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學院后進生教育轉化研究

2014-01-12 08:59陳禹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校風學風后進生

陳禹

【摘 要】伴隨著我國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和社會價值觀念的不斷變化,當代大學生思想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在高校中“后進生”也逐漸增多?!昂筮M生”是高校學生中需要關注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態度、習慣、學習成績等方面遠遠落后于班級平均水平,這些同學以自我為中心,擾亂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由他們所帶領的“后進生小群體”更是嚴重地影響著學校校風、學院學風的建設?!昂筮M生教育轉化”問題,不僅關系著社會、家庭的穩定,也關系到學校的生存發展。

【關鍵詞】校風;學風;后進生;發展

文化是一所大學的靈魂和無形資產,校風是反應大學文化的一個直接表現,學風建設更是是校風的一個重要標志 ,加強新時期高校學風建設是一項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人才工程。高校是人才培養的基地,人才培養的質量則是高校的強校之本,學風更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前提。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會使學生終生受益,也關系到學校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辦學聲譽,因此,作為學校一項長期的基本建設,應把學風建設作為教育教學的第一要務。

一、當代大學校園對校風建設的態度

學風的內涵既指學生學習的目的、態度、行為,也包含著學生的學習風氣,教師的治學風氣,學校的學習氛圍等。近日有記者針對如何進行學風建設等問題對幾位高校的老師進行了采訪,老師們普遍認為當代大學生應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才"。同時,每個人都應該注重維護這種環境,使得這種良好的學風持續下去,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學風建設是學校生存的核心,發展的立足點,好的學風需要大家共同建設。

步入大學,學習成績雖然不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但卻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標準,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一部分學生的確存在高分低能的情況,但是分數是證明能力強弱的一種載體,是能力的一種體現,善于掌握書本知識并很好地經受考驗,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分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著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掌握知識的程度,在分數與能力之間,我們更應該努力探索如何去學會學習,我們不僅要熟悉教科書上的知識并上課認真聽講,更應去圖書館自學,只有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的學生才可能真正體會到大學生活與學習。

學風建設作為高校自身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知識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影響到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質量,最終將影響到學校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能力。

二、加強“后進生”對學風建設的意識

“后進生”是高校學生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在學習態度、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等方面遠遠落后于班級平均水平,對于“后進生”的關注和轉化對他們自己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一般“后進生”產生的原因有:學習方式的不適應、生活方式的不適應、自身心理素質差、網絡環境的影響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力不從心,針對這種現狀,我院領導和輔導員老師定期與這些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讓他們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問題的嚴重性,并給予他們適當的建議和意見,幫助他們及早改正,由此實現他們真正的人生價值。

現如今,從終生教育的立場和人類知識的發展來看,教師的職責將越來越少的傳遞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判斷力和責任感。然而,在當前學校中教師承受的科研、教學與進修壓力都比較大,課后無暇與學生多作交流指導,有的教師仍因循以往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熱情,有的教師教學和科研脫節,高水平教師難以走到教學與學生管理的前臺,學生得不到有力的學業指導和志向激勵,內在學習動力得不到升華,更有極少數教師存在責任心淡簿、履行職責不到位的情況,這些也造成了一部分“后進生”產生的原因。

作為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的輔導員老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他們意識到降級和學籍警告的嚴重性,對于降級和學籍警告的同學要經常和他們進行談話,找出學習成績差的根本原因,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尋找符合這些同學的學習方法,時常督促他們經常去自習室或圖書館學習。除此之外,我們也要時常走訪這些學生宿舍,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指出有礙于學習的陋習并讓學生及時改正,從生活中改變學習習慣。院學生會和班干部要成立學習幫扶小組,責任落實到每一位學生干部頭上,成立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幫扶對象,讓學生干部帶動他們學習,進一步減少降級和學籍警告同學的數量。院學生會要經常組織學習類的相關講座,鼓勵和幫助同學們增強學習的意識,讓同學們能夠從中受益,加大對大一新生自習的檢查力度,各班導生要積極配合,從源頭上抓好自習和學生的學習成績,針對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學生,要時常組織班會活動,組織考前知識點串講以及模擬考試活動,讓每一位同學熟悉考點,提高及格率。

三、教育工作的成果與預期目標

我們的目的是,促進“后進生”又好又快和諧發展,使他們能夠速轉變,提高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進一步提高電子與信息學院學生的整體素質做基礎工作;進一步分析總結“后進生”形成原因,探索教育的策略、方法和有效途徑從而形成自己的“后進生”轉化工作方法,為以后工作提供借鑒方法和資料素材;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后進生”的教育轉化方案,從“想學—愛學—能學—會學”循循善誘,最大程度地幫助“后進生”轉化。

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鼓勵院學生會承辦各式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活躍學習氣氛的同時又充分利用了學生課外時間,促進了校園學風精神的建設,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促進了對人才的培養。本院舉辦的計算機知識競賽、學習互助小組、一幫一比學習大賽、相聲大賽、寢室文化大賽、幫扶貧困小學生等活動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大學課余生活,也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讓同學們獲益匪淺。

輔導員老師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抱負,積極進取,注重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對于學生自身來講,大學是小型的社會,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應在生活中按照正確的社會規范處理人際關系,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國家建設的優秀人才。

學風建設具有長期性,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在輔導員老師和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下,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學風會日益加強,同學們會鍛煉自己提升自己全面發展自己,從而實現他們真正的人生夢想,我們堅信今日的他們因電信學院而驕傲,明天的電信學院將以他們為自豪。

參考文獻:

[1]徐春暉.大學生學風建設之我見[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6(S1).

[2]班納.現代教師與學生必備學習素質[M].陳延榔,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152-258

[3]陸鐳.在教學中培育學生自主性學習素質的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5(8):21-23

猜你喜歡
校風學風后進生
特殊時期居家線上學習學風建設路徑探索
校風的理性思考與感性表達
淺談轉變“后進生”
轉化后進生的策略
淺析當前提高小學德育藝術教育工作實效性的主要對策
轉化數學后進生的四個途徑
炊事員的幾宗事
試論高校學風建設的概念主體及特性
學風就是質量
淺談高職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