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黃帝內經》中“五畜為益”的食養原則?

2014-02-09 04:53巖,張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4年8期
關鍵詞:黃帝內經五臟素問

張 巖,張 焱

(長春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長春 130117)

中國人常說“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饵S帝內經》一書中涉及飲食內容的篇章約有40多篇[1],可以奉作食療養生的經典,為中醫飲食養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素問·藏氣法時論》中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敝鲝埡侠淼纳攀辰Y構應該是以糧食為主,以果、肉、菜類為輔。我國傳統的膳食結構一直以糧食為主,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供應的多樣化,糧食的攝入量不斷減少,動物肉類食品明顯增加,因此在重視“五谷為養”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五畜為益”的食養原則?!拔逍鬄橐妗笔侵甘秤梦逍笾忸惖氖澄?,能夠補精益氣,使人身體強壯,說明五畜肉食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

1 五畜陰陽屬性劃分與五行配屬

1.1 五畜陰陽劃分

陰陽是古代的哲學概念,也是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的精髓。事物皆有陰陽屬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的論述,《素問·至真要大論》則較為明確地闡述了五味的陰陽屬性:“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标庩枌傩缘膭澐挚筛爬樾粮实瓕訇?,酸苦咸屬陰[2]。本文中以《靈樞·五味》的記載為準,對五畜陰陽屬性進行劃分,即牛、雞屬陽,犬、豬、羊屬陰。

1.2 五畜的五行配屬

《內經》中對于五畜之肉的五行屬性,基本是以五味來歸類并自成體系,同時也說明了醫學的實踐性[3]?!鹅`樞·五味》說:“五畜:牛甘,犬酸,豬咸,羊苦,雞辛?!币晕逦稙橹薪?,將五畜分屬五行,以此得出五畜之肉的五行屬性,即牛肉屬土,犬肉屬木,豬肉屬水,羊肉屬火,雞肉屬金[4],這為中醫臨床運用五畜肉類等血肉之品以補精益氣奠定了理論基礎。

2 五畜與四氣五味、四時五臟的聯系

2.1 五畜與四氣五味的關系

無論是藥物還是飲食物,都可以用酸、苦、甘、辛、咸五味和寒、熱、溫、涼四氣來進行歸類。中醫認為,我們日常所吃的各種飲食物也與藥物一樣,都具有四氣五味[5]。食物的四氣(性)區分理論來源于中醫的陰陽理論,“寒”屬于“陰”的范疇,隨著溫度的降低,會帶來降低活力、興奮性、抑制局部或整體功能的效果;“熱”屬于“陽”的范疇,隨著溫度的升高,會增加機體活力、興奮性、亢奮局部或整體功能的效果,而沒有寒、涼、溫、熱反應的食物被定為平性[6]。五畜之肉的四性以陰陽五行屬性和五味功效歸類,可知牛肉性溫、雞肉性微溫、犬肉性溫、羊肉性大熱、豬肉性微寒[5]。

五味分別是酸、苦、甘、辛、咸。根據食物的五味理論,辛、甘味的食物具有向上向外的升散作用,如果是辛溫或甘溫的食物,就能夠起到助陽、溫補、散寒、升提等作用;辛涼或甘涼的食物能起到清爽、開竅、散熱、滋補、生津的作用;酸苦咸味的食物具有收斂、瀉火、潤下的作用,多食能夠使人上吐下瀉[5]。

