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經濟體系研究

2012-10-25 05:50趙黎明陳爽
關鍵詞:低碳城市碳交易技術創新

趙黎明 陳爽

摘要:二氧化碳的過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環境問題正日益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實現傳統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發展的和諧統一,早日走出一條低碳發展的道路已經成為擺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戰。低碳經濟體系的提出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圍繞技術創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識、政策體系進行展開,其中技術創新是基礎,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設是核心,全民意識的提高是動力,完善的政策體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發展體系。

關鍵詞:低碳經濟體系;技術創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識;政策體系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2)03-0034-04

一、低碳經濟體系的提出

低碳經濟是在人類社會面臨日益加劇的全球氣候變暖壓力下提出的一種新的發展理念,是通過技術創新和應用來代替化石能源消耗的經濟增長模式。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和能源消費方式,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低)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高)為基礎,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的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的,其實質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區域的清潔發展,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低碳經濟是從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演化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與中國當前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是一致的,與當前大力推行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也有密切關系。

伴隨著人們對低碳認知的不斷深入,低碳經濟的發展日益蓬勃,對低碳經濟體系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就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低碳經濟體系是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碳交易為手段,低碳城市建設為核心,全民意識的提高為動力,完善的政策體系為保障的全新的、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經濟概念,它伴隨著低碳經濟的產生而產生,也必將伴隨低碳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完善。

二、低碳經濟體系的構成

(一)技術創新是低碳經濟體系的基礎

所謂低碳技術創新,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礎,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和節能減排的創新模式,在宏觀層面是以低碳發展為創新方向,在中觀層面以節能減排為創新方式,在微觀層面體現在能源、交通、建筑等各行各業的技術創新。

應對氣候變化,走低碳發展道路,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的大趨勢,而對于中國經濟來說,由“高碳”向“低碳”轉變的最大制約是整體科技水平落后。當前很多領域的碳排放量都要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因此,在解決未來溫室氣體減排的氣候變化問題上,技術進步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其作用超過其他所有驅動因素的總和。這就要求中國政府和企業各司其職,不斷促進各個領域高能效、低排放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與以獲取經濟利益為單一目標的傳統技術創新不同,低碳技術創新是在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的前提下以促進自然生態平衡協調、節能減排、社會生態和諧等為基本目標,以降低大氣中CO(h2)含量為最終目的的。隨著全球極端天氣的頻頻出現,因氣候原因造成的經濟損失記錄不斷刷新,低碳發展已經被各個國家提上議程,誰能在低碳技術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誰將占領未來低碳發展的制高點。因此未來發展低碳技術將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誰掌握了先進的低碳技術,誰就擁有了核心競爭力。

技術創新對于發展低碳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決定著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和前途,是低碳經濟體系的基礎。

(二)碳交易是低碳經濟體系的手段

所謂碳交易是世界各國為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效應,減少全球C0(h2)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于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名京都議定書》?!毒┒甲h定書》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C02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CO(h2)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碳交易把氣候變化這一科學問題、減少碳排放這一技術問題與可持續發展這個經濟問題緊密結合起來,以市場機制來解決這個科學、技術、經濟綜合問題。需要指出,碳交易本質上是一種金融活動,但與一般的金融活動相比,它更緊密地連接了金融資本與基于綠色技術的實體經濟:一方面金融資本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創造碳資產的項目與企業;另一方面來自不同項目和企業產生的減排量進人碳金融市場進行交易,被開發成標準的金融工具。碳排放量就是通過碳交易這一經濟手段實現其金融價值,使得其能夠在不同國家和行業之間進行流通。

碳交易是利用市場機制發展低碳經濟的正確選擇。低碳經濟發展是一種通過實體經濟的技術革新和優化轉型來減少對傳統燃料的依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水平的經濟發展模式。如果沒有市場機制的引人,僅僅通過企業和個人的自愿或強制行為是無法達到減排目標的。而市場機制的引入,會形成強大的激勵和懲罰效應,國家和企業在進行相關決策的時候,就不得不考慮其環境影響,CO(h2)的排放量必將成為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這就將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了完美的結合。因此,碳交易是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手段。

(三)低碳城市建設是低碳經濟體系的核心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低碳城市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國際大都市都以建設發展低碳城市為榮,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代價最小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像丹麥、英國等低碳概念普及較早的國家已經對低碳城市的發展進行了實踐,并且根據自身國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低碳城市發展模式。

對于我國來說,城市作為國家經濟社會活動的中心,城市能源消費量占全國消費總量的60%多,城市人均能源消費為農村人均能源消費的3倍左右。而且我國還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大量人口涌人城市,能源消費行為和結構發生了改變,人均用能迅速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長也將引起交通用能增加,這必將推動城市能源消費量的增長。因此,城市的節能減排空間和壓力巨大,必將成為節能減排的重點。在城市發展低碳經濟,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為基礎,以低碳發展為發展方向,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以碳中和技術為發展方法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是實現我國城市經濟社會低碳發展的主要途徑。

城市作為世界人口的生產和生活中心,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者。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特別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生產型城市)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軌跡成為全球低碳發展的關注焦點。低碳城市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主要陣地,低碳城市的建設也將成為低碳經濟體系的核心。低碳城市的探索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著低碳經濟的發展的道路和前途。

