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子垃圾污染防治立法初探

2013-08-15 00:48楊柱平徐藝菊
關鍵詞:電子產品垃圾責任

楊柱平,徐藝菊

(云南大學法學院,云南 昆明650500)

一、電子垃圾的特征

電子垃圾是指已經報廢的電腦、電話機、手機和家用電器等電子產品。[1]即家用電器、計算機通信設備、工業控制設備等電子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和使用后報廢或者淘汰下來,不能再做原用途的廢棄物。電子垃圾具體包括: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設備及其零部件;維修過程中產生的報廢品及廢棄零部件;消費者廢棄的設備;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被視為電子垃圾的。[2]電子垃圾有如下特征:

1.電子垃圾數量大、增長快。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家電及電子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電子產品日益普及,逐漸成為中國普通居民家庭生活必需品。據統計,2008年我國電視機產量9015萬臺、冰箱4600萬臺、洗衣機3900萬臺、空調6850萬臺、電腦13800萬臺、打印機6167萬臺、移動電話6億部。據專家估算,我國電器電子產品每年淘汰數量以千萬臺計。同時,一些國內外不法商販利用我國電子垃圾法律監管不健全,將大量的電子垃圾轉移到我國,更增加了我國電子垃圾的數量。

2.電子垃圾的潛在危害性。電子垃圾能否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電子垃圾中是否含有能夠對環境造成危害的物質;二是對電子垃圾采取何種方法進行處置。電子垃圾不經處理,直接混在生活垃圾中填埋或者焚燒,會對人和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同樣,如果處置方法不當,如采用酸浸、火燒等原始的工藝進行回收處理,會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3]一些手工作坊,為了追求短期效益,采用露天焚燒、強酸浸泡等落后方式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氣、廢液、廢渣隨意排放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了潛在威脅。

3.電子垃圾的資源性。電子垃圾中含有多種貴重金屬和其他有用材料,比如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玻璃、塑料等。如果能夠對其進行回收利用,電子垃圾就是珍貴的資源,對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材料角度來講,這些廢棄物只是暫時失去了使用價值,其基本性質和特征并沒有發生改變,是一種低成本的資源。

二、我國電子垃圾存在的問題及立法現狀

(一)我國電子垃圾污染防治現狀

1.我國電子垃圾回收處理現狀。在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方式上,家庭作坊式的處理方法是我國目前的主要方式。所回收的廢舊家電都流向不正規的報廢家電拆解作坊,通過手工拆解后,將可以利用的元件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當做一般垃圾進行處理,根本談不上合理的回收利用。電子垃圾的組分復雜,其中包含許多危險廢物,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設施進行處理,才能保證不造成污染并合理的回收利用,而現今我國并沒有一套完整的比如稅收、貸款、補貼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加之我國電子垃圾回收處理技術落后,回收處理產業處于初級階段,這使我國對電子垃圾的有效回收處理面臨重重困難。

2.我國電子垃圾的管理現狀。在我國,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廢棄后主要有以下出路:一是大量的電子垃圾流向二手市場,經銷商翻新后作為二手商品出賣,這些廢舊產品由于“超期服役”,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費和安全的隱患。二是大多數電子垃圾特別是廢舊家電在技術落后的小作坊或者家庭院落中被拆解。這些設備簡陋、缺乏環保條件的加工點,對報廢的電子產品進行拆解,并利用簡單原始的方法進行處理,僅僅取出有價值的元件和金屬材料,拆解的廢棄物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氣,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三是被處置,其處置手段主要是填埋,其次是混在生活垃圾中被焚燒,這些處置手段沒有對電子廢物進行專門的環保處理,不能消除電子垃圾帶來的環境危害。[4]解決電子垃圾污染問題,其根本在于從源頭上減少電子垃圾的產生。而我國目前既沒有對電子垃圾進行嚴格監管也沒有超前的引導措施來引導電子產品向環?;偷臀廴镜统杀净l展,對電子垃圾基本處于無監管狀態。

(二)我國電子垃圾污染立法的現狀

2003年1月1日,《清潔生產促進法》開始實施,該法對電子電器的生產領域進行了管理。2005年4月1日,新修訂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也開始實施,該法以循環經濟為理念,對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做出了規定,如第三十七條:“拆解、利用、處置廢棄電器產品和廢棄機動車輛,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環境?!保?]對電子垃圾的處理做出了原則性規定。

2006年2月28日,為應對歐盟“WEEE”和“ROHS”兩項指令帶來的技術壁壘,規范國內電子電器設備制造行業的生產和出口行為,信息產業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監總局、環??偩致摵现贫ú㈩C布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辦法》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從源頭上控制電子電器設備的廢棄量,防治電子垃圾回收處理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促進國內相關行業盡快研發鉛、汞、鎘、六價鉻、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聯苯等有害物質的替代品,國家環??偩?、科技部、信息產業部、商業部又于2006年8月23日聯合發布了《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該《技術政策》主要規定了電子電器設備生產者的責任。另外,由國家發改委起草的《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在2009年2月由溫家寶總理簽署國務院令,于201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以此來規范我國目前混亂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行為。

