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生態位理論視角下的農民工發展研究

2014-03-11 03:08張凱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農民工培訓生態

張凱

(太原大學,山西太原,030001)

論生態位理論視角下的農民工發展研究

張凱

(太原大學,山西太原,030001)

農民工的生存、發展狀況是由農民工在社會生態系統中的生態位決定的。農民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無可替代的作用、整體較低的能力水平、惡化的社會生態環境是農民工生態位的影響因子。要解決農民工問題,使農民工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農民工生態位,正確認識農民工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農民工的整體能力水平,改善農民工的生態環境。

農民工;生態位;生態環境

農民工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農民工問題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解決農民工問題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任務。2012年兩會期間,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農民工子弟等再一次成為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對象。如何更充分的發揮農民工的作用?如何更好的維護農民工的權益?如何使農民工有尊嚴的工作,幸福的生活?生態位理論為認識農民工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

一、生態位概述

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生態系統中每一個種群的生態位是由種群本身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種群的生態位環境決定的。通常用基礎生態位、實際生態位、生態位寬度來考量生態位的具體情況。

基礎生態位是指一個個體和群體在無別的競爭者存在時所占有的生態位,是理論生態位,實際生態位是指有別的競爭者存在時的生態位,是考慮到生態因素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者說是生態系統中真實存在的生態位。生態位寬度又稱生態位廣度或生態位大小,是指一個個體和群體所能利用的各種資源總和。

生態位現象對所有生命現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樣適用于人類,因為生物所具有的各種屬性人類都具有。每個人都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態位,即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經驗、行業趨勢、社會資源等,確定自己的位置。生態位理論不僅在現代生態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而且還廣泛應用于政治、經濟、農業、工業、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建筑設計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效果,成為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論分析和實踐應用工具。

二、農民工生態位分析

(一)農民工的生態位涵義

農民工的生態位是指農民工在社會生態系統中所占據的位置,與其他群體如農民、工人之間的功能關系和作用。農民工在社會生態系統中所處的地位包括所占的物理空間、功能地位,在各環境因子變化梯度中所占的地位。這不僅反映農民工在哪里生活,并可反映他們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受其他群體的約束。

在制度設計之初,設計者沒有考慮到農民工的位置,農民工是在實踐中,由于改革發展的需要,自發出現的,實踐證明農民工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作用無可替代??赊r民工是農民的身份,工人的工作,既與農民爭名,又和工人爭利,游離于城市和鄉村之間,生態位模糊不清,農民工在社會生態系統中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受到其他社會群體的擠壓,逐漸被邊緣化。

(二)農民工生態位影響因子

農民工在社會生態系統中生態位是由農民工的功能和具體生態環境決定的。農民工在社會發展中具有什么樣的作用,獲取資源能力的高低、社會生態環境的好壞決定了農民工在社會生態系統中處于何種位置。

1.農民工的功能

農民工的功能由農民工的作用和能力組成。農民工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一是為城市經濟建設提供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進城,成為農民工,為城市經濟建設提供大量勞動力,是城市產業工人的主體,農民工相對于城市產業工人,是廉價的,報酬低、無保障,是我國經濟長期保持強勁競爭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農民工還成為勞動力市場的蓄水池,當經濟繁榮時,農民工大量進城,經濟蕭條時,農民工大量返鄉,保證了發展需要的勞動力。二是農民工成為農村、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使得農村勞動力絕對數減少,緩解了農村的就業壓力,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規模,改善農業的產業結構,為農業的現代化創造了條件。另外,農民工返鄉帶回去大量資金、技術,還改變了農村的落后觀念,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所需的條件,農民工成為溝通城鄉的載體和橋梁,是以市場機制反哺農業、支持農村的重要力量。三是農民工成為促進城鄉社會融合的重要載體。

農民工的能力是指農民工獲取資源的能力。農民工能力類型多樣,農民工具有從多種領域獲得資源的能力,如農業、工業、服務業。但能力整體水平較低,如與農民比較,農民工長期離鄉外出務工,并不從事實際農業生產,農業生產能力退化。相對于城市產業工人,受教育年限較短,根據《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農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為主占50.47%,平均教育年限為8.59年,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2001年的比例為17.1%,逐年增加,到2004年為28.2%,從沒參加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超過70%,去年全國評選101名工人“技術能手“,其中沒有一位是農民工,另外一方面,在實際生產中,農民工從事的是體力要求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潔和環境保護的操作工種、綠化養護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鐘點工或保姆、廚師、服務員等臟、累、險、差工種,這就說明了農民工在整個產業工人隊伍中是能力水平最低的群體。

