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型城鎮化創新路徑探析

2014-02-13 23:34程振鋒王延臣
商業經濟研究 2014年4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城鎮化

程振鋒+王延臣

內容摘要:本文基于國內外城鎮化建設理論與實踐,分析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兩難境地。根據我國國情,本文提出以產業聚集為源動力、以公共服務為保障、生態文明為前提、需求拉動為主體的四維發展路徑,為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提供理論指導。同時,強調在城鎮化建設中不可忽視的促進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

關鍵詞:城鎮化 產業聚集 生態文明

城鎮化建設理論演化變革

有關城鎮化本質的認知,各方學者也有不同觀點:埃爾德里奇較早提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就是城鎮化的全部含義。蘭帕德、麥基、弗里德曼和沃爾夫等人認為: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縮影,是物質、空間、經濟、人口、體制以及社會特征的多維現象反映。當代城鎮化的實質含義在于:人類進入工業社會時代,社會經濟發展開始了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漸下降、非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步上升的過程。與這種經濟結構的變動相適應,出現了鄉村人口比重逐漸降低,城鎮人口比重穩步上升,居民點的景觀面貌和人類生活方式逐漸向城鎮性質轉化和強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城鎮化不僅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數量的增加,還包括既有城市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社會化、現代化和集約化。英國帕喬內將城鎮化定義為三方面的含義:一是人口城鎮化,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增加;二是城市增長,即城市和城鎮的人口和用地規模增加;三是城市生活方式,即城市生活的社會和行為特征在整個社會的擴展。

美國著名生態經濟學家萊斯特·R·布朗(Lester R Brown)提出:城鎮化的建立與發展模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其主要特征為城市低密度蔓延、私人轎車為主導的機動化、化石燃料為基礎、一次性產品泛濫等。其結果是:美國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費了1/3以上的世界能源,高油價、高排放以及糧食高價格成為這一發展模式的外化表現。一種是塞奇·拉脫謝爾等人提出“反增長計劃”。該理論認為:為了增長而增長對生物圈承受極限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因而是不可持續的,生態危機尤其是溫室效應的持續惡化,使得反增長對縮減經濟規模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因此,其目標應該是用一種非增長的社會來代替目前增長的社會。他們的主要結論:只要在社會與環境生命支持系統保持平衡的情況下,減少資產、人口及不必要的包袱,人類社會就可以在轉折和衰退的過程中保持“繁榮”。

世界典型城鎮化建設模式述評

(一)發達國家的城鎮化進程

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是一個逐步的人口遷移與經濟結構不斷升級調整相適應的過渡過程,這就是經典的戴維斯城鎮化曲線。從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歷史進程看,城鎮化與漸進發展的工業化和經濟水平與結構變化始終交織在一起,共同發展。在這一時期,由于城鎮的勞動力需求表現為穩定的增長,也就存在從農村到城市的穩定移民流。同時,制造業、第三產業迅速發展也充分吸收了從農業部門釋放出的剩余勞動力,并鼓勵農村勞動力逐步轉化為城鎮勞動力和居民。這一歷史過程,充分體現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是城鎮化進程的源動力。

(二)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進程

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城鎮化過程滯后于發達國家。自二戰以后才出現快速的城鎮化,但是整個過程與上述經典的城鎮化曲線不相符,主要表現為人口城鎮化過快、工業化普遍滯后的“城市通貨膨脹”或“虛假城鎮化”基本特征。由于城市提供良好的市場、基礎設施和醫療服務設施,吸引并拉動了大量農村人口快速進入大城市地區。盡管這一時期工業化對發展中國家有很強勁的影響,但是制造業在這些國家所占的比重并不高。與經濟發展水平,特別是工業發展水平不相匹配的城鎮化化進程帶來“虛假繁榮”。

根據預測,到2030年,世界人口的60%將居住在城市,而這多數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到2020年,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將會超過農村,2025年城市人口將占總人口的54%。到2020年,農業人口將穩定在31億,甚至開始緩慢衰退;而城市人口將會繼續增加,城鎮化水平也將進一步提高。但是,經濟水平,特別是經濟發展質量的不斷提高,才能夠支撐城鎮化人口的增長。

