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墻體的誕生——中國原始建筑墻體生成探究

2013-09-06 09:43李洋
關鍵詞:先民復原室內空間

李洋

(福建工程學院 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福建 福州350108)

中國傳統木建筑的框架結構體系有著 “墻倒屋不塌”的美譽,這與歐洲古代數千年以來一直采用承重墻體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毫無疑問,由柱、梁、枋、檁等木構件牽搭而形成 “間”的大木構架,是中國古典木構框架體系原理的核心,其發展演變歷來也是中國古代建筑史研究的重點。墻體由于作為非承重構件,只是圍護結構,相對而言其對其重視程度似乎弱化。然而,就建筑及室內空間而言,墻體作為建筑的圍護結構及室內的側界面,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以中國原始社會時期的建筑遺址為例,分析墻體這一建筑物重要組成部分的演化、發展及形成,以求對中國原始社會時期的建筑及室內空間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和理解。

一、本能的反應——屋頂的萌芽

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兼建筑師菲拉雷特(Filarete,1400~1469)在他的 《建筑論文》(《Treatise on Architecture》)開頭部分說:“人們必須相信,當亞當被趕出伊甸園的時候,天上正下著雨。因為沒有準備遮蔽物,他把手放到頭頂擋雨。因為他被迫找尋食物生存下去,因此(他發現)建房子是一個保護自己不受壞天氣和雨水影響的技巧。有人說在大洪水之前沒有下過雨,我覺得正好相反,因為如果地球要生長果實,就必須下雨。因為吃飯和修房子是生存必須的技能,人們必須相信亞當因為曾經用兩手給自己做了個屋頂,考慮到生存的需要,他思考并練習給自己建某種住所遮雨避熱……如果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話,那么亞當肯定是第一人?!保?]根據菲拉雷特的描述,最早的 “遮蔽物”是亞當第一次將雙手放到頭頂擋雨,通過這一人類的本能行為而形成 (圖1),進而才開始思考給自己建造住所。

圖1 亞當躲第一次雨

這對建筑史產生了兩個重要的意義:一是人類建造意識的產生。從原始社會人類出現開始,就開始思考如何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這一問題,并且得到了建造房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 “建造房子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壞天氣和雨水的影響,能夠遮雨避熱?!倍且庾R到建筑中屋頂的重要性。雙手擋雨這一人類的本能行為,即是人類用自己的雙手形成 “建筑的屋頂”。

二、自然遮蔽所的啟示——屋頂的誕生

被譽為 “建筑師的圣經”的 《弗萊徹建筑史》中寫到:“建筑……作為人類的遠祖為了躲避惡劣的天氣、野獸以及敵人而建立的一個庇護所,一定有一個簡單的起點……”。[1]無論是在西方還是中國,原始社會時期先民建造住所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躲避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禽獸蟲蛇的侵害,找尋食物維持先民生存所需的溫飽。韓非 《五蠹》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保?]在樹木上構巢為居的方式正是這一 “簡單的起點”。

“由于我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氣候條件不同,在北方黃河流域一帶生活的先民選擇了穴居的形式,而在南方長江流域一帶生活的先民則選擇了巢居的形式?!保?]從原始社會時期的建筑遺跡顯示,也確實存在著建筑考古學家楊鴻勛所指出的“穴居發展序列” (圖2)和 “巢居發展序列”(圖3)。

圖2 穴居發展序列

圖3 巢居發展序列

穴居之始的原始橫穴和巢居之始的單樹巢都是利用天然的自然環境成為先民的住所。在沒有掌握建造房屋的基本技術之前,先民的擇居觀不僅反應了原始橫穴和單樹巢作為人類居住之始的天然優越性,在漫長的居住過程中,人與空間的互動也逐漸形成了先民對居所、空間、環境的認識,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后來建造房屋的觀念。原始橫穴所形成的天然屋頂、墻面和地面,單樹巢中對樹木形態與房屋形態的 “類比”及“比擬”體驗,都為后來先民建造房屋提供了必要的觀念和意識。這一觀點,古羅馬軍事工程師維特魯威 (Marcus Vitruvius Pollio,公元前1世紀人)在其著作 《建筑十書》中也談到:“第一座房屋,是對于自然構成物的一種模仿 (例如由樹葉構成的棚子,燕子的巢,洞穴等等),因為 ‘人生來就會模仿,而且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之中?!保?]即建筑是 “模仿自然的真理”。

