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能專業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2014-04-29 02:32沈向陽卓獻榮鄧玉艷
中國電力教育 2014年36期
關鍵詞:熱能畢業設計校企合作

沈向陽?卓獻榮?鄧玉艷

摘要:對熱能與動力工程(制冷與空調)專業畢業設計的現狀進行了說明分析,并指出采用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解決當前畢業設計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通過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發現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豐富了畢業設計的選題,提高了校內指導教師的實際工程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最后根據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關鍵詞:校企合作;畢業設計;熱能;制冷與空調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36-0168-02

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企業對畢業生的知識能力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畢業生不僅需要掌握所學專業的理論知識,還需具有較強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對于工科專業的學生而言,傳統的課堂教學和書本學習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這一新的要求,因此造成高等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和社會嚴重脫節,高等學校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通過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來實現,其中畢業設計過程是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1]

畢業設計是大學生在完成全部課程以后,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一次大型綜合性訓練,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一個關鍵性教學環節,是大學本科教學的最后一環。因此提高畢業設計質量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直接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目前研究較多的是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教學模式。[2]德國應用科學大學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為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通常來說,在企業中完成畢業論文的學生比例可達到60%~70%。[3]在國內也進行了大量的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4]并得出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可最大限度縮短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之間的差距,保障良好的就業機會。這也是我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制冷與空調)專業(以下簡稱熱能專業)作為省特色專業建設點的一項重要建設目標,同時也是培養快速適應企業的應用型制冷與空調類人才的迫切要求。本文針對我校熱能專業畢業設計的現狀,對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進行了探索,并對實踐效果進行了總結分析。

一、熱能專業畢業設計的現狀及分析

1.畢業生就業現狀對畢業設計的影響

隨著人們生活居住條件的改善,對空調和冰箱等的需求越來越多,相關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且珠三角相關產業較發達(如美的,格力,科龍等),因此我校熱能專業的就業形勢較好,但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式教育轉化為大眾化教育,企業要求從注重學歷文憑轉向注重素質能力。由于畢業設計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進行,部分找到工作的同學去企業實習,未找到工作的同學疲于找工作,因此實際用于畢業設計的時間有限,尤其是在校進行畢業設計的時間更少,從而嚴重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如何保證畢業生的畢業設計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同時使畢業設計符合企業要求是目前我國高校教育必須思考的問題。

2.畢業設計選題的現狀

傳統畢業設計題目一般由學校指導教師給出,題目多數為經驗的模擬課題,真實課題少,這種單一的選題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利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渴求,所選題目與學生畢業后的實際工作聯系較少,因此學生對所選課題不感興趣,設計過程中熱情不高,主動性較差。此外有些畢業設計課題已沿用多屆,部分學生都可以找到已往的畢業設計說明書及圖紙,造成部分畢業設計存在抄襲現象,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和發揮,同時對抄襲者和其他同學的學術態度有極惡劣的影響。

3.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現狀

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高校在校學生人數較多,而畢業設計指導教師人數略顯欠缺,同時指導教師承擔著繁重的課堂教學和科研任務,因此有時教師忙不過來,疲于應付。當前高校青年教師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學校直接到學校,學歷高,研究基礎好,但工程實踐經驗明顯不足。部分老教師和企業聯系較少,無法緊跟技術更新的步伐,造成專業知識及技能落伍。而傳統畢業設計是以學校老師指導的單師型指導模式,指導教師從內容到形式全程負責。指導教師由于精力不足或自身知識缺陷會給學生畢業設計帶來不利影響,從而造成學生和企業不能無縫對接。

4.畢業設計時期教學管理的現狀

由于就業壓力大,很多學生在大四找到工作后按照工作單位的要求去企業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往往為了滿足企業的要求而耽誤了畢業設計進度,盡管我校在畢業設計管理方面有相應的檢查制度和評分標準,但是部分指導教師為了學生的就業,在檢查畢業設計進度時往往采取過分寬容的態度,畢業設計最后的成績評定過松,從而導致畢業設計質量下滑,甚至形成了惡性循環,因此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教學管理非常重要。

二、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探索

1.畢業設計和畢業生就業結合的探索

畢業設計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進行,此時,本專業畢業生大部分有了就業意向,部分用人單位希望準員工能早日投入企業建設,以解決其人力資源的不足。沒有就業意向的同學也希望通過有實際意義的畢業設計提高自己專業技能,順利找到工作。因此,畢業設計可以和畢業生就業結合起來,即進行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滿足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實現畢業生與社會、與工作的迅速對接,這也是熱能等特色專業實踐環節建設的要求。

2.畢業設計選題的探索

畢業設計選題確定了設計的方向、角度和范圍,我校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開拓了多種選題模式,主要有:根據就業企業課題選題、根據指導教師推薦企業課題選題和根據指導教師的產學研項目導向選題。指導教師推薦企業主要是指導教師利用自己與企業或本專業已畢業學生的聯系,推薦畢業生進入企業進行畢業設計。企業課題選題的畢業設計題目一般由企業工程師提出,校內指導教師需對企業擬定的題目進行審核,修改不符合教學要求的題目。指導教師的產學研項目包括現有項目和已完成項目,現有項目具有探索性、前沿性,已完成項目具有成熟性。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并結合畢業的去向,選擇合適的畢業設計題目。選題時,學生和指導教師雙向選擇,學生選題分第一和第二兩個志愿,選題后根據學生和指導教師的具體情況,優化雙向選擇的結果。學生選題后,由于工作的變化,在中期檢查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畢業設計題目進行更改,但具體的教學管理過程需進一步完善。