中國城鎮化的兩難境地

根據諾瑟姆曲線,城鎮化率在30%至60%之間是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而部分東亞國家(如韓國)城鎮化率達到65%至70%時,城鎮化速度才放緩。我國目前城鎮化率約52%,按照我國現有城鎮化率年均增長0.8%至1%計算,未來15至20年,我國將有大量人口由農村轉移到城鎮,人口結構仍然處于快速變化時期。在我們國家,永遠繞不過去的就是人口問題,隨著人口大規模遷移,特別是向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的遷移,給城市的管理、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等都帶來了巨大壓力。應對人口遷移是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

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變革。過去30余年,中國的經濟高增長是以資源、環境為代價換來的。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給今天的中國帶來了不可逆轉的歷史后果。未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是以經濟的發展為根本依托的,如果,依然是之前的經濟結構與發展方式,那未來的城鎮化將是一場災難。從長遠看,要使中國的發展方式轉型成功,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前提應是建立一個內需主導型的經濟模式。而城鎮化被認為是中國擴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從而也是保證經濟較高增長的優勢所在。但是,以何種方式實現中國經濟健康持續的高增長是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必須解決的第二個難題。

新型城鎮化建設模式突圍

(一)不可忽視的經濟發展新興力量

幾乎所有的國家,服務業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圖1表明了2007年服務業對全球GDP的貢獻,圖2描述了服務業在某些國家或地區GDP中所占的比重。通過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在發達國家或地區,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達到了60%-80%,世界各國的服務業都在迅速發展。在發達國家,服務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新型服務業不斷涌現。中國城鎮化進程,依賴于經濟的發展,在當下世界經濟背景下,大力發展服務業可以為加速城鎮化提供更為強勁的源動力。endprint

(二)新型城鎮化的四維路徑選擇

新型城鎮化是城鎮發展的較為理想化的模式進程,是一種完美形態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是以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理念作為指導綱領的,以新型工業化為經濟源動力,以城鄉統籌發展為重要目標,在經濟上實現集約與精細化發展,在社會上實現和諧共生發展,在環境上實現友好交互發展,在文化上實現文明的多樣性共存共榮,在制度上實現一體化管理,在空間結構上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表現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的一致性、一體化,強調推動城鎮化由注重數量規模增加向注重質量內涵提升轉變,實現城鎮在質和量上的全面提升,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本文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根本要求,以產業聚集為源動力,以公共服務、生態文明、需求拉動為著力點的四維一體模式,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如圖3所示。

1.產業聚集為源動力。產業集聚(Industry Cluster)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一個過程。原來的城鎮化過程更多的是GDP指標考核,對于經濟發展質量、產業集聚效應等要素考量較少,造成區域經濟無支柱產業,各產業間無法實現協同。根據產業聚集理論,產業集聚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發現,集中在一起的廠商比單個孤立的廠商更有效率(外部經濟)。相關產業的企業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進行業在區域內的分工與合作。產業的聚集,會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從而為新型城鎮化進程帶來源動力。沒有經濟的高速健康發展模式,新型城鎮化就會成為簡單的造城運動,而產業聚集式發展區域經濟正是新型城鎮化經濟發展的根本方式。

2.公共服務為保障。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人類發展的本質是人的發展,而人的發展取決于一個國家(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狀況。因此,基本公共服務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人類發展的重要內容。教育承擔著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功能,是直接影響人類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推動城鎮化進程,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注重民生,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讓廣大民眾能夠充分享用社會進步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普遍短缺的就是公共服務為突出表現的保障體系,特別是科教文衛相關職能短缺。在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特別是在服務型政府建設理念指引下,應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讓廣大民眾也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紅利。

3.生態文明為前提。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過去的城鎮化太依賴于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過度的自然資源利用帶來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生態破壞,這一切都不是人類發展想實現的結果。新型城鎮化建設就是要遵循生態文明為前提,只有站在這一前提下,城鎮化發展才有其本質和長久意義。

4.需求拉動為主體。從經濟角度說,2012年留下的最大遺憾就是經濟遇到很大困難,增速雖然實現了年初制定的目標,但卻降到近年來的低點。從長遠看,要使中國的發展方式轉型成功,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主體應是建立一個內需主導型的經濟模式。而城鎮化被認為是中國擴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從而也是保證經濟較高增長的優勢所在。相關統計顯示,城鎮化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大概能夠帶來7萬億元的市場需求。中國城鎮化建設經濟增長應該是內需拉動,而不是投資建設拉動。在GDP考核指標下,地方政府不太重視內需經濟的擴展,從而使得當地經濟過度依賴投資或外向經濟,經濟增速在這一時期受阻。本文認為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應再把重點或著力點放在投資上,而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需求拉動為增長的主體。

