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美學視野中的《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及其續篇

2012-08-15 00:42梧州學院外語系廣西梧州543002
名作欣賞 2012年6期
關鍵詞:奇境漫游愛麗絲

⊙蔣 萍[梧州學院外語系, 廣西 梧州 543002]

《愛麗絲漫游奇境記》(1865)和《愛麗絲鏡中奇遇記》(1871)兩本書對英語文化的影響相當深遠。英國文學史家們認為劉易斯·卡洛爾開創了一個童話的新品種(兒童幻想小說),其作品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更有評論家將其稱為“現代童話之父”。在卡洛爾1898年去世之前,這兩部作品已成為英國最暢銷的兒童讀物。目前這兩本書已經被翻譯成至少125種語言,在全世界風行不衰。兩部作品分別描述了小女孩愛麗絲在“兔子洞”以及“鏡中世界”的歷險故事,情節撲朔迷離,變幻莫測。作者筆下的時間和空間不是固定和絕對的,而是流動和相對的。雖然故事看起來荒誕不經,但卻富有嚴密的邏輯性和深刻的內涵。它的象征意義可使每個讀者穿越時空,在幻境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因此,以接受美學觀點分析《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及其續篇相當有效。這兩部由一位業余作家隨興編成的“童言童語”,在將近150年的流傳過程中,被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包括評論家在內的廣義讀者)不斷地重新閱讀和重新闡釋。各派學者嘗試從不同角度接近它,但至今還無人敢說能完整地解析它。有的學者從邏輯學和哲學的角度進行思索,有的學者嘗試分析它的數學習題,有的學者則樂于咀嚼它的語言游戲……毋庸置疑,《愛麗絲漫游奇境記》最初是作為一部童話而創作的。作者在創作時始終保持著一顆童心,在字里行間傾注了真摯的情感。主人公愛麗絲,一個純真可愛的小女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她身上體現出了屬于兒童特有的純真。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這種兒童的純真常常會遭到侵蝕,乃至消失殆盡。因而,純真的愛麗絲對兒童、對成年人都極具魅力,且彌足珍貴。所以這兩部作品不僅吸引了小讀者,也同樣吸引著成年人。本文站在接受美學的角度,從哲學、社會學、數學等三方面入手對《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及其續篇進行剖析和解讀。

一、接受美學理論簡述

接受美學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德國出現的一種文學美學思潮,又稱為接受理論或接受研究,它是把讀者對文學作品的接受作為文學研究和考察的核心的美學理論體系。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 RobertJauss)是接受美學的主要創立者和重要代表。接受美學把讀者的作用看得十分重要,認為“文學作品的諸價值在讀者身上的具體實現,是文學效果,是文學多元價值的實現,文學價值的實現只有通過讀者的閱讀才能達到”。文學作品被不同時代、不同社會和文化背景的讀者不斷地重新閱讀和重新闡釋,形成了一條歷史的鏈條;而且,各式各樣的重讀和闡釋都帶有與讀者特殊歷史環境密不可分的相關性和聯系。由于讀者理解的預先結構不同,對作品的闡釋自然不同,這就是為什么會有“一千個讀者的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說法。姚斯還提出了“期待視野”(Horizonofexpectations)的重要概念:“在文學閱讀之先及閱讀過程中,作為接受主體的讀者,基于個人和社會的復雜原因,心理上往往會有一種既成的結構圖式。讀者的這種據以閱讀文本的既成心理圖式,叫做閱讀經驗期待視野,簡稱期待視野?!睆哪撤N意義上說,以文學能力和閱讀興趣為主要因素構成文學讀者的統覺背景,即是閱讀期待視野,讀者正是立足于這一統覺背景去選擇作品、破譯語符來和作家對話的。在這兒,讀者是接受主體,是積極的、主動的、有創造性的。

二、“一本哲學的和倫理學的參考書”

《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的第一個中譯本是在1922年由語言學大師趙元任先生翻譯的。作為“清華四導師”之一的趙元任,以語言學家的才情來翻譯數學家的奇書,確實是合適不過。趙先生在譯者序中強調,這本書“又是一本哲學的和倫理學的參考書”。他還說“倫理學說到最高深的地方,本來也會發生許多‘不通’的難題出來,有的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的”。趙元任更將這本書與莎士比亞的作品相提并論,“我相信這書的文學價值,比起莎士比亞最正經的書亦比得上,不過又是一派罷了”?!稅埯惤z鏡中奇遇記》的第一個中譯本也是由趙元任先生翻譯的,但清樣在1932年日本轟炸上海時被毀,直到1968年才在美國出版。

