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東南翼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研究
——基于重慶市黔江區的實證分析

2014-03-29 00:20姚元和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黔江龍頭企業社會化

姚元和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黔江分校,重慶 409000)

渝東南翼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研究
——基于重慶市黔江區的實證分析

姚元和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黔江分校,重慶 409000)

以渝東南翼經濟中心黔江作為研究對象,從對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內涵特征和相互關系的闡釋入手,分析了渝東南翼農業經營體系的變化趨勢,提出了渝東南翼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實現路徑,對全國同類地區推動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具有較強的啟發借鑒意義。

渝東南翼;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內涵特征;變化趨勢;實現路徑

黔江既是重慶市區域性中心城市,又是武陵山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渝東南翼經濟中心,城市經濟發展快速有力,但其農產品總量卻在渝東南翼處于末位。選擇黔江作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研究對象,對渝東南翼和全國同類地區推動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具有較強的啟發借鑒意義。

一、準確把握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內涵特征

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必須首先對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豐富內涵有清醒的認識和把握。

(一)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意義和內涵

農業是一種 “生命”產業。由于動植物的生命過程總是充滿不確定性,必須依靠生產者的精心呵護,才能保證農產品的順利成長。正是由于農業的這些特點,人們才普遍選擇了家庭經營。對我國而言,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既是農村改革已取得的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也是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邏輯起點。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對這一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承繼和發展,其內涵被概括為 “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八幕笔蔷o密聯系、相互促進、互為條件的一個整體,其中集約化和專業化屬于 “分”的層次,著眼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組織化和社會化屬于 “統”的層次,著眼于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更進一步分析,集約化是相對于粗放而言,要解決的是農業經營中 “物”的投入不足問題;專業化是相對于兼業化而言,要解決的是農業經營中 “人”的支撐問題;組織化是相對于分散經營而言,要解決的是農業經營中 “市場”對接不足問題;社會化是相對于個體而言,要解決的是農業經營中 “服務”不足問題。

(二)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各類主體及其關系的總和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既包括各類經營主體,又包括各主體之間的聯結機制,是各類主體及其關系的總和。目前,我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有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三種形式。作為非法人主體,農戶在各種經濟活動中以 “自然人”身份出現,與經濟法人相比總是處于劣勢。在工業化、城鎮化的推動下,一大批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從農戶中脫穎而出。專業大戶與一般農戶的區別主要在經營規模和效益上。如果從進入市場比較,農戶只是部分地參與不完全的市場,而家庭農場是完全地融入完善的市場,其本質是農業資本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純經濟性質的合作組織,但在成員內部,它又是真正為農戶提供服務的非盈利性組織。農業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并承擔民事責任、從事商品性農業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法人。隨著城市工商資本不斷下鄉,農業企業特別是聯結城鄉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將會不斷地涌現。

(三)農業經營模式是經營形式與經營方式的有機統一

如果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耦合的視角來解讀,可以認為農業經營模式是經營形式與經營方式的有機統一。其中,經營形式是生產關系方面的具體表現,經營方式是生產力方面的集中表現。目前,在我國農業經營形式的演變更多地體現為經營規模的變化,農業經營方式的演變更多地體現為集約程度的變化。一般用土地規模標準以解釋農業經營形式的演變,用技術進步視角以詮釋農業經營方式的演變。不同農業經營形式與不同農業經營方式相結合,就構成為不同的農業經營模式。農業經營模式,其實質就是聯系農戶與市場的對接機制。

(四)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成和模式

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由八個方面構成,分別為:公益性為主導的多元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政府扶持的經營性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分層次管理的農業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政事分設的農村經營管理服務體系,市場化為主的農村商品流通服務體系,金融機構為主體、信用合作為補充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社會化農村信息服務體系,政府主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體系。由于組成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各個子系統的組織結構、職能和服務內容不同,其運行機制也有所區別。一般根據供給主體,可以把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分為七大類別,分別為:依托政府公共服務機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農口以外部門提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村集體提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龍頭企業提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不同民間服務主體提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農村金融機構提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

二、渝東南翼農業經營體系的變化趨勢

重慶直轄后,隨著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全面改善,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加快推動,渝東南翼農業經營體系出現了與現代農業發展同向而行的變化趨勢,但運行質量普遍不高。

