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種悲涼美

2014-05-30 11:50杜小雨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審美情趣

杜小雨

[摘 要]《故都的秋》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意境清靜、幽遠,悲涼、落寞。此句籠罩全文,從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把秋的悲涼作為美的審美情趣和作家的藝術個性和審美追求。

[關鍵詞]審美情趣;作家的藝術個性;審美追求。

又一輪的高一,又一次的《故都的秋》,又一次的清、靜、悲涼。

郁達夫的悲涼美再一次在我心中縈繞……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好散文?!豆识嫉那铩穼懹谝痪湃哪臧嗽?,在這篇散文中作者郁達夫描繪了故都北京秋天如詩如畫,幾乎臻于完美的風物景致,表達了對于故都清秋的虔誠向往與崇仰, 那是一種超常的深情。 應當如何理解把握作者的這種宗教般的情感和禮贊呢?

《故都的秋》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意境清靜、幽遠,悲涼、落寞。作者在開頭這樣說:“……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贝司涮峋V挈領,籠罩全文,從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把秋的悲涼作為美的審美情趣和作家的藝術個性和審美追求。

在郁達夫筆下,五幅畫卷有一個共同的元素:穿越時空的意象,深遠地傳達出對生命的體驗與感悟,喚醒了人們對生命衰亡的深沉思考,這就是悲涼的本質。

郁達夫寫此文時,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云!久違了這個大城市,郁達夫所懷念的,僅是非常樸素的蘆花、幽靜的陶然亭、平淡的柳影、西山的蟲唱、潭柘寺的鐘聲,由此而知,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但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到了故都,他卻只是一筆帶過。因為故都,歷史漫長,文化積淀不在這些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表面上的名勝上,外來人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于骨髓里的傳統神韻,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作家對于北平秋天著力去描寫的是普遍存在于家家戶戶、街頭巷尾的那些景象。

故都的秋的悲涼美還表現在南北比較中。郁達夫本是江南人,為何會對北國的秋又著如此深切入微的感受和觀察,這是十分值得玩味的?!霸绯科饋?,泡一碗茶,向院子一坐”,看“碧綠的天空”,聽“訓鴿的飛聲”,數“漏下來的的日光”;掃街的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條條掃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些落寞“。這些都是經過作者的悠悠的態度過濾以后描繪出來的畫面,并且這等細致到極處的筆墨,既閑的清新,又輕籠著一層古城的滄桑,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孤寂。

涼風秋雨,落惢寒蟬,,這是江南也有的,“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在故都,槐樹的落惢滿街都是寒蟬的殘聲處處可聞,讓人不禁產生“天涼好個秋的感覺。然而,古城與歷史賦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時代風云和戰爭的硝煙中,搖搖欲墜,這不禁讓人產生出一種眷戀,對美的一種眷戀。故都的秋就美在他的情和靜,美在它的色彩濃,回味永,美在它的百讀不厭。這種美不似上海的熱鬧,南京的遼闊,揚州的秀麗以及杭州的沉著。這種美也因作者的追尋而永駐人間。

只有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以至對于故都的秋,作者“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作者的生活際遇使人感受著作者無處不在孤獨中品嘗著秋之悲涼美。

故都的秋的悲涼美還表現在中外比較中。中國文學里有一個“秋士”,讀本里又有歐陽子的“秋聲賦”與蘇學士的“赤壁賦”。試想,除了直面生命的衰亡,還有什么能引起沒有國別、人種、階級的區別的“一樣”的“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呢?而秋的“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更富悲涼美,而這“味”就在于對于秋天的悲涼之美的文人體驗和玩味,對于人生、生命的悲憫,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讀來自然增添了許多“厚重”感。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寂靜的,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嘆深深的藏在這簡淡的文字中,讓我們從中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美。

作者為何把故都的秋看得如此悲涼,要著力表現這種悲涼美呢?

一方面,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另一方面,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

北平,一座精美但又脆弱的古城,它承載了中華幾千年的文明,深到極處美到極致。在十九世紀突然卷起的風云中,他卻顯得如此的衰頹。1933年,日寇進犯,北平形勢岌岌可危。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社會的動蕩、當局的腐敗都在郁達夫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陰暗,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產生冷落和孤獨之感,所以喜好冷色,總想找寧靜處,“躲進小樓成一統”。但郁達夫不是只顧自家的頹廢者,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也是時時心以系之。而今,眼看著祖國將要陷入自己曾經留學過的異邦之手,痛惜之情可想而知。過去和現今,小家與大國,兩層感情的潮水浸過心靈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傷的印記。郁達夫雖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悲涼但仍美好的一面。

還與古典文化的浸潤滋養有關。郁達夫從小深受中國古典文化的浸染熏陶,祖國的文化浸潤滋養著詩人的靈魂。也孕育了一個炎黃子孫的赤子心結,更滋養了郁達夫對社稷蒼生憂患意識和捐軀國難的犧牲意識。郁達夫對中國傳統文化是熱戀的,而北平這座精致而又脆弱的古城,它飽吸幾千年文明的乳汁。美到極致。北平正是西方文明沖擊下走向衰敗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這不能不讓對傳統文化頂禮膜拜的郁達夫從心理感到一切將逝,而他心痛又無可奈何的悲涼。一個“故”字里頭包含著作者多少深沉的感喟??!“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它暗示昔日的繁華豐富,從而更使“都”具有一種歷史與文化的滄桑感,從一定意義上可以這樣說。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正是經過千秋歲月淘洗的中國文化的縮影。郁達夫在文中抒發了他對國事的憂慮,面對變革之秋的中國,表達了要像蘇軾《赤壁賦》而言的做真正的文人、在逆境中“飛鳴而過”的人生理想。文末作者“愿用生命的三分之二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這是作者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地時候”所發出的錚錚誓言,郁達夫真的將后半生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將自己的人生理想付諸實踐,實踐了自己的誓言。

讀《故都的秋》我們固然不必去追究作者有什么威嚴大義之詞,但對它的心靈感受的隱秘活動卻是應當細心體驗的,作者在文章結尾處寫到: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的住得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很難說這僅僅是一種對于自然節氣的流連依戀之情,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中寫下這段文字,也許人們不會去做任何聯想,可是即使撇開那特定的歷史背景,這段文字也仍然不失為感情深摯的好文章。

就此,那一種悲涼美流行于當時,深刻于現在,相信也會感動于后世。

猜你喜歡
審美情趣
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提高與培養
有效的美術欣賞教學探微
以生為本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研究
智障學生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
讓孩子喜歡上美術課堂
基于國畫教學中鑒賞力和審美情趣的培養
繪畫藝術的本質特征再認識
淺談技校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論賞識教育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