英國哲學家羅素也多次引用過這兩本書來闡述深奧的哲學問題。在《愛麗絲鏡中奇遇記》中,天馬行空的情節與棋子的移動巧妙相連。在第2章中,紅棋王后對愛麗絲說:“你可以充當白棋王后前面的卒子。卒子第一步走兩格。然后,你要用火車一樣的高速度經過第三排格子。到了第四排格,你會碰見特威達、特威迪孿生兄弟。第五排格子大部分是水,第六格則是矮胖子的地盤,第七格全是森林——不過一匹馬會給你帶路的。到了第八排格子,我們就都成了王后……”而在第4章,即是象棋的第四格中,愛麗絲和雙胞胎特威達和特威迪兄弟一起碰到了紅棋國王。國王睡著了,雙胞胎兄弟告訴愛麗絲,國王正夢見她,她只是國王睡夢中的人,實際是不存在的?!耙菄跛蚜?,你就消失啦——噗!——就像一枝蠟燭!”羅素據此說:“雙重夢引出了哲學上關于真實性的深刻問題。假如它不是以幽默的筆調寫的,我們就發現它太痛苦了?!边@到底是誰的夢境?是愛麗絲的嗎?還是她只是紅棋國王夢境中的一個角色?如果是這樣,紅棋國王一旦醒來,又會有什么事情發生呢?是愛麗絲的消失,還是她的夢也會醒?事實證明,讀者在接受文本信息的同時,也會根據作品的情節不斷調整自己的期待視野,進而與作品的視野達到融合。

三、“一部社會政治小說”

故事發生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氣浮華而古板,充斥著沉悶的禮儀和繁文縟節??鍫栆猿驳南胂罅?、別具一格的幽默以及昂然的詩情,打破了當時傳統兒童文學道德說教的刻板公式。在兔子洞的歷險過程中,愛麗絲不斷地發現自己在顛覆成年人讓她遵從的教育常規。早在1903年,一位研究者就指出《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里所有的詩歌都是對一些曾經熟悉的、對孩子進行道德和宗教教育的詩歌的戲仿,而這些詩在今天大都已湮沒無聞?!稅埯惤z漫游奇境記》里最為評論家所稱道的戲仿是《威廉老爹,你老啦》(YouAreOld,FatherWilliam),它是對浪漫主義詩人羅伯特·騷塞的說教詩《老人之慰藉以及如何獲取此種慰藉》(TheOld Man ’sComfortsandHowHeGainedThem)的戲仿。原詩由一個年輕人與威廉老爹的對話構成,年輕人詢問老人為何不悲嘆老境將至,而是心情愉快,老人回答說,他在年輕時就已知時光飛逝的道理,所以他一直以正確、嚴謹的態度對待人生。而在卡洛爾筆下,這個虔誠地服從命運安排的老人既會倒立,又會后空翻,不但連骨帶肉地吃掉一只鵝,還在鼻尖上頂鱔魚,完全被變成了一個滑稽,粗魯、滿嘴胡話、行為怪異的人。在《愛麗絲鏡中奇遇記》的第6章,愛麗絲走到了象棋的第6格,第6格是矮胖子的地盤。矮胖子與愛麗絲討論了一會詩歌之后,愛麗絲便要與他握手告別。在維多利亞時代,握手禮的禮儀是:行禮時距對方約一步,上身稍前傾,伸右手,四指并齊,拇指與之分開伸向受禮者。而自認為高貴的矮胖子只伸出了一個手指與愛麗絲握手告別,這個細節的設計也是意味深長的。

書中隨處可見作者對當時英國社會的諷刺,還有不少對英國歷史和傳奇的影射。時??词直?、飛快奔跑的兔子代表了膽小細心的小市民;為躲避皇后的懲罰而把白玫瑰涂成紅玫瑰的園丁,是閉著眼睛喋喋不休的公務員的化身;而那個經常說話不著邊際的公爵夫人,則是魯莽無知的人的象征;擁有花園的紅桃皇后下令到處任意殺人的時候,她終于變成了血腥瑪麗(瑪麗一世)的同類。法庭上發生的一連串毫無邏輯的辯論也是在嘲笑當權者的愚蠢。在“兔子洞”的最后一章,庭審的最后愛麗絲發現自己就是偷吃餡餅的人,皇后叫囂著要砍掉她的頭,她因為不滿荒誕橫蠻的審判而大聲抗議,并且毫無懼色地說:“誰會理睬你呢?你們不過是一副紙做的撲克牌罷了!”由此可見,這兩部作品也可以解讀為具有鮮明特色的社會政治小說。

