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高效數學課堂的五大關注點

2014-04-15 11:29吳平年
甘肅教育 2014年5期
關鍵詞:課堂氛圍情境創設數學教學

吳平年

〔關鍵詞〕 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情境創設;課堂氛圍;

課后拓展;有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5—0082—01

細節決定成敗。關注教學細節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學實效的必由之路。那么作為一線數學教師,該如何把握教學細節,把數學課堂打造得更高效呢?下面,筆者以“統計”一課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想法。

一、關注課堂情境的創設

有效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是一種藝術,它可以激發、喚醒、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例如,在教學“統計”一課時,教材的內容是讓學生統計已經擺好的花,統計每種顏色的花各有幾盆。出于對學生的了解,我知道學生對于這樣的問題會感覺很枯燥,于是我在尊重教材又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舉行的“放風箏”活動,創設改編了這樣的問題情境:“你最喜歡什么樣的風箏?你們數一數每種顏色的風箏各有幾個?”果然,課堂上學生都爭先恐后地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風箏,顯然他們對此話題非常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達到課堂高效的目的。

二、關注學生的認知起點

心理學認為,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是建立在已有經驗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把握好課堂,就必須對學生的認知起點有所了解。教師備課時必須要時刻思考:這些方案有沒有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有沒有為學生提供充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例如,教學“統計”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想出統計的方法,如問一問、數一數、分一分、排一排等,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大家都清楚明白地看到喜歡每種風箏的人數呢?同學們討論一下?!?結果大部分學生都想到用“涂小方格”的方法,結果在我預料之外。課后反思:學生以前學習過這樣的方法,再加上課前我給學生每人發了一張沒有涂色的簡單的條形統計圖,所以他們才會這樣說。本來是為后面的一個練習而準備的,結果卻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這不是我期望的結果。因此,要想使課堂高效,關注學生的認知起點很必要。

三、關注學生回答問題時的評價

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有的學生回答得非常好,有的學生卻回答得語無倫次。這時候教師就會按捺不住,忍不住想數落幾句,這無疑給回答得不好的學生當頭一棒,不僅打擊了學生的自尊心,還嚴重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我在教學“統計”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到統計圖和統計表各自的優越性,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統計圖和統計表相比,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有幾個學生踴躍回答,結果都是說喜歡統計表,實際上他們說的理由很到位,但我臉上還是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而且也沒有注意到學生當時的情緒變化。課后反思,覺得挺內疚。我知道,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不經意的表情都將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更多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應該期望他們完全按照老師的想法說。

四、關注課堂氛圍的營造

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十分重要,做不好會適得其反,這就需要教師精心的設計與引導。例如,在“統計”一課中,為了使課堂氣氛活躍,我提前對學生做了要求,結果造成了相反的效果:“老師發給你們的學具紙要保存好,不能弄爛,不讓你拿你不要提前拿出來。別人發言時,要坐端正,認真聽,多動腦筋思考,積極舉手發言,回答問題聲音要洪亮?!边@些要求不說可能效果更好,因為平時上課也強調。提前強調了這么多要求,就好像把學生的手腳都捆綁起來了。課堂上學生顯得不知所措,導致整節課的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不太活躍。真是欲速則不達!

五、關注課后拓展

數學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在是否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而數學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現為學生能否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是否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課后拓展應成為每位數學教師重視的問題。在教學“統計”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統計的意義和作用,我設計了問題:“課后你還想統計些什么?”有的學生說可以統計喜歡的顏色,有的說可以統計喜歡吃的水果,還有的說可以統計大家的生日等等。課后拓展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延續,因此,關注課后拓展這一細節,也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

編輯: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歡
課堂氛圍情境創設數學教學
促進學生課堂有效思考的幾點做法
情境打動孩子心靈,提高閱讀感悟效果
幼兒在體育游戲時情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