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立法參與中的公民德性*

2013-08-15 00:54馬巖茹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3年4期
關鍵詞:德性公民民主

馬巖茹

(西北民族大學 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而民主立法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環節,公民的立法參與是民主立法的根本要求,公民的德性又是公民參與立法的道德保障。因而,我們在加強法治建設的同時,也應注重培育公民的德性。

一、公民的立法參與:民主立法的根本要求

民主立法是現代法治的必然選擇,“當今世界,民主政治是獲得統治合法性的通行證,是國際市場流通的貨幣,是一切體制的公分母?!痹谀撤N程度下民主是有價值的,法治國家如同日常所需要的面包,民主對于法治國家就是空氣之于呼吸,水之于飲水,民主最大的優點就是只有民主才能實現國家法治。民主立法所強調的是公民參與立法,并且公民應該在立法中處于基礎性的位置,主要是通過表達利益訴求來促進立法決策的科學性與立法質量的提高。

公民參與立法是民主的本質要求,因為民主最重要的原則是人民有權對影響自己利益及生活的事情做出決定,在一個成熟的民主制度當中,公民是參與者及裁判者,如果僅僅強調公民裁判者的角色,卻忽略了公民參與者的角色,這就有缺陷了。立法與每一位公民的自身利益有著密切的聯系,每一位公民都有平等參與立法活動的權利,立法的主體應該是每一位公民,每個公民都應參與和自己利益相關的立法決策的討論。公民參與立法可以對立法權起著監督、制約的作用。由于每個公民都有參與立法活動和自由表達個人意志的權利,所以法律必須反映公眾的切身利益,這樣就可以預防因為立法權太過集中而引起立法腐敗的發生,杜絕了利用立法來損害公眾切身利益的情況多次發生,進而可以改善立法的質量。公民參與到立法活動中還能提高民眾對于法律的認同程度。使公民充分的參與到立法活動中不但可以使所立之法更好地反映每一位民眾的切身利益和個人意愿,有利于達成被大多數民眾所接受的方案,還能提高個人對于所立的法律的認同程度,“法律活動中更為廣泛的公眾參與乃是重新賦予法律以活力的重要途徑?!保?]如果立法過程中人們的利益訴求都能得到公正的考慮,即使人們的利益訴求沒能通過立法而制度化,但由于人們參與了立法的過程從而會承認法律的合法性而遵守它們。只有大家從內心認同法律才會自覺地去遵守法律,法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公民作為立法的主體,他們在立法活動中是處于基礎性的地位。首先,公民通過投票選舉產生出具體負責法律制度設計的立法者。立法者并不是天然存在著,立法者不因為擁有某一種地位或身份就理所當然的負責制定具體法律的制度,立法者也不是由于權力者的指定而產生,事實上立法者是經過公民的投票而產生。然后,公民要在參與層面上表述他們訴求的利益。立法是就社會利益實施制度性的分配的活動,也是一場利益博弈活動,各個利益群體都渴望立法將他們訴求的利益轉化為法律,能使自己所在的利益群體所訴求的利益實現制度化,并且用法律的形式使他們的利益得以確認。但利益的訴求在當今社會仍具備多元化的特征,在立法中不可能所有的利益訴求都會得到支持,都會轉變為法律。法律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犧牲其他人的利益,鋪設以造福某個階級的人民。那些可以在立法活動中得以轉變為法律的利益訴求,是在各個利益群體為了他們的利益訴求而進行充分表述的前提下實現的,若是沒有公民表述自己的利益訴求,法律制度的制定者就根本不可能知道各個利益群體的利益訴求,就更不可能在立法活動中法制化那些最具有迫切性及普遍性的利益訴求。因此,要想立法實現利益的合理分配,要想利益格局實現平衡,公民的利益表述是必要的,利益表述是每個公民參與立法的重要環節。

二、公民的德性:公民參與到立法中的道德基礎

民主立法主要強調的是公民參與到立法中,而公民德性則是公民參與到立法中的道德基礎。這里所說的公民德性是指將“公民的立法參與”作為導向,是每個社會成員在擁有公民身份的基礎上參與到立法活動中所應該具備的品格,主要包括自主、寬容、參與及質疑。

第一,參與的德性。這是公民參與立法的必要美德,公民對立法過程的關注和投入是公民德性的關鍵性標志。參與是公民共同討論立法的一種美德,主要包含三個道德要求。第二,德性的自主。自主是說公民不應受外界的支配、控制和干預,應按照自己的獨立的判斷及思考,獨立的參與到立法活動中的一種美德。第三,寬容的德性。寬容是公民在參與立法的過程中對待異己人群和異己觀點的一種美德,包含三個方面的道德內容。第四,質疑的德性。質疑是參與立法的公民對所立之法持批判性態度的一種美德。