目前為止,我國對電子垃圾的處理規范主要是部門規章,并沒有一部專門性的法律對電子垃圾規范化處理進行系統、全面、細致規定,造成了我國電子垃圾處理無法做到系統化、規范化和環?;?,且我國目前規范電子垃圾的法律法規多為原則性規定,實際操作性極差。

三、我國防治電子垃圾污染的立法建議

(一)制定和完善電子垃圾污染防治法律法規

我國目前還沒有關于電子垃圾污染防治的綜合性、統率性立法,應該在完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基礎上參照國外成功立法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盡快建立和完善電子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體系,實現國內的電子產品生產及回收處理的無害化。通過提高電子垃圾污染防治法律的立法層級,完善電子垃圾污染防治法律法規。避免部門規章效力沖突時,執法部門無所適從的現象,保證電子垃圾得到合理的處置,做到廢舊家電的資源循環利用,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系統性電子垃圾回收處理法律體系

電子垃圾系統性回收處理法律體系,就是要用立法的形式對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進行系統性設定,用法律來規范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和再利用。一方面,要在法律中對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流程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應在法律上構建一個系統完整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規范體系,對電子垃圾回收處理實行多元化回收和集中處理。生產企業負有對自己產品的處理責任,經銷商和售后服務機構有義務回收電子垃圾,并將回收的電子垃圾交售給有資質的處理企業。另一方面,要建立電子垃圾處理標準法律體系,對處理企業明確規定具體的資格、條件以及技術標準。處理企業應按照法律規定設立,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對回收的電子垃圾進行分類檢測。對經測試、維修后達到再利用安全標準的,應貼上再利用產品標識,方可在舊貨市場上銷售。

(三)完善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度,在立法中明確各方責任

美國的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度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應在立法中結合我國的實際進行完善,建立有區別的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度,并明確各方在電子垃圾處理中的責任。

我國在電子垃圾污染環境立法中,在各責任方的責任分擔上,生產者承擔的不是像歐盟一樣的全部全程責任,而是部分全程責任,即生產者負有對電子垃圾從回收到處理到再利用的全部實施責任和部分經濟責任。[6]銷售者在回收環節承擔協助回收的法律責任,并和消費者一起分擔剩余的部分經濟責任。政府除了有監管的責任外,還要為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提供科研技術支持。只有在立法中明確各方責任,讓生產者、銷售者以及政府在電子垃圾處理的各環節中各司其職,方能促使各方積極履行職責,防治電子垃圾污染環境。

(四)完善電子垃圾回收利用法律體系

對于新興的中國市場而言,電子垃圾回收處理的建立和健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立法中應對電子垃圾的回收利用建立一個系統完整的法律規范體系,積極引導和扶持有條件的中心城市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集散市場。在法律的引導下逐步實現由單純處理轉向綜合、集中、高科技化處理,實現電子廢棄物再循環企業的市場化運營,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逐步向集約化、規?;?、產業化方向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在浙江省、廣東省及青島市、大連市等省市開展了廢舊家電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為建立規?;墓I園區,爭取第一手的資料。[7]在堅決取締個體加工處理廢舊家電的基礎上,做到分散回收、集中處理,充分利用各類廢棄物的有用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五)加強對電子垃圾進口的法律規制

對電子垃圾進口進行法律規制,即通過在法律中建立一系列的懲戒措施,用法律來規范電子垃圾的進口行為,防止電子垃圾污染轉嫁。我國要用立法來禁止發達國家和地區向我國出口電子垃圾,進行污染轉嫁,在法律上嚴格規范廢舊電子產品的進口行為,嚴防國外電子垃圾進入我國。我國是《巴塞爾公約》的成員國,《巴塞爾公約》是禁止富國向窮國出口電子垃圾的國際公約。我國要在自己的國內法中將公約的精神和原則本土化,建立嚴格的法律懲戒制度,規范進口者的進口活動,嚴防國外電子垃圾對我國的污染轉嫁。

[1]王書明,李 巖.電子垃圾治理研究綜述[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

[2]林賽君.不該被遺忘的電子垃圾[J].現代商業,2009(13).

[3]王 勇,高秋梅,盧遜艷.電子垃圾污染的防治對策[J].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2006(6).

[4]韓 廣,閻昱希.防治電子垃圾污染的立法初探[J].江蘇環境科學,2007(1).

[5]張 燕.電子垃圾污染防治責任分析[J].環境保護,2006(10).

[6]滕吉艷,林逢春.電子廢物立法及其實施效果國際比較[J].環境保護,2004(11).

[7]杜盼盼.危險廢物的跨境處置與《巴塞爾公約》[J].現代企業文化,2008(11).

猜你喜歡
電子產品垃圾責任
正確使用電腦等電子產品
垃圾去哪了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摭談中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利弊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那一雙“分揀垃圾”的手
幫孩子減少對電子產品的迷戀
倒垃圾
我國小型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模式
期望囑托責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