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患者急性期的體位護理

2014-05-30 18:46鄧雪梅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關鍵詞:腦卒中急性期分析

鄧雪梅

【摘 要】目的:探討腦卒中患者急性期體位護理的主要作用。方法:對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進行護理分析,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5人。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其中觀察組患者采取體位護理,讓患者的情緒穩定之后,再進行功能恢復鍛煉。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在進行護理之后,觀察組的運動功能評分,神經缺損評分等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卒中患者急性期進行體位護理,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腦卒中;急性期;體位護理;分析

腦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對中老年人有著非常大的危害。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老年化的加速,高血壓患者變得越來越多,導致腦卒中的發病率有升高趨勢[1]。為了能夠提高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效果,配合優質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對于腦卒中急性期患者進行護理是非常重要的,而體位護理則是腦卒中患者護理的重要內容,本文主要對腦卒中病患者進行體位護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將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5人,其中男82例,女68例,患者的年齡為53~88歲,平均年齡為(71.5±5.5)歲,所有患者均經過CT檢查確診為腦卒中,其中腦出血25例,腦梗塞113例,蛛網膜下腦出血1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取體位護理,下文進行護理介紹。

1.2.1 仰臥位護理 急性期患者需要臥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動,護理人員可以將患者的床頭抬高30°左右,促進患者的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現象。由于患者在仰臥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皮膚受壓現象,長久下去會血氣不暢,從而導致便秘、褥瘡等現象的產生。因此,必須要進行體位的更換,護理人員每3小時幫助患者翻身一次,在翻身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注意動作輕柔,避免患者頭部受到震動。

1.2.2 側臥位護理 側臥位護理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側臥位能夠導致關節承受的壓力更甚,對患者進行側臥護理能夠有效緩解肢體痙攣的情況。護理人員必須幫助患者上臂前伸,避免肩關節受到壓迫,肩關節必須延伸,手心向上,患側關節微微向后伸展,膝關節微微彎曲。

1.2.3 健側臥位護理 健側護理主要是患側在上,健側在下。護理人員可以將一個枕頭放到患者胸前,讓患者的肩部向前伸展,上臂伸展放到枕頭上,在患者的腳下放置一個枕頭,讓患者的膝蓋自然彎曲,頭下盡量不要放置枕頭,避免患者緊張性頸反射。

1.2.4 坐位護理 患者在發病的時候存在意識障礙,必須要對患者進行治療,當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的時候,應該要對患者進行坐位鍛煉。其方法包括:在治療疾病的2d起,護理人員利用折疊病床,將病床抬高45°,每次進行坐位練習4~5分鐘,練習要循序漸進。對于一部分患者來講,當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時候,護理人員應該進行半臥位暫時過渡,避免在進行坐位護理的過程中對患者造成影響。

1.2.5 半俯臥位護理 除了上述幾種方法之外,護理人員還采用半俯臥位緩解患者痙攣狀況,患者側身伏臥在長形枕頭上,肩關節前屈,肘關節和腕關節都微曲,踝關節保持中立位。觀察患者的病情,再調整患者的體位,緩解患者機體痙攣情況。

1.3 評價方法

在護理一個月之后,對患者進行療效評定,采用運動功能積分法對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經過一個月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指標有下降趨勢,兩組之間的比較如表1所示。

3 討論

腦卒中又稱為腦出血和腦溢血,是腦中風的一種類型[2],它是一種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現象,常見的患發人群為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主要是由高血壓、顱內血管畸形等方面引起的[2]。腦卒中患者由于起病急,若不能及時治療的話,則容易導致殘疾甚至死亡。據衛生部統計,我國每年新發現的腦卒中患者達到145萬例。

由于高血壓患者在情緒激動時,往往會出現血壓升高現象,因此很容易患上該疾病。腦卒中的病情發展十分迅速,患者在患病期間內表現為:神經系統損害、肢體偏癱等,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疾病,嚴重威脅著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如何保證腦卒中患者能迅速健康地恢復,是護理人員需要注意的首要問題,為了能夠保證護理質量,護士應該轉變自身的護理觀念,明確自身的職責,從而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實現護理以人為本,通過幫助患者擺放正確的臥位,讓患者能夠更加舒適地臥床休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為患者的康復奠定堅實的基礎。根據患者的需求進行護理,不僅能提高護理效果,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3]。

本研究顯示,我院對腦卒中觀察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其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經過優質護理之后,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升,結果表明對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芳.170例腦血管意外所致偏癱患者急性期體位護理對生存質量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2):167-168.

[2]程光珠.腦卒中患者急性期的體位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 2011,26(22):2095.

[3]謝佩卿,曾秀月,蔡葉艷,等.腦卒中患者急性期的體位護理及預后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137-138.

猜你喜歡
腦卒中急性期分析
KD患兒急性期h-FABP、PAC-1表達與冠狀動脈受損的關系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礙的性別差異
DWI結合ADC圖在超急性期腦梗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