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窺視勇士精神與反戰傾向的矛盾結合——淺議美國文學作品戰爭題材的影射

2012-08-15 00:42劉石鈺李榮美河北農業大學河北保定071001
名作欣賞 2012年6期
關鍵詞:海明威勇士戰爭

⊙劉石鈺 李榮美[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 保定 071001]

作 者:劉石鈺,河北農業大學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李榮美,河北農業大學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

戰爭題材的美國文學,是歷史發展與時代變遷的見證,也是推動美國文明進程的重要利器。這些促使美國在成為世界上經濟最發達國家的同時,還引領著世界文化的步伐。美國獨立戰爭是擺脫英國殖民地的剝削,走向解放的起點;南北戰爭遏制了南部的分裂,促進了美國的聯邦統一;第一次世界大戰讓原有的四大帝國瓦解,美國開始參與強權爭奪;第二次世界大戰則讓美國走上了世界霸權的頂端。從一定意義上說,戰爭是美國獲取自由、獨立、文明的基礎,同樣也是美國保障國際地位,擺脫國內危機的重要慰藉。換言之,無論何時的戰爭爆發,統治者們總將之披上愛國主義、道德主義、民族主義的大旗,通過戰士的生命與鮮血來換取勝利。參戰的那些勇士們是英雄,也是時代的犧牲品。敢于隱喻這些復雜情愫,表現出反戰呼聲且留下歷史痕跡恐怕也只有這些歷史財富——戰爭題材的文學了。一方面,在時代的特殊使命下,主人翁們或是彰顯出大無畏的精神,不畏艱難驍勇善戰,或是那些困頓與掙扎,迷茫與失落也只能深埋于文字中。

一、獨立戰爭時期的榮譽與孤獨

起于1775年,止于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對美國乃至世界歷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獨立革命,美國成為了政治獨立的國家,思想文化的傳播也從英國的禁錮中走出。獨立革命大大推進了文學的發展,促進了美國文學的多元化、平民化,追求自由幸福之路。反映這一時期戰爭題材的作品最早可追溯到“小說之父”詹姆斯·費尼莫爾·庫伯1821年出版的作品《間諜》,故事發生在這一時期的中立地帶——紐約州的威斯徹斯特,主人翁哈維·柏契原是一個走街串巷的貨郎,通過喬裝在威斯徹斯特周邊地區搜集關于英軍的各種情報,在完成任務之前,他經歷了一系列的坎坷逃生,甚至被認為是英國間諜為世人所唾棄,而最后他出色完成任務,華盛頓欲嘉獎他時,他卻決定隱退家鄉,度過平凡的余生。小說中對主人翁所受的艱難險阻描繪得無所不盡,每一個孤獨的腳步都伴隨著堅定的信念,然而,最終卻以無私奉獻的形象告終。一方面,折射出主人翁的崇高,另一方面,也表現了自身對曾所處的尷尬境地不堪回首,不愿意再續那種戰爭生活。不少學者對庫伯《間諜》中的浪漫化、理想化、簡單化提出質疑,事實上《間諜》中對于勇士精神的過度彰顯,人物形象的超完美刻畫,對推動當時英雄主義思潮有很大作用,但過度浪漫主義卻為不少學者所貶低。另一個十分轟動的關于獨立戰爭時期的小說為《武裝的暴民》,作者羅伯茨坦言自己“描繪的是發生在這場偉大戰爭中的狠瑣與卑鄙”。這一時期美國戰爭題材的勇士精神與反戰傾向的對抗一定意義上表現在文學作品描述中孤獨與榮譽的感受度上。

二、南北戰爭期間的激進與逃避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之后,美國出現不到百年較為平和的歷史階段,1861年林肯出任美國總統,成為內戰打響的導火索,以北方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與南方為代表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之間因不可調和的矛盾而爆發戰爭。內戰為美國的統一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與此同時,這一時期不同的文學作家以其自身的經歷、感觸從不同的視角流露出了對戰爭的情感,一些作品充滿了對于南北方戰士激昂的斗志、英勇精神的頌揚,而另一些作品則強化了沉痛的失落,彌漫著對戰爭籠罩與傷害下南方文明的消逝的痛感。這一時期走在戰爭文學前列的當屬沃特·惠特曼,他被譽為現代自由詩的先驅,第一部作品《裹傷者》獲得了極高的評價?!肮鼈摺笔菐椭t生敷裹傷口的那些人,詩歌中用“裹傷者”的視角闡述了戰爭對于人們身體以及精神上的摧殘,他們反思“關于那些罕見的恐慌,那些打得最狠的戰役或可怕的圍困,有哪些還深深地留在你心中?”詩歌充滿了悲情意識,戰爭成為人們無可避免的噩夢,也是日后極其悲慘的折磨。