“穴居發展序列是先民探索由地下生存空間到地上居住空間的一個過程,巢居發展序列是先民探索由樹上生存空間到地上居住空間的一個過程?!保?]居于地下的穴居和居于樹上的巢居經過先民的不斷探索和改進,最終都演化發展成為在地面建筑上居住的形式,這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建筑。而在這兩種不同的居住形式的演變過程中,都誕生了一個相同的建筑元素——屋頂。建筑的屋頂和室內的頂界面為先民擺脫了受風雨侵襲之苦,同時也形成了區別室內與室外的主要建筑元素。更為重要的是,屋頂的誕生為墻體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風籬和窩棚——墻體的萌芽

(一)由崖下居向風籬的演變

斷崖上的橫穴是先民利用天然的斷崖下凹入的橫穴作為棲身之所,形成崖下居的天然居住形式?!霸紮M穴天然的巖棚式的屋檐,提供了室內空間的頂界面和半圍合的側界面?!保?]風籬是對崖下居的模仿,它是用樹枝搭建而成,其上覆蓋草皮或獸皮。風籬的平面呈弧形或一字形,只能一面擋風,其形式如非洲現代布須曼人的風籬(圖4)。從橫穴向風籬的演變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從利用自然之物作為自然遮蔽所到利用建筑材料建造居住之屋的努力。這是有重大意義的:首先,這開創了人類運用自身的智慧和勞動運用建筑材料建造居住之屋的先河。盡管風籬只能一面擋風,其界面的圍合度還不高,圍合結構的技術水平還比較原始,但是它改寫了先民以往只能利用天然之物作為遮蔽所的被動狀態。其次,風籬的建造孕育著人類開始思考砌筑墻體的萌芽,盡管這時風籬的墻體與屋頂還沒有完全脫離。最后,用樹枝搭建風籬的做法為后期木骨泥墻結構墻體做法的形成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考古發現河南偃師湯泉溝H6遺址是人工營造的洞穴空間。由于其穴深超過一人高度,但穴壁拱深較淺,不能滿足避雨的要求,建筑考古學家楊鴻勛將其復原為有頂蓋的形式,頂蓋構架從穴口周圍向柱頂斜架椽木,再施橫向聯系桿件扎結成架,上覆蓋茅草、樹葉之類[6](圖5)。

圖4 非洲現代布須曼人的風籬

圖5 河南偃師湯泉溝H6遺址復原透視圖

需要說明的是,湯泉溝H6遺址是屬居住空間的穴居還是儲藏空間的窯藏還未定論,同時它還未脫離豎穴 (穴深超過一人高度)的空間形態,因此其頂蓋的功能是屋頂而不是墻壁。盡管如此,從其復原的頂蓋造型和圍護面積來看,卻是可以看成是風籬的擴大形式,因此它可以作為風籬向窩棚發展的過渡階段。

(二)由巖洞居向窩棚的演變

巖洞居是利用天然的巖洞作為棲身之所,比崖下居的圍合度更高,它可能是原始先民最好的自然棲居之所。窩棚是對巖洞的模仿,它是利用中心柱架成圓錐形的支架,其上再覆蓋草皮或獸皮,一面留出門洞,尖頂上留出采光出煙口,如現在東北鄂倫春人名為 “仙人柱”的窩棚 (圖6)。

