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聰慧:與死神較量的醫學勇士

2014-03-17 09:00文圖中國醫藥導報
中國醫藥導報 2014年22期
關鍵詞:神經外科微創導管

文圖/《中國醫藥導報》記者劉志學特約記者呂紋果遲秀梅

李聰慧:與死神較量的醫學勇士

文圖/《中國醫藥導報》記者劉志學特約記者呂紋果遲秀梅

工作中的李聰慧博士

世界在未知領域里的探索、認知和進步,永遠離不開人類的大腦;人類對自身大腦的功能解讀、研究和疾病防治,則需要依靠聰明、智慧又勇于攻堅克難的醫學工作者。石家莊市第一醫院神經外三科主任李聰慧博士,就是一位對神經解剖學研究頗深、臨床經驗豐富,擅長運用現代尖端醫術,針對高難度、致命性顱腦和脊髓疾病使用微創“武器”封殺病灶,從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擊退死神對生命的“圍剿”。他首次在國內采用“微導管成袢技術”,把藏在患者腦血管“死角”處的動脈瘤清理掉,挽救了幾百位因動脈瘤破裂導致腦出血患者的生命。這項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在國內外神經外科醫學界引起了轟動。從醫以來,李聰慧主任在手術臺上與死神進行了上千次頑強的較量,使一個又一個瀕臨死亡的生命絕處逢生。緣于此,許多熟悉他的醫生同道和患者,紛紛稱他為“與死神較量的醫學勇士”。

此前不久,本刊記者針對上述領域的諸多話題,對李聰慧主任做了深入采訪。

辭職深造,順境未必出庸人

看上去沉穩、內斂的李聰慧主任在談及自己的從醫之路時坦率地說:“上大學之前,我對醫學其實基本上是屬于沒有概念的人,充其量也就是知道當一名醫生,是個治病救人的穩定職業,在社會上挺受人敬重?!彼f他就像一個懵懂的少年,還沒找到感覺時,就已經邁進了醫學院的大門。

然而,就是在這種“懵懵懂懂”的狀態下,李聰慧卻在學術氛圍濃厚的醫大校園里日逐一日地受到了熏陶,幾年下來,既學到了豐富的醫學知識,又收獲了浪漫的愛情。之后便是留校、結婚、生子——一連串的喜事如約而至,他的人生之路,在自己的努力下,走得一帆風順。人們常說,“順境出庸人”,但李聰慧盡管生活、事業順風順水,但他卻并未迷失奮斗的方向。他說從1996年邁進神經解剖教研室的那一刻起,“我才清醒地認識到:當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首先面對恐怖的人體和動物尸骨,你決不能手抖肝顫;整天聞著令人刺鼻發嘔的氣味,你也不能皺眉眨眼,只有忍耐著、沉下心去,應對外科醫生必須要闖過的第一道難關。在醫學解剖的工作中,你不僅要有膽量,還要有醫者的智慧……”

大學畢業后留校當教師,在外人看來無疑是一個體面又受人尊敬的工作,但李聰慧在留校任教4年之后,卻忽然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選擇——辭職讀研,繼續深造!這之后,他便從一個收入頗豐的教師一轉眼又變成了“吃家糧”的窮學生,養家育子的重擔一下子全都落在了他愛人那瘦弱的雙肩上。這之后,李聰慧從2001年穿上白大褂,拿起神圣的手術刀,直到2005年走上渴望已久的手術臺、在石家莊市第一醫院成為神經外科的一名主刀醫生,他都一直在努力地向前行走。

但是,李聰慧對知識渴求的欲望并未完全滿足,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考取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的博士研究生——這是亞洲最大的神經外科中心之一,每年完成腦、脊髓手術萬余例。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實踐理論相結合……李聰慧一步一個臺階,提升著自身學科研究的高度。