2.農民工的生態環境

所有影響到農民工生存和發展的因素構成農民工的生態環境,由制度環境、物質環境、心理環境、文化環境等子環境相互作用、影響共同構成。

制度環境是影響農民工實際生態位形成的首要因素,是影響農民工生存和發展的所有制度之總和。戶籍、產權、財政、金融、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制度等組成農民工的制度環境,戶籍制度是農民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三農問題的產生的一大原因,是農民工受到歧視、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主要因素,是其他諸如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一切公平制度之所以存在并得以執行的前提。身為農村戶籍身份的農民工在城市里工作,既無法享有城市人的“補貼”,也不愿在農村從事農業,可利用的資源有限,生態位寬度受到擠壓,功能發揮受到限制。

物質環境是農民工生態位寬度的決定因素,是農民工可利用、享受的所有物質資源。農民工的物質環境因素首先是工資水平,相對于城市產業工人較低,比起農村農民的收入要高,這是農民工愿意進城打工,卻又無法承擔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的原因。其次是農民工的勞動條件、勞動福利,農民工在城市從事最差、最苦、最累的工作,但極少有勞動福利,勞動條件也差,這是早期農民工的競爭力所在,也反映出對農民工的不夠不公平。再次是大部分農民工在農村還擁有土地,雖然農民工很少從土地上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物質資料,但土地在最終意義上對他們具有保障意義,具有養老、失業保險作用。

心理環境是影響農民工生態位的內部因素。農民工的心理狀況是與農民工的需求滿足程度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農民工的需求多樣,滿足程度不同,因而形成農民工復雜的心理環境。在物質需求滿足上,農民工的心理是矛盾的,相對于城市產業工人,同工不同酬,生活水平差距大,使得農民工對自己的工作認同低,但相對于農村務農的農民,農民工的收入較高,因而在心理需求上獲得一些補償。安全需要上,農民工離鄉背井,工作、生活沒有保障,缺乏自己的組織,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健康安全等要求滿足程度低,普遍產生緊張心理。在感情和歸屬的需要上,由于農民工在城市的生活高度封閉,人際交往少,農民工的交友、愛情需要難以得到滿足,對城市缺乏歸屬感,甚至有仇視心理。在尊重的需要上,城鄉文化的差異,許多市民對農民工有排斥心理,看不起農民工,有的政府管理者也把農民工作為混亂的根源加以防范,農民工得不到尊重,很自卑。在自我實現的需要上,農民工面臨著制度的限制,能力的制約,思想文化的抵制,對出路、前途、未來一片迷茫。

思想文化環境是指社會整體對農民工的態度、認識。首先是政策、制度制定者對農民工的態度、認識,政府作為政策、制度制定者,他的態度和認識對社會其他群體的態度和認識具有引導作用。長期以來,政府從社會治理的角度出發,擔心農民工進城會造成城市有限資源的惡性競爭,影響城市社會的穩定秩序,因而對農民工制定了諸多限制。其次是城市市民對農民工的態度、認識,受到幾千年傳統等級制度思想的影響,出于保護自己既得利益,還由于農民工的現實生活貧困,導致許多城市市民對農民工產生歧視,看不起農民工。再次是農民工群體文化,農民工的鄉土文化與城市文化碰撞時,由于農民工的自卑和敏感,通常農民工都采取回避的態度,文化適應能力弱,逐漸疏遠城市主流文化。

作用重要,能力較低,生態環境惡化,使得農民工的實際生態位寬度不斷受到擠壓,在農村和城市被雙重邊緣化。

三、構建和諧的農民工生態位

溫家寶曾說:“如何對待農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關系全局和長遠的大事?!币獜奈覈F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把農民工問題解決看成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制度、理論設計上,為農民工構建合理、科學的生態位,規劃合理的生存、發展所需的空間和資源,提高農民工獲取生存、發展所需的空間、資源的能力,防止農民工與其他群體競爭時,生態位受到擠壓,被邊緣化。