2.2 五味對五臟的調節作用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將五味對五臟的調節作用歸納為:“木生酸,酸生肝”、“火生苦,苦生心”、“土生甘,甘生脾”、“金生辛,辛生肺”、“水生咸,咸生腎”。根據五行與五味的化生關系,得出五行五味與五臟的化生關系。五味與臟腑之間存在著相互配屬關系?!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疲骸胺蛭逦度胛?,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薄端貑枴の宀厣伞吩唬骸靶挠?,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說明五味對于五臟各有所對應,各有所喜歸。因此,當五臟中某一臟不足時, 可以通過五味來調節補益五臟,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7]”《素問·藏氣法時論》所言:“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蔽逦墩{和臟腑之性,以順臟腑的生理特性為補,逆臟腑之性為瀉[8]?!秲冉洝分形逦秾τ谖迮K的作用有二,一是五味通過五臟吸收變化精微物質以營養全身,二是五味通過五臟喜惡調和氣機而生克制化, 用于醫療養生[9]。

2.3 五畜與五臟的對應關系

表1顯示,《黃帝內經》關于五臟應五畜的論述有三處,但其三段原文的論述有異同。三篇中相同的觀點是脾應牛,腎應豬?!侗静菥V目》認為:“牛在畜屬土,在卦屬坤……故能生熱動風,風火相扇,乃成中風?!备鶕侗静菥V目》從卦象、五行、陰陽對五畜的論述可以看出,《內經》中三段原文對五臟應五畜的論述都有各自的道理[10]。本文就《靈樞·五味》中所載五畜,以食物的五味為中介,以五行母子相生為次第,可以判斷犬肉入肝養肝,可補心,羊肉入心養心可補脾,牛肉可入脾養脾可補肺,雞肉入肺養肺可補腎,豬肉入腎養腎可補肝。

表1 《內經》五臟應五畜

3 五畜為益的膳食原則

《黃帝內經》對體質進行了深入分析,從體形肥瘦、稟性勇怯、陰陽大小、五行屬性等諸多方面對不同體質進行研究,并認為依據辨識體質制定診療方法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重要途徑,掌握體質特點才能提高養生保健的準確性[11]。五畜肉食主要給人提供蛋白質和脂肪,也是人體所需熱能的重要來源,具有補益氣血、填精益髓、強壯身體的作用。

狗肉是冬季溫補佳品,有溫補脾胃、補腎助陽、壯力氣、補血脈的功效,適宜于腰膝冷痛、小便清長頻數、浮腫、陽痿等腎陽虛證,或由于脾胃陽虛出現的脘腹脹滿、腹部冷痛的人食用。

羊肉是使人強壯的美味,能夠溫補脾胃、補中益氣、壯陽益腎、補血溫經,其蛋白高、低脂肪、含磷脂多、膽固醇含量少,對于體瘦畏寒、腰膝酸軟、產后血虛宮寒、肺結核、氣管炎等體虛胃寒者尤為適宜。

牛肉是肉中驕子,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宜于中氣不足、氣短體虛、筋骨酸軟、久病貧血、面黃體瘦、頭暈目眩的人食用。

雞肉是補虛良藥,可溫中益氣、填髓補精,適宜氣虛食少、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后乳汁不足、水腫、消渴、遺精、耳聾耳鳴的人食用,尤其適宜于老年人和體弱者食用。豬肉是滋陰補血的佳品,能夠補腎養血、滋陰潤燥,適于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后血虛、燥咳、便秘等癥[12]。

4 過食五畜之肉或食用不當會危害健康

飲食五味對人體五臟有養和傷的雙重作用,只有飲食五味攝入適度并搭配合理,才能化生精微、補充營養,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飲食五味有所偏嗜并攝入過量,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引發疾病危害生命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倡飲食有節[13]。

4.1 狗肉

狗肉不能烤炙食用,易使人患上消渴??;與大蒜同食會損傷人體正氣;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有害物質。身體強壯、體內熱盛的人,還有患咳嗽、感冒、腹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后遺癥和大病初愈的人都不宜食用。烹調狗肉前須浸泡或腌漬,必須將肉煮熟才能吃,狗肉適合燒、燉、煮、煨、燜等長時間加熱的烹調方法。

