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心理需要與宗教信仰的引導探析
——以重慶地區民眾宗教信仰為例

2014-03-29 00:20劉秀倫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信教宗教信仰民眾

劉秀倫,李 穎

(重慶郵電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 400065)

□武陵論壇

民眾心理需要與宗教信仰的引導探析
——以重慶地區民眾宗教信仰為例

劉秀倫,李 穎

(重慶郵電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 400065)

心理需要是多數民眾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之一,宗教信仰可以滿足信教民眾的強烈好奇心、功利心、獲得歸屬和愛的需要、獲得安全感、實現自我價值的心理需要。正確地引導信教民眾的宗教信仰,從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宣傳和引導,重視信教民眾的價值觀教育,積極地推進社區文化活動建設,重視信教民眾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鼓勵信教民眾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等方面入手。

信教民眾;心理需要;宗教信仰;正確引導

需要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通常通過對某種事物的欲望、興趣、意愿等形式表現出來,從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傾向。需要是對內外環境的客觀需求的反應,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心理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也稱作精神需要,是主體心理活動的基礎和第一反應。它是指需要主體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希望獲得精神上的寄托、慰藉以達到心理平衡和獲得滿足的一種心理狀態。宗教信仰是人們的一種特殊情感和需要,與人們的心理活動具有密切的聯系,反映了信教民眾的心理狀態和心理傾向。為研究信教民眾的心理需要以及正確引導民眾的宗教信仰,我們采用問卷隨機抽樣的方式,在重慶市主城區、南川區、潼南縣、涪陵區等地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涉及多個行業、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政治面貌的民眾,其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1份,有效率為93.7%。

一、信教民眾的心理需要

在當前,中國信教人數不斷增多,信教民眾的心理需要集中體現在:第一,好奇心理。我國傳統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對于宗教問題一直持回避態度,在宗教知識方面沒有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許多人對宗教并不了解,看到別人虔誠地信教、拜佛感到新鮮,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走近宗教場所參與宗教活動,親自感受宗教儀式的神圣感。在本次調查中,“對宗教是否感興趣?”這一問題,有13%的民眾表示 “很感興趣”,有43%的民眾選擇“比較感興趣”??梢?,宗教自身的魅力與神秘激發了多數民眾對事物的好奇的心理需要。第二,功利心理。大部分信教民眾是在遭遇困難后或者出于功利的目的而去信教,老年人信教大多是為了祛病除災,謀求身體健康,希望日后有好的歸屬和去處;中年人信教則是為了減輕生活的壓力,謀求家庭平安、子女幸福;青年人信教則是為了學業和事業,日后能有好的工作和生活。在 “你遇到困難時的做法”調查中發現,有29%的民眾選擇 “燒香拜佛或者求助于宗教”,表明部分民眾更多的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而去信教。第三,歸屬心理。在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壓力和復雜的人際關系,使許多人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農村里的留守老人因為無人陪伴,缺少親情和關愛,城市里的青年因為生活壓力、人際冷漠而感到孤獨無助,他們內心渴望加入一個群體,能夠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和歸屬。他們融進宗教的群體中,在宗教場所和宗教活動中得到了一定的關愛、接納和滿足,找到了心靈的歸屬,有了歸屬感。第四,“超越”自我心理。超越自我心理是指提高或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層次,實現自我價值。信教民眾希望把自己生平無法完成的愿望寄托于神明或上帝,不斷地苦行修煉,以便最終超越自己。

二、宗教信仰滿足信教民眾的心理需要

(一)宗教信仰滿足信教民眾強烈好奇心的心理需要

自古以來,人們對世界上是否存在上帝、神明,人來自于哪里,又將歸于何處,死后是否有后世之說,天堂和地獄是否存在,信教能否實現自己的愿望等問題充滿了好奇和疑問。很多人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加入到宗教團體中,試圖親自體驗宗教活動,領悟宗教思想,感受宗教的神圣、莊嚴和神秘,從宗教中尋求答案。在基督教中,《圣經》塑造了亞當和夏娃的故事,闡明了人類的起源。伊斯蘭教的兩世觀認為人在今世生活之后,還有來世,今世與后世是互為因果的,今世的所作所為都會在后世得到應有的報償。佛教的輪回說認為人的生命是一個環流,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是生死相續、不斷延續的過程。宗教中的教義知識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困惑,滿足了人們對神明和宗教好奇心的心理需要。

