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美學課程的審美教育理論與大學文化建設相結合的路徑——以宿州學院大學文化建設中的審美教育為例

2014-04-10 17:21
宿州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宿州美育學院

趙 東

宿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宿州,234000

1 審美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

美學課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即美學基本原理、美學史和審美教育(美育)。審美教育理論并不復雜,可是審美教育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性,只有將審美教育理論貫徹在學生的日常行為之中,才能真正發揮該課程的內在價值。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從美學課程的自身特點出發,將審美教育與大學文化相結合不失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在美學課程的學習方法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審美教育和其他美學理論一樣,也是從實踐中來,又要回到實踐中去??墒?,審美教育理論和現實的結合比起其他學科來說,無論是廣度還是難度都要大得多。

審美教育基本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容:審美人格教育、藝術審美教育、人生理想教育。蔡元培先生作為中國現代美學的早期代表人物,曾對美育的功能作過這樣的總結:“我以為如其能夠將這種愛美之心因勢而利導之,小之可以怡性悅情,大之可以治國平天下?!保?]蔡元培先生的美育觀強調美育的社會功能,把美育作為完善國民道德和改良社會的手段,他認為美育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興衰。從蔡元培先生的美育觀出發,審美教育一定是和社會實踐以及受教育者的日常行為息息相關的,那么對受教育者的行為規范進行引導,讓受教育者從自己的社會實踐出發,通過社會實踐反映出人的高尚的審美情操,才是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審美教育是運用審美現象和審美認識的基本特點,通過受教育者的審美活動而體現出來的。審美現象是審美關系中的特定社會現象,而審美關系是人與社會生活的特定關系,審美關系具有四大特征,即感性直觀性、自由超越性、社會實踐性和情感藝術性。從這四大特征不難看出,審美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普世情懷和人生境界為準繩的。審美經驗與一般社會經驗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審美經驗是合乎更為普遍的人類永恒利益的,而不是以追求狹隘的個人私利作為根本追求的。因此,審美經驗的養成需要對受教育者的審美價值觀和社會認識作一個全面的調整。審美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而高校在審美教育中承擔著無法取代的作用。高校作為審美教育的主要陣地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一是高校具有集中、高效的優質學術資源;二是幾乎每個高校都在凝聚各具自身特色的大學文化;三是高校擁有優美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上述三者在高校美育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孕育美育環境,發揮美育功能,如果能將審美教育與大學文化建設相協調,以美育促進大學文化建設,以大學文化建設貫徹美育功能,必將形成和諧校園文化,打造審美文化氛圍,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高校審美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情操,樹立大學生高尚的審美理想,奠定大學生崇高的人生審美境界,最終實現審美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總體來說,大學審美教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是將大學文化建設中的校園環境建設與審美教育相結合,突出校園環境文化的審美教育特色,凝聚校園文化環境的亮點,讓學生的審美觀在一個充滿審美文化的環境中不自覺地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將功利性知識學習和人生境界提升相結合,讓學生意識到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我的生存,而是與全人類的素質提升和生存質量改善相關,從而樹立遠大理想,從個人私利的小利益中解放出來,投身到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發展大計中去。三是審美教育要面對當前社會與文化的諸多挑戰,提高學生的美丑辨別能力,以美好的情操面對現實、應對挑戰,“使我們的學生通過審美教育,具有在新的復雜環境中審美地生存的能力”[2]。

2 審美教育與大學文化建設之實踐

宿州學院是安徽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皖北大地,定位于應用性和地方性,以工科為主,創文化育人的品牌。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說,大學文化建設的任務尤為艱巨:一方面要突出工科課程的主要地位,大力加強學生的就業導向和服務地方經濟的應用意識;另一方面又要加強學生的社會擔當和社會責任意識,提升學生的人生理想,創應用型高校的文化品牌。這給宿州學院的大學文化建設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宿州學院以“三館一園一所”為抓手,將賽珍珠的博愛慈善精神,孟二冬的淡泊名利、潛心治學精神,革命者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作為宿州學院大學文化的重要支撐,踐行各種大學文化建設的新舉措。

