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智慧在朗讀中成長

2014-07-18 22:29王瑞平
新課程·上旬 2014年4期
關鍵詞:聲情并茂創設情境

王瑞平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p>

關鍵詞:感情朗讀;創設情境;聲情并茂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如何抓好學生的朗讀,使學生從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記憶和理解,從而受到美的熏陶,有美的欣賞能力,能生成美,創造美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感情朗讀,激發體驗

“讀”是語文學習的主旋律,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朗讀課文,朗讀課文的過程就是感知語言文字的過程。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教師加以適當的點撥,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一邊聲情并茂地朗讀,一邊展開聯想和想象,使語言文字所表述的內容融合成完整、連續的生活畫卷,在學生的頭腦中活動起來。讓學生與課文的情感產生共鳴,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帶領學生徜徉在文本語言之中。

二、聲情并茂,進入意境

教材中有許多涌動著人間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的課文。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父親面對一大片廢墟,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朗讀時,應帶著絕望和悲痛的心情。但是他想起常對兒子說起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用非常堅定的語氣來讀。最后父親挖了38小時,終于找到了兒子,父子間的有一段精彩的對話,應注意讀出父子劫后余生的欣喜若狂,以及兒子對父親的信賴和驕傲之情。

三、創設情境,體驗朗讀

根據語感情感特點,教學時應創設情境,激活學生貯存在腦中的相似經驗,引導聯想,在此基礎上獲得情感體驗,并把這種體驗遷移到課文的朗讀,以此內化語言,激活語感。如《軍神》一文中“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這句話,是全文的亮點,在理解語言時,一個學生說出“您割了七十二刀”后,教師抓住“七十二刀”問:“你們誰有過類似的經歷?”一個學生說:“在一次和同學追逐中摔傷了手,縫了三針?!睅焼枺骸爱敃r什么感受?”生:“有點痛?!睅煟骸凹僭O現在我在你的手上再割一刀,感覺怎樣?”生:“咬緊牙關,忍住痛?!睅煟骸霸俑畹诙??”“哭出來,忍不住了?!薄霸俑畹谌??”“要暈過去了?!薄巴瑢W們,才第三刀就受不住了,而劉伯承將軍承受了‘七十二刀呀!”通過情境的創設,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帶著這種體驗,學生讀出了對劉伯承的敬佩、仰慕、贊揚、驚嘆等獨特的感受。

四、馳情其中,生成朗讀

如,在教學《月光曲》時,我以貝多芬的《月光曲》作為背景音樂,聲情并茂地范讀課文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部分,之后引導: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貝多芬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呢?牽住情感。在學生初讀課文入情后,只要教師巧妙地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學生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當學生通過音樂和圖畫,對《月光曲》的內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時,水到渠成了,讓學生盡情地朗讀。讀出情感,讀出韻味,使學生走進了貝多芬的情感世界。

英國有位文學家說過:“書寫的藝術,哪怕在文法上修飾得再好,在表達語調時卻是無能為力的?!比绻馨押玫奈膶W作品作為語言的橋梁,利用標準的普通話表達出來,繪聲繪色地傳達給聽眾,就能達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境界??梢?,朗讀的重要性。朗讀是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課堂上學生瑯瑯的讀書聲是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崔巒.語文課程標準關注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河南教育,2003(01).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第八中學)

?誗編輯 王團蘭

猜你喜歡
聲情并茂創設情境
聲樂演唱中如何做到“聲情并茂”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也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合唱排練中“情”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