綜上所述,在我國,城鎮化是近現代的產物,特別是從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城鎮化才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所以我國對于城鎮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盡管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是不夠成熟,特別是缺乏基于持續健康發展理念的全方位新型城鎮化思維框架。本文在借鑒國外城鎮化建設理論與實踐基礎上,提出以產業聚集為源動力、以公共服務為保障、生態文明為前提、需求拉動為主體的四維一體框架,為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美]萊斯特·R·布朗.“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續文明[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2.[希]塔基斯·福托鮑洛斯.“反增長計劃”能否超越增長經濟[J].綠葉,2008(6)

3.[美]霍華德·T·奧德姆等.繁榮地走向衰退—人類在能源危機籠罩下的行為選擇[M].中信出版社,2002endprint

(二)新型城鎮化的四維路徑選擇

新型城鎮化是城鎮發展的較為理想化的模式進程,是一種完美形態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是以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理念作為指導綱領的,以新型工業化為經濟源動力,以城鄉統籌發展為重要目標,在經濟上實現集約與精細化發展,在社會上實現和諧共生發展,在環境上實現友好交互發展,在文化上實現文明的多樣性共存共榮,在制度上實現一體化管理,在空間結構上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表現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的一致性、一體化,強調推動城鎮化由注重數量規模增加向注重質量內涵提升轉變,實現城鎮在質和量上的全面提升,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本文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根本要求,以產業聚集為源動力,以公共服務、生態文明、需求拉動為著力點的四維一體模式,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如圖3所示。

1.產業聚集為源動力。產業集聚(Industry Cluster)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一個過程。原來的城鎮化過程更多的是GDP指標考核,對于經濟發展質量、產業集聚效應等要素考量較少,造成區域經濟無支柱產業,各產業間無法實現協同。根據產業聚集理論,產業集聚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發現,集中在一起的廠商比單個孤立的廠商更有效率(外部經濟)。相關產業的企業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進行業在區域內的分工與合作。產業的聚集,會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從而為新型城鎮化進程帶來源動力。沒有經濟的高速健康發展模式,新型城鎮化就會成為簡單的造城運動,而產業聚集式發展區域經濟正是新型城鎮化經濟發展的根本方式。

2.公共服務為保障。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人類發展的本質是人的發展,而人的發展取決于一個國家(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狀況。因此,基本公共服務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人類發展的重要內容。教育承擔著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功能,是直接影響人類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推動城鎮化進程,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注重民生,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讓廣大民眾能夠充分享用社會進步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普遍短缺的就是公共服務為突出表現的保障體系,特別是科教文衛相關職能短缺。在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特別是在服務型政府建設理念指引下,應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讓廣大民眾也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紅利。

3.生態文明為前提。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過去的城鎮化太依賴于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過度的自然資源利用帶來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生態破壞,這一切都不是人類發展想實現的結果。新型城鎮化建設就是要遵循生態文明為前提,只有站在這一前提下,城鎮化發展才有其本質和長久意義。

4.需求拉動為主體。從經濟角度說,2012年留下的最大遺憾就是經濟遇到很大困難,增速雖然實現了年初制定的目標,但卻降到近年來的低點。從長遠看,要使中國的發展方式轉型成功,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主體應是建立一個內需主導型的經濟模式。而城鎮化被認為是中國擴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從而也是保證經濟較高增長的優勢所在。相關統計顯示,城鎮化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大概能夠帶來7萬億元的市場需求。中國城鎮化建設經濟增長應該是內需拉動,而不是投資建設拉動。在GDP考核指標下,地方政府不太重視內需經濟的擴展,從而使得當地經濟過度依賴投資或外向經濟,經濟增速在這一時期受阻。本文認為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應再把重點或著力點放在投資上,而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需求拉動為增長的主體。

綜上所述,在我國,城鎮化是近現代的產物,特別是從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城鎮化才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所以我國對于城鎮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盡管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是不夠成熟,特別是缺乏基于持續健康發展理念的全方位新型城鎮化思維框架。本文在借鑒國外城鎮化建設理論與實踐基礎上,提出以產業聚集為源動力、以公共服務為保障、生態文明為前提、需求拉動為主體的四維一體框架,為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美]萊斯特·R·布朗.“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續文明[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2.[希]塔基斯·福托鮑洛斯.“反增長計劃”能否超越增長經濟[J].綠葉,2008(6)