宿州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緊扣著上述幾個主題。賽珍珠紀念館、孟二冬紀念館、革命傳統教育館,還有大學生創業園和賽珍珠研究所,這些大學文化研究和展示的場館成為大學生大學文化教育的場所。在宿州學院的校園里,處處可見與這些大學文化精神建設相關的地名和標志性建筑,比如校園的南北走向主干道被命名為二冬大道,校園中心的觀賞湖被命名為珍珠湖,二冬大道旁矗立著孟二冬的塑像,珍珠湖邊坐落著古色古香的賽亭。這些人文景觀體現出校園文化的厚重和人文追求。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既要突出精神文化的文化內涵,又要兼顧校園環境的藝術審美效果。校園環境文化的作用在于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學生時時感受到校園文化無處不在的深遠影響。宿州學院還注重校園文化體育設施的建設,不僅建設了音樂廳、籃球館、游泳館和網球館,而且注重校園文體活動開展,校園文藝表演和體育活動層出不窮,給學生充分的鍛煉身體和陶冶情操的機會。

在課程教學上,不僅要傳授學生文化知識和工作技能,還要將審美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去。宿州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結構強調應用性課程群,并將課程群對應著社會崗位群。這樣的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帶有明顯的注重社會實用性的功利化色彩,因此,更要強調在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上將大學文化精神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這就要求在教學方法上加強文化培育的功能和環節。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審美教育環節是可以和任何一門課程教學相結合的。對于宿州學院這樣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往往過于強調課程的功利性目的,而學生也往往容易以有用沒用作為衡量課程的標準。這種教學思路與高校的文化傳承和文化引領功能是不相適應的,大學教育需要從更高的文化起點來著手。事實上,不管是謀生性課程還是工具性課程都有著美的成分,關鍵是如何將看似枯燥的課程轉化為具有審美教育特征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審美教育的美感享受。宿州學院在課堂教學的審美教育方面采取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比如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由學校教務處統一審核,在多媒體的形式和內容上全面把關,不僅保證多媒體課件的內容符合教學需要,而且對多媒體課件的審美效果上也有相應的要求,讓學生通過精美的多媒體課件來達到美的享受,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文化藝術氛圍。宿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承擔著全校教師課堂用語和普通話課程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和教師用語的準確性。宿州學院思政部承擔著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任務,思政部的教師幾乎全部兼任大學文化研究中心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文化建設相結合也成為宿州學院教學科研改革和大學文化建設的一個特色。體育學院承擔全校的公共體育教學,學生從各種體育活動和民間舞龍、舞獅等表演中不斷磨練自身的意志品質,同時還得到很多有益的人生啟示。音樂學院和美術學院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畫展、靈璧石研討會、音樂演出和各種類型的藝術比賽等。這些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激發了學生的愛美情懷,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人生境界。

當下的社會環境與高校校園文化環境有一定差異性,因此,大學審美教育承擔了大學文化建設的前沿任務。在當下經濟建設的社會大背景下,很多學生不同程度地受到拜金主義和純粹功利主義思想影響,利己主義橫行,傳統文化流失。在多元文化的沖擊等因素下,很多大學生喪失了遠大理想,人文情懷不夠,對于美丑善惡的辨別能力缺失。山東大學教授曾繁仁說過:“在新的世紀我們不僅要教育我們的青年學會生存,而且要教育他們學會審美的生存。這就是審美教育所肩負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保?]審美生存是人類的共同追求,也是當下工具理性泛濫、實用主義思想甚囂塵上的國際大環境下審美教育工作者對未來發展作出的新的探索。審美教育的實質是素質教育和人生境界教育,這個任務的艱巨性決定了僅僅依靠美學課程本身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大學文化建設和審美教育相結合就越發顯得重要。近年來,宿州學院大學文化研究中心在大學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主要表現在承擔了大學文化的相關科研課題,并且通過各種形式對每一屆學生進行宿州學院大學文化精神教育活動。在新生入學教育時,由學校組織學生參觀賽珍珠紀念館、孟二冬紀念館、革命傳統教育館活動,每年都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校園文化教育主題活動,比如“賽亭杯書畫活動”、各種愛國主義教育講座和孟二冬精神的宣講活動等。

