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美愉悅與思想價值之共生——對當前電視娛樂節目的倫理思考

2014-04-04 03:27王新平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4年3期
關鍵詞:娛樂文化

□王新平

(江西服裝學院,江西 南昌 330201)

2012年1月1日起實施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拉開了國家對部分電視類型節目播出實施行政調控的序幕,以制止電視娛樂節目過度娛樂化傾向。由此,電視娛樂節目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本文擬從倫理角度對當前電視娛樂節目的現狀和發展路徑略作分析和探討。

一、電視娛樂節目現狀

(一)電視娛樂節目概述

當下電視娛樂節目井噴式粉墨登場于中央及各地省級衛視頻道。從《我要上春晚》到《快樂大本營》,從《開門大吉》到《非誠勿擾》,從《夢立方》到《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再到最近的《中華紅歌會》、《爸爸去哪兒了》等等,全國各大電視臺、各類選秀節目琳瑯滿目。

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發生觀念去考察:娛樂起源于人類的生產勞動。[1]對于娛樂的理解與認識,人們觀點不同:有的人認為娛樂是一種庸俗的文化,甚至是玩物喪志;有人說它悅心、悅意,能起到超越道德的人生感悟境界。[2]但無論褒貶,娛樂確實能使人們獲得信息的需求,即時、豐富、準確地得到滿足。由此,電視媒體迎來了作為娛樂新載體的話語時代。但在當下全民皆應為實現中國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不懈奮斗的今天,娛樂不能無極限,更不能越出倫理道德的底線。

娛樂的普遍化,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娛樂節目火熱的過程中,有些節目太過娛樂化,甚至個別沖破道德底線的一些低俗、惡俗行為,嚴重污染電視屏幕。所以,繼去年伊始實施《意見》以來,今年10月12日廣電總局又出臺的《關于做好2014年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編排和備案工作的通知》(外界稱新版“限娛令”)再次進行行政制約,以外力督促電視媒體履行其作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的媒體責任,鼓勵原創,要求電視滿足觀眾多樣化的收視需求,且要求各大衛視必須辦道德欄目。政策的再次發力,能否導引各大電視媒體遵循既要追求審美愉悅又要顧及思想倫理價值的軌道呢?

本文認為,在觀眾多元化的需求中,倫理道德應成為第一把關要素。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援引赫胥黎的擔心:“我們將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保?]良莠不齊發展的電視娛樂節目,對目前這個道德處于低谷期的社會來說,倫理問題應引起我們防患于未然的危機意識。

(二)電視娛樂節目存在的倫理問題分析

其一,泛娛模糊主流價值觀。著名傳播學者賴特認為娛樂是媒介的第四功能。[4]當今社會,娛樂不僅是電視的一種功能,而且貫穿了電視工作者創意、表現與完善節目的始終。一向嚴肅莊重的新聞和紀錄片,為了迎合大眾提高其收視率,也開始愈來愈傾向娛樂化的趨勢發展。當前全國各地大小電視臺娛樂節目,已在悄無聲息中遍地開花。

從傳播效果的影響來說,泛化的娛樂將會導致媒介公信力受質疑,矮化人們思考與批評的能力,鈍化人們的觀感系統,解構主流價值觀,尤其一些現實世俗、低俗的言行對大眾心理中低級趣味的迎合,使電視娛樂節目的追求越來越遠離格調和品位的高雅。社會的全面均衡發展和進步,精神、道德等人文因素是支撐。倡導價值多元化,雖然是一種進步,但不講“核心價值”、聽任“主流虛無化”,在某種意義上其危害不亞于犯罪。北京語言大學張華教授指出,過度娛樂化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文化安全和民族的文化素質。[5]華夏文明五千年所傳承的優秀傳統經典文化應始終占據我們社會主義國度民眾靈魂的高地。構建和完善主流的核心價值觀有助于國家民族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的實現,并最終提升我國文化的軟實力。

其二,娛樂文化的“去深度化”。電視節目應該具有娛樂的功能,觀眾應該從中得到輕松和愉悅,但娛樂不是沒有文化且也不是所有的娛樂文化都是健康的。英國詩人和批評家馬修·阿諾德指出,文化作為精神生活,它是通過求知來達成人格的完善,進而達成社會的完善。[6]后現代文化包圍的語境時代,一切都走向表面化、甚至反文化。工業技術進步帶來大批量的生產方式使電視娛樂節目越來越標準化、平庸化,電視提供給觀眾的節目日益呈現被動的消遣,而非積極的娛樂,更非引領觀眾積極利用心智去消費,使觀眾沉溺于無盡的狂歡中,精神始終處于零度。有專家曾提醒我們要警惕文化消費中精神性的“文化危害”。過剩的娛樂消費是對歷史文化的扁平化。在此過程中,一切嚴肅的事情都被去深度化,莊重被戲謔、崇高被睥睨、經典被解構。

在這種優良傳統文化傳承正在日漸式微的文化語境中,娛樂文化讓觀眾無暇細細品味,也無法啟迪更高層次的情感和意志。于是,在傳統美學趣味和深度意味消解后,“表征紊亂”異化了時代,無休止獲得滿足的是本能的欲望和對“物”的占有欲,“物化”時代的人們越來越被焦慮所糾結。

其三,娛樂節目的低俗化。法蘭克福學派認為,文化的商品化會使其批判功能喪失,并最終會喪失對現實社會的判斷而受制于傳媒。[7]目前,在嚴肅文化、精英文化遭商業文化大潮巨大沖擊之下,訴諸官能的消費文化愈來愈泛濫,訴諸心靈的嚴肅文化卻遁入困境。反映在電視傳播領域,文化品位低俗的電視劇和大量復制的游戲娛樂充斥屏幕,導致節目類型的過度同質化。國家廣電總局出臺限娛令對節目結構的調控也是勢所必行之舉。