3.畢業設計雙導師制的探索

“雙導師制”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最早是指研究生教育中使用的校內、校外導師共同培養人才的模式,其目的就是要真正提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應用型人才。過去一段時間,利用校外資源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在一些高職院校已經全面展開,而對諸多本科院校而言,卻還不太廣泛不夠深入。[5]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是讓學生與企業無縫對接,順利的完成就業,并成為企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但目前的校內畢業設計教學與企業需要存在脫節,因此需要采用“雙導師制”的模式來提升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畢業設計“雙導師制”的指導教師由學校的一名教師和企業的一名工程師組成,在本專業的前期探索中,發現校外導師很難擔任主導責任,因為企業生產是第一位,而合作培養學生對企業是可有可無的,在實際的指導中經常出現責任不到位,畢業設計進度跟不上學校的要求。因此本專業現實行以校內導師為主、校外導師為輔的指導模式,校內導師側重于畢業設計的理論、規范及進度管理,校外導師側重于設計的具體技術性問題。校內導師主動定期與企業導師和學生加強聯系,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校內、校外做畢業設計的學生都統一在學校進行畢業答辯,由校外導師對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學生的工作量、設計水平、獨立工作能力進行評價,結合答辯情況,綜合評定學生成績。

4.畢業設計時期教學管理的完善

采用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模式后,學生準備去企業進行畢業設計前,學院要收取企業開具的接受證明存檔,并需與合作企業簽定委托畢業設計協議書,同時校內指導教師做好出行動員工作,建立與學生的聯系方式,保證與學生之間聯系暢通。畢業設計進行過程中,校內指導教師需掌握學生在企業進行畢業設計的工作進度和設計質量,并對畢業設計的全過程進行監控。為了有效的對畢業設計全過程進行監控,必須完善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體系,[6]同時需完善校內指導教師到企業的走訪和現場指導制度。

重視畢業設計的中期檢查,檢查時需關注學生對課題任務是否明確,進度是否落實,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并將中期檢查的結果納入平時考核成績中。畢業設計的后期,要求學生集中兩周返校進行畢業設計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強化知識的連貫性和綜合應用能力。最后一周,專業教師組需對畢業設計成果進行交叉評閱,并邀請校外指導教師進行公開答辯,最終根據學生的平時考核成績、畢業設計質量的評分、畢業設計答辯環節的評分、并綜合企業指導教師的意見給出最終成績。

針對部分學生由于工作變動等原因,造成畢業設計題目需更改,本專業做如下規定:在中期檢查前,開題報告后,需提交畢業設計題目更改申請,并同時提交更改后的開題報告,在中期檢查后,則畢業設計題目不能更改。但學生離開合作的企業后,學院與合作企業簽定的委托畢業設計協議書自動失效。

三、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實踐及成效

在近兩年的實踐教學中,我校熱能專業積極采納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模式,畢業生可根據已有工作和指導教師的情況在一定時期內自由換題,滿足其畢業后的工作需要。2013年,我校熱能專業畢業生68人,其中參與校企合作的畢業生為18人,但校企合作過程中有2人由于找到其它合適的工作而中途退出,實際只有16人完成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通過對該16人畢業設計的調查,發現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課題全都來源于企業急需解決的工程實際課題或科研課題,畢業生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根據自己在企業中所作的工作,高質高效的完成畢業設計。參與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學生普遍反映校企合作有利于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工程方面的能力。

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克服了由教師自擬的部分畢業設計題目不能與工程實際結合的弊端,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興趣。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豐富了畢業設計的選題,使得新題目所占總選題的比例明顯上升。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作為導師,解決了學校指導教師數量不足的難題,與此同時,高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可深入到企業與企業工程師一起指導畢業設計,提高了校內指導教師的實際工程能力。通過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加深了學院與企業的相互了解,使學校能夠及時把握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為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提供了參考依據,同時有利于產學研的實施,促進了雙方在教學、科研、生產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以校內指導教師為主的指導模式,使得校內導師可全程跟蹤畢業設計的進度,有效保證畢業設計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

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在實踐過程中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參加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學生比例較小,主要原因是企業覺得搞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需花大量的時間培養學生,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生產,但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往往要求有實習工資,而參與合作的學生畢業后不一定在合作企業工作,從投入和產出角度來看,企業覺得不合算。如果學院要求學生不拿實習工資,那么學生在企業進行畢業設計的經費,學校很難解決。為了提高參與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學生比例,筆者認為:工作還沒有落實的畢業生,可利用其集中畢業實習的背景,選擇與集中畢業實習相關的題目進行畢業設計。畢業設計可加大產學研項目導向選題,2014年我校熱能專業畢業生78人,產學研項目導向選題21人,比2013年有明顯提高。

盡管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由于其有許多突出優勢,尤其在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可促進畢業生與社會無縫對接,增強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已經引起本專業領域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陳希有,牟憲民,劉鳳春,等.關于多樣化畢業設計教學方法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2,(8):59-60.

[2]周健,周全法.“獨立—實際—校企—就業”緊密結合的畢業設計(論文)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12(6):82-84.

[3]孫進.德國應用科學大學校企合作的形式、特點與發展趨向[J].比較教育研究,2012,(2):41-45.

[4]吳亞男,毛有虎,石懷偉,等.校企合作創新畢業設計新模式[J].中國成人教育,2010,(13):68-69.

[5]吳巍,祁焱華,王紅英.建筑類專業畢業設計環節中校企合作的實踐研究[J].設計藝術研究,2012,2(4):118-120,125.

[6]施全峰,周立春,孔旭.構建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8,(1):22-23.

(責任編輯:劉翠枝)

猜你喜歡
熱能畢業設計校企合作
化學反應與熱能思維導圖
高校畢業設計展吸引業內眼球
熱能來自何處
畢業設計優秀作品選登
基于FPGA的畢業設計實踐平臺實現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基于GE的熱能回收裝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