據的來源和產業承接的識別方法

1.1 數據的來源

本文利用2004年的《中國經濟普查年鑒》作為起始年份的數據來源,另一方面,基于最新數據的可得性,利用2010年的《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作為終止年份的數據來源。

因為制造業會隨著地區條件的變動從某一區域轉移到另一區域,因此產業轉移中的“產業”往往是指制造業,基于《中國經濟普查年鑒(2004)》和《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2010)》中制造業各產業的統計口徑,獲得21個樣本產業。

關于地區間產業轉移的測度,理論上可以使用直接投資數據精確地度量,但由于數據的不可得性,所以無法采用這種方法。然而可以使用地區產業固定資產凈值的變動間接反映地區間的直接投資情況,從而對區際產業轉移有一個較準確的判斷。同時,考慮到多維度研究的必要性,使用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構建經濟指標。

1.2 產業承接的識別方法

地區產業的增長可以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內生性的增長,即利用自身的資本驅動實現的增長,可以用和全國同一產業的增長速度來表示本地區產業的增長情況,另一個是外源性的增長,即是利用外部的資本實現的增長,可以用和全國同一產業增長速度的比較來說明本地區產業的增長或收縮情況。假如沿海某一地區產業的增長低于全國水平,說明出現了產業向外轉移,反之,假如江西承接來自沿海的產業轉移比較顯著,則這一產業的增長速度一定是高于全國水平的。按照以上所述,如果某一個沿海省份發生了產業的向外轉移,那么它的固定資產凈值、企業數量、從業人員的增長都是慢于全國水平的,反之,如果江西承接的某一產業比較顯著,那么它的固定資產凈值、企業數量、從業人員的增長都是快于全國水平的。投資轉移指數(IFAij)、企業轉移指數(IEQij)、就業轉移指數(IEMij)三個經濟指標構建如下:

EQijt0、EMijt0、FAijt0和EQijt1、EMijt1、FAijt1代表2004年和2009年j地區i產業的企業數量、從業人數和固定資產凈值。FAit0、EMit0、EQit0和FAit1、EQit1、EMit1代表2004年和2009年國家i產業的固定資產凈值、企業數量、從業人數。

對于產業轉入區來說,IFAij>1,IEQij>1,IEMij>1,說明j地區i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企業數量、從業人員的增長大于全國水平,這意味著i產業轉移到了j地區;對于產業轉出區來說,假如IFAij<1,IEQij<1,IEMij<1,意味著j地區i產業發生了向外轉移的趨勢。

2 江西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基本狀況

2.1 承接產業轉移來源地相對集中

江西緊臨東部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區,因此主要是接受來自這些地區的產業轉移,其中浙江、廣東、福建在江西的投資最多,在2007年、2008年、2009年江西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中,這三個省總計占了項目金額的67.2%、70%、75.3%。上海、江蘇也是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來源區,但所占比例不大,2009年江西從上海、江蘇引進了工業項目資金92.1億元和77.9億元,分別僅為6.7%和5.7%。毗鄰的地理位置是造成江西主要從長珠閩接受產業轉移的原因,長珠閩的企業在江西投資一方面可以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便利的將產品運往東部沿海地區銷售,節約了銷售時間和運輸成本。

2.2 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行業分布較為廣泛

在選擇的21個產業中,除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飲料制造等10個產業外,其他產業都發生了向江西的轉移。從具體的產業來看,不但有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有有色金屬冶煉等資本密集型產業,甚至包括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等高技術產業。江西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僅相當于沿海地區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這為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江西創造了條件。

2.3 沿海向江西產業轉移不顯著

首先,從對上海的分析來看,無論固定資產、企業數量和就業人數的增長都是大大慢于全國水平的,按照三個經濟指標的分析,基本所有的制造業都有向區外的轉移,這與上海向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關。從地區之間的產業轉移關系來看,上海幾乎所有的產業都有向江西轉移的可能,但結合江西省發改委公布的上海向江西投資的數據,上海向江西產業轉移的規模相當有限。其次,浙江、福建、廣東、江蘇雖然向江西的工業項目投資較多,但并不能說明這些省份就出現了大規模的產業轉移,它們仍然是制造業投資的主要區域,盡管固定資產投資和企業數量的發展速度低于全國水平,但相差并不大,即便從分析結果來看這些地區發生了向區外的轉移,但轉移規模十分有限,僅是少數企業對外投資造成的,沿海地區仍然是中國制造業投資的主要區域。

表1 江西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分析表

表2 2004~2009年沿海五省市固定資產凈值、企業數量和就業人數的增長與全國的比較

2.4 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是向江西產業轉移的主導力量

從江西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資金來源看,民營企業占主導地位,外資企業次之,港澳臺和國有企業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小。2004~2009年轉入江西的11個特征顯著的產業,其實收資本

總共增加了624.37億元,來自民營企業的資本占72%,來自外資企業的占14.6%,來源于港澳臺和國有企業的資本僅分別占7.6%和5.8%。

從11個轉入江西的產業來看,它們的實收資本中,民營企業投資占60%以上的有10個,而且投資領域非常廣泛,既有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有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冶煉等資本密集型產業,還有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等高技術產業。外資企業的投資領域相對較窄,主要集中在高技術產業比如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等,這說明了外資企業對江西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所起的作用。港澳臺企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諸如紡織業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等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國有企業在有色金屬冶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資源型產業的投資明顯增加,但在紡織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等行業退出的特征很明顯,這說明由于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這些產業的競爭性特點越來越突出。