(二)宗教信仰滿足信教民眾功利心的心理需要

在信教的民眾中,很多人是出于功利心的心理需要。針對信仰佛教民眾的調查顯示,有6%的人是“承受不了社會工作的壓力,感到煩惱苦悶,于是借助宗教消除焦慮,減輕心理和精神壓力”;有8%的人是 “保佑平安,遠離疾病和死亡,期望借助宗教擺脫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有16%的人 “是在生活中屢遭挫折遇事不順,感到失望彷徨,希望佛祖為其指引人生方向,走出困境”;有60%的人是想 “逃離現實生活的爾虞我詐和喧囂紛爭,在宗教中尋求心靈的一片凈土”。在偶然或者巧合的情況下,他們由于宗教信仰而產生的強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心理壓力,走出了困境,疾病也有所好轉,認為上帝和神明顯靈滿足了他們的愿望,于是便更加虔誠地信教。

(三)宗教信仰滿足信教民眾對歸屬和愛的心理需要

調查顯示,有51%的民眾認為 “親人關愛”可以使自己得到滿足,有38%的民眾選擇 “高質量的生活”,有34%的民眾選擇 “提高自身的修養”,還有28%的民眾堅信 “尋找真理”能使自己滿足。然而,當今復雜的社會和人際關系使人們之間真誠的溝通和交流減少,由于緊張的工作生活,快節奏的城市化現象,惡劣的社會環境造成的陌生感、孤獨感、疏離感和恐懼感增多、增大,許多信教民眾因為缺少親人關愛、遭遇困境、生活的不如意或者為了尋求某種滿足而加入到宗教團體之中。在這個群體里,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和話題,很容易找到自己的 “知己”,從而在心理上引起共鳴,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宗教所倡導的眾生平等、慈悲為懷、愛人如己、崇尚和平等觀念迎合了一些信教民眾的心理,使他們擺脫了煩惱和痛苦。他們認為在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中矛盾沖突少,他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得到了上帝和其他信教成員的關懷和照顧,滿足了對歸屬和愛的心理需要。

(四)宗教信仰滿足信教民眾心理慰藉和獲得安全感的心理需要

許多信教民眾都希望通過祈禱、燒香、拜佛、誦經等各種方式向上帝或佛祖訴說自己的苦難,排解自己的壓力和焦慮,懺悔自己的罪過,從而緩解心理壓力和沖突,調節心理狀態,獲得心理慰藉。在對信仰佛教的民眾調查中發現,有60%的信佛者表示通過燒香、拜佛使自己消除了焦慮和恐懼,感受到了身心的安寧和心靈的凈化。還有不少信教民眾希望自己遠離世俗的喧囂和煩惱,能身處秩序化、穩定化、美好化的和諧世界和 “世外桃源”。對 “現實是痛苦的,應該追求彼岸的幸?!边@一觀點,有11%的人選擇了“完全贊同”,有14%的人選擇了 “基本贊同”??梢?,宗教往往能使信教者感覺自己在冥冥之中被某種神明庇佑和保護著,可以在 “世外桃源”遠離現實的各種災難、疾病和死亡,獲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不僅如此,許多宗教對人最終的歸宿都有美滿的解釋?;浇陶J為信者將得到永遠的生命,向善的人日后一定會進入天堂,使基督教徒不再懼怕肉體的死亡;伊斯蘭教相信復生和后世,認為今世是短暫的,只有后世才是人的最后歸宿,所有人類的靈魂與復活的身體會重新結合,一同接受真主的審判,只有行善者才會進入樂園;佛教認為眾生輪回,因果循環,人在臨終時只有獲得圓滿的智慧和力量才會脫離 “六道輪回”,真正自由。這些都使信教民眾更加堅定不移地一心向善,認為自己身處安全境地,獲得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

