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犯罪案件的特點及防范對策

2013-08-15 00:48韓力君
關鍵詞:金融管理社會公眾犯罪分子

韓力君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北京100035)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新舊體制正處于轉換交替時期,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和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部分投機者不斷利用金融政策變化,鉆金融體制調整的空子,撈取非法利益。近年金融犯罪案件整體處于高發狀態,涉及證券、銀行、保險、貨幣票證等金融領域,涉案金額最高達上千萬、上億元人民幣,涉案人數亦眾多,社會危害性極大。

一、金融犯罪案件主要特點

1.從犯罪主體來看,以三十五歲以下流動人口犯罪為主,且主要為大專學歷。反映出目前部分學歷較低的年輕流動人口,因自身技能水平有限,利用從事的保險代理、投資顧問等工作流動性大,工作管理不嚴的狀況,實施金融詐騙。

2.從案件類型上看,一是金融詐騙以信用卡詐騙為主,集資詐騙等涉案金額巨大、被害人眾多;二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以偽造金融憑證及制售假幣為主,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經營犯罪嚴重危害金融管理秩序,造成大量公眾財產損失。

3.從犯罪形態上看,團伙作案更具規模性和危險性。金融系列犯罪中二人以上共同犯罪主要集中在集資詐騙、保險詐騙、非法經營、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嚴重金融犯罪,團伙犯罪結構更加嚴密,犯罪針對性強,犯罪手段更加完備,犯罪結果更加嚴重。

4.從金融犯罪手段來看,金融詐騙較普通詐騙更具隱蔽性和智能性。主要采取偽造變造各種金融票據、金融憑證詐騙公司個人錢財或虛構貸款、理賠事由向金融機構騙取大量資金。

5.從犯罪數量來看,信用卡詐騙犯罪較普遍并有規?;l展趨勢。隨著銀行卡業務發展和經營環境的變化,信用卡犯罪手段不斷向專業化、規?;较虬l展,不僅嚴重擾亂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侵害銀行消費信貸資金和持卡人財產。以往,信用卡詐騙多為犯罪分子直接在消費場所刷卡消費,近年來,通過POS機直接套取現金實施一系列信用卡詐騙的犯罪行為逐漸增多。

6.從罪數上來看,犯數罪的金融系列案件較多且更具危害性。主要為金融詐騙犯罪與普通詐騙、偽造公司印章及金融票證犯罪交叉進行,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虛報注冊資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同時實施,成為系列金融犯罪案件,給眾多被害人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嚴重損害金融管理秩序,破壞國家金融交易體系。

二、造成金融犯罪的主要原因

1.金融領域利益誘惑巨大,犯罪分子不惜鋌而走險。目前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繁榮,金融領域經濟市場巨大,犯罪分子利用管理漏洞,用盡各種手段,謀取巨大經濟利益。

2.部分社會公眾對金融業務缺乏了解,盲目跟風投資。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少民眾存有一定數量的閑散資金,可供其投資的渠道有限,給所謂的“非上市公司”、“代理公司”實施違法斂資行為提供了可能性,金融衍生品專業性強,但回報率較高,部分公眾沒有經過實質性的調查和檢驗,便輕信犯罪分子通過一系列虛構手段,描繪出的實力雄厚的公司藍圖,又被犯罪分子貌似專業的投資知識誤導,傾盡所有進行跟風投資,落入了犯罪分子設置的陷阱,導致巨額經濟損失。

3.各大銀行在信用卡業務領域的無序競爭,銀行業信用卡業務管理體制相對薄弱。目前,在商業銀行的競爭中,信用卡消費扣率返點收入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對于扣率返點,參與交易的金融機構對商家返點按照發卡行70%、POS機提供行20%、以及銀聯10%進行利潤分成。由于商業銀行的逐利性,各銀行必然追求盡量多發信用卡,盡量多裝POS機,這直接導致信用卡申領與POS機安裝的門檻越來越低,各方面資格審查難以落到實處,逐漸形式化、無效化。

4.對專營性公司的注冊審批和經營范圍有待進行有效監管?,F階段,我國金融投資市場的發展較為繁榮,民間游資分散并尋找各類途徑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在這種形勢下,相關主管部門應為民間投資創造安全環境,防范對涉眾類金融企業的監管漏洞,嚴格審批制度,防止以虛報注冊資本、虛假貸款等形式進一步實施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

三、防范金融犯罪的對策及建議

1.廣大投資者提高投資警惕性,對金融產品認真辨別。投資者不要被所謂的“原始股”和“將在海外上市的股票”等虛假宣傳所迷惑,應到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證券投資,買賣證券也應委托經過證監會批準的,具有證券經濟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進行,加強風險意識,避免上當受騙。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不參與非法證券活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避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2.權威大眾媒體應加強金融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投資者自我防范能力。金融市場繁榮的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加強金融知識的傳播,而司法是最后的防線,追究巨額金融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是事后行為,一般難以挽回投資人的大部分損失,只有提高投資者的自我防范能力,才能從根本上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應通過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權威大眾媒體加強宣傳,促使社會公眾對這類違法行為有清醒的認識,防止上當受騙,應加強對投資人的理財教育,增強其對金融理財產品的分辨能力,讓社會公眾成為理性投資者。

3.銀行業管理機構引導公眾養成健康的消費習慣。致力于向社會公眾普及信用卡的相關知識,使公眾不僅了解信用卡的開辦流程、使用方法和功能用途,同時要提醒公眾可能存在的問題與隱患,幫助公眾提高防范意識。持卡的公民需規范信用卡使用規劃,在還款能力允許的范圍內使用信用額度,切勿將其持有的信用卡或其身份信息資料隨便交予他人,時常對其信用卡帳戶之資金狀況進行查詢,丟失信用卡時需及時掛失,以利于盡早發現存疑錢款異動,保障資金安全。

4.金融機構提高服務水平,金融業管理部門嚴格準入資格。針對社會公眾對票據交易、證券交易、理財投資、保險辦理等金融業務不夠熟悉的情況,銀行等金融機構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如進行票據真偽鑒別知識的普及宣傳活動,提供鑒別票據真偽的服務,針對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提供詳細介紹;特別是金融業管理部門嚴格審批金融類企業資格,強化準入門檻設置,規范金融管理秩序。

猜你喜歡
金融管理社會公眾犯罪分子
信息化建設在金融管理中應用芻議
努力給社會公眾求證事情的真相——以金華晚報《求證》欄目為例
拜訪朋友
與誰接頭?
金融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
試析金融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
論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創新與應用實踐
關于流竄犯罪案件的分析及偵查措施的運用
社會公眾二孩生育影響因素研究綜述:2003—2015
論DNA技術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