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宋金柘皋之戰及其影響

2014-08-15 00:43
關鍵詞:金軍張俊宋軍

張 薇

(安徽大學 歷史系,安徽 合肥230039)

一、戰前南北形勢

柘皋之戰前,宋金經過十余年的戰爭,軍事形勢逐漸朝著有利于南宋方面發展。南宋在兩淮地區阻止了金軍南進,朝廷在東南地區逐漸穩定下來;西線地區,宋軍在和尚原、仙人關連敗金軍,川陜局勢也趨于穩定,宋金進入均勢的局面。在這種形勢下,金朝見滅亡南宋是不可能的,紹興六年(1136年),新即位的金熙宗逐漸改變對宋政策,起用主和派撻懶。然紹興九年八月,金內部發生政變,主和一派被殺,主戰派完顏宗弼(兀術)執政,撕毀與南宋之間的和議。次年五月,金軍分四路南侵,河南、陜西復落入金人之手。面對金軍進攻,劉锜在順昌以二萬人打敗宗弼十萬軍隊,取得順昌大捷;同時岳飛從襄陽北伐,“連結河朔”,收復鄭州,又在郾城取得大捷,到達朱仙鎮,動搖了金軍在河北統治,“自燕以南,金號令不行”。[1]就在岳飛準備趁勝北進時,被高宗所阻,局勢的發展使得高宗等認為能夠守住淮河,若繼續進兵,可能導致大將久握兵權難以控制,所以下令班師。張俊、楊沂中紛紛從前線撤回,七月,岳飛被迫退兵回到鄂州。

然而戰爭并沒有因此停止,宋金兩國國內矛盾叢生。南宋境內的各種社會問題,以及宋高宗投降退讓更加刺激金軍南侵的軍事冒險。金朝方面以宗弼為首的主戰派,在宋軍從前線撤退之后,試圖再次南侵,以挽回其戰場上的敗局。具體來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南宋境內各種矛盾錯綜復雜,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糾合在一起異常尖銳。金軍南下,給兩淮、荊湖及東南地區帶來深重災難,荊湖地區“民戶所存,百分之一,州城燒毀殆盡,商賈不通,稅賦無入”。[2]而南宋軍中的散兵游勇到處搶劫,“自江西至湖南,無問郡縣與村落,極目灰燼,所至殘破,十室九空”。[3]賦稅繁重,“正稅之外,科務繁重”,[3]宋金戰爭帶給老百姓深重的災難,如兵役差役的增加、苛捐雜稅的沉重。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記載,當時南宋存在三大禍患,“曰金人,曰土賊,曰游寇”。[3]

其次,南宋統治者妥協求和,刺激金軍南進。盡管宋軍在戰場成功阻止金軍進攻,但是南宋內部主和派不斷干擾和破壞抗戰派的北伐。作為南宋最高統治者的高宗,卻“精于逃跑,慣于講和,怠于抗金”,對金的畏懼已達到“竄身而不恥,屈膝而無慚”的境地[4]。使得抗金勢力屢遭排擠抗金事業屢受挫折。南宋所推行的妥協退讓,客觀上助長了金朝的氣焰。

第三,雖然戰爭朝著有利于南宋方面發展,但金朝以宗弼為首的主戰派不甘心失敗。金兵最兇悍的宗弼所部,經過宋軍的幾次打擊,“其徒銷折,十存三四,往往扶舁而歸”。[5]金萬戶都統韓常也提到:“今昔事異,昔我強彼弱,今我弱敵強。所幸者,南人未知此間事耳?!保?]連年戰爭激化國內矛盾,“每有征伐即邊釁,輒下令簽軍,使遠近騷動,民家丁男,若皆強壯,或盡取無遺,號泣動乎鄰里,嗟怨盈于道路?!保?]這增加了女真社會動蕩不安的因素和統治的危機。同時,由于北方蒙古的崛起,給金在北部邊疆造成壓力。統治階級矛盾、人民內部矛盾、抗金勢力的頑強抗爭以及蒙古軍事力量崛起的壓力交織在一起,危及到金的統治。宗弼等雖然消滅主和派撻懶等人,但內部矛盾并未解決,尤其是宗弼南下失敗,不僅威名受挫,其執政地位也面臨政敵的威脅。宗弼等人企圖重新挑起戰爭以緩解內部矛盾,轉嫁危機,并防止漠北游牧民族南下而對其產生的兩線作戰壓力。于是,柘皋之戰便承擔著這樣的歷史任務而產生。

第四,紹興十年(1340年)五月順昌之戰后,宗弼率軍敗逃至開封,隨后宋朝也退回到淮河以南地區。為了加強兩淮地區軍事力量,南宋以廬州為軍事重鎮和淮西宣撫司駐地,構筑以廬州為中心的城防軍事體系,防備金軍渡淮,威脅其東南根本之地。因而這里成為宋金交戰地區,雙方爭奪相當激烈。此外,南宋戰略軍事體系的三個軍事區域,是南宋抗金整體布局之重點。同樣可見兀術在這次南侵也對這三個軍事分區分別進行了進攻。這三個軍事分區為兩淮戰區,川陜戰區,京湖戰區。這三個軍事分區形成了嚴密的戰略全局防御體系,有效地抵擋金的進攻,使得南宋王朝在外患不息、積貧積弱的條件下得以長存。