如果說《裹傷者》是這一時期的最突出作品,那么不得不說的還有另一位幾乎與惠特曼齊名的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她以《飄》折射出了這一時期的戰爭影響,總體上看,《飄》是無意描述戰爭的,但是《飄》所描述的人物卻因為戰爭生活發生了風起云涌的變化,媚蘭妮去世了,瑞德離開了,而奴隸制也由此消失,原有的舒適安逸的生活到了九霄云外,一切都變得更加縹緲流離?!讹h》同樣折射出歷史趨勢不可阻擋,從一個另類視角展現了一個剛強、堅韌、虛榮、貪婪的早期資本家斯嘉麗形象。長期的漂泊動蕩,使得斯嘉麗對戰爭的厭倦展露無遺,對和平與美好的向往十分濃郁,也鑄就了十分經典的獨白“明天將是美好的一天”。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主戰與厭戰

1914至1918年間,第一次世界大戰因帝國主義國家在殖民地上分配不均而打響,因此,這是一場爭霸性質的掠奪性戰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卷入其中。美國總統威爾遜在“為結束戰爭而戰斗”、“為和平而戰”的旗號掩蓋下參與了戰爭,不少青年滿懷憧憬與斗志走向戰場,卻切身體會了更多的兇暴、殘殺與死亡。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們有前所未有的被欺騙感,心靈受到了嚴重的摧殘,精神幾欲崩潰。

著名小說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別了,武器》《太陽照常升起》《喪鐘為誰而鳴》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海明威一生之中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以及西班牙內戰,對于戰爭帶來的精神傷害感同身受,然而,在目睹了戰場上生命的脆弱、抗爭的無力之后,他對戰后的享樂人生十分迷茫,虛無失落的情緒始終籠罩在他的作品之中。由于海明威的特殊經歷,他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具備傳記色彩,《永別了,武器》描寫了男主人公亨利的愛情悲劇,揭示了戰爭的殘酷性和無理性,卻同時也彰顯了他一個“硬漢”的英勇形象。小說將反戰的情緒以及愛情的甜美糾結在一起,表現了對戰爭極強的厭惡情緒,如亨利對“該死的戰爭”表現出“壞透”了的印象。然而,海明威的另一部代表作即1940年發表的《喪鐘為誰而鳴》卻又喚起了內心的使命感,肯定了西班牙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表現出的英勇大無畏精神,對戰爭的控訴、困惑卻又轉為了對西班牙自身正義之戰的支持。這一作品對勇士精神的高度褒揚之下,展露了作者主張正義之戰、反對掠奪之戰的情懷。海明威作品中的勇士精神與反戰傾向的矛盾結合最為突出,這也使得他成為了對戰爭、對社會、對人生迷茫一代的“代言人”,那種堅定與彷徨、挫傷與奮勇、逃避與主戰展現得淋漓盡致。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抗爭與憂慮

一戰為美國成為世界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二戰無疑是美國成為戰后最大贏家的籌碼。雖然第二次世界被定性為“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但是勞民傷財、殘酷血腥的畫面卻一直留在了美國人民尤其是戰士的內心中。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多大力頌揚了反法西斯的斗爭下戰士與人民的英勇精神,也越來越清晰地流露出對和平的渴望、對戰爭的疲乏與厭惡。

如《第二十二二條軍規》(“黑色幽默”作家約瑟夫·海勒所著)里的“瘋狂的清醒者”尤索林一直希望能逃到瑞典,就是因為“那里的女孩那么甜美,人們那么進步”,表現了對和平美好的追求。小說中人物極其龐雜、線索十分復雜,軍規下的權利與自由斗爭也十分明顯,作者通過著重描述主人翁的自我意識的覺醒,表現了對戰爭的疲乏與失望,描繪了在軍隊中身心俱疲的狀態。這一時期戰爭題材的優秀作品很多,諸如庫特·馮尼格的《第五號屠宰場》、赫塞的《墻》、諾曼·梅勒的《裸者與死者》、托馬斯·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等,這些作品也表現出這一時期美國文化進一步開放,對戰爭赤裸裸的兇殘描繪更為細致、生動??梢哉f,這段時期對戰爭的大張旗鼓的弘揚幾乎很少了,更多的是戰后的憂慮與感傷。然而,拋開戰爭背景不議,不少勇士為國而戰的精神還是得到廣大文學作品的充分認可。

正如雨果所述,戰爭分為正義與非正義的戰爭,他倡導為正義而戰是神圣的使命,而為強權、掠奪而戰是一種恥辱。然而,不管爆發了何種形式的戰爭,美國當政者總會為之披上“正義與自由”、“愛國主義”的外衣。這也是那一時期文學作品出現迷茫、抗爭、極度矛盾的作戰心態的起源。這些戰爭文學伴隨著美國歷史的變遷,見證了社會的發展,也對世界文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李明娜.戰爭對海明威的意義[J].社會科學論壇,2001,(06).

[2]李公昭.從詹姆斯.庫伯到肯尼斯·羅伯茨——美國獨立戰爭小說發展概論 [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11).

[3]王文.淺論:戰爭——美國文學作品的永恒主題[J].青年文學家,2010,(20).

猜你喜歡
海明威勇士戰爭
以一己之力拯救尷尬的都是勇士
閱讀(書香天地)(2021年11期)2021-03-08
海明威名言
追求美的人 從來都是勇士
《老人與?!放c海明威
他們的戰爭
湯亭亭的《女勇士》
戰爭催生的武器
真的勇士,取于直面扣錢!
戰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