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轉變:由“提問學生”到“學生提問”——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2014-08-15 00:51楊風華
中國校外教育 2014年13期
關鍵詞:課文思維課堂

◆楊風華

(臺州椒江區第五中學)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一切創新始于問題的發現,而發現問題又源于強烈的問題意識。因此,問題意識也就成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切入點。教師必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從“絕對的權威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課堂提問也應由教師“提問學生”為主逐步轉到以“學生提問”為主,積極培養學生想問、敢問、善問、好問、樂問,實現課堂有效性。

一、不想問:學習主體無從落實

1.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前提

古人說:“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闭莆找欢康闹R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前提。我們要教育學生只有既學好課內知識,又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文化涵養,才能厚積而薄發,形成敏捷的思維,產生各種真知灼見,從而質疑問難。

2.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動力

求知欲是學習需要的核心。學生如果沒有強烈的求知欲,就難以產生成就需要和附屬需要,也就沒有“想問”的動力了。為激發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我在課前布置預習作業,還督促學生設立“問題卡”,把學習中產生的問題,寫在“問題卡”上,要求學生把“問題卡”夾在作業本中交來,或者在課前收集卡片,這樣我便能夠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使教學的針對性更強一些。同時讓性格內向,不愿在大庭廣眾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了提問題的機會。對于不愿提問題的同學,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3.開發訓練批判性思維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

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關鍵在于排除學生思維定勢的干擾,引導學生變換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教《愚公移山》時,筆者讓學生結合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重新審視“愚公精神”。同學們沉思片刻后,就有人大膽發言說:“愚公不怕困難的精神固然可嘉,但一味蠻干,實在不敢恭維,他完全可以打通隧道,開辟一條方便捷徑,何必每天挖山不止,浪費時間和勞動,讓子孫后代跟著吃苦?!币灿袑W生說:“當時沒有先進設備打通隧道,完全可以搬出大山,也可以在深山開發資源,未必去死挖山,這樣不是聰明得多?!贝送?,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立意,也可以有意設計一些逆向思維的作文題讓學生去思辨,如“要常樂莫知足”“老馬未必識途”“近水樓臺后得月”等。

二、不敢問:教學平等無從體現

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不敢質疑問難,是怕問錯了惹別人笑話,或是怕老師批評。

1.教學的“無錯原則”,增強學生提問的自信心

我們的課堂應實施教學的“無錯原則”,要允許學生“胡思亂想”,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存在。誠如有位優秀教師所說:“課堂提問沒有錯誤?!币屆總€敢于提問的學生不因提問錯誤而感到遺憾。因為任何一位學生的任何一個問題,其價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2.“弟子不必不如師”,開展平等的課堂雙邊活動

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講臺,扮演老師角色,學生講,學生問,學生答,學生提的問題更多,效果更好。學生要當好“老師”,學生就必須鉆研教材,發現更多的問題,思考解決辦法,以防被其他學生的問題難住,而其他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也更積極,都想把這位“老師”難住,看“老師”的反應。這樣,學生的顧慮少了,課堂氣氛活了,學生的思路開了,提的問題也就多了。

3.“情感是教學的催化劑”,建立伙伴型師生關系

情感是教學的催化劑,愛是教育的原動力。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以情感作為紐帶的。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動的話語、語重心長的教誨,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學生關閉、防范的心門打開了,敢說了,敢問了,學習的源動力就有了。

三、不善問:學習實質無從說明

學生的學習觀念轉變了,教師還必須給予學生以發問思路和思維方法的正確導向以及方法上的指導。

1.教學生在深度上學會思維,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問”的層次

初中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往往是膚淺的。在教學中,要善于激疑、質問,做到層層深入,不斷擴大思考的難度,在深度上教學生學會思維。如教《變色龍》筆者采用了層層深入法培養學生思維。在學生分析了警官見風使舵的性格后,再讓學生思考他性格中本質的不變的是媚上欺下。再進一步啟發學生追問:他為什么要媚上欺下?這一性格產生的社會根源是什么?使學生思維具有了相當的深度,從而完成了對文學作品的深層理解和感悟。像這樣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思考,可使學生在深度上學會思維,從而使學生“善問”。