(一)充分發揮農民工在農村和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1.正確認識農民工的作用

農民工作用的發揮是長期性和過渡性的結合,農民工是我國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特殊群體,這一群體會隨著我國城市化、現代化建設的推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具有過渡性。另一方面,城市化、現代化是有一個長期的過程,二元社會結構的消失需要較長時間,因此農民工還將對社會發展長期發揮作用。農民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是全面的,也是有限的,農民工不僅是城市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農村、農業、農民現代化的重要力量;既是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建設、社會融合的影響因素。雖然農民工作用重要,但由于受多種條件限制,作用未充分發揮。正確認識農民工作用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前提。

2.為農民工作用的充分發揮創造條件

農民工作用的充分發揮是農民工生態位設計的根據。為了充分發揮農民工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首先是打破限制,破除限制農民工作為城鄉建設者,城鄉融合的橋梁作用發揮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人為因素。其次是積極支持,在資金配套、技術轉移、信息咨詢等方面積極支持農民工作用的發揮。第三是加強組織,不斷提高農民工的組織化程度,逐步把農民工引導進入黨組織、工會組織、行會組織、社團組織等。第四是不斷探索發揮農民工作用的平臺。農民工進城務工、返鄉創業基本是自發分散進行的,風險大、效果差。為了給農民工提供更多機會,就應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各種平臺,如勞務輸出公司加用工單位合作機制、培訓機構加勞務輸出加用工單位的機制,行會組織加創業孵化園的機制等等

(二)加強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資源獲取能力

培育和增強農民工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體制創新和政策設計的著力點,只有使農民工具備了與現代化相適應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農民工問題才具有從根本上解決的可能性。教育和培訓是培育和增強農民工能力的最有效途徑。

1.集中各種力量加強對農民工教育和培訓

農民工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動員社會各種力量。首先國家加強對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政策制定和監督,加大對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投入。目前涉及到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政策文件有十幾項,還需不斷制定新的切合實際需要的政策,加強政策實施力度和實施效果的監督,建立國家投入為主,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農民工教育培訓投入體系,不斷創新農民工教育培訓平臺,擴大教育培訓總量。

其次引導各類學校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黨校、夜校、專業培訓機構等要利用自己掌握的教育資源,發揮自己的特長,結合實際,為農民工提供教育和培訓。

第三要求用工單位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制定法律法規要求用工單位把對農民工的使用和教育培訓結合起來,做到先教育培訓后使用,或者邊使用邊教育培訓,實現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第四動員其他社會力量廣泛開展對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利用自己的開放性、受眾面廣的特點,開設一些針對農民工的專欄,如發布用工信息、技術推廣、法制宣傳等,還可動員民間團體、私人單位開展別具特色的教育培訓活動。

2.對農民工進行分類教育

農民工在生存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不同的環境,對教育培訓有不同要求,為了提高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效果,使農民工在最短時間內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技能,應對農民工進行分類教育培訓。

第一,把農民工分成進城農民工和返鄉農民工進行教育培訓。進城農民工是想在城里謀一份工作,扎下根,需要的是一項職業技能,是城市生活需要的觀念、理念、方式。返鄉農民工由于長期不從事農務,農業生產技能生疏,在城里學到的工業生產技能基本沒有用武之地,這種情況下急需對已有技能進行改進,或者學習新的生產技能。

第二,把農民工分成務工農民工和創業農民工進行教育和培訓。務工農民工主要需要具體職業技能,相對簡單。而創業農民工所需的教育培訓較復雜,創業需要理念,需要相關法律知識,需要培養市場意識等等,兩者對教育培訓的要求不同。

第三,把農民工分成傳統農民工和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教育和培訓。新生代農民工出生在城市,熟悉城市的生活,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與傳統農民工需要技能教育、培訓相比,他們更需要人文關懷,需要建設豐富的精神世界。

3.豐富農民工教育培訓內容

從整體上看,農民工對職業技能的需要是農民工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但不是唯一內容,文化知識、思想品德、法制觀念、心理健康也是農民工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

第一,堅持職業技能教育培訓為主。目前國家出臺的涉及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文件,各教育培訓主體提供的農民工教育、培訓都把農民工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作為主要內容。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也要不斷調整,從低層次的簡單的上崗培訓、崗前培訓逐步轉變為系統的職業教育培訓。

