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癲癇患兒腸道黏膜通透性變化及益生菌的干預作用

2014-03-01 02:26杜開先王軍芳婁季宇
中國全科醫學 2014年12期
關鍵詞:二胺酪酸通透性

杜開先,王軍芳,羅 予,婁季宇

癲癇是神經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但其確切的發病機制目前仍不明確[1]。大多數患兒為了明確診斷或病因而需住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研究表明癲癇患兒的醫院感染率遠高于國內外兒科病房醫院感染率,也高于國內兒科神經內科組患兒醫院感染率[2],對于癲癇患兒高感染率原因的研究還很少,本研究推測其與患兒腸道黏膜通透性發生變化有一定的關系,益生菌干預可改善癲癇患兒腸道黏膜通透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收治的癲癇患兒120例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根據國際抗癲癇聯盟 (ILAE)2005年提出的癲癇的新定義[3],結合病史、腦電圖、影像學等資料由神經內科醫師診斷為癲癇的患兒納入研究。按入院時間隨機分為干預組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平均年齡 (2.4±1.5)歲,體質量 (12.4±3.8)kg,癲癇病程 (3.02±2.48)個月,入院當日發作次數 (3.0±1.9)次;非干預組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齡 (2.5±1.4)歲,體質量(12.8±4.1)kg,癲癇病程 (3.04±2.45)個月,入院當日發作次數 (2.9±1.8)次。干預組在常規抗癲癇治療同時給予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0.5 g/次,3次/d,口服。另選擇我院體檢健康的兒童3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 (2.5±1.2)歲,體質量(12.9±3.4)kg。兩組患兒性別、年齡、體質量、癲癇病程、病情,3組性別、年齡、體質量具有均衡性。

1.2 血標本的采集與檢測 治療前和治療1個月后空腹抽取靜脈血2 ml于肝素化的專用采血管,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7.2 cm)分離血漿,-20℃保存待測。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二胺氧化酶,酶促法測定D-乳酸水平。二胺氧化酶標準品、5型紫外線分光光度計由美國珀金埃爾默公司生產;BIO-RAD Model 680酶標儀由美國BIO-RAD公司生產。

1.3 療效標準 以發作頻率減少的百分率為標準。完全控制:發作頻率減少100%。顯效:發作頻率減少≥50%。有效:發作頻度減少≥25%。無效:發作頻率減少<2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 ()表示,多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組治療前后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較 3組治療前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干預組與非干預組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較對照組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干預組與非干預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治療1個月后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其中干預組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干預組和對照組較非干預組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治療1個月后癲癇控制情況比較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兒癲癇控制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u=1.009,P=0.313,見表2)。

表2 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兒癲癇控制情況比較 (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epilepsy control after one month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3 討論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性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反復發作性疾病,是兒科神經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許能鋒等[2]研究發現癲癇患兒醫院感染率為39.0%,遠高于國內外兒科病房醫院感染率 (國際上兒科病房醫院感染率為3%~17%,平均值為9%,我國為3.0%~13.6%),也高于國內兒科神經內科組患兒19.43%醫院感染率,表明癲癇是兒科醫院感染的高發疾病,但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近年來,研究證實胃腸黏膜是細菌易位和內毒素入侵的重要“門戶”,腸道黏膜通透性的改變可能是導致內源性感染及膿毒癥的基礎。

目前,腸道黏膜通透性常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口服示蹤物法、血液指標檢測法、腸黏膜形態學檢查及細菌移位等,常用的示蹤物主要有放射性同位素類、糖類、辣根過氧化物酶、蛋白質類及聚乙二醇等[4]。

二胺氧化酶是哺乳動物腸黏膜上層絨毛細胞中具有高度活性的細胞內酶,以小腸活性最高,在其他組織和細胞中幾乎不存在二胺氧化酶,血漿二胺氧化酶活性增高提示有腸黏膜通透性發生變化[5]。人體內的乳酸主要為L-乳酸,D-乳酸含量極低,D-乳酸主要是由胃腸道細菌發酵產生的,腸道菌群中多種細菌均可產生,包括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乳酸桿菌屬和擬桿菌屬等。正常情況下腸道固有細菌代謝、裂解產生的D-乳酸很少被腸道吸收,但是當腸道屏障功能障礙,腸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時,腸道中的D-乳酸可以透過腸道黏膜進入血液循環,使血漿D-乳酸水平升高[6],并且人及哺乳動物不具備將其快速降解的酶系,因此檢測血漿D-乳酸水平可及時反映腸黏膜損害程度和通透性變化[7]。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與非干預組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較對照組均升高。這可能與癲癇患兒反復發作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導致腸黏膜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腸黏膜通透性增高有關。表明癲癇患兒腸道黏膜通透性的增高可能是導致癲癇患兒高感染率的原因之一。