應該說,在十幾年艱辛曲折的從醫路上,李聰慧主任沒有出現過一例醫療事故,除了幸運之神對他的眷顧之外,科學的醫療方案、高超過人的先進技術和患者的充分信任,才真正是他手術成功的根本保證。事實上,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外科醫生的手術刀其實已經變成了醫學與疾病對抗的“戰場”上的“冷兵器”。因為隨著醫學科技的逐漸發展,傳統的手術刀越來越多地換成了微創器械——微導管、微導絲、微彈簧圈、支架,讓開顱破瓢和傷筋動骨的大手術變成了不開顱、不流血的微創治療。然而,對于神經外科醫生來講,那些“神經元”“神經纖維”“顱內動脈瘤”“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動脈硬化”之類的專業術語,對于“業外人士”來說,醫生即使講得再仔細,他們也許仍一頭霧水。李聰慧主任對患者使用的卻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比喻——“電源”就像“神經元”、“電線”就像“神經纖維”、“自行車內胎鼓包”就像“顱內動脈瘤”、“車胎跑氣”就像“蛛網膜下腔出血”、“塑料水管老化、管內長水垢”就像“腦動脈硬化”等等,這使患者和患者家屬對神經外科領域里一些深奧的專業術語,往往能夠很快理解,繼而更好地配合治療?!搬t學人文不能僅僅體現在口頭上,專業知識、術語的‘科普化’,也是一名醫生的硬功夫?!崩盥敾圻@樣解釋說。

以“李氏”的名義填補國內空白

2012年,73歲的張大娘因多次腦出血,檢查發現顱內多發動脈瘤,她想不開顱做微創介入手術,輾轉去了幾家大醫院,但是,都因籌集不到20多萬元的高額費用被拒之門外。孝順的兒女不想放棄,經其他動脈瘤患者介紹慕名找到李聰慧醫生??催^張大娘的檢查結果后,呂聰慧發現她顱內長有兩個動脈瘤,其中一個較大,并且動脈瘤體上還發現一根血管,這就要求手術時必須要保留血管,不能閉塞,手術難度很高。另一個動脈瘤較小,長在一根小血管上,這根小血管與主干血管呈銳角,微導管要想進入動脈瘤就必須有一個接近180度的大拐彎。這是腦血管微創介入治療領域幾乎不可能解決的難題,手術難度極高,甚至有可能徹底失??!

面對張大娘極端復雜的病情,李聰慧在取得了患者家人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之后,和他的醫療團隊走上了手術臺。無疑,面對這樣高難度的手術,大家都如履薄冰,仿佛頭上懸著一把利劍。經過細致的手術,張大娘顱內較大的動脈瘤終于被填塞了,瘤上血管保留完整。手術至此,大家都長舒了一口氣。然而,接下來要解決難度更大的那個動脈瘤,盡管術前李聰慧他們已經準備了好幾套方案,但手術中把所有的方案都嘗試了,仍然不能讓微導管拐個180度的死角,微導管不能進入動脈瘤腔,就不能處理動脈瘤。

很快,4個小時過去了,手術沒有任何進展,怎么辦?是繼續手術還是放棄?放棄這樣高難度的手術是臨床上常見的情況,患者和家屬也會理解,但張大娘以后可能會再度腦出血;繼續手術,如果沒有一種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其結果仍然會失??!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李聰慧腦子里忽然靈光一閃,先把微導管在大血管里拐個彎,形成返折的袢,再嘗試進入動脈瘤,這樣做手術結果怎么樣?在這個思路指導下,他把微導管頭端輕輕頂在大血管壁上,讓它慢慢彎下頭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返折的微導管終于拐過了那個死彎,順利進入動脈瘤腔,完全填塞了動脈瘤——手術獲得圓滿成功!