4.2 羊肉

凡有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嗽、吐黃痰等上火癥狀的人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病、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各種皮膚病、出血類疾病者不宜食用,流行性傳染病、外感病、素體有熱者禁止食用,孕婦吃羊肉易滋生內熱導致胎動不安。羊肉不宜與南瓜、西瓜、鲇魚同食,易使人氣滯壅滿而引發疾病,吃羊肉不可加醋,容易傷心,且不宜與蕎麥、豆瓣醬同食。吃羊肉后不宜馬上喝茶,也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忌銅器,吃涮羊肉時必須要涮透。夏秋季節氣候燥熱,不宜吃羊肉。

4.3 牛肉

凡有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牛肉,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牛肉不宜與板栗、田螺、紅糖、韭菜、白酒、豬肉同食。

4.4 雞肉

雞肉屬于發物,尤其是公雞,凡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的人,或患有肥胖癥、熱毒疔瘡癤腫、大便秘結的人及高血壓病、血脂高、膽囊炎、膽石癥的人都應禁食雞肉,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雞肉忌與野雞、甲魚、芥末、鯉魚、鯽魚、兔肉、李子、蝦、生蔥、生蒜等一同食用,易引起中毒或導致腹瀉、滋生內熱等。

4.5 豬肉

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的人不宜多吃,濕熱內盛、痰濕內蘊的人不宜食用,外感發熱的病人需禁食豬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等食物同食;食用豬肉

后不宜大量飲茶,以免影響鐵質的吸收[12]。

總之,“五畜為益”作為飲食養生的原則之一,是古人對合理膳食結構的最早認識,對后世食療養生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僅就五畜的陰陽、五行屬性與五臟、四時五味的對應關系及合理膳食五畜肉類進行了規律性探討?!秲冉洝分嘘P于五畜分類的記載不盡相同,對五畜的五行屬性記載也有所差別,尚需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另有需要注意的是,按五行生克乘侮之理多食本臟之味, 勢必導致本臟氣勝而傷其所克之臟,所以在食用五畜肉類時,最好單一種類進食且要適量,以免破壞臟腑之間協調平衡關系。同時有目的地選擇對特定體質狀態有調控平衡作用的食材,也是藥食同源的意義所在,對積極預防疾病、正確養生具有指導意義。

[1] 許敬生.簡論黃帝內經的食療思想[J].河南中醫,2011,31(1):5-6.

[2] 丁然,占永久.淺析《黃帝內經》之藥食五味觀[J].黑龍江中醫藥,2009(1):8-9.

[3] 汪丹,石磊,陳震霖.五畜的五行屬性考[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5):28-29.

[4] 王錫安.從《內經》五谷五畜與五行比類論五行學說的局限性[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6,15(3):2-4.

[5] 張焱.《黃帝內經》中的長壽之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96-100.

[6] 梁嶸,王召平.探索食物“性味”理論的科學內涵,更好地為治未病服務[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1,13(4):710-713.

[7] 姜開運.五味的理論探討[J].北京中醫藥,2008,27(9):722-724.

[8] 李碩,鞠寶兆.《黃帝內經》藥食氣味理論發生學思考[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3):14-15.

[9] 張菡.淺談《內經》“五味”與五臟的關系[J].陜西中醫,2008,29(11):1542.

[10] 張萬水,王風珍,王鳳珍,等.對五臟應五畜的探討[J].陜西中醫,2006,27(8):1012.

[11] 王達,王雪翎,陳寶貴.淺談藥膳食材按體質分類的具體方法[J].天津中醫藥,2011,28(1):54-55.

[12] 張焱.《黃帝內經》中的食養之道——食飲有節身體好[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148-155.

[13] 張焱,胡亞男.試論《黃帝內經》中的養生學思想[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16(10):857-858.

猜你喜歡
黃帝內經五臟素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從五臟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學術思想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試論多紀元簡對金漥七朗《素問考》的借鑒和襲用
從五臟相關理論淺析祛風退翳法在風輪疾病的應用
五色入五臟一年更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