2.抓住契機,設置矛盾,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大千世界“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有效地抓住教學中的契機,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會讓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比如教《孔乙己》,筆者一開篇就問學生:“孔乙己姓甚名誰?”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無疑“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馬上產生認知的沖突,很自然地認真研讀課文。接著筆者再因勢利導學生“孔乙己”沒有名字的深刻性,解決了本文的教學難點。

3.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問”的方法和技能

學生掌握一些提問方法,才能根據自己的特點提出問題。經過總結,我認為要讓學生掌握的提問技能有一下五種:了解性提問,如“這篇課文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何關系”“文章內容跟作者經歷有關嗎”;理解性提問,如“這一句話是什么意思”“這篇課文主要寫的什么內容”;探究性提問,如“這篇課文的主題思想是什么”“這篇課文的寫作特色是怎樣的”;比較性提問,如“這兩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異同”“這兩篇課文的語言各有什么特點,誰更好些”;創造性提問,如“這個詞可以換作”。

4.啟發學生如何表述問題

表述問題的原則是具體準確,并且要說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學生提問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簡單使用疑問詞,如一味簡單使用“為什么”“怎么樣”來發問。二是不能準確表述自己的思維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到現在,學生已經能提出一些讓你吃驚的問題了。如《風箏》一課,有學生問:“本來一般人做錯了事巴不得別人忘記才好,但魯迅的弟弟忘記了魯迅小時侯做的錯事,他的心情卻更加沉重和悲哀了,為什么會這樣?”還有學生問:“如果魯迅的弟弟一直記著這件事,豈不是會影響他們之間的兄弟感情嗎?”問題之犀利,角度的現代感之強,問題表達之清晰,怎能不讓老師喜出望外?

四、不好問:主動學習無從具有

人的思維起源于直接的情境。教師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中不斷提高獨立思維,培養學生的“好問”能力。

1.創設形象化的問題情境

初中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還不強,但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侗秤啊分杏幸欢侮P于父親背影的描寫,是課文的重點部分,但是很多學生由于受生活體驗的限制,很難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愛子之情。我首先要求學生仔細地觀察教材中的插圖,然后閱讀這段文字,接著要求學生閉上眼睛默默地想象“父親的體形怎樣?衣著如何?爬上月臺有哪些動作?”當這些畫面一一在學生腦海中閃過后,我發現學生的神態有了細微的變化,由于學生已經進入問題的情境之中,于是提出了:“父親的衣著和我的衣著有何不同”“父親買橘不容易為什么還要親自去呢”等問題,討論時氣氛也非常熱烈,教學效果自然比較好。

2.創設矛盾沖突的問題情境

利用課堂討論,促使學生提問。當學生發現某種新知識與頭腦中的已有知識矛盾時,就會產生“認識不平衡”,導致一種“緊張感”,從而產生消除這種緊張感的認知動機。我在課堂上常常讓學生討論,要求學生互相提問題,并共同解決。同學之間互相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學間提問題,常常不講究提問的形式,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讓學生在提問探究的過程中產生一種滿足的情感體驗,才更喜歡質疑問難。

五、不樂問:學習意識無從培養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皹穯枴币彩琴|疑問難的最高境界。要讓學生樂于提問,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給予積極評價,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樂趣。

教師對于學生提問的積極評價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最常見也最容易產生積極效果的,應數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真誠贊揚。教師也可在學生的作業本上畫上五角星,一段時間后比一比,誰的五角星多。教師還可在班上設“智慧之星”“問題之星”,對愛提問題的學生進行獎勵。此外,教師還可在家長面前表揚他的孩子敢問、會問,這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提高了,提出的問題的質量提高了,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探索問題的解決,這就是我們所要培養的學生的問題意識,這也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總之,讓學生在課堂上想問、敢問、善問、好問,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策略,也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關鍵。我們應重新審視課堂提問這個教學環節,創造和諧寬松的提問環境,讓學生在主動提問中增強創新情感,提高創新能力。

[1]劉世斌.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汪劉生.現代教學研究新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馮增俊.把教學目標落實到位.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弗朗西斯亨金斯.通過有效提問提高思維技巧.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5]沃爾什,薩特思.優質提問教學法.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課文思維課堂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課堂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美在課堂花開
背課文的小偷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