第二,普及文化知識教育。整體上文化程度較低,限制了農民工接受更高級技能,同時也阻礙了與城市市民建立共同的交流背景。應該通過各種形式對農民工進行繼續教育,提高文化知識水平,不斷接受城市新興文化知識,為其整體能力提高提供基礎。

第三,重視思想品德教育。農民工的世界觀、人生觀在農村形成,生活方式與農業生產環境相適應。通過與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相適應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加強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才能讓農民工更好地融入到現代化的社會生產、生活中,更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

第四,加強法制觀念教育。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農民工的法制觀念淡薄,嚴重制約了他們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權益。應通過各種形式渠道向農民工提供法制教育培訓和咨詢,提高農民工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增強農民工自我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第五,積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農民工受到的不公平對待,導致多種需求無法滿足,使得農民工群體心理狀況整體上處于亞健康狀態,極大地限制了農民工對外部世界的正確感知,限制了農民工整體能力的提高,同時也不利于社會穩定,必須對農民工進行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引導農民工形成健康的心理。

農民工能力提高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包含以上內容,還需根據現代化的要求,不斷豐富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內容。

(三)改善農民工的社會生態環境

1.改善農民工的制度環境

有步驟、有規劃、分階段、有深度地進行制度改革,首先要從戶口制度入手,消除城鄉戶籍差別,把保障從戶口上剝離,建立起城鄉社會福利、醫療、養老、就業等保障一體化的制度,解決好農村土地歸屬問題,打破多元體制,向一元體制轉化,構建公平、合理的制度環境。

目前國家已在多地進行對以戶籍制度為主的城鄉二元制度試點改革,但由于情況復雜,如城市存在自利自保意識導致許多地方戶籍制度改革阻力大,同時農村土地制度在農民工市民化中的瓶頸作用凸顯,改革必將是長期的。

2.改善農民工的物質環境

國家和企業共同努力提高農民工的物質收入,改善工作、生活的物質條件,主要通過建立工資支付監控,推行工資保證金制度,推行企業勞動保障誠信制度,全面實施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促進農民工工資合理增長,改善職業安全衛生環境,加快推進農民工工傷保險,改善居住環境等措施。

目前沿海多地出現民工荒,農民工收入普遍上漲的有利情況,但從長期來看,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整體能力較低的農民工在市場上的談判能力較弱,要徹底改善農民工的物質環境,不僅需要國家、企業的努力,農民工自身的素質提高也是必要的。

3.改善農民工的思想文化環境

農民工思想文化環境的改善,首先要改變政府的認識,政府要改變對農民工作用認識不足,把農民工負面效應估計得過重的思想。二是引導城市市民改變對農民工的偏見,逐步消除傳統等級觀念的影響,加強現代公民意識培育,讓公平、公正意識深入人心。三是重視農民工群體文化建設,加快城鄉文化融合,消除農民工的“過客”心態,樹立“主人翁”意識。

4.改善農民工的心理環境,

改善農民工的心理環境,根本上是要滿足農民工的各種需求,改革不公平的制度,改善物質生活,豐富文化生活,滿足農民工的物質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發展的需求,心理環境的改善是與其他環境的改善密切聯系的。

在其他環境改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各種組織、形式向農民工提供心理咨詢,引導農民工心理,增強農民工對社會現實的心理承受能力。

農民工在社會發展中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自身能力不斷提高,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才能使農民工在社會生態系統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態位,才能與其他社會群體協同發展。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Z]. 2006,3,27.

[2]國務院研究室.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R].2006,4,13.

[3]鐘漲寶,李飛.非政府組織與農民工社會支持——基于青島、深圳、東莞的調查[J].社會工作,2008,(9).

[4]季孝龍.“雙重邊緣人”——城市農民工的身份研究[J].西安外事學院學報,2008,(10).

[5]連麗霞.“新生代民工”的心理和思想政治工作[J].中國農學通報,2006,(4).

[6]時光輝.淺析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問題及對策[J].青年科學,2009,(11).

[7]陳成文、廖文.從制度困境看農民工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問題[J].甘肅社會科學,2007,(1).

[8]趙秀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之我見[J].成人教育,2004,(5).

(責任編輯 高云)

D631.42

A

1671-0681(2014)04-0105-04

張凱(1978—),男,山西太原人,太原大學教育學院政法系講師。

2014-01-24

猜你喜歡
農民工培訓生態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生態養生”娛晚年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