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的成功之處

2012-08-15 00:42彭小哲西安文理學院音樂表演系西安710065
名作欣賞 2012年6期
關鍵詞:再別康橋小劇場徐志摩

⊙彭小哲[西安文理學院音樂表演系, 西安 710065]

當《再別康橋》第一次走入我們的視野時,帶著些稚嫩卻充滿著生命力,新鮮且別具一格。如今,她成長了,經過近十年的成長,更有了些許成熟的味道。筆者曾有幸拜讀過武漢音樂學院彭志敏教授關于《再別康橋》音樂創作的文章,對“小劇場歌劇”有了最初的認識。然而依本人看來,中國第一部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對于我國音樂界的影響遠不止眼前我們所能預見到的,它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一、小劇場歌劇

所謂“小劇場歌劇”,是一種具有時代特色的新興歌劇樣式,它與西方的“室內劇”(ChamberOpera)和我國的“小劇場話劇”都有著一定程度的聯系。所謂“小劇場話劇”,是相對于大劇場話劇而言的,其劇中角色少,表演空間小,演員與觀眾近,是這類話劇的突出特點。甘險峰教授曾撰文指出:“1982年,林兆華執導的第一部小劇場話劇《絕對信號》在北京人藝小劇場上演以來,中國的小劇場話劇已經走過了近20年。從最初的每年一出甚至幾年一出戲,到現在一年能有十幾出不同風格的小劇場話劇在首都舞臺輪番上演;從少數戲劇先鋒的實驗田發展到今天話劇藝術一種重要的生存方式,小劇場話劇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雹佟靶龈鑴 边@個詞在中國是伴隨著《再別康橋》的上演而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的。小劇場歌劇型的演出場地小、演員數量少、樂隊編制與舞臺布景簡單、音樂結構短小而精悍。雖然它拋棄了歌劇的華麗外衣,以及大樂隊的烘托,但它具備了歌劇完整的元素,而且賦予了歌劇新的內涵與氣質。當小劇場歌劇上演后,眾多評論紛至沓來,其中我很贊同彭志敏教授的那句話,“在藝術上,大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小的卻必須是精致的”。

二、《再別康橋》的上演經歷

1.北京人藝小劇場的首演 2001年12月1日,中國音樂學院表演教研室主任陳蔚(筆名水兒)編劇并導演、周雪石作曲的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在北京人藝小劇場首演。12月7日,《音樂周報》在北京市文化局舉行關于《再別康橋》的專題座談會。該報前總編周國安在會議的開場中稱:“《再別康橋》在小劇場上演,是中國歌劇史上的第一次,它開創了一個先例?!雹诮酉聛淼?001年12月1日至25日,這部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在北京人藝小劇場連演25場,歌劇界前輩對該劇的評價非常高?!兑魳分軋蟆返葌髅郊娂娍d了關于這部歌劇的文章與評論?!对賱e康橋》的首演確實是中國音樂發展道路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2.國家大劇院小劇場的再度上演 自2002年10月起,《再別康橋》在上海大劇院、北京民族宮大劇院、北京青藝劇場、廊坊大劇院進行了第二輪公演。隨后,這部小劇場歌劇又來到北京大學等眾多高校演出,并參加了全國歌劇、音樂劇的匯演,廣受好評。因而當國家大劇院的小劇場落成后,2009年11月27日《再別康橋》被選中作為其試營業的首場歌劇演出,這是這部歌劇誕生8年后的又一次輝煌?!对賱e康橋》經過8年風風雨雨再度回歸小劇場,影響力甚至超過了首演,演員們也經過了8年的人生歷練,這次的《再別康橋》更加成熟,國家大劇院小劇場的視聽效果非常好,觀眾和演員都得到了一次唯美的享受。

3.古都“西安版”的《再別康橋》 經過首演的成功,8年后再度上演的轟動,《再別康橋》這部歌劇的魅力已逐漸輻射至全國。2010年11月27日,由西安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師生共同排演的《再別康橋》與古都西安的觀眾見面了。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西安音樂學院院長趙季平先生以及陜西省音樂界的同仁觀看了首場演出。古都西安一直以文化而聞名,這次對新事物敏銳的嗅覺也著實讓我們體會到了文化傳播的魅力所在。西安音樂學院此次上演該劇,是作為聲樂演唱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歌劇研究實踐》課程的教學成果匯報,演員均為聲樂演唱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采用美聲唱法來詮釋該劇,演出雖然不甚成熟,但卻是對歌劇教學一次很好的初探。作為一名西安人,也正是這次與《再別康橋》的親密接觸,激發了筆者對“小劇場歌劇”這一新的形式產生了更深的思考。

三、《再別康橋》的成功之處

1.作品結構簡潔、精致 說到《再別康橋》的特點,用曲作者周雪石本人的一句話概括:“這就是一部真誠的歌劇,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而是娓娓道來,很好看也很好聽?!毕啾葌鹘y歌劇動不動一演就幾個小時、冗長而復雜的劇情、耗時耗力的舞臺布景,《再別康橋》無疑更適合活在當下的現代人的口味。整部歌劇人物角色簡潔、關系清晰,舞臺形式清雅而別致??梢哉f,它卸去了歌劇的“貴族外衣”,由一個室內形式的小型樂隊代替了交響樂的烘托,拋棄了豪華的包裝之后,更加純粹而親切。近2個小時的演出將上世紀3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修養和個人氣質用溫暖而深沉的音樂表現出來,這對現代觀眾來說也無疑是一次新鮮的體驗。

