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語文閱讀能力的探究

2014-05-30 11:50趙志姣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誦讀閱讀語文

趙志姣

[摘 要]一般認為,閱讀能力的具體要求是: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察其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

[關鍵詞]語文 閱讀 有聲 誦讀

閱讀教學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在于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的最根本體現,也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探求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下面結合本人的一些教學經驗,就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要有聲誦讀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誦讀是閱讀的基礎。學生閱讀文章時,要掃清閱讀障礙。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生詞,讀準生字,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礎上才能誦讀。誦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學,并提高學習效率。誦讀時,眼、手、口、耳、腦等各種感官要同時活動。有聲誦讀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到作品的真諦,不經意之間對語言的那種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與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深切的體驗。要改變目前語文教學效率不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普遍較差的局面,萬萬不可對誦讀掉以輕心、等閑視之。為此,本人常有以下幾種做法:

1、嚴格把握識字關

由于本人所教學生都是來自鄉下,很多學生對一些字詞的認讀很成問題,因此,對這方面要做到認真仔細,絕不放松。在授課前,要求學生找出每篇課文中自己不會讀的字詞,并加以解決。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才能誦讀。

2、理解字詞的意思,準確把握句意文意

不能理解生字詞的具體含意,就難以理解句子的含意,不理解句子的具體含意,也就不能口味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生字詞就很必要。通常的做法是由學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生字詞,并借助工具書來解決;對一時不能理解的字詞加以討論,并解決之。

學生只有在這兩個基礎之上,才能對文章進行閱讀品味。

二、誦讀還可運用回味的方式

這既有助于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又能進行藝術品味,提高文化素養。具體有以下幾種做法。

1、利用語音、語調、語氣等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摹擬人物情態

如《最后一課》中韓麥爾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藤野先生》中體現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的學者風范,以及“我”對人生道路的選擇的閱讀等。

2、開啟學生情感的閘門,讓在文章中蘊涵的感情的潮水在誦讀中奔涌出來

學習《最后一次講演》,引導學生通過多次朗讀,體會在集會上聞一多先生的心情:對革命死難者──李公樸表示深切的悲痛;對反革命的劊子手──國民黨反動派表示刻骨的憤恨。學生的這種誦讀在不斷的得以加強,體味作者深刻的情感。

3、我們要善于體現氛圍,讓學生漸進入意境

在閱讀中,我們要善于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我們營造的氛圍中不知不覺的,逐漸的進入到課文的意境中來。

4、教師需要誘導學生反復朗讀內容含蓄的文章,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去品味會,重點是對詞、句的品味

三、溫故與學習新知識相結合

這里的“新”和“故”是相對而言的,可以趁熱打鐵,取本單元文章作比較,以求得到及時的鞏固和消化。很多課文在題材、立意、語言、技巧等方面存在著聯系點。在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比較閱讀,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從而使學生對課文理解趨向深入的同時,促進其比較思維和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即使有的文章學習時間相隔較長,但問題一旦拋出,也會自然促使學生迅速打開記憶之門,進行積極緊張的回顧和思考,這樣有利于思維能力的提高。在背景、立意、結構、方法、語言方面等作比較,都有助于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把對課文的理解推向更深的層次,進而提高閱讀能力??鬃泳驮f過:“溫故而知新?!钡脑?。學新溫故,在訓練求同辨異思維能力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對舊知的溫習中獲取新的啟迪??芍^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四、教讀課與自讀課相結合

新的課程教材,打破原有模式,分初一、初二、初三三個相互銜接的階段,按培養目標為線索組織單元。將一定的智能按一定的體系分解到各個單元中去,每個單元都有自己的主題,同時通過教讀、自讀課型落實該體系中的一到幾個問題。每一個單元都不是孤立的,單元內的課文都為完成單元的教學目標來設定,在能力形成中具體分工,而且分工不同。教讀課要求教師對學生作必要的啟發、點撥和講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并進行閱讀訓練,而自讀課文要求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獨立鉆研課文,理解課文;教讀選準突破點,而自讀則是在點上深挖井;教讀課文時教師要授之以漁,自讀課教師要給學生授之以漁。教讀是為教會學生學會自讀,因此,教讀是為自讀服務的。自讀與教讀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整體。

自讀既是教讀的基礎,又是教讀所追求的目標之一。教師通過教讀,給學生以必要的講解、釋疑、示范和講評,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另一方面,學生自讀能力的提高,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隨著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從而促使教師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步驟、方法和進度,以促進教讀取得更好的效果。自讀和教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缺一不可。實踐證明,自讀與教讀的有機結合,是提高課堂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

五、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但僅憑幾節語文課,就想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這是很難的,也是不可能的。有人曾說過:“語文學習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币虼?,要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必須促進課內外的有效銜接。一是要帶領學生直接走進生活去體驗、感悟、印證。要教育學生一個大語文的概念,讓學生理解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這就是語文,讓他們清楚語文無處不在,只要用心,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語文學生。二是要廣泛涉獵。僅僅靠教材的幾篇課文的學習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不夠的,也是不現實的。沒有大量的閱讀就不會有閱讀能力提高的可能。魯迅說過:“大可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專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睂@一點是有著廣泛的共識的。

猜你喜歡
誦讀閱讀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