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最新研究進展

2013-12-25 01:35
精準醫學雜志 2013年5期
關鍵詞:單增李斯特熒光

(天津市寶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天津 301800)

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單增李斯特菌)廣泛分布于水、土壤、人和動物糞便中,常伴隨人類皰疹病毒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也可引起腦膜炎、菌血癥等。近年來在發達國家常污染奶制品而引起食物中毒。致病物質主要是溶血素和菌體表面成分。機體主要靠細胞免疫功能清除本菌。單增李斯特菌尚能引起魚類、鳥類和哺乳動物疾病。很多國家都已經采取措施以控制食品中的單增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應的標準。本文對單增李斯特菌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1 微生物學特性

1.1 形態與染色

單增李斯特菌為革蘭陽性短小桿菌,無芽孢,不分支、規則、短小。通常成雙排列,偶爾可見雙球菌。該菌在18~20 ℃鞭毛有動力,在37 ℃鞭毛動力緩慢;該菌不產生芽孢,一般不形成莢膜,在含血清的葡萄糖蛋白胨水中能形成黏多糖莢膜。

1.2 培養特性

單增李斯特菌為兼性厭氧菌,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能生長,菌落初始很小,直徑約0.2~0.4 mm,半透明,邊緣整齊,呈露水滴狀,但隨著菌落的增大,變得不透明。最適生長溫度30~37 ℃,由于其在4 ℃能生長,故可進行冷增菌。在血瓊脂上于35 ℃經18~24 h培養能長出狹窄的β-溶血環。在半固體培養基內,可呈倒傘形生長。在含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瓊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瓊脂上,用45°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過解剖鏡垂直觀察,菌落呈藍色、灰色或藍灰色。在科瑪嘉(CHROMagar)單增李斯特菌選擇培養基上,菌落呈藍色并帶有白色光環(暈輪)。

1.3 單增李斯特菌的鑒定

革蘭染色陽性桿菌,細菌在濕片中呈翻筋斗運動;過氧化氫酶實驗陽性;37 ℃培養24 h能發酵葡萄糖、海藻糖、七葉苷、水楊素、果糖;產酸不產氣,不發酵木糖;體積分數0.40膽汁溶解實驗陰性;M-R和V-P實驗陽性。

1.4 屬內種間的鑒別

單增李斯特菌的溶血環狹窄,沒有延伸超過菌落邊緣,而伊氏李斯特菌有明顯超過菌落邊緣寬大溶血環。雖然斯氏李斯特菌亦有狹窄溶血環,但根據生化反應可區別。

2 流行病學

2.1 單增李斯特菌的分類

李斯特菌屬中只有單增李斯特菌感染人類[1]。單增李斯特菌包括致病性、弱致病性和非致病性3種類型。李斯特菌4b型主要感染反芻動物,1型主要感染嚙齒動物,與全球33%~50%的單增李斯特菌感染暴發流行有關[2]。

2.2 單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性

該菌適應生長溫度4 ℃,故有許多機會進入食品生產或加工過程,人類攝取已被單增李斯特菌污染食品,可引起感染。在成人可引起原發性腦膜炎、腦炎及敗血癥等。

單增李斯特菌是李斯特菌屬中致病力最強的細菌,是引起動物和人類疾病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其導致的死亡率甚至超過了沙門菌和肉毒桿菌[3]。研究表明,高達10%的人類胃腸道對單增李斯特菌易感[4]。單增李斯特菌進入人體是否患病與菌量、宿主的年齡及免疫狀態有關,因為該菌是一種細胞內寄生菌,宿主對其清除主要靠細胞免疫功能,因此,易感者為新生兒、孕婦、40歲以上的成人和免疫功能缺陷者。通過近幾年食品污染物調查結果顯示,單增李斯特菌在生肉及即食食品中污染率較高[5]。該菌可誘發食物中毒,導致李斯特菌病,主要引起人類腦膜炎、菌血癥等,發病率雖低,病死率卻高達30%~70%[6]。美國密歇根州曾有14人因食用被該菌污染的“熱狗”和熟肉死亡[7]。該菌可通過眼及破損皮膚、黏膜進入體內而造成感染,性接觸也是本病傳播的可能途徑,且有上升趨勢。