劇中的故事由林徽因與徐志摩、梁思成的詩情、愛情開始,以徐志摩意外離世結束。劇中包括五個角色: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陸小曼和誦者(以泰戈爾、金岳霖、胡適三者身份出現)。全劇分為“墓地游吟”、“天壇同臺”、“再別康橋”、“沉淪上?!?、“雙清重逢”、“掙脫泥淖”、“白日飛升”及“人鬼情未了”、“再別康橋”九個部分。這九個部分隨著劇情的發展環環相扣,以簡潔易懂的臺詞貫穿,配合簡單而符合情境的背景音樂,既讓觀眾領略到音樂的魅力,又能感受到人物間細膩的情感糾葛,緊湊而精致。

2.音樂風格符合人物氣質、個性鮮明 整部歌劇的音樂沒有做作和夸張,結構自由,像散文詩一樣。從音樂性格上看,全劇樂風以雅淡、靜幽、清純、明亮的抒情文人氣質為主。然而最能抓住聽眾神經的是《再別康橋》中用音樂描繪出的鮮明的人物形象。如中國近代高雅知識女性林徽因,其音樂形象的主題選用了小提琴獨奏,并用男性化的大提琴和流動性的鋼琴音型陪襯。小提琴有“樂器皇后”之稱,音色柔美、典雅,用它來詮釋優雅的女性形象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小提琴的音色交織著大提琴的男人味,更為柔美女性的形象起到了烘托與陪襯作用,恰到好處。

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陸小曼,是和林徽因性格截然不同的一位女性。作曲家巧妙地采用了代表上海二三十年代洋場歌廳、夜總會的那種“靡靡之音”的典型音色——薩克斯管來演繹,并用一種極其慵懶的速度與音型作引子來營造陸小曼當時的生活氛圍和狀態。第四部分“沉淪上?!敝行÷闹黝}——《旋轉中忘掉一切》以及第六部分“掙脫泥淖”的詠嘆調《這是個怯懦的世界》,始終保持著圓舞曲的風格,將陸小曼沉溺于燈紅酒綠的頹廢生活方式展現得淋漓盡致,富于表現力和戲劇性。

徐志摩作為中國近代優秀的新詩才俊,他的形象以及他的經典詩作《再別康橋》已經融為一體。作曲家在這部作品里用“康橋”的主題來描寫徐志摩,用抒情男高音的演唱配以鋼琴的王者氣派,將這新一代知識分子形象描繪得溫文爾雅而又不失浪漫和激情。

3.曲目旋律優美,傳唱度高 當今所被人熟知的歌劇中,讓我們記憶最深的永遠都是那部歌劇中的經典詠嘆調,比如普契尼的《藝術家生涯》中的《人們叫我咪咪》《冰涼的小手》;比才《卡門》中的《哈巴涅拉舞曲》《斗牛士之歌》;莫扎特《魔笛》中的《地獄的復仇》等。

《再別康橋》首演結束后,很多聽眾都是哼著《一首桃花》《再別康橋》離開劇場的。筆者第一次看過該劇后也是唱著“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走出劇場的。這些唱段旋律優美,非常上口易學,還有著很強的藝術性。該劇中許多經典的唱段已經成為聲樂教學中的常用教材。

就拿《一首桃花》來說,清新淡雅的風格融合于抒情女高音甜美輕透的音色,經典的詩句配合似花朵飄落的旋律,進入情緒高潮時的“看——那”在高音區的站立與舒展,使這優美的詩篇與優雅的女性形象渾然一體?!兑皇滋一ā芬唤泦柺辣惚粺o數音樂愛好者傳唱開來,現在已成為備受民族女高音乃至美聲女高音喜愛的經典曲目,傳唱度非常高。

《再別康橋》的成功折射出了異樣的光彩,觸動了我國聲樂界以及音樂創作界的神經。它為我國的聲樂舞臺增添了一種新的形式,為我國聲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好素材,為我國歌劇音樂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到目前為止,《再別康橋》仍然是國內第一部且是唯一一部公演了的小劇場歌劇,對于新興的小劇場歌劇來說,未來的道路仍然是漫長的。但筆者以自己從事聲樂教學近30年的經驗來看,小劇場歌劇的前景是非常樂觀的。借此也呼吁所有熱愛音樂以及熱愛音樂教育事業的人,更多地關心和關注、參與和投身到小劇場歌劇事業中來。

猜你喜歡
再別康橋小劇場徐志摩
完全詩意的向往
青草更青處——《再別康橋》賞析
論述《再別康橋》中意象的象征意義
論《再別康橋》詩歌意境美
投入細膩的情感誦讀詩歌
小劇場
小劇場
小劇場
小劇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