從造型上,窩棚可以看成是由多個風籬組合而成,因此其圍合度要比風籬高。但是,窩棚的圍護結構仍然沒有將屋頂和墻體分離開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先民還沒有掌握足夠的建筑技術以徹底擺脫居于地面之下的緣故。

圖6 東北鄂倫春人名為 “仙人柱”的窩棚

在穴居和半穴居期間,對屋頂的建造探索在不斷豐富,同時對于挖土而成的天然穴壁的依賴也在不斷減弱。從河南洛陽澗西孫旗屯袋形半穴居遺址復原中 (圖7)可以發現,在半穴居時期,隨著屋頂建造技術的不斷提高,屋頂的圍合程度比擴大形式的風籬更高,圍合覆蓋面積更大(僅留有一個開口供出入),屋頂所容納的空間逐漸增高增大,因此挖土深度減少,室內地面提高,穴壁的高度 (穴坑深90cm左右)比袋形豎穴時期要大為降低?!暗搅说厣辖ㄖr期,隨著屋頂建造技術的不斷成熟,屋頂所圍合出來的室內空間繼續增高增大,但依然不能滿足先民對室內空間的需求?!保?]在山西芮城東莊F201遺址復原中 (圖8)出現了穹廬式屋頂構架的做法——外傾栽埋枝干,再向心集中扎結。其目的就是為了爭取更大的室內空間,這也是先民對建造地上房屋的墻體的需求開始發端的標志。[8]

圖7 河南洛陽澗西孫旗屯

圖8 山西芮城東莊F201遺址復原透視圖

(三)門限——矮墻的出現

陜西西安半坡F39遺址是穴居序列發展中初期地面建筑的形式,突破性地首次出現了 “門限”這一建筑元素。門限是因襲穴壁概念的矮墻,即是將向地下挖土形成的豎穴的四壁用木骨泥墻的方式進行構筑。復原的門限高度在80~100厘米 (圖9)。[6]

圖9 陜西西安半坡F39遺址復原透視圖

從考古發掘報告及復原中不難發現幾個問題:一是在先民建造的初期地面建筑中,門限矮墻和屋頂的構造相同——均是木骨泥墻形式。此時先民還沒有把墻體和屋頂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區分出來,由于沒有完全掌握墻體的建造技術,只是以建造屋頂的木骨泥墻技術來建造了門限這一矮墻的形式。[9]盡管已經出現了墻體,但是墻體還沒有徹底從屋頂中脫離出來。二是這種建造方式也導致屋頂過重,門限矮墻受力后會發生外傾的變形,盡管頂部外傾的墻體對沒有屋檐的建筑來說可以客觀上減少雨水對墻體的沖刷,但是這也為后來墻體從屋頂中徹底分離并獨立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四、檐檁——墻體的成長

從建筑考古學家楊鴻勛對陜西西安半坡F25遺址復原中 (圖10),可以看出其墻體的高度比F39遺址的門限矮墻已經有了大幅度的增高,為室內空間營造了相當的高度。并且根據遺址柱洞出現顯著的大小區別所反映出的建筑外圍支柱已經有了承重與圍護的分工這一特點,進而推斷出建筑外圍柱頂桿件用料也有增大,基本上形成“檐檁”。[6]而檐檁的出現正是先民能夠把墻體和屋頂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區分開來并反映在其建造的建筑中的重要標志。至此,墻體已經成長。

圖10 陜西西安半坡F25遺址復原透視圖

五、屋檐——墻體的獨立

F39遺址中的柱洞排列還沒有形成嚴格的柱網,因此復原的墻體處理成等高的形式,這也表明雖然建筑的墻體與屋頂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分,但還沒有完全獨立。而到了F24遺址中,出現了質的飛躍——大柱洞已經略呈柱網,初步具備了 “間”的雛形,標志著中國以間架為單位的“墻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構框架體系已趨形成。更為重要的是,F24遺址的屋頂采用的是在密排的板椽上直接涂草筋泥的構造做法,屋蓋已經出檐 (圖11)。