(五)宗教信仰滿足信教民眾自我實現的心理需要

實現自我和追求超越是人的最高層次的心理需要,當信教民眾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安全需要以后,就會想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升華自己的思想境界,從而超越現實人生。一方面,在宗教中很多具有完美人格形象的神,如耶穌、穆罕默德和釋迦牟尼都給信教者們樹立了良好的人生典范,使他們對人生和未來充滿希望,向往正義、和平、自由、友善。至高無上的神和完美的典范鼓勵著信教民眾自尊自愛、修身養性、崇德向善、實現自我。在調查中,有87%的民眾認為應該 “常做好事,樂善好施”,有89%的民眾認為要 “平等相處,善待自己和他人”。另一方面,宗教的教義和戒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著道德約束的作用,規范著信教者的言行舉止,使他們用宗教精神時刻警示自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調查顯示,有72%的民眾認為“宗教對于公民道德有一定的影響”,有47%的民眾認為 “宗教對于個人形成良好的品質”有一定的作用,還有89%的民眾贊同 “要不斷凈化心靈,揚善除惡”??梢?,宗教能引導人們在重大災難的時候能有憐憫之心,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日行一善,善行一生,在點點滴滴中不斷積累,從而達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三、正確引導信教民眾的宗教信仰

(一)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宣傳和引導,普及民族宗教政策和文化知識

恩格斯在 《反杜林論》中說:“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7頁??梢?,宗教屬于人類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在關于 “你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黨的宗教政策的掌握程度”的調查中,有50%的民眾選擇 “說不清楚”,還有28%的民眾選擇 “沒有掌握”。在回答 “宗教和邪教有何異同”這一問題時,有6%的人 “無法區分”,有6%的人認為 “沒有區別”。這說明我們應采取正確的途徑和方式引導信教民眾接觸宗教、了解宗教,揭開宗教的神秘面紗,區別宗教和邪教,最終樹立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一方面,各地政府和社會組織應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宣傳和對宗教活動的規范性指導,特別是針對農村和落后地區的宗教信仰現狀做好調查研究,了解民眾宗教信仰的原因,科學地指導民眾宗教活動的開展,增強信教民眾明辨是非的能力,區別其他迷信和邪教,不再是由于好奇心和功利心的驅使而盲目信教。另一方面,學校加強對學生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可以開設有關宗教的選修課或學術講座,融入無神論教育,使學生對宗教、宗教文化、宗教的發展歷史有理性的認識,消除對宗教認識的神秘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重視信教民眾的價值觀教育,引導信教民眾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價值理念、價值標準和價值取向的綜合體系,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價值判斷和價值追求。價值觀滲透到人們的一切價值活動和標準評判之中,對人的情感激發、思維發展和行為指導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前許多信教民眾都是出于好奇心、功利心而信教,對宗教信仰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所以有必要加強信教民眾的價值觀教育。一方面,重視信教民眾的人生價值觀教育。引導信教民眾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積極地看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難,對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有正確的認識,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反對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名利觀、榮辱觀和生死觀。另一方面,重視信教民眾的信仰教育。信仰是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和心理現象,反映了人們超越現實、追求理想和實現最高價值的強烈愿望,也是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和最高表現。在調查中有50%的民眾認為 “信仰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能激發人的斗志,催人奮發向上”。加強信教民眾的信仰教育,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追求真理和科學,引導信教民眾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改造,向先進人物和道德楷模學習,不斷地提升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樹立正確的信仰。

(三)積極推進社區文化活動建設,豐富信教民眾的精神生活

加強社區文化活動建設,豐富信教民眾的精神生活是做好信教民眾教育引導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加大社區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和投資。政府應加大投資力度,改變以往社區娛樂活動場所匱乏和設施單調的現狀,根據社區的不同實際情況和特色,結合民眾喜愛的娛樂方式,建立符合當地社區文化的圖書室、文化宮、棋牌室、醫療保健室、老年活動中心等,為社區民眾學習文化知識、娛樂活動、人際交往提供更多的平臺,使信教民眾不再缺乏精神支撐和動力,樂于參與到社區文化活動之中。第二,加強社區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社區文化的人才隊伍建設是社區文化活動建設的中堅力量,是服務民眾、滿足民眾需求的重要支柱。社區文化活動建設要依靠專職的社區文化工作人員,并定期地開展業務培訓和考察,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做好社區文化活動的策劃開展、扶持引導和服務工作,擴大社區文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社區工作,建立年輕化、職業化、專業化的社區文化人才隊伍。第三,舉辦特色的社區文化活動,豐富信教民眾的精神生活。根據社區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和信教群體的需要,定期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如廣場舞、戲曲演出、社區征文、詩友會、書畫展覽、體育競賽等,彰顯社區文化的特色,增強信教民眾對社區的認同感、依賴感和歸屬感。