3 實驗室檢查

3.1 標本鏡下觀察

本菌為革蘭陽性小桿菌,直徑約為0.4~2.0 μm,直或稍彎,多數菌體一端膨大,似棒狀,常呈V字形排列,偶可見雙球狀。無芽孢,無莢膜,20~25 ℃形成周鞭毛,有動力,在37 ℃時動力緩慢或無。幼齡培養物為革蘭陽性,陳舊培養物可轉為革蘭陰性,呈兩極著色,易誤認為雙球菌。

3.2 免疫學方法

由于細菌菌體和鞭毛抗原的存在,使得人們可以建立基于抗原-抗體反應的方法來檢測食品中的致病菌,這種方法只需少許樣品純化就可以精確檢出抗原,不易受基質影響,并可以提供實時信息。

3.2.1酶聯熒光分析法(ELFA) 將單增李斯特菌抗原與單克隆抗體結合,再將結合有堿性磷酸酶的抗體與單增李斯特菌抗原結合,發出熒光,測得熒光強度與抗原含量呈正比。由此可推斷出樣品中單增李斯特菌數量。該方法靈敏度高。

3.2.2自動酶聯熒光免疫檢測系統(VIDAS)分析方法 此分析系統是依據免疫學酶聯免疫反應(ELISA)原理對單增李斯特菌等進行快速檢測的方法。研究結果顯示,VIDAS檢測該菌的特異度可達96%,靈敏度為73%[8]。

3.2.3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葡萄球菌A蛋白(HRP-SPA)-ELISA方法 利用HRP-SPA代替酶標二抗,采用一步法ELISA 檢測肉品中的單增李斯特菌。HRP-SPA 可完全代替酶標二抗用于對李斯特菌的檢測。

3.2.4磁性試紙條層析方法 磁性試紙條可以對檢測信號進行定量分析,其結果更為精準、靈敏、客觀,同時便于記錄保存[9]。通過在體系中添加Tween-20、BSA、KCI和葡聚糖,并對其濃度進行調整,可提高磁性試紙條靈敏度,并確保檢測的準確性,可用于單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檢測[10]。

3.3 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

隨著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的不斷成熟,PCR技術、 核酸探針雜交技術及實時熒光PCR技術等在單增李斯特菌的檢測中得到了應用[11]。尤其是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在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學檢測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12]。

3.3.1核酸探針雜交技術 將兩條堿基互補的DNA鏈在適當的條件下雜交,通過檢測待測樣品與標記性DNA探針之間形成的雜交分子來判斷樣品中是否存在單增李斯特菌,測定放射性或熒光強度可以得出樣品中單增李斯特菌的數量。此方法具有較高的分辨力和分型能力。

3.3.2實時熒光PCR 在傳統PCR的基礎上,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熒光標記,結合在雙鏈DNA的位置上,依據循環次數的增加導致熒光量的增強,可以直接進行定量檢測,避免了實驗過程中致癌物質的污染。

3.3.3PCR-ELISA聯合檢測技術 PCR-ELISA 檢測優于PCR檢測的特點:快速、安全、可大量應用。

3.4 變性高效液相色譜法

利用特異毒力基因建立PCR DHPlC方法,同時檢測幾種最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包括沙門菌、副溶血弧菌、福氏志賀菌、大腸埃希菌O157:H7和單增李斯特菌,以滿足食物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檢測的需求[13]。

