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3-07-25 08:15王雁冰
教育探索 2013年5期
關鍵詞:問題對策

王雁冰

摘要: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著教學中師生互動不夠,重知識、輕應用,教學方法陳舊,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用不當以及評價方式單一等弊端。應采取以下對策:要以學生為本,構建和諧融洽型師生關系;轉變重知識、輕應用的傾向,培養學生交際和語言應用能力;科學改進教學方法;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更新傳統評價方式。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5-0040-02

一、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中師生互動不夠

教育學家Rubin說過,語言是一項只有通過學習者自身努力才能獲得的技能。但是,目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仍存在著過度放大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的現象,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他們習慣了“填鴨式”的“滿堂灌”教學方式,一站到講臺上就滔滔不絕,認識不到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則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對教師的講解照單全收,他們習慣埋頭做課堂筆記,生怕錯過教師講的任何內容。這種完全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的后果是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不教就不能學、學生步步跟著教師的被動局面,其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此外,這樣的課堂缺乏師生互動和交流,導致師生關系疏遠,無法形成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2.重知識、輕應用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庇纱丝梢?,英語教學是重在運用,是為交際服務的,但很多大學英語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課堂上,教師側重于語言的講解,練習也是圍繞語言的反復操練,并沒有注重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訓練。這樣,課堂教學本該有的活生生的言語交際和交流被枯燥乏味的語言知識講授所代替,課堂趣味性不強,氣氛沉悶。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中國大學生擅長各種筆試類型的英語考試,而對于聽說類考試卻產生畏懼、膽怯心理。中國大學生的“啞巴英語”“聾子英語”也是一直是遭人詬病的普遍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無法實現《教學要求》提出的教學目標,也無法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和交際能力。

3.教學方法陳舊

由于教學理念落后,部分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教學環節是周而復始地預習、講解、練習;教學步驟首先是詞匯講解,然后是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地翻譯、理解課文,并講解其中的語言知識點和語法點,最后是帶領學生做課后練習,甚至有的教師在練習環節只是對對答案而已。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大包大攬,甚至對于教材設計的學生活動教師也“代勞”,唯恐學生答不上來或出錯。對學生而言,只要按部就班地跟上教師的步伐就行,這種讓學生感覺不到壓力的課堂教學使學生缺乏學習動力。表面上,教師按照教學進度完成了規定的教學任務,而對于學生真正掌握多少或運用情況怎樣,教師是不了解的;一學期下來,學生也是稀里糊涂地學完了,結果是“水過地皮干”,這樣的教學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無法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4.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不當

目前,高?;旧掀占傲硕嗝襟w輔助教學,但部分老教師已經習慣了“一只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書”的教學模式,不情愿學習使用現代化的語言教學設備。實踐證明,傳統教學方式無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現代化的語言信息和聲像并茂的、真實的語言環境。另外,很多院校存在不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現象:有的教師整節課就坐在電腦旁,只是呈現、講授課件內容,無暇顧及學生的反應和課堂秩序;有的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甚至形成了離開多媒體就無法上課的局面;有的教師制作的課件花里胡哨、內容繁雜,但無效信息甚多;有的教師為保證投影效果,關掉燈,拉上窗簾,在昏暗的光線下授課,導致學生昏昏欲睡。這些現象表明,在英語教學中,沒有真正體現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價值,無法滿足學生對多媒體英語課堂教學的期望。

5.評價方式單一

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主要以終結性評價、閉卷考試為主。其一,由于受師資、設備的限制,無法組織聽力、口語測試,這不僅沒有完全體現《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而且會讓學生產生誤解:只要注重讀寫就行,反正聽說也不考試。其二,客觀題比重大,主觀題比重小。由于標準化測試易操作,一些真正測試學生水平的主觀題型如paraphrase、造句、英漢互譯等被忽視;另外,標準化測試的泛濫也助長了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投機取巧的心理。其三,試卷信度、效度低。有的教師為了省事,不認真審題就從試題庫照搬試題組卷,這種脫離教學內容、效度低的試卷無法測試學生的語言掌握情況。其四,對形成性評價重視不夠,平時成績測試手段單一,常常是詞匯聽寫或短文練習,沒有學生聽說能力的檢驗。特別是,由于大班授課,教師沒有精力對全部學生的平時作業進行反饋,教師很難及時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對策