3 江西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結構效應

3.1 促進了三次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從三次產業結構的變化看,2004~2009年江西第一產業產值所占比重從20.4%下降到14.4%,第二產業產值所占比重從45.6%上升到51.2%,第三產業產值所占比重從34%增加到34.4%,由于工業規模的擴大和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導致第二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增大。從就業結構變化看,2004~2009年,江西第一產業就業人口所占比重從41%下降到36.5%,第二產業就業人口所占比重從27%上升到29%,第三產業從業人口所占比重從32%增加到34.5%,從對產值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比較看,技術進步帶來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工業對國民經濟貢獻增大的同時,就業人數并沒有顯著增加,這反映了工業發展質量的提高和競爭力的增強。值得一提的是,工業的發展促進了服務業的快速增長,服務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增加,尤其是從就業結構來看,服務業已經成為吸納勞動力的主要領域。

3.2 促進了制造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首先,江西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僅是沿海地區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左右,這為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江西創造了條件,比如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業、紡織業、皮革皮毛羽絨及制品業從2004~2009年在制造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分別增加了0.37%、0.38%、1.70%、0.43%,尤其是2005年開始江西省進行培育省級產業基地的探索工作,紡織業的發展更快,規模以上的企業數量從261個增加到438個,就業人數從0.71萬人增加到1.2萬人。其次,由于本地優勢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具有本地資源優勢的加工業得到很大發展,比如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從135個增加到465個,就業人數從3.74萬人增加到10.35萬人,在所有產業中的增長速度是最快的。最后,由于南昌人才和科技資源得以充分利用,高科技產業在江西制造業中所占比重顯著上升,比如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年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分別從125個和49個增加到314個和169個,就業人數分別從2.93萬和2.2萬增加到10.35萬和6.69萬,工業總產值在制造業中的比重分別從3.24%和1.24%增加到6.88%和2.67%,成為了江西工業發展中的重要力量。

3.3 促進了工業所有制結構的變化

以民營經濟和外商投資為主要驅動力的產業轉移在擴大江西工業生產規模,提高工業化水平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全省的工業所有制結構。2004~2009年,江西私營工業企業數量從1597個增加到4153個,所占比重從39.74%增加到55.09%,增加值從116.48億元增加到998.27億元,所占比重從15.54%增加到34.72%,就業人數從23.25萬人增加到66.28萬人,所占比重從22.85%增加到37.89%。5年以來,沿海大量民間投資落戶江西,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成為了全省工業發展的支柱。同樣,改革以來大量投資于沿海的外資企業由于生產成本的上升和拓展市場空間的需要,也向江西進行了產業轉移,2004~2009年,外商投資工業和港澳臺工業企業數量從429個增加到820個,所占比重從10.67%增加到10.88%,工業增加值從102.59億元增加到427.92億元,所占比重從13.69%增加到14.88%,就業人數從13.86萬人增加到36.98萬人,所占比重從13.62%增加到21.14%,外資工業已經成為促進江西工業化水平提高和工業規模擴大的重要推動力。

3.4 促進了空間經濟結構的變化

2004年以來,由于江西各地區加大了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力度,所以產業承接的效果都比較顯著,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產業空間分布的分散化。2004年,南昌、九江、景德鎮的工業增加值分別占到全省的28.69%、11.84%、6.4%,合計占到46.93%,工業活動空間集中分布的特征非常突出,2004~2009年,南昌、九江、景德鎮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成效比較顯著,工業發展速度很快,工業增加值按不變價格分別增長了264.61%、291.05%、265.07%,但其他地區增長速度更快,導致這三個地區2009年工業增加值所占比重出現了下降,分別降到23.41%、10.34%、5.53%,其中南昌下降的幅度更大。

4 結論

應用投資轉移指數、企業轉移指數、就業轉移指數三個經濟指標以及相關數據對2004~2009年江西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的情況作了分析。結果顯示,東部沿海仍然是全國主要的制造業投資基地,制造業的發展仍很強勁,雖然出現了向區外的產業轉移,總的說來并不顯著,江西由于擁有良好的地理區位、優越的資源稟賦和商務成本優勢,加之本身制造業發展不足,因此從東部省份產業承接的特征突出。在所有沿海省份中,廣東、浙江、福建是向江西產業轉移的主要省份,其次是江蘇和上海。從具體承接的產業來看,既有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有技術含量較高的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東部省份向江西產業轉移的過程中起了主導作用,這說明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價格—市場機制逐步成為決定產業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

江西從沿海承接產業轉移對其經濟結構產生了重要影響。首先,沿海的產業轉移在促進江西工業規模擴大的同時,提高了第二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其次,江西承接的產業轉移一方面發揮了自身的低成本優勢,促進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本地的優勢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促進了具有本地資源優勢的加工業得到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的進一步上升優化了全省的工業結構;再次,民營經濟和外商投資是沿海向江西產業轉移的主要驅動力,導致私營工業和外商投資工業在工業所有制結構中比重上升;最后,由于江西各地區都實行了力度較大的引資行動,產業承接的效果都較顯著,因此工業活動在江西呈現了分散分布的趨勢。

[1]范劍勇.長三角一體化、地區專業化與制造業空間轉移[J].管理世界,2004,(11).

[2]任志軍.區際間產業轉移及承接研究[J].商業研究,2009,(12).

[3]劉秉鐮,胡玉瑩.我國區際產業轉移的識別與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0,(15).

[4]陳建軍.中國現階段的產業區域轉移及其動力機制[J].中國工業經濟,2002,(8).

[5]黃鐘儀,吳良亞,馬斌.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產業選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猜你喜歡
比重江西制造業
江西銀行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江西完成老舊小區改造367個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我愛江西奶奶
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