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業與創業教育的意義研究

2013-08-15 00:47員寧波
長治學院學報 2013年6期
關鍵詞:創業精神科技成果大學生

員寧波,王 婷

(山西大同大學 商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黨的十七大以來,尤其是金融危機發生以后,在就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黨和政府逐步推出了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創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以及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成為社會各界談論的熱點話題,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相繼出臺了鼓勵創業、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各種優惠政策,教育行政部門也出臺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相關規定和基本要求。本文立足于現實背景,多角度探討了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以期進一步提高社會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認識,有利于大學生創業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一、創業促進國家富強、推動社會進步

國家的繁榮富強需要依靠一大批優秀的企業,企業強于世界則國家強于世界;當我們提起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這些發達國家,我們首先會想到什么?是他們的企業,是那些影響著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企業。提起美國,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可口可樂”、是幾乎每臺電腦上的標識“intel inside”,是“蘋果”等數不清的知名企業或者是知名企業的品牌;提起德國首先會想到“奔馳”、“寶馬”等;提起日本首先會想到的是“索尼”、“松下”等。[1]世界經濟主要是靠這些強大的企業在支撐著,強大的國家是由強大的企業的支撐的,沒有強大的企業就不會有強大的國家。

假如這個世界上沒有福特,那么汽車這個交通工具還很難普及;假如沒有喬布斯,那么電腦將仍然是一個鎖在實驗室、研究所里的龐然大物;假如沒有比爾蓋茨,那么電腦將還是使用復雜的DOC系統,只有專業的人士才能使用,就不會成為我們每個人手中的日常必備物品;假如沒有沃爾瑪,那么我們將不會只去一個地方就能夠買到我們所想買的大多數商品,甚至是全部商品;假如沒有馬云,那么網購等電子商務,將不會這么廣泛的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方式,使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夠買到所想買的任何商品,等等。這一切都證明,企業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因此,國家的繁榮富強、社會的進步發展需要創立一批優秀的企業。

二、創業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2008年的美國金融海嘯,引發了全球經濟的低迷和衰落,中國政府積極應對,實施了四萬億的經濟刺激政策,使中國經濟保持了較好的增長,但隨著政策效應的減弱,中國面臨著傳統優勢下降、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經濟內生原動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進入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難以保持高增長,成為政府、財經和學術界的共識??梢哉f中國保持了三十年的高增長的經濟增長模式走到了盡頭,中國必須尋找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創業”則被認為是啟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成為“保增長”這一任務的重要支點。創業對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的增長、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推動技術創新、改善就業和創造新的就業崗位上。

世界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經過研究美國經濟發展規律發現,數量龐大的創業型中小企業是推動美國經濟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高速增長和大力發展的主要動力。[2]這些創業企業創造了今天的美國95%的財富,奠定了美國全球第一經濟體的經濟強國地位。

三、創業帶動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令社會各界頗為憂慮。尤其是高等學校逐年擴招,使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量迅猛增加。據統計,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由1998年的108.36萬人,增加到2012年680萬人,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5%以上,然而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的增長速度遠遠低于畢業生的增長速度。教育部官方網站公布,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由2001年的90%,下降到近年來的70%。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趨嚴重。

世界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認為,創業型就業是美國就業政策成功的核心。從1969年到1976年間,美國經濟中81.5%的新就業機會是由新創業企業創造的。在1993年到1996年間,美國共產生了約800萬個就業機會,而其中的約77%是由新創企業創造的,而且,這種新創企業每年產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并且有遞增的趨勢。20世紀60年代,每年產生新企業的數量約為20萬個;70年代,這個數量達到60萬個;1994年則達到110-120萬個。美國的“硅谷”和波士頓“128公路”是美國高科技中小型企業的集聚地,被稱為“創業者的天堂”,在1980年至1999年間創造了340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解決了大量人口就業問題[3]26。這些數據足以說明,創業是解決就業的有效途徑。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使大學生從就業崗位的需求者,轉變為就業崗位的提供者。

四、創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科技創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科技如何發揮第一生產力的作用?科技如何轉化為第一生產力?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能力;二是要推動科技創新,產生更多的科技成果。創業在這兩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第一,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研究表明,發達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率遠高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普遍在60%以上,而發展中國家僅有15%左右;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具體形式就是運用科技成果創立企業。美國每年誕生的約100萬個新創企業中大多數是因為科技成果的應用和轉化而產生的。[4]另外,創業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效率和速度也明顯優于大企業、大公司。創業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使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并迅速產業化,進入市場。研究表明,這一過程,創業企業平均需要2.2年,而大企業、大公司則需要3.1年。

第二,在科技創新方面。研究表明,科技創新的主要場所是企業而不是科研院所。因為科技創新的根本動力是市場的需求。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大企業往往因為人數眾多、結構復雜、效率低下等因素,通常稱為“大企業病”,對市場的敏感度低,創新的效率不高;而小型創業企業因為結構簡單、人數精良、對市場的敏感度高,往往創新效率較高。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商務部等機構統計,二戰以后,美國50%的創新,95%的根本性創新是由小型創業公司完成的。還有研究發現,較小的創業型企業的研發比大企業更有效率和更為強勁,小企業每美元R&D經費產生的創新是大企業的兩倍;另有研究表明,日本一半的企業創新是由小企業尤其是創業型企業進行的。[5]