腸道黏膜通透性的變化與腸道黏膜的機械屏障、化學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等的破壞有關,癲癇發作時引起膽汁分泌減少或腸肝循環紊亂,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及腸道細菌過度繁殖[8];胃腸蠕動受到抑制或腸道攝氧受損,使腸道代謝下降,腸內菌群失調,革蘭陰性菌過度繁殖,產生大量內毒素,損傷腸黏膜。故本研究在常規抗癲癇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酪酸梭菌、雙歧桿菌二聯活菌對癲癇患兒進行干預治療,1個月后,再次測定血漿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干預組與對照組相比無差異,較非干預組降低。結果表明,補充益生菌可降低腸道黏膜通透性。其機制為:益生菌可通過平衡腸道菌群、增強腸上皮細胞再生及抑制腸上皮細胞凋亡[9-10]、調節腸黏膜免疫功能,從而在生物屏障、機械屏障、免疫屏障3個層次增強腸黏膜屏障,降低腸道黏膜通透性[11-12]。酪酸梭菌促進腸道雙歧桿菌和乳桿菌等優勢菌屬增殖,抑制腸腔多種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的生長繁殖,重新建立腸道黏膜的生物屏障[13-14];酪酸梭菌釋放代謝產物酪酸、丁酸等,是腸道上皮細胞再生和修復的重要能量底物;酪酸梭菌促進腸黏膜分泌sIgA,提高腸腔sIgA水平,參與免疫屏障[15];雙歧桿菌可通過抑制腸道肥大細胞釋放顆粒造成的腸道黏膜損傷[16-17],降低 Toll樣受體 (TLR)2、TLR4的表達[18]達到保護腸道黏膜作用。

表1 3組治療前后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較 ()Table 1 Comparison of diamine oxidase and D-lactic ac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hree groups

表1 3組治療前后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較 ()Table 1 Comparison of diamine oxidase and D-lactic ac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hree group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干預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二胺氧化酶(g/L)治療前 治療1個月后 個月后D-乳酸(mg/L)治療前 治療1對照組 30 24.13±5.70 24.13±5.70 16.40±3.47 16.40±3.47干預組 64 26.85±6.64* 25.01±5.37 18.52±4.34* 17.68±3.89非干預組 56 27.44±4.88* 26.94±5.12*△ 18.89±4.45* 18.64±4.35*△F 值0.039 0.026 0.028 0.048 3.308 3.728 3.654 3.099 P值

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兒癲癇控制情況比較無差異。表明在抗癲癇治療過程中添加益生菌是否有利于控制驚厥發作尚需進一步探討。

總之,癲癇患兒的反復發作可引起腸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控制癲癇發作、補充腸道益生菌可幫助改善腸黏膜屏障功能,恢復腸道黏膜通透性。

1 林燕妮,朱健清,陸益就,等.癲癇持續狀態的臨床分析 [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6):149.

2 許能鋒,楊柳青,黃永權.癲癇患兒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 [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9):827-828.

3 Fisher RS,van Emde Boas W,Blume W,et al.Epileptic seizures and epilepsy:definitions propo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and the International Bureau for Epilepsy(IBE)[J].Epilepsia,2005,46(4):470-472.

4 劉曉昌,梅俏,許建明.腸黏膜屏障功能檢測研究進展 [J].山東醫藥,2009,49(16):106-107.

5 Huang XX,Wang XP,Ma JJ,et al.Effects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lemented with glutamine and arginine on gut barrier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Zhonghua Yi Xue Za Zhi,2008,88(34):2407-2409.

6 侯維,孟慶華.腸黏膜屏障功能的損傷與修復 [J] .中國全科醫學,2010,13(7):2295.

7 Cristescu ME,Innes DJ,Stillman JH,et al.D-and L-lactate dehydrogenases during invertebrate evolution [J].BMC Evol Biol,2008,1(8):268.

8 張燕,羅予.加味四君子湯改善小鼠腸黏膜屏障作用的研究 [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09,21(4):316-326.

9 Bruewer M,Luegering A,Kucharzik T,et al.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disrupt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by apoptosis-independent mechanisms [J].J Immunol,2003,171(11):6164-6172.

10 郝寧.腸道益生菌治療嬰兒濕疹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7):1173.

11 范妮,田字彬,孔心涓,等.益生菌對肝硬化患者腸黏膜通透性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7(36):3745-3748.

12 謝凱元,呂小萍.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對肝硬化患者腸道通透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11):1314-1315.

13 汪志軍,湯永志,燕飛,等.雙歧桿菌四聯活菌對肝硬化患者血漿內毒素及腸黏膜通透性的影響 [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7):1166-1168.

14 劉裕芳,姚洪彬.雙歧桿菌二聯活菌散防治嬰幼兒肺炎繼發性腹瀉效果觀察 [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4):494-495.

15 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劑預防肺炎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研究協作組.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劑預防肺炎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華兒科雜志,2012,50(10):732-736.

16 盧亞亞,莫清萍,張巧玲,等.雙歧桿菌對卵清蛋白致敏大鼠腸道黏膜屏障的保護作用 [J].臨床兒科雜志,2009,27(9):825-828.

17 肖智輝,李博.布拉氏酵母菌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治療兒童病毒性腹瀉的療效觀察 [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9):3119-3120.

18 周國華,王為,秦穩,等.雙歧桿菌對末端回腸黏膜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3,25(1):23-26.

猜你喜歡
二胺酪酸通透性
酪酸梭菌-糯米復合發酵液對鼠傷寒沙門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對鼠傷寒沙門菌感染小鼠腸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響
分子動力學模擬三乙烯二胺準晶體的可控晶體生長
戊二胺生物工業合成技術現狀及發展意義
酪酸梭菌活菌散劑治療小兒感染性腹瀉對血清IL-6、PCT水平的影響
合成生物技術制備脂肪族二元胺的研究進展
生物發酵產丁二胺的定量測定
兩種飼料添加劑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和腹瀉率的影響研究
PICCO監護儀觀察ARDS肺血管內皮通透性的臨床研究
盆栽與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長及產量的比較研究
高糖對體外培養人臍靜脈內皮細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輕鏈磷酸化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