(一)戶際經營規模擴大,但小規模土地經營戶占比畸高

2011年,黔江全區100頭規模以上的養殖場(戶)達到9 500個,年出欄1 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205個,3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達到407個,擁有1萬頭規模養豬場達到2個。全區3 000戶種煙戶戶均規模達到25畝,年產繭5擔以上的養蠶戶達到2 000多戶。但小規模土地經營戶占比畸高。據統計,黔江區平均每戶經營耕地只有6.78畝,10畝以下的經營戶高達89.10%,這意味著黔江接近九成的農戶僅僅靠經營耕地根本無法生存,外出務工或流轉土地耕作成為普遍的生存自救方式。

(二)龍頭企業 “塊頭”增大,但總體帶動能力較弱

2011年,黔江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6家,區級達到23家。在39家龍頭企業中,種植業占23家,養殖業占8家,加工、銷售等其他類型占8家,固定資產總額達到11億元,年銷售收入18億元。有4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有8家年銷售收入超5 000萬元以上,有兩家躋身全市30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但數量偏少,規模不大,知名品牌少,產品研發能力、加工能力明顯不足,帶動能力較弱,有穩定的自建產業基地的龍頭企業不到1/3。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猛,但 “空殼社”較多

2012年,黔江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362個,30%的專業合作社有龍頭企業聯系或帶動。到2013年6月底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607個,覆蓋80%的行政村居,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穩定地增加了農戶收入。主要問題是:規模小,人才、技術、資金缺乏,運行質量總體不高。在6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真正規范經營的不超過10%,運轉較正常的有 30%,運轉較困難的有30%,還有30%的屬于只見牌子不見合作的 “空殼社”。

(四)農技服務體系覆蓋村居,但專技人員少之又少

近年來,黔江在219個行政村居建立起一支專家與實用人才相結合的鄉村農業科技推廣團隊。與西南大學合作建起了一片500畝優質水果試驗和育種基地,與重慶市農科院建立起了蔬菜研究所,掛牌成立了重慶市畜牧科學研究院黔江分院。在全區鄉鎮農業服務站中,有3家標準化中心站,有5所“農民田間學?!?。但缺乏強有力的農業科技服務機構和穩定的科研試驗示范基地,農技人員結構也不盡合理,在基層農技站、畜牧站工作人員中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不足兩成,直接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的從業人員更是少之又少。據統計,在全區300名村級防疫員中,小學、初中和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分別為47.7%、39.6%和12.7%,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加上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能又較慢,嚴重影響了全區基層防疫工作的有效實施。

(五)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加快推進,但有效經營載體仍然缺乏

據調研,黔江土地規模經營已形成業主租賃經營、家庭適度規模經營、土地股份合作社經營、土地股份公司經營和 “園區+業主”經營五種模式。但土地規模經營面積以業主租賃經營、家庭適度規模經營占主導地位,其他依次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經營、土地股份公司經營、“園區+業主”經營,發展土地規模經營的載體仍然缺乏。而業主租賃經營、家庭適度規模經營方式雖然組織生產比較靈活,但市場對接能力不強、抗風險能力差。特別是采取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方式實施土地規模經營的面積非常少,目前全區尚未建立規范的現代農業園區。

三、渝東南翼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路徑選擇

渝東南翼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思路和舉措是以發揮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優勢為前提,以提高農民土地經營收入為目的,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積極探索經營組織模式創新,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合理流轉土地使用權。

(一)加快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

1.壯大新型龍頭企業。重點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市場開拓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應在渝東南翼率先建成食品、繭絲等農產品加工中心,使龍頭企業在 “十二五”期間達到120個以上。引導龍頭企業發展精深加工、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等新型業態,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引導合作社與龍頭企業以資金、技術、勞動等要素入股,形成產權聯合關系。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品牌嫁接、資本運作、產業延伸等方式進行聯合重組,著力打造一批產業聯度大、帶動力強的行業領軍企業,促進龍頭企業集群發展。支持農業龍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展現代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強化農業龍頭企業品牌培育,鼓勵有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大力培育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等三類認證的特色農產品,創建區域品牌。