此時的墻體和屋頂的概念更加清晰,墻體從屋頂中徹底脫離出來并獨立。墻體誕生的發展序列得以完成 (表1)。

圖11 陜西西安半坡F24遺址復原透視圖

表1 墻體誕生的發展序列

六、墻體的發展

在后來的建筑及室內空間的營造中,先民對墻體的認識繼續深入并且擴展。在建筑技術上,在陜西西安半坡F1遺址中,轉角墻體出現了密集的柱子排列,說明先民已經有了對轉角墻面容易破損需要加固的知識。在建筑功能上,F1遺址中還出現了 “隔墻”,可見墻體的功能已經從建筑的外圍圍護結構擴展到室內空間的劃分與分隔,這也是原始社會時期先民營建的分室建筑的實例。從家具和陳設方面來看,墻體的出現也為先民在室內空間中布置家具 (如垛泥墻上放置陶器)提供了必要的界面。在室內界面的裝飾方面,遼寧建平牛河梁女神廟遺址中,室內墻面上還出現了用施彩畫和做線腳的方式來進行裝飾。彩畫是在壓平后經過燒烤的泥面上用赭紅河白色描繪的幾何圖案,如赭紅交錯、黃白相間的三角紋、勾連紋 (圖12)。

圖12 遼寧建平牛河梁女神廟遺址

線腳的做法是在泥面上做成凸出的扁平線或半圓線,其形式有光面帶狀線腳、表面帶點狀圓窩的帶狀線腳和半混線腳三種形式 (圖13),可謂異彩紛呈。

七、結語

原始建筑中墻體的演化、發展及形成的演變過程,是先民在原始社會時期對建造房屋的認識不斷加深及實踐不斷提高的過程,最終破土而出——成為地面建筑的形式。[10]墻體的重要性意義不言而喻。正如建筑歷史學家徐伯安所說:“如果說只有屋頂建筑的出現,是中國古代建筑技術史上第一次飛躍性發展的話;那么,墻體的出現便是第二次飛躍性的發展?!保?]

圖13 遼寧建平牛河梁女

通過梳理中國原始建筑中墻體演化過程,試圖厘清其發展脈絡,對中國原始社會時期的建筑及室內空間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和理解。由于課題困難和資料有限,只能是一種推測性質的論斷,所論或有偏頗、狹隘乃至錯誤,也有待于作深入的系統性的考察和研究。

[1][美]約瑟夫·里克沃特著,李保譯,許焯權譯校.亞當之家——建筑史中關于原始棚屋的思考 (原著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124,27.

[2]韓非子校注組.韓非子校注 [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661.

[3]蕭默.中國建筑藝術史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215.

[4]劉致平.中國建筑類型及結構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31.

[5][古羅馬]維特魯威著,高履泰譯.建筑十書 [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85.

[6]徐伯安.我國古代木構建筑結構體系的確立及其原生形態 [A].建筑史論文集 (第15輯)[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3,19,21.

[7]劉敘杰.中國古代建筑史 (第一卷):原始社會、夏、商、周、秦、漢建筑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157.

[8]潘谷西.中國建筑史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139.

[9]楊鴻勛.楊鴻勛建筑考古學論文集 (增訂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32.

[10][德]漢諾-沃爾特·克魯夫特著,王貴祥譯.建筑理論史——從維特魯威到現在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3.

猜你喜歡
先民復原室內空間
溫陳華:唐宋甲胄復原第一人
《室內空間設計》
陶瓷藝術品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探討
淺談曜變建盞的復原工藝
毓慶宮惇本殿明間原狀陳列的復原
賽加城址先民的生產經營方式
奇妙的博物館
將先民們的寶貴財富留給后代子孫——記浙東千年古鎮崇仁鎮消防安全工作
妙組——室內空間燈具設計
淺析植物在北方室內空間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