(四)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導機制,重視信教民眾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宗教的最大意義在于對人們的人文關懷和心理慰藉,許多信教民眾正是缺少精神上的關懷和心理上的疏導才求助于宗教,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導機制,給予信教民眾更多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一方面,重視社會心理咨詢機構和心理咨詢網站的建設。心理咨詢機構應從點到面依次普及到各個農村和城市社區,建立專業化的心理咨詢機構和隊伍,走進信教民眾的群體當中,了解信教民眾的心理需求,充分發揮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作用,使他們感受到溫暖、關懷和快樂。在有條件的地區可針對性地建立心理咨詢網站,不斷地完善和更新網絡系統,使其覆蓋到各地區,發揮網絡便捷、及時、高效的優勢,開設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及時地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導。另一方面,完善各地區的宗教事務管理制度,增設宗教心理咨詢和心理服務機構。在宗教場所建立相應的宗教心理咨詢機構和服務體系,拓寬信教民眾和弱勢群體的心理溝通和疏導渠道,準確掌握信教民眾的心態,對個別對象實行重點跟蹤、重點幫扶服務,引導他們克服心理障礙,緩解心理沖突,樹立健康向上的心態。

(五)鼓勵信教民眾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實現信教民眾的人生價值

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和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宗教界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要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雹偃珖嗣翊泶髸瘴瘑T會辦公廳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13年。宗教的許多教義、教規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宗旨相符合,可以發揮宗教自身的優勢和積極因素,以敬主愛人、樂善好施、濟貧扶危、普度眾生的理念引導信教民眾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一方面,豐富和拓展信教民眾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渠道和領域。從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個人等不同角度出發,公益活動涉及抗災救災、扶貧濟困、社區服務、公共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安老助醫和支教助學等各個方面,引導信教民眾通過社會關懷、奉獻愛心、積善成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另一方面,堅持社會公益活動與宗教活動相分離的原則。在調查中,有82%的民眾贊同 “宗教與教育、其他活動相分離”,有88%的民眾支持 “宗教必須在法律范圍內活動”,對 “利用宗教進行犯罪活動”這一現象,有48%的民眾表示會 “予以制止”,52%的民眾表示“絕不參加”。信教民眾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時要做到規范化、法制化,遵循公正、公開、透明、誠信的原則,不以任何營利為目的。在援助或捐助時不能借機從事任何宗教活動或者附加任何政治性、宗教性的條件,確保公益活動的純潔性和公信力。同時,警惕和防范境外勢力的任何分裂破壞活動,保證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使信教民眾在公益活動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英]阿蓋爾.宗教心理學導論[M].陳彪,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梁麗萍.中國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認同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4]陳彪.宗教研究的心理學視角:歷史、理論與方法[J].世界宗教文化,2011(1).

[5]李永,高萍,張宇鵬.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看宗教信仰心理[J].西安社會科學,2010(2).

[6]周普元,彭無情.中國宗教心理學研究的歷史、現狀與未來[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2(1).

[責任編輯:小 于]

B036.719

A

1674-3652(2014)04-0035-04

2014-05-2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當代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研究”(11XJA730002);重慶市社科規劃辦課題“重慶民眾宗教信仰研究”(2009xw09)。

劉秀倫,女,重慶南川人,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宗教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穎,女,河南漯河人,主要從事宗教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信教宗教信仰民眾
兌現“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烏克蘭當地民眾撤離
學校教育支持系統視角下信教大學生的理性回歸
“因病信教”:中國農民的宗教心理及其發展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東漸宗教信仰對六朝人面紋瓦當的影響
宗教工作本質上是群眾工作
十八屆三中全會民眾怎么看?
當代中青年宗教信仰問題一瞥——從上海M佛友QQ群調研談起
《谷魂》與傣族的宗教信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