2.發展新型專業合作社,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依照國家和重慶的有關法律法規,出臺常態化的獎補政策。鼓勵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土地附著物、技術、資金等多種要素入股,積極開展農產品加工、流通等多元化經營,帶動農民更多地分享農產品增值收益,不斷增加財產性收入。由農業部門作為牽頭部門,聯合培訓機構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定期開展知識技能培訓,扭轉目前由供銷部門培訓,人財物捉襟見肘、力不從心的被動局面。建立對合作社考核制度,實行社務公開,建立退出機制,以此消除 “空殼社”。進一步培育新型模式。根據黔江實際,在土地、旅游、民俗、大學生村官等新型業態和主體上做文章,發展土地流轉股份合作社、生態旅游股份合作社、民族手工藝品制造股份合作社、大學生村官股份合作社。加快培育聯合合作社。將種植業和養殖業中的合作社分別進行從業同質聯合,將專業合作社與公司、園區、學校、農戶進行主體橫向聯合。在種植業方面,黔江多個紅心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可以組建一至二個聯合社;在養殖業方面,黔江22個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可以組織幾個大的聯合社。在主體橫向聯合方面,黔江敦康農業股份合作社與1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已經具備了成立聯合社的基礎。

3.積極發展家庭農場。黔江的家庭農場經過工商登記注冊的雖然只有3家,但按照一般標準,符合家庭農場申報條件的在黔江還較多。特別是現代煙草農業、現代蠶桑產業中的種養大戶,可以選擇一批升級改造為家庭農場。第一是從現代煙草農業里面培育家庭農場。據統計,在黔江2 389戶烤煙種植戶中,種120畝左右的有57戶,種40-120畝的有563戶,種20-40畝的有891戶。其中,種20畝以下的有878戶。種植面積達4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有620戶,這些戶的種煙面積占總面積一半以上。這些專業戶正在改變著農村生產組織方式和傳統分工格局,具有升級改造成家庭農場的基礎條件。第二是從優質蠶繭出口基地建設中培育家庭農場。據統計,2012年黔江年產繭在10擔以上戶達到1 968戶。其中,年產繭在20-49擔的戶有805戶,年產繭在50-99擔的戶有87戶,年產繭在100擔以上的戶有11戶。黔江農戶養蠶的規?;?、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年產繭50擔以上的大戶完全可以 “升格”為家庭農場。另外,從養豬、養牛 (肉牛、奶牛)等現代養殖業中,也可以發展一部分家庭農場。

(二)積極探索農業經營組織模式創新

近年來,黔江在 “公司+農戶”基本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和發展了 “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國有企業+基地+種植大戶”“公司+股份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經營組織模式創新,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需在實踐中進一步加以完善。

1.“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黔江的蠶繭產業、獼猴桃產業等,主要就采用了這種模式。在基地管理上,公司提供生產技術、農資供應、政策信息等統一服務?;刈鳛檫B接公司和農戶的橋梁,保障公司與農戶之間的溝通?;鼐唧w的形式可以是公司直接流轉土地買斷使用權,讓農戶成為企業工人,也可以是與農戶達成協議,建立股份制生產基地,從產權層面上進行聯結。實踐證明,這種模式是行之有效的,需要繼續施行。

2.“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黔江白石鄉的奶聯社等就采取了這種模式。這種模式通過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以公司為龍頭,以合作經濟組織為紐帶,以眾多專業農戶為基地,提供從技術服務到生產資料服務再到銷售服務的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全方位服務,形成產業化經營組織。

3.“國有企業+基地+種植大戶”模式。黔江區的烤煙生產,就采取了 “國有企業+基地+種植大戶”模式。這種模式所經營的產業一般是壟斷產業 (煙葉),國有企業也是壟斷企業 (煙草公司),保證了市場的井然有序。國有企業的實力,也讓收購資金有所保障。種植大戶只要按照合同標準種植就行了,也無需在生產條件方面 (交通、用水、產品初級加工)投入資金。黔江作為全市唯一的全國整區推進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這種模式將會長期延續下去。

4.“公司+股份合作社+農戶”模式。目前黔江一些企業如敦康公司實行的就是 “公司+股份合作社+農戶”模式。這種模式既有同業間的聯合,又有異業間的合作。通過股份合作,目前敦康股份合作社成立了食品公司、餐館文化公司、旅游開發公司,先后與區內牧昇、苗豐等12個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種模式由于其包容性、聯系性、創新性較強,將會成為未來農業產業化最重要的經營組織模式。

(三)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發揮 “產學研、政經介”的優勢,為經營主體提供產前、產中、前后一體化 “一站式”服務,不斷延長產業服務鏈條,提高各個環節的專業化服務水平。產業服務對象重點是生豬、蛋雞、奶牛等為主的畜牧業飼料、防疫等服務體系建設,以獼猴桃為主的水果產業的栽培和銷售等服務體系建設。