(四)全民意識的提高是推動低碳經濟體系發展的動力

降低CO(h2)排放量,減少對氣候的破壞,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從政府層面看,需要承擔相應的減排責任,促成《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全球碳減排框架的達成;從企業層面來看,需要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減排義務,在生產、運輸和銷售等各個環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從個人層面來看,氣候變化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需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從生活的各個細節開始,選擇能耗相對較低的消費方式,降低CO(h2)排放量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必須使低碳意識深入每個公民的內心,落實到每個公民的日常行為,爭取早日在全社會形成低碳發展的氛圍。因此,提高全社會的低碳環保意識對于發展低碳經濟至關重要,是低碳經濟體系發展的長足動力。

全民低碳環保意識的提高可以促使人們改變傳統的消費模式,摒棄長久以來形成的“便利消費”和“奢侈消費”習慣,將低碳行為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同時,全民低碳環保意識的提高有助于各項低碳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落實,有助于各項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普及,有助于低碳城市的規劃和建設,能夠增強全民主人翁意識,做到自我監督、互相監督、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能自覺地履行低碳減排義務。

但是,低碳發展在全球范圍來看,還屬于新興事物,人們還沒有普遍認識到CO(h2)排放量過大所造成的巨大的環境壓力以及碳基能源枯竭所帶來的能源危機,因此,提高全民的低碳環保意識是一項艱巨但迫切的歷史任務,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每個公民的身體力行。

(五)完善的政策體系是低碳經濟體系的保障

完善的政策體系是保障低碳經濟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有力武器,是低碳技術創新能夠順利推廣和普及的有力保障,是碳交易能夠正常有序開展的堅強后盾,是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全民低碳意識的重要途徑。當前,中國政府不僅已經認識到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將是世界大勢所趨,而且正在為實現國家的低碳經濟戰略調整做出努力,出臺了諸多政策,并結合國際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希望能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低碳之路。

但是也應認識到我國有關低碳的各項政策還不夠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稅收制度還未能完全與國際接軌,尚未形成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使得我國在未來的政治經濟生活中面臨很大的困境,在國際碳金融市場中也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國亟需開展低碳法規及相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提供堅強的后盾和有力的支持,也為我國能在國際碳市場中爭奪主動權提供保障。政策機制方面,開征碳稅被認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之一。碳稅是一個混合型稅種,它的稅率由該能源的含碳量和發熱量決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發熱量不同,會有不同的稅負,低碳能源的稅負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稅負,因此,碳稅對減少碳排放、促進低碳積極發展有明顯的作用。目前,國際市場已經嘗試對相關產品開征碳稅,我國的很多行業已經受到一定的威脅,長此以往,我國在國際交易中會受制于人,非常被動。而我國在碳稅體系建設方面的工作還沒有實質性地展開,有關部門應密切協作,調整稅收政策,建立適應我國的支持低碳經濟的稅收體系。同時建議把資源環境有償消費納入市場經濟體制,引入能源稅、氣候變化稅、氣候變化協議、排放貿易機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項經濟政策,建立相關能源法規,為發展低碳經濟提供法律保障。

三、現狀及展望

以上五個方面共同構成了低碳經濟體系,五個方面相互協作,相互制約,缺一不可,共同推動著低碳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從不同側面促進著低碳社會的建設,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見圖1。

就目前發展狀況來看,技術創新國家主要致力于能源,交通,建筑等方面,能源方面宗旨是高效利用現有能源,積極發展新能源;交通方面提倡低碳出行,發展低碳交通,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同時積極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等公共出行方式,鼓勵發展以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為主的慢速交通系統;建筑方面,借鑒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積極發展綠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等。碳交易主要是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節能和提高能效這兩大領域。低碳城市方面,我國也正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進行積極的嘗試,目前上海崇明東灘生態城是我國發展低碳城市的一個重要探索。全民低碳意識的提高仍然是低碳經濟體系的重中之重,需要政府的引導,企業的參與,社會組織的廣泛宣傳以及居民的積極響應。世界范圍內的大力宣傳,使人們對低碳發展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認知,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使人們切身感受到低碳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使人們改變長久以來形成的生活習慣,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政策體系方面我國也正根據自身國情進行積極的嘗試,力爭建立起低碳經濟法律體系保障,經濟政策保障以及完善的監督考核體系,為低碳經濟的發展解除后顧之憂,爭取早日與國際接軌。

但是低碳經濟體系的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過程,在目前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和補充,爭取早日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科學的、健全的、合理的低碳經濟體系。

參考文獻:

[1]馮之浚,金涌,牛文元,等,關于推進低碳經濟促進科學發展的若干思考[J]社科新視野,2009(6):37-38.

[2]何建坤,發展低碳經濟,關鍵在于低碳技術創新[J],綠葉,2009(1):46-50.

[3]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義世界和我們的生活[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4]邱敏芳,周璐,低碳經濟的發展途徑之一:低碳城市[J],現代商業,2010(8):255-257.

[5]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發展路徑研究[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力,2009(10):5-10.

[6]張寧,我國開征碳稅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5),100-101

猜你喜歡
低碳城市碳交易技術創新
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路徑與治理路線圖
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構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電子商務對上海低碳城市建設的影響
技術創新路徑下的產業結構調整機制研究
湖北省CCER的發展機制
淺議寧夏碳金融發展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國際經驗與路徑選擇
低碳城市建設視角下城市新區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