3 大學文化建設中貫徹審美教育理論的幾點建議

審美教育從根本上說是為了培養審美的人,這個過程十分艱巨,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實現。這就要求在大學文化建設中注重審美教育效應問題,“所謂審美教育效應,是指在審美實踐活動中,審美價值理論被受教育者所接受,繼續審美創造的過程,又稱其為審美文化的再生性過程?!保?]從美學課程的審美經驗理論來看,審美經驗包含著審美認知、審美理解和審美創造三個重要因素。這三個層面的教育實質上是同時進行的,而且都是落實在審美實踐的具體行為之中。審美實踐活動是主體的富有創造性的活動,即自由自覺的活動。馬克思提出了一個普遍性的結論:“人也按著美的規律來建造?!保?]審美實踐活動的完成關系到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的養成,審美價值觀的樹立,審美情感的陶冶和審美理想的構建。大學文化建設中的審美教育是對學生的外在行為和內心深層的全面“陶養”。宿州學院在大學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可是從審美教育效應方面來看,還存在著一些有待改進之處。

首先,在校園環境建設上缺少統攝全局的精神“亮點”。宿州學院校園環境建設中突出了孟二冬的嚴謹治學的精神和賽珍珠的慈善博愛的國際情懷,而且也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可是大學文化精神的內在要求沒有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的細節中去。比如,校園內沒有相關的好人好事的宣傳欄,也很少樹立嚴謹治學、熱愛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典型事例。與此同時,校園公益性活動開展不夠,教室、走廊、宿舍、食堂、圖書館都缺少相應的文化設施和文化場所。大學校園是師生共同創造的一個以學術文化、精神文化、環境文化為核心的審美文化載體。在肯定宿州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成就的同時,也應該看到,美麗校園、文明校園的建設還需要以更高的審美眼光來衡量。宿州學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學術研究氛圍還有待加強,審美教育的效應還需要進一步和高質量大學文化的要求接軌。

其次,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特點決定了在專業目標和教學方式上與創文化品牌的思路不相協調。至今,宿州學院仍在探索如何實現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審美教育和審美情操方面的突破。賽珍珠的博愛情懷在宿州學院的師生身上如何彰顯,孟二冬的淡泊名利思想如何在教學科研中和學生的日常學習相協調,這些問題都是需要逐步解決的。審美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一個漫長的建設階段。

最后,師生精神面貌需要進一步加強,才能體現出審美教育的真正內涵。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要落實在人在精神上的自由解放和人生理想實現的幸福感上。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師生面臨巨大的挑戰,在教學方式、科研成果和就業策略上都要承受應用型轉型帶來的巨大壓力。因此,師生的心理調節和自我激勵是必要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追求社會價值的美好愿望與人生價值的重新發現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美學課程中的審美教育包含著豐富的內容,表現形式也靈活多樣,衡量審美教育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不僅看學生對審美教育理論的掌握情況和理解程度,還要看師生如何將審美教育的理想落實到日常行為和對認識水平的提高上來。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珍惜在校期間的美好時光,勤奮學習、助人為樂、關注環保、提高責任、博愛奉獻都是美育的最佳表現。審美教育和大學文化的共同理想決定了美育理論和大學文化建設結合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審美教育理論與大學文化建設的結合,可以實現教學活動與校園文化活動的良性循環。

[1]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449

[2]曾繁仁.審美教育:一個關系到未來人類素質和生存質量的重大課題[J].山東大學學報,2002(6):8-10

[3]顧榮佳,馬國柱.審美價值與審美操作:審美教育對審美價值的實踐證實[J].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3):448-453 (責任編輯:劉小陽)

猜你喜歡
宿州美育學院
安徽宿州靈璧縣:多措并舉發展特色產業
初等教育學院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宿州學院
宿州綠地城基坑防洪安全設計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師
學院掠影
“鉆”研40年 宿州地下終于挖出鉆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