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戰傷救護教學的反思與對策

2014-02-13 01:07嚴文靜趙彥龍董文英王艷書
大理大學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戰傷軍訓教學效果

嚴文靜,趙彥龍,湯 珺,董文英,王艷書

(1.大理學院護理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2.解放軍60醫院,云南大理 671003)

對戰傷救護教學的反思與對策

嚴文靜1,趙彥龍2,湯 珺1,董文英1,王艷書1

(1.大理學院護理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2.解放軍60醫院,云南大理 671003)

目的:教學反思新生軍訓中的戰傷救護課程,分析可以進行改革的各教學環節,以提高教學效果。方法:調查150名護理專業學生的認可度和教學效果;抽查并評分60名學生對3項包扎技術,并進行教學反思。結果:此課程被護理專業89%的學生喜愛,但長期的教學效果欠佳。結論:戰傷救護課程在非軍事醫學院校中的開設,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借鑒性,但還需改革各環節才能完善課程教學。

戰傷救護;教學反思;本科護生

2010年開始戰傷救護課程作為護理專業培養方案的實踐教學環節中《軍事訓練與國防教育》(亦稱新生軍訓,學分1分)里的一個新增特色內容,在第1學年第1學期開學時第1、2周由武裝部和解放軍某醫院共同為護理本科新生開設,護理學院經過2年的摸索,2011年之后,將護理學院的專任教師逐漸吸納至戰傷救護課程的實踐教學中來,配合解放軍某醫院教官們的軍事訓練,至今已完成2輪的授課,有必要對此課程進行教學總結和教學反思,使其逐漸完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護理學院新生軍訓中接受過戰傷救護課程的學生,選取大一、大二和大三共3個年級護理專業學生(各50名),以班級為單位整群抽樣,男生共9名,女生共141名。

1.2 方法 采取軍訓現場調查、回顧性問卷調查、分層抽查包扎技術的方式。軍訓現場采訪軍訓教官、學生;發放150份自制問卷,調查3個年級接受過戰傷救護課程的護理專業學生;選取大一、大二、大三護理專業的學生各20名,抽查3項包扎技術,并評分。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問卷調查結果 發放調查問卷150份(3個年級護理專業學生各50份,n=150),回收150份,問卷有效率100%。見表1。

2.2 抽查3項包扎技術結果 抽查3個年級(分3組)各20名同學包扎技術3項并評分,經方差齊性檢驗,各組方差相等(P=0.595),經正態性檢驗各組P>0.05,資料呈正態分布;經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SNK法),大二組與大三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97),大一組與大三組、大一組與大三組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大一的同學包扎技術評分優于大二和大三的同學,但是3個年級的總體評分較低,知識點遺忘較多,教學遠期效果欠佳。3個年級的滿分人次較低,χ2檢驗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護理專業3個年級學生對戰傷救護課程的調查項目匯總

表2 抽查3項包扎技術評分表(n=20)

3 教學反思

3.1 教學目的

3.1.1 區位特點 云南省處于西南邊陲,邊境線較長,軍事防御作用較內陸省份更為重要。大學教育應服務于地方〔1〕,體現有地方區位特點的辦學特色,因此在大理學院護理專業學生軍訓中增設戰傷救護課程的意義在于,能更好地樹立學生的邊陲國防意識,亦可對高校國防教育課程的建設〔2〕、云南民族地區國防教育的實施〔3〕提供一些參考。

3.1.2 體現地方院校的辦學特色 戰傷救護課程是一門學習救護技術的課程,包括包扎、止血、固定、搬運、通氣“五大技術”和急救技術〔4〕,多在軍隊醫院的軍人護士中進行強化訓練,目前國內普通醫學院校并未系統開設。護理學院結合護理專業特色和學校區位特點,在軍訓中增設戰傷救護課程,能為以后軍隊醫院的戰傷救護技術訓練奠定基礎,得到了解放軍某醫院的支持和認可;同時授課學生們學習興趣高,有89%的學生喜歡此門課程。

3.2 教學內容 戰傷救護課程涉及面廣、內容多,在軍事醫學院校是一門專業必修課,既有理論課還有實踐課。而目前我院開設的戰傷救護均為實踐課,且穿插在軍訓過程中,要系統全面的授課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應進一步規范課程的規范性、可操作性〔5〕,采取如下幾個措施:①增加實踐操作視頻的放映,以便于更好的掌握動作要領;②精選幾組有代表性的包扎、搬運技術,能讓學生觸類旁通;③與以后學習的基礎護理、急危重癥護理、災害護理等進行課程資源整合、適當聯系,培養學生日后深入的學習興趣;④編寫適合教學需要的簡易教材,以便學生復習;⑤修改教學大綱,目前的大綱仍然是在職軍人護士強化訓練時所使用的,應結合調查問卷情況,以培養護理學生人文素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中心〔6〕,修改完善教學大綱;⑥結合現代戰傷特點及我校區位特點,適當加入高原、高寒環境下的救護內容介紹〔7〕。