四、“卡洛爾漫游數字王國”

《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剛出版的時候,維多利亞女王看了之后非常贊賞,命人搜集該作者的其他著作,結果搜集到的是一部接一部關于對數和更深奧的微積分問題的數學專著。而一直以來,不少學者都在嘗試分析愛麗絲故事中的數學習題。英國數學家魯賓·威爾森(RubinWilson)經過長期的研究,在2009年出版了最新的卡洛爾傳記《劉易斯·卡洛爾漫游數字王國》(Lewis Carrollin Numberland:HisFantasticalMathematical LogicalLife)。這本傳記可以讓讀者把作為數學家的查爾斯·路德維齊·道奇森(卡洛爾的本名)和作為童話作家的劉易斯·卡洛爾結合起來,更好地對作品進行審美體驗。

魯賓·威爾森認為,《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很多地方影射了當年的數學研究,愛麗絲在兔子洞里尋找花園的過程完全可以理解為對當時數學領域最新進展的諷刺。作為數學教授的卡洛爾認為,數學的新進展不合邏輯、不嚴謹。在第5章《請教毛毛蟲》中,愛麗絲跟毛毛蟲的對話戲仿了德·摩根的幾何學,他認為只要符合內在邏輯,所有的解法都是有效的,這就允許負數也有平方根,所以,毛毛蟲坐在蘑菇上抽水煙,其含義是不知從哪里升起來的一種東西,迷惑了追隨者的頭腦,愛麗絲就受到這種幾何的困擾,她本來想把自己變回原來的身高,但縮得太快,下巴碰到了她的腳。

這樣的例子不一而足,在第6章《胡椒廚房和豬孩子》中,卡洛爾戲仿了19世紀中葉從法國引進的影射幾何的連續性原理。這一原理現在是拓撲學的重要內容,其內容是,一個形狀可以完全伸展成另一種形狀,只要保持其基本的特點。圓形同時也是橢圓或拋物線(比如柴郡貓的笑臉)。把這一概念發展至極端的話,對圓形來說有效,對嬰兒也一樣有效。因此,當愛麗絲把公爵夫人的小孩抱出去后,他變成了一頭豬。柴郡貓說:“我本來料到他會這樣的?!?/p>

綜上所述,接受美學把開放性和不確定性視為文學作品的本質特征,強調讀者是文學作品意義的建構者。讀者閱讀接受的過程是一種審美體驗過程,離開了讀者的接受,文學作品的美學特質不可能得到完美體現,它需要讀者通過自己的審美經驗和想象去填充和改造文本,從而進行新的創造。正所謂“詩無達詁”,“文無定評”,這個審美體驗的過程始終是開放的、有所創新而且永無止境的。是“哲學的和倫理學的參考書”也好,是“社會政治小說”也好,作為既能與童心對話,又能滿足成人審美需求和認知需求的幻想小說,《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及其續篇對于探討英國兒童幻想小說的藝術特征具有極其重要的認識價值。

[1]朱立元.接受美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德]姚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3][英]劉易斯·卡洛爾.愛麗絲鏡中奇遇記[M].賈文浩,賈文淵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4][美]馬丁·加德納.從驚訝到思考——數學悖論奇景[M].李思一,白葆林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86.

[5][英]劉易斯·卡洛爾.愛麗絲漫游奇境記[M].賈文浩,賈文淵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6]Wilson,Rubin.LewisCarrollinNumberland:HisFantastical MathematicalLogicalLife[M].London:PenguinBooks,2009.

猜你喜歡
奇境漫游愛麗絲
愛麗絲的瘋狂茶話會
歐茨《奇境》中的女性主義意識
瑰麗奇境
花與愛麗絲
守衛冰雪奇境
霹靂漫游堂
花與愛麗絲
霹靂漫游堂
變大變大
邊走邊看:漫游海底 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