廣播電視本應該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一些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爭得更多眼球的關注,降低節目品位、肆意惡搞等做法,對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且嚴重妨礙了社會主義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經濟效益的大行其道,理想價值的流失,實際意味著傳統優秀文化中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解構與被顛覆。于是,在電視屏幕上,種種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生活的中產階級的“活法”,沖擊著電視娛樂等現代藝術本來就必不可少的平民文化情結,動搖著電視娛樂本應該承載的對民族命運的殷切關懷和對民族生存狀態的當下關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周星在一次研討會上曾憂慮地指出,娛樂節目低俗化的結果,就是喪失電視的文化本性,讓有文化的觀眾疏離電視,讓電視人進一步追求無聊,進而導致民族文化傳播途徑趨于狹隘,使老百姓思想懶惰,沉浸于低級的娛樂狀態之中。

二、電視娛樂節目的倫理價值重構及發展路徑分析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今中國,“倉廩實”和“衣食足”基本實現,而“知禮節”和“知榮辱”并未完全達到。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時,大多是被動地接受,因而編導給予什么、畫面傳播什么、怎樣引導尤顯重要。由此,本文認為,傳媒在為全社會提供審美愉悅的同時,應承擔起教化社會等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正能量的重任。這也應是媒體存在的重要功能和依據。

(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現階段,全國各族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實現建黨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國一百周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艱苦奮斗的實踐目標,在共筑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作為社會建設助推器的各種媒體理應把反映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所需弘揚的中國精神貫穿其思想主流。一個時代應該具有自己的時代精神,一個發展著的社會也應該具有時代的思想主流。對此,電視應有所作為。電視頻道資源作為公共資源,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主流價值觀,保護本土傳統文化。電視娛樂節目同樣要承載全面反映中華民族偉大振興中的波瀾壯闊的現實,熱情頌揚催人奮進的為祖國與個人夢想而努力拼搏的社會主義建設模范人物和時代英雄,生動地表現廣大人民群眾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偉大實踐和豐富的精神世界。這一切都是當下中國電視弘揚主旋律的應有之義。

(二)喚起積極審美情趣

電視作為一種藝術能為觀眾帶來“審美的愉悅”。審美,是人們對一切事物作出美丑評判的一個過程。人們審美是為達到愉悅和完善自己的目的,這也是電視娛樂節目的價值之所在。而審美包括娛樂又高于娛樂,是詩化與升華的娛樂;只有通過選擇,提煉,純化,升華的娛樂才能夠逐步過渡到審美的境界。觀眾在欣賞電視娛樂節目時,其滿足娛樂需求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其從審美活動中獲得愉悅的過程。當前電視娛樂節目的大量復制,使其失去“獨創性”,在喚起觀眾積極的審美情趣方面顯得乏力無為,也就達不到審美的效果。所以,電視娛樂節目要承擔審美文化的功能,就要努力構造一種具有鮮明意識形態傾向的電視精英文化,凸顯收看電視不是一個純粹的消遣過程,而是一個塑造崇高精神的過程,以此充分發揮娛樂的積極作用。

(三)培植深刻文化內涵

娛樂應成為高雅文化的化身。電視娛樂更重要的是靈魂要高尚,要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應以高雅精品的文化內涵贏得競爭中的優勢,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來履行電視媒體在國家提倡文化軟實力的號召中理應承載的責任和義務。

電視媒體的本身特性決定了它必須用一種“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吸引觀眾的視線,必須走群眾道路,這就要求電視媒體在娛樂大眾的同時,重視節目文化內涵的開發,使電視娛樂節目能夠順應當下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傳遞,進而整合價值、凝聚社會、維持秩序直至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由湖南衛視2008年開始精心打造的《天天向上》欄目,節目類型新穎,詼諧幽默,直到今天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和較高的收視率。其成功之處就在于它善于整合我國傳統文化與大眾文化,并重新開發新的文化資源,帶領觀眾圍繞“禮儀文化”,通過真人秀、情景劇的展現方式,讓觀眾體會娛樂的同時,心靈產生碰撞、情感交織以及精神升華。作為娛樂節目,應多多整合諸如榜樣的力量、精神的召喚、價值的傳遞等合力所鑄就的具有深刻文化內涵與節目品位的精神佳品呈獻給觀眾,在全社會形成一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有益支撐,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化邁向一個新臺階,也實現電視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我們應把電視放在國家和民族的高度,讓其釋放優秀文化、先進文化對人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力量,激勵人們更加追求高雅的人生志趣與高品位的生活質量。平庸之作不能繁榮屏幕,娛樂節目也只有在電視文化中分量有度、精品匯聚時,才能展示它本身的魅力,做到審美愉悅與思想價值的辯證統一,對觀眾、對社會也才能產生積極健康的影響。

[1]李建秋.從發生學看中國娛樂文化的起源與發展[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54.

[2]李澤厚.美學三書[M].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3]尼爾·波茲曼.章艷譯.娛樂至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傳播學概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各界熱議廣電總局《意見》:莫為娛樂遺忘道德[EB/OL].http://www.ce.cn/xwz/2011 -10 -28.

[6][7]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娛樂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我的生活自身就是一種娛樂
如果記住就是忘卻
誰遠誰近?
娛樂眼
娛樂眼
娛樂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