3.3 教學、考核方式

3.3.1 教學方式 課程目前全部以實踐課的形式進行,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增加了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和興趣,同時符合護理學專業培養目標:“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但是由于遠期教學效果并不滿意,故可以采取在軍訓期間的晚上開設適當的理論課,著重講授戰傷救護概論、與課程有關的應用性強的基本解剖生理知識,讓學生對此門課建立系統全面的知識體系;而在軍訓中以操作為主,這樣理論與操作交替進行,動靜結合的教學方式,將有利學生牢固把握所學知識。同時,可以與防化專業分隊、疾病控制中心、公安廳反恐辦等機構建立聯系,借鑒其訓練經驗〔8〕,借助這些資源優勢,增加實訓的效果〔9〕。

3.3.2 考核方式 戰傷救護課程考核方式為匯報表演,其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止血、固定和包扎技術表演,第二部分為搬運技術表演。有一半數量的學生扮演傷員,這部分學生訓練壓力較小,不能熟練掌握技術要領,動作不夠熟練、容易遺漏,故可以將考核提前在匯報表演之前,每位同學都要進行考核,抽簽決定考核內容,考完后打分,成績記入軍訓成績,以保證課程教學的質量。

3.4 教學效果

對大一、大二、大三各20名學生抽查戰傷救護課程中的包扎技術,發現學生遺忘率較高,僅有少數學生(10%,其中大一學生占6.7%)能完整地演示3項包扎技術,長期的教學效果越差。究其原因有:講授戰傷救護課程時,大一新生尚未開始學習醫學基礎知識(如解剖、生理等),對操作步驟沒有充分理解,死記硬背;沒有相應的教材以便鞏固復習。

戰傷救護課程在軍訓結束當天,在其它學院進行閱兵式后,向全校師生匯報表演。這也是個普及傷情救護知識二次教育的較好窗口,但由于足球場較為空曠,觀摩表演的廣大師生無法聽清教官的指令,就像在看無聲電影,匯報效果受到影響,建議在今后的匯報中,配以現場模擬音效和相應的解說詞,讓觀摩表演的師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氛圍,看得懂更多的救護動作要領。

戰傷救護課程,作為非軍事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在軍訓中增設的一個教學內容〔10〕,既符合國家的戰略需要,又與我校辦學宗旨和專業培養方向一致,還能有效激發起學生的興趣,這種教學創新應有較大價值。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并借鑒某些示范課程的相關經驗〔11〕,推動教學改革,將會促進戰傷救護課程逐步走向完善。

〔1〕陳繼萍.民族地區管理學人才能力框架與培養問題探討〔J〕.大學教育,2013(8):125-126.

〔2〕張正明,李科,向鴻濱.高校國防教育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1,31(4):93-96.

〔3〕隋國成,吳明海.云南跨境民族地區國防教育實施情況及其對策研究:以德宏州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3):89-92.

〔4〕楊順秋,李若惠,張靜,等.戰傷救護技術的訓練及應用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8):38-39.

〔5〕劉大維,汪強.對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27(4):248-250.

〔6〕史瑞潔,張銀玲,雷鶴,等.護理本科生《護理與法》課程設計與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5):86-87.

〔7〕張同利,周柏玉,莫淑敏.現代戰傷救護的研究進展〔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2,33(1):50-52.

〔8〕曾義霞,陳麗麗,何家駒.文職護士戰傷救護培訓實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3,20(3):255-257.

〔9〕崔玉海,毛志勇,王敬.“三防”醫學救援力量配備的探討〔J〕.災害醫學與救援:電子版,2013,2(1):36-37.

〔10〕石楓,胡國瑾,戴振姬,等.軍校學員開設急救技能培訓的探討〔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0,5(5):454-455.

〔11〕木麗萍.《醫用物理》應用型示范課程的建設和實踐〔J〕.大理學院學報,2011,10(4):88-91.

(責任編輯 袁 霞)

Reflection on Teaching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Warfield Rescue Course

YAN Wenjing1,ZHAO Yanlong2,TANG Jun1,DONG Wenying1,WANG Yanshu1
(1.College of Nursing,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2.No.60 Hospital of PLA,Dali,Yunnan 671003,China)

Objective:To reflect teaching about Warfield rescue course and make an analysis of some teaching procedur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Methods:Investigate 150 nursing students of the course recognition and the teaching effect.Spot check and score 60 students of three binding techniques,and reflect teaching.Results:89%of the students in nursing were interested in this course,but the long-term teaching effect was not good.Conclusion:The Warfield rescue course in unmilitary medical colleges is innovative,but also needs to reform some links to improve the course teaching.

Warfield rescue;reflective teaching;nursing undergraduates

R473.82

A

1672-2345(2014)04-0090-03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4.028

2014-03-05

2014-03-13

嚴文靜,副教授,主要從事兒科臨床及兒童保健研究.

猜你喜歡
戰傷軍訓教學效果
軍訓這件事
特殊的軍訓
軍用飛機戰傷搶修技術體系建設發展論證研究
護理士官戰傷救護技能培訓方法、效果及建議
軍訓
春日里的軍訓體驗課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戰傷分類和四肢戰傷發生發展趨勢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