手術結束后,張大娘的家人拉著李聰慧的手激動地哭了,手術成功帶來的自豪、興奮和喜悅,讓李聰慧醫生的團隊真正感受到了常人難以體會的快樂。讓張大娘一家沒有想到的是,老人痊愈出院時總共花費才8萬多元錢。

從這臺手術中,李聰慧收獲了自己當時都不知道的成果,因為那時國內尚無一篇關于“微導管成袢技術”治療這種特殊角度動脈瘤的成功報道,他無意中在國內開創性地發明了“微導管成袢技術”。術后,李聰慧查閱了大量國內外文獻,國際上也只有一兩篇同類技術的報道。此后,李聰慧又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已經熟練地使用“微導管成袢技術”為幾十例患者解決了復雜的顱腦動脈瘤。為了讓更多的醫師了解這一技術,他將這項學科成就發表在國內神經外科最權威的SCI收錄的雜志上,填補了一項國內空白;而此項技術治療顱內動脈瘤,也被很多同行冠于“李氏微導管成袢技術”,目前正在向醫學同道們推廣普及。

事實上,這樣的臨床攻關對于李聰慧而言,只是較具代表性的一個案例。平時,為了攻克臨床工作中的難題,李聰慧充分利用業余休息時間,努力學習專業技術,潛心鉆研醫學課題。近幾年來,他率先在神經外科獨立開展了顱內動脈瘤開顱夾閉術及微創介入栓塞術、經鼻蝶微創切除垂體瘤、經眉弓微創“鎖孔”入路切除前顱底及鞍區腫瘤,保留面神經的聽神經瘤切除術、脊髓髓內和腦干腫瘤切除等難度大的高風險手術。在國家級和國際知名醫學權威雜志上發表論文25篇,參編著作5部,2013年榮獲河北省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并多次獲得“先進科技工作者”和“先進個人”稱號。

在記者采訪時,李聰慧主任除了已完成兩項河北省醫學科學研究重點課題外,還正在主持一項重點課題——“顱內微小動脈瘤的血管內介入治療及隨訪研究”。

讓更多的患者從手術臺上站起來

在采訪中李聰慧介紹說:“醫學上所說的腦動脈瘤,其實就是因血管壁變薄后膨出的一個致命性的‘血包兒’,就像一個‘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就會導致大量腦出血,輕者重殘,變成植物人;重者丟掉性命。對患者來說,這顆腦內炸彈一日不除,便后患無窮?!?/p>

就手術治療而言,近些年來,盡管臨床應用的微創介入手術比傳統的開顱手術創傷小很多,但費用也高了很多,這對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是一道很難逾越的門檻兒,如何降低介入治療費用,一直是困擾李聰慧的難題。盡管介入手術材料都是進口的,價格昂貴,不是個人能改變的,但李聰慧一直在“能不能通過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方案減少材料的使用,從而降低費用”方面動著腦筋,通過幾年的取經、學習,他逐漸摸索出來“雙微管技術”“成籃技術”“微導管成袢技術”“支架輔助技術”等多種技術相結合,找到了一套費用低、效果好的治療方法。同樣的動脈瘤手術,他可以節約一半兒的費用,深受患者的信賴和贊賞。

2011年,家住秦皇島的申先生患了一種極其少見的腦部疾病,已經在北京某大醫院做了兩次開顱手術,幾乎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積蓄,但申先生術后仍常年臥床不起,頭部僵硬后仰,連在床上翻個身都很困難,稍微一動就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甚至昏迷不醒。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申先生由愛人陪著從秦皇島來到石家莊市第一醫院。李聰慧認真查看各種檢查結果后告訴家屬:“這是一種罕見的林道氏綜合征,需要多次手術切除小腦、延髓、脊髓髓內多發的血管母細胞瘤,如果不及時手術,隨時都有生命危險?!鄙晗壬膼廴寺犃诉@話卻半信半疑:北京的大專家都治不好的病,這個年輕的醫生能行嗎?最終,申先生的家人決定死馬當做活馬醫,跟命運賭一把。