1.增加公益性服務。健全公益性服務組織,增強農業公共服務能力。重點改革和理順條塊關系,通過延伸建立村級農技服務站,合理調整利益分配,促使管理體制進一步適應農業社會化服務需要。根據特色主導產業布局,對現有鄉鎮農技推廣資源進行重組,建立專業隊伍,成立與專業發展緊密相連的區域性農技推廣機構。

2.加強市場力量引導。堅持把龍頭企業等市場力量作為推動農業產業化的骨干力量來培育,為農民提供全產業鏈服務。圍繞全區生豬、烤煙、蠶桑、蛋雞、奶牛、獼猴桃等特色產業,大力引導和支持工商資本、農業企業投資農業,發展種子種苗、飼料肥料、產品加工、銷售物流等,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3.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繼續深化農村 “三權”抵押融資,進一步完善擔保體系建設,設立鄉鎮金融服務中心,為農民貸款等金融需求提供全程代理服務。同時,支持農村經營管理部門拓展農業保險代理職能,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低成本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同時利用金融衍生產品,如組織農戶參與大宗農畜產品進行遠期交易等,為農民提供農業經營風險規避服務。

4.強化信息服務。不斷完善農商信息網絡,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充分發揮供銷、外貿、金融及協會、商會等部門和組織的作用,推進 “訂單式”農業服務。推動農業信息網與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及期貨市場建立聯網,并進行信息分析和加工處理,幫助農民正確、快速地決策。

(四)鼓勵合理流轉土地使用權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最重要的資源要素就是一定規模的土地。沒有一定規模的土地,無論經營主體如何優質,經營組織模式如何創新,社會化服務體系如何完善,都將無法施展手腳。

1.規范土地流轉秩序。規范土地流轉秩序,預防和解決土地規模經營糾紛問題。加強合同管理,制定全區統一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規范原已流轉的土地。由街道、鎮鄉對轄區內原已流轉的土地進行清理,凡流轉手續不完備、流轉程序不規范、流轉合同內容不明確的,經過雙方同意完善合同,加以規范。搭建土地流轉平臺。強化區級、鎮鄉級部門推動土地流轉的工作職責,免費開展土地流轉咨詢、登記、變更、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務。

2.著力加強規模經營載體培育。從政策上大力支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協會、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現代農業園區等土地規模經營重要載體。努力建設1-2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發揮其在發展土地規模經營的典型示范作用。從責任上強化、政策上加以激勵,使黔江區農投公司成為農業產業的帶頭人和實踐者。理清農業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農戶之間的利益關系,細化運行規則,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運行機制。

3.加強農業配套設施建設。加強農業配套設施建設,解決影響土地規模經營的制約因素。加強農村土地整理。采取項目運作的方式,對農村土地進行整理,改善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環境。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在規劃設計、水系道路等公益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為經營戶提供必要的服務和條件。加大培訓力度,培養懂技術、會管理的現代農業經營者,提高發展土地規模經營的能力。

[1]何艷桃,牛昕,馬文省.我國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形式及其特點分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2]曾福生.中國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及其創新的探討[J].農業經濟問題,2011(10).

[3]高闊,甘筱青.“公司+農戶”模式:一個文獻綜述(1986-2011)[J].經濟問題探索,2012(2).

[4]馮佺光,翁天均.山地經濟:山區開發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5]重慶市黔江區統計局.黔江統計年鑒2012[G].2013.

[6]中共重慶市黔江區委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C].2013.

[7]李彬,侯愛霞.武陵山片區農地流轉中農民權益的損害與維護——以重慶市石柱縣為例[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2).

[責任編輯:黃江華]

F306.719

A

1674-3652(2014)04-0039-05

2014-04-30

姚元和,男,重慶酉陽人,教授,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學研究。

猜你喜歡
黔江龍頭企業社會化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細化治理城市
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牽手校外,堅持少先隊社會化
國、市蠶?!半p體系”為黔江蠶業高質量發展獻策
家蠶新品種“川山×蜀水”與“華康2號”在黔江飼養表現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2018年全球農化產品銷售前20名的龍頭企業
2016年湖南省新認定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名單
黔江精神探論
高校學生體育組織社會化及路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