1.以學生為本,建立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

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教師要貫徹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學理念,盡可能地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使課堂成為語言實踐的場所。教師不應再是課堂的主宰,而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學生應改變被動接受的局面,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習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學生為本的課堂上,師生關系會變得和諧融洽。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教師應給予鼓勵,并提出新的目標;當學生遇到困惑時,教師要創設情境,營造積極的心理氛圍,讓學生在信任中克服困難,受到激勵和鼓舞。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應就教學內容進行互相交流和探討,并由此產生思考和研究。這樣的教學使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的一言堂學轉化為師生共同參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從而建立起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2.轉變重知識、輕應用的傾向,以培養學生英語交際和語言應用能力為主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和方式。首先,教師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時,要考慮到如何把語言知識和應用結合起來。其次,教師需要提高課堂活動的掌控能力。教師不僅是知識傳遞者,更多的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學習需求和特點的分析者和咨詢者,學習效果的反饋者,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敢于表達。最后,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必要的跨文化知識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英漢兩種語言差異性大,而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差別也很大。學生在中學階段以應試教育為主,語用能力普遍較差,如果大學英語課堂仍不能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踏入社會后是很難準確地使用英語的。

3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交際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能夠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利于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把交流與交際元素融入到教師語言、文化知識的講解中,教師通過圖像展示、問題討論和知識點歸納等形式,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主動學習、參與討論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任務型教學法可以通過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來實現教學目標,這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增加成就感,而且能讓學生在做中學,具體感知并有效地掌握語言。教師把各個環節中的學習任務分解為若干部分,根據難易程度和學生特點,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布置下去,并建立相關的激勵機制,這一舉措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愿意參與進來,搜集資料,精心準備,期望能圓滿完成任務,得到教師的認可和鼓勵。這些形式不僅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習積極性,把英語學習的外在動機轉為內在動機,而且有助于學生交際、交流能力的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了,自然而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提高了。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引幫助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諸多優勢。一方面,在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下,語言教學通過聲、像、光、電等手段以不同的感知形式立體化地呈現,學生各種認知器官能夠充分調動起來,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認知的滿足。多媒體技術讓課堂教學活動更加生動直觀,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并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和實踐語言,提高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多媒體輔助教學條件下,語言材料的信息量更大,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影視片斷、資訊、社會文化背景知識都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傳遞。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既滿足了學生的認知需求,架起了接觸世界的橋梁,讓學生具備國際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和修養;又在接近真實的語境下通過pairwork、小組討論、辯論等形式鍛煉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當然,教學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畢竟這只是輔助手段。傳統教學法亦不可完全拋棄,比如對于構思巧妙、銜接自然、語言優美、耐人回味的文學作品類課文,宜用傳統課堂教學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逐句理解、賞析、感悟,讓學生領略到原汁原味的語言美。傳統教學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結合起來,合理兼容,可以取長補短,優勢互補。

5.改進傳統評價方式

大學英語以終結性評價為主要方式的做法短時間內還難以改變,但可以逐步改進。第一,終結性評價中要加大口語、聽力測試的比重,聽力測試要注意所選材料的難易度和區分度,口語測試形式可以參考PETS口試等模式,兩、三個學生一組就圖片或話題展開論述和討論。第二,教師要注意試卷的效度,適當增加主觀性試題。這樣雖增大了教師閱卷任務量,但更能測試出學生的真實水平。第三,改變“教考分離”,提高試卷信度。要把平時教授內容和水平測試結合起來,使測試更貼近教學,反映教學的實效,全面評價學生的發展情況,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師的教學。第四,形成性評價多樣化。傳統平時作業可適當保留,其他形式諸如學生在課前free talk的表現、小組討論、辯論等課堂活動的表現都可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依據。這不僅能改變教師以往收交學生平時作業的單一和繁復,而且還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課堂活動,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當然,教師在平時成績測驗中要注意學生個性的差異性,鼓勵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取得進步。

猜你喜歡
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