3.[美]霍華德·T·奧德姆等.繁榮地走向衰退—人類在能源危機籠罩下的行為選擇[M].中信出版社,2002endprint

(二)新型城鎮化的四維路徑選擇

新型城鎮化是城鎮發展的較為理想化的模式進程,是一種完美形態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是以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理念作為指導綱領的,以新型工業化為經濟源動力,以城鄉統籌發展為重要目標,在經濟上實現集約與精細化發展,在社會上實現和諧共生發展,在環境上實現友好交互發展,在文化上實現文明的多樣性共存共榮,在制度上實現一體化管理,在空間結構上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表現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的一致性、一體化,強調推動城鎮化由注重數量規模增加向注重質量內涵提升轉變,實現城鎮在質和量上的全面提升,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本文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根本要求,以產業聚集為源動力,以公共服務、生態文明、需求拉動為著力點的四維一體模式,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如圖3所示。

1.產業聚集為源動力。產業集聚(Industry Cluster)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一個過程。原來的城鎮化過程更多的是GDP指標考核,對于經濟發展質量、產業集聚效應等要素考量較少,造成區域經濟無支柱產業,各產業間無法實現協同。根據產業聚集理論,產業集聚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發現,集中在一起的廠商比單個孤立的廠商更有效率(外部經濟)。相關產業的企業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進行業在區域內的分工與合作。產業的聚集,會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從而為新型城鎮化進程帶來源動力。沒有經濟的高速健康發展模式,新型城鎮化就會成為簡單的造城運動,而產業聚集式發展區域經濟正是新型城鎮化經濟發展的根本方式。

2.公共服務為保障。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人類發展的本質是人的發展,而人的發展取決于一個國家(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狀況。因此,基本公共服務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人類發展的重要內容。教育承擔著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功能,是直接影響人類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推動城鎮化進程,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注重民生,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讓廣大民眾能夠充分享用社會進步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普遍短缺的就是公共服務為突出表現的保障體系,特別是科教文衛相關職能短缺。在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特別是在服務型政府建設理念指引下,應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讓廣大民眾也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紅利。

3.生態文明為前提。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過去的城鎮化太依賴于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過度的自然資源利用帶來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生態破壞,這一切都不是人類發展想實現的結果。新型城鎮化建設就是要遵循生態文明為前提,只有站在這一前提下,城鎮化發展才有其本質和長久意義。

4.需求拉動為主體。從經濟角度說,2012年留下的最大遺憾就是經濟遇到很大困難,增速雖然實現了年初制定的目標,但卻降到近年來的低點。從長遠看,要使中國的發展方式轉型成功,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主體應是建立一個內需主導型的經濟模式。而城鎮化被認為是中國擴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從而也是保證經濟較高增長的優勢所在。相關統計顯示,城鎮化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大概能夠帶來7萬億元的市場需求。中國城鎮化建設經濟增長應該是內需拉動,而不是投資建設拉動。在GDP考核指標下,地方政府不太重視內需經濟的擴展,從而使得當地經濟過度依賴投資或外向經濟,經濟增速在這一時期受阻。本文認為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應再把重點或著力點放在投資上,而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需求拉動為增長的主體。

綜上所述,在我國,城鎮化是近現代的產物,特別是從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城鎮化才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所以我國對于城鎮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盡管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是不夠成熟,特別是缺乏基于持續健康發展理念的全方位新型城鎮化思維框架。本文在借鑒國外城鎮化建設理論與實踐基礎上,提出以產業聚集為源動力、以公共服務為保障、生態文明為前提、需求拉動為主體的四維一體框架,為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美]萊斯特·R·布朗.“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續文明[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2.[希]塔基斯·福托鮑洛斯.“反增長計劃”能否超越增長經濟[J].綠葉,2008(6)

3.[美]霍華德·T·奧德姆等.繁榮地走向衰退—人類在能源危機籠罩下的行為選擇[M].中信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城鎮化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讓老年農民挑起城鎮化的重擔?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應對之道
城鎮化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對構建新型城鎮化的觀察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