五、創業促進個體全面發展實現人生價值

大學生創業是鍛煉大學生自身才能、實現大學生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相比就業而言,創業具有更大的挑戰性,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會更復雜,需要解決和克服的困難也更多。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等都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創業活動也能客觀反映大學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大學生反思自己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還有哪些不足,以便更有針對性的提升自己。創業的過程是充滿了艱辛、充滿了淚水與汗水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創新、超越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磨礪一個人堅韌不拔的意志,這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創業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開始,在創業中挖掘自己的潛力,找到自己的目標與方向,在不斷地努力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六、培養民族創業精神的需要

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創業活動比較繁榮,而且創立了一批又一批有著強大影響力的企業。那么,為什么美國的創業活動會優于他國呢?是因為一種被稱作“美國精神”的民族精神?!懊绹瘛钡膬群秃诵氖鞘裁??從美國的建國發展史可見一斑。當年歐洲的一批人乘坐“五月花號”,漂洋過海來到未知的美洲,篳路藍縷創建了美國;美國在創立之初土地狹小,經歷了“西進運動”之后才使“美國真正成為美國”;之后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美國掀起了“進步運動”,“進步運動”的核心是反壟斷、追求效率,公平分配社會財富;再后來,美國進入了“鍍金時代”,也可以稱作“發明、發現與商界大亨的時代”,石油大王、鋼鐵大王、汽車大王、銀行大王等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偶像,這些大亨們的成功來源于他們發現了新產品或新服務。從上可以看出“五月花號”所體現的冒險精神,“西進運動”所體現的牛仔精神和創業精神,“進步運動”所體現的反壟斷的機會平等的精神,“鍍金時代”所體現的通過創新追求財富的精神[6]等等。這一切構成了“美國精神”的核心就是冒險、創新、創業、公平和追求財富的精神,而這一精神正是創業精神的核心。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善良的民族,雖然歷史上不乏可歌可泣的創業故事,尤其是以晉商、徽商為代表的創業典型,但不可否認,我們當代中國人更追求安逸的生活,害怕冒險和吃苦,從公務員報考的畸形熱就可見一斑。因此,創業教育的真正核心并不是是教大學生畢業后都去開辦企業,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業思維和創業精神,尤其要使創業精神成為一種“創業遺傳代碼”,使中華民族一代代遺傳下去。

七、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縱觀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經歷了博雅教育、職業教育、通識教育、素質教育等思潮,而今正掀起了一股新的思潮——創業教育。創業教育繼承了以往教育思潮的要旨,并緊隨時代的變化,進一步發展和深化了以前的各種教育思潮和教育理念,是對以往教育思潮的超越。創業教育更新了我們的教育觀念,豐富了教育理論的研究內容。1998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所發表的《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紀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優先行動框架》兩個文件中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這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世界性變化趨勢。[7]大學生創業教育,為教育理論研究提供了一個新視角,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將成為高等教育理論的一個新的生長點。培養創業型人才,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課題。

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深入開展,必將給我國高校乃至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帶來深刻變革。我國高等教育應依據創業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調整其發展取向,逐步深化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進一步優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及高校資源配置,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八、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產物

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在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由于科學技術的推動帶來了經濟結構的重大變革,進入了一個以知識文明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建立在知識的生產、處理、傳播和應用基礎上的經濟。知識經濟社會的三個重要特征是:知識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超過50%,知識產業在整個產業中的比重超過50%,知識產業從業人員在整個人口中超過50%。從知識經濟的特征可以看出,知識經濟的本質是創新,因此大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越新、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越強,獲得的機會就會越多。[8]所以說對大學生進行創業能力培養與教育,是順應知識經濟時代潮流的需要。

總之,創業在國家富強、社會進步、經濟增長、帶動就業、科技進步以及實現人生價值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勢在必行。而且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創業教育是培養民族創業精神的需要,是當代高等教育的應有內容,也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

[1]員寧波,王婷.大學生創業教育內容體系探討[J].經濟師,2013,(1):100.

[2]Importa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eation[EB/OL].http://www.entre-ed.org/Standards_Toolkit/itnportance.htm2009-09-26.

[3]彼得·卡·德魯克.創新與創業精神[M].張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關小燕.創業教育在中國省區的本土化探索[J].江西教育研究,2005,(9):4.

[5]Yar DH et al.Creativity in entrepreneurship edue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8,15(2):304-320.

[6]GeorgeT.Solomon.Trendsin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Praeticy,1991,(6):9.

[7]劉帆,李家華.高校創業教育目標和類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6):6.

[8]顧明遠.高等學校要向學生進行創業教育[J].中國大學教學,2002,(10):12.

猜你喜歡
創業精神科技成果大學生
集體記憶中的大慶創業精神建構與整合
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育路徑探究
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實用人機交互”教學改革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大學生之歌
徐小平:硅谷創業精神與精英定義的演變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