三、公民德性培育:民主立法的基礎工程

公民的德性是民主立法的道德基礎,但德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法治實踐中養成和獲得的,因而加強公民的德性培育是民主立法的基礎工程,也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礎工程。這需要學校、公民社團等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公民在法治生活中的實際參與。

第一,培育公民德性,必須要加強公民的教育。阿爾蒙德指出,“教育產生了一種主要的公民傾向”,公民教育能在比較短的時間里提高公民的政治認知、參與意識及責任感。我國學校教育應加強公民民主法治方面素質的培養,加強公民德性教育。首先,培養民主法制觀念。民主立法是法治社會立法的一項基本制度,參與立法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如果公民缺乏民主法制觀念就會缺乏為爭取這一權利而斗爭的勇氣。公民不僅要正確對待民主立法制度,要認同民主立法制度,要相信民主立法是一種好制度,還要對民主立法有著合理的價值期待。民主立法是一種好制度,但民主立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民主立法制度下所創制的法律也會有遺漏和不完善的地方,因為畢竟民主立法的主體是人,是人就都有考慮不周全和考慮不到的地方。這就要求公民學會對所立之法進行合理批判的習慣和能力,以促進良法的創制。其次,注重公民德性知識方面的教育。學校教育除了培養公民正義、自尊、信任、忠誠、友善等一般的德性外,還應該加強平等的意識、理性的參與意識、個體的自主性意識、對異己人群的寬容與合作的意識等等方面的公民素質的培育。柏拉圖認為一個人只有知道正義和美怎樣是善的,他才有足夠的資格去做正義和美的護衛者。公民也只有知道參與立法應具有什么樣的德性,在參與立法的實踐中才會以這些德性去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

第二,培育公民德性,必須要培育公民社會。公民德性的培育需要適當的“土壤”,這個“土壤”就是公民社會。公民社會在促進、推動公民自覺、主動地參與立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實踐和法治生活實踐中,公民德性的踐行中,公民德性才能得到很好提升。俞可平認為民間組織對社會政治的參與程度要高于普通的公民,民間組織不僅要求與鼓勵其組織成員積極參與組織內部的事務,還鼓勵其組織成員積極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2]。社群主義理論家認為社團在公民德性培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使民主政治成為可能的文明品質只有在公民社會的團體網絡中才能習得”。[3]社團可說是培育公民德性的重要實踐場所,參與社團的實踐經歷對于提高公民參與立法方面的能力和德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培育公民德性,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公民德性的培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加強學校教育,培育公民社會,而且還需要家庭、單位組織等的積極參與,尤其要注重網絡傳媒的正面導向作用?,F代社會是一個網絡社會,公民除了從課堂上、書本上了解到有關參與立法的信息外,更多的有關這方面的信息是來自于網絡。公民通過網絡可以了解到公民參與立法的途徑,如網絡本身就是公民參與立法的一個很好的平臺和媒介。網絡可說是培育公民德性的溫床,網絡提供了讓公民切身感受我國推進和建設民主立法進程的平臺,網絡也給公民提供鮮活的民主立法的例子,從而增強他們對民主立法的信心,激發他們參與立法的愿望和熱情。因而,公民德性的培育要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傳媒,從正面去引導公民,以培育公民參與立法的德性。如引導公民通過網絡關注民主立法進程的同時,還要引導公民對網絡上出現的對于某一立法草案或立法草案所出現的各種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意見要持寬容的態度,讓他們通過網絡上各種各樣的聲音的呈現來實際感受對不同聲音的寬容的態度。還如引導公民對網絡上出現的各種質疑的聲音進行理性的分析與判斷,讓他們感受寬容態度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這種不盲從、敢于質疑的勇氣和品質。

總之,講民主立法,講公民立法參與的同時,應注重以“公民的立法參與”為導向的公民德性的教育,而只有學校、公民社團及網絡傳媒等通力合作,才能夠培育出參與立法所需的公民德性,才能建構具有時代感的公民精神,才能促進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從而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1][德]考夫曼.法律哲學[M].劉幸義,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13.

[2]馬奔.公民會議:協商民主的一種制度設計[J].山東社會科學,2009,(10):129.

[3][美]伯爾曼.法律與宗教[M].梁治平,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35.

猜你喜歡
德性公民民主
論公民美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從德性內在到審慎行動:一種立法者的方法論
隱私保護也是公民一種“獲得感”
托馬斯·阿奎那的德性論
十二公民
關于現代民主的幾點思考
好民主 壞民主
西方德性思想的價值與啟示
欲望的位置:論兩種慎議民主取向之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