3.5 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檢測技術

利用微生物生化反應的原理把30個對細菌鑒定必須的生化反應培養基固定到卡片上,然后通過培養后儀器對顏色反應,利用數值法進行結果判定。

3.6 生物傳感器——微芯片及生物芯片

生物傳感器所使用的識別信號包括電化學的、光學的和混合傳感器,正在向著小型化、微量化方向發展,并有望在食品安全監測等方面應用[14]。

4 診斷、治療及預防

4.1 臨床診斷

由于單增李斯特菌病臨床癥狀多樣性和血清學檢測尚無特異方法,因此,該病確診仍有賴于病原菌分離培養。

4.2 治療

4.3 預防

吉林省市售八類食品中尤其是熟肉制品和涼拌菜中單增李斯特菌污染現象嚴重[16]。我國散裝熟肉制品具有引起單增李斯特菌病的風險[17]。美國CDC對一般人群推薦降低單增李斯特菌病風險的5條措施。①生的動物性食品如牛肉、豬肉和家禽肉,食前要徹底加熱。②生食蔬菜食前要徹底清洗。③未加工的肉類與蔬菜、已加工的食品和即食食品要分開。④不吃生奶(未經巴氏消毒的)或用生奶加工的食品。⑤加工生食后的手、刀具和砧板要洗凈。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快餐食品和各種即食食品不斷增加,單增李斯特菌對我國人民的健康具有潛在的危險,應引起衛生部門的高度警惕。因此,在食品上市和消費前開展單增李斯特菌的相關檢測非常必要,衛生監督部門應加強對生產企業、賓館、超市等食品生產、流通企業的管理,減少其對食品的污染。

[1] VANGHELE M, GANEA E. The role of bacterial toolecular chaperonesin pathogen survival within the host[J]. Rom J Biochem,2010,47(87):100.

[2] 王曉店,鄭軍,田秀英,等. 圍產期產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桿菌感染防治的研究進展[J].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2,27(2):135-137.

[3] 潘軍航,梅玲玲,張嚴峻,等. 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血清型及耐藥性監測[J]. 中國公共衛生,2008,24:107-108.

[4] ALLERBERGER F, WAGNER M. Listeriosis:a resurgent foodbome infection[J]. Clin Microbiol Infect,2010,16:16-23.

[5] 張嶸,江曉,葉艷華,等. 一支半固體盲樣中食源性致病菌分離鑒定[J]. 中國醫學創新,2013,10(5): 145-146.

[6] 吳曉芳,韓建康,紀蕾,等. 多重實時熒光PCR快速檢測沙門菌和單增李斯特菌[J]. 疾病監測,2011,26(3): 234-237.

[7] 宋愛莉,楊左光. 奇特的單增李斯特菌[J]. 航空航天醫學,2010,21(3):36.

[8] 黃昭華,孫曉盈,高申,等. 單增李斯特菌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11):1869-1871.

[9] 顏真,孫建斌,雷小英,等. 一種甲型H1N1流感病毒免疫磁珠快速檢測試劑盒[P]. 中國專利:201120031203.91.2011-01-29.

[10] 林婷婷,盧瑛,潘迎捷. 單增李斯特菌磁性試紙條層析體系的研究[J]. 微生物學雜志,2012,32(3) :37-42.

[11] 丁建英,韓劍眾. 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的存在現狀及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08,29(12):171-174.

[12] 孔義華,焦彥朝,劉杰麟,等. FEPAS牛肉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幾種檢驗方法比較[J]. 貴陽醫學院學報,2012,37(3): 238-262.

[13] 王玉平. 變性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檢測5種食源性致病菌[J]. 現代預防醫學,2009,36(18):3520-3524.

[14] 張加林,楊林炯. 單增李斯特菌的食源性污染狀況及檢測方法[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8):910-911.

[15] 荊紅波,楊杰,張彥春. 2009年順義區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污染及耐藥狀況調查[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0,20(7):1755-1777.

[16] 閆鶴,王彬,師寶忠,等.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型、耐藥性研究[J]. 中國抗生素雜志,2010,35(10):774-778.

[17] 趙薇,劉桂華,王秋艷,等. 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及耐藥狀況調查[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2(6):1394-1395.

猜你喜歡
單增李斯特熒光
冰箱囤貨要警惕這個“搗蛋分子”
冰箱里的“殺手”
干式熒光發光法在HBV感染診療中應用價值
高熒光量子產率BODIPY衍生物的熒光性能研究
速凍面點車間單增李斯特氏菌分布狀況及污染來源
基于PasteurMLST網站分析中國單增李斯特菌克隆復合體的多樣性
保持肅靜
熒光增白劑及其安全性和環保性
熒光增白劑基本常識問答
愛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