李聰慧了解了申先生的家境后,為了節省手術治療費用,制定了一套小腦、延髓、脊髓三次手術一臺完成的治療方案;但這幾個部位的手術都屬于神經外科最精細、高難度、極危險、特別復雜的手術,更何況多處手術一次完成?一旦手術出現意外,病人輕則截癱,重則呼吸驟停、當場死亡。在征得患者家屬理解和支持后,10月28日,李聰慧博士在麻醉科孟香果主任和其他醫護人員的配合下,經過漫長的12個小時的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的手術過程,手術室的大門開了一條縫,李聰慧博士終于露出了極度疲倦的笑臉對申先生的愛人說:“嫂子,放心吧,手術非常成功!”申先生的愛人露出了驚喜的笑容。申先生是手術前一周用擔架從火車上抬過來的;術后半月,他是提著生活用品、牽著愛人的手、笑著從病房里離開的……

2014年1月15日,一名姓崔的韓國朋友在石家莊突發劇烈頭痛,進而左側肢體偏癱,被朋友緊急送到醫院搶救。查頭部CT顯示:腦內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葉內血腫,需要馬上手術!因患者身份特殊又沒有家人陪伴,醫院開通了綠色通道全力支持。盡管韓國神經外科技術世界有名,但這名韓籍患者回國治療已不可能,患者及韓國的朋友不太了解石家莊第一醫院神經外科的技術水平,他們的中國朋友介紹說:“李聰慧博士已經成功救治了幾百例這樣的患者,時間就是生命,放心吧?!贬t院還同意崔先生的朋友用手機把手術室里的結果及時向他遠在韓國的家人及醫生報告,對整個治療過程全程參與。

全面檢查后李聰慧還發現,崔先生患有少見的煙霧病伴顱內多發動脈瘤,且是風險極高的基底動脈瘤,緊貼腦干,一旦再次破裂,他還能不能再睜開眼尚是個未知數。最終,這位從韓國來的崔先生十分幸運,李聰慧博士使用不開顱的微創技術,在第一時間成功解除了他顱內的“炸彈”,讓他撿回了一條命。一位韓國的知名神經外科專家看了崔先生的手術結果片子后驚呼:“李博士技術高超、漂亮,手術做得非常完美!”因為那位韓國專家深知,在神經外科醫生眼里,腦干手術曾經被視為禁區。如果沒有高超的技術,做這樣的手術無異于殺人害命。

因為專業的屬性,在李聰慧周圍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醫患之間的感人故事。與此同時,被譽為“與死神較量的醫學勇士”的李聰慧在學術方面的深厚積淀,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行業認可:2012年,李聰慧受邀在全國神經外科學術會議上做了一場采用微創技術治療顱內動脈瘤的精彩演講,受到北京、上海神經外科領域著名專家的高度評價;同年10月,他又代表河北省神經外科醫學界走上了國際學術大會的講壇。而李聰慧作為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卻時刻牢記著職業賦予的神圣使命。他利用現代先進的醫療技術,撬開死神的魔爪,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從手術臺上站起來,回歸正常人的生活,充分感受親情和友情的溫暖,以及快樂和健康的幸福。在采訪中,他說這就是自己執著追求的夢想!

專家簡介

李聰慧,現任石家莊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教授,碩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博士。北美神經外科醫師協會會員,中華醫學會石家莊市神經介入專業委員會常委。在河北省較早開展腦血管病的介入手術治療,以及急性腦栓塞取栓、動脈溶栓腦血管狹窄支架植入術。對顱內微小動脈瘤、椎基底夾層動脈瘤等難治性動脈瘤的介入治療省內領先。擅長煙霧病的手術治療,頸內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經鼻蝶微創切除垂體瘤,腦干腫瘤、腦干出血的微創手術。曾承擔省衛生廳重大科技攻關課題3項,參加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獲河北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石家莊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論文25篇,SCI收錄4篇。

猜你喜歡
神經外科微創導管
新型淺水浮托導管架的應用介紹
賁門失弛緩癥的微創治療進展
介紹1種PICC導管帶管沐浴的方法
產前超聲診斷胎兒靜脈導管缺如2例
微創旋切術治療182例下肢靜脈曲張的術后護理
CBL聯合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張波:行走在神經外科前沿
神經外科昏迷患者兩種置胃管方法比較
高速渦輪機、微創拔牙刀在阻生智齒拔除術中的應用觀察
神經外科院內感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