二、戰爭發展進程

紹興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七月,隨著中原地區抗金戰爭結束,中原剛剛收復的州郡很快又被金軍重新占領。河南、陜西地區相繼失陷。同年十二月,宗弼前往燕京,奏稱宋將岳飛、張俊、韓世忠率軍渡江。金熙宗下詔以宗弼為都元帥,元帥左監軍阿離補為左副元帥,右監軍撒離合為右副元帥。隨即宗弼返回開封,點檢糧草,調集兵馬,準備以重兵南侵淮西,迫使南宋投降。

紹興十一年正月,宗弼率金軍9萬人由開封向南推進。當月中旬,宗弼親率大軍,以孔彥舟為先鋒,渡過淮水,攻占壽春(今安徽壽縣)。當南宋朝廷得知金軍抵達廬州界后,忙發給岳飛一道手詔,命岳家軍前往江州救援。岳飛認為“虜既舉國入寇巢穴必虛,若長驅京洛,虜必奔命可以坐制其弊。[2]但高宗并不接受此策而是確定了“……來江州或從蘄黃繞出腹背擊賊”[2]這一策略。隨即南宋督促張俊由建康率領全軍渡江迎擊,同時急令駐扎在太平州(今安徽當涂)的劉锜率軍渡江前往防守廬州,并急調楊沂中率殿前司兵馳援前線。劉锜抵達之后,見廬州“陳規病卒,城中無守臣,備御之器皆闕。官吏軍民散出逃遁”,[7]遂同廬州守將關師古會合,向南撤到巢縣東南的東關(今安徽含山西南)據險扎營。金軍騎兵很快占領廬州、含山及和州等地“大縱殺戮”。[7]二月初,張俊部將王德率前鋒從采石渡江,收復和州。宋軍全部渡江后,張俊、楊沂中、劉琦分路出擊,收復清溪、含山等地,金軍敗退至柘皋。

柘皋東臨石梁河,地勢平坦,適合騎兵出擊,“柘皋皆平地,金人謂騎兵之利也”。[7]金軍毀壞河上橋梁,將十萬將士分為左、右兩翼,夾道而陣,以待宋軍前來進攻。劉锜軍先至,即令士兵搭建橋梁,掩護大軍渡河。二月十八日,楊沂中與王德也各率所部趕到柘皋,與劉琦分兵三路進擊。楊沂中輕敵冒進,初戰失利。王德繼之指揮將士過橋,直搗金軍右翼,射殺金軍裨將,鼓噪而進。金軍“拐子馬”從兩翼向宋軍沖擊,楊沂中率宋軍萬余人手持長斧,奮力砍殺,“锜與德等追之又敗于東山,敵望見曰:此順昌旗幟也,即退走?!保?]宋軍大勝,乘勝追擊,“兀術親率兵逆戰于店步,沂中等又敗之,乘勝逐北,遂復廬州”。[1]金軍被迫撤退到鎮北的紫金山(今壽縣東南),宋軍乘勝收復廬州。此役金軍死者以萬計,“柘皋戰地,橫尸十余萬,臭不堪行”。[8]

在這場會戰中,宋軍主力為淮西宣撫使張俊所部8萬人,淮北宣撫副使楊沂中3萬人,殿前司都指揮使劉锜2萬人。岳飛雖有奉詔支援,但未等到岳飛趕到戰場,楊沂中、劉锜、王德已在柘皋大敗金軍。畢沅《續資治通鑒》記載,“是役也,將官拱衛大夫、武勝軍承宣使姚端以下,死敵者九百三人,而敵之死者甚眾”。[9]在柘皋之戰中,兩軍統帥完顏宗弼和張俊均未直接參加戰役,金軍主要由阿魯補和韓常指揮,宋軍主要由楊沂中和劉锜負責?!端问贰じ咦诩o六》評論:“楊沂中、劉锜等大敗兀術軍于柘皋?!保?]

柘皋之戰雖然取勝,但是南宋方面無意擴大戰果,張俊以為敵人全部退淮北上,淮西戰事宣告結束,便命令劉锜先退軍回太平州。三月初,金軍在北還過程中,以孔彥舟為先鋒,急攻濠州。張俊聞訊派人追截劉琦,前往救援濠州,然金軍很快攻陷濠州。三月八日,金軍大舉出擊,宋軍前鋒楊沂中、王德所部大半被殲。韓世忠奉命從楚州率部前來,又被迫退回楚州。然此時金軍已成強弩之末,無力再度反攻。而待命舒州的岳飛,得知戰局變化即揮師北上。十二日,岳家軍抵達濠州以南的定遠縣,金軍聞風渡淮而去。張俊、楊沂中、劉琦等隨即班師。

三、戰爭影響

柘皋之戰中宋軍所以取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對南宋來說,首先是由于南宋對金作戰性質決定的。由于金朝南侵的非正義性,南宋抗金力量的壯大,抗金行為順應民意,宋軍士氣較高。宋軍的將士多來自受金人奴役的廣大下層人民,家鄉親人多“為金人殺掠殆盡”,[3]將士們將自身命運同國家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抗金行為主動且富有熱情。擁有軍心和民心,宋軍取得勝利是大勢所趨。其次,南宋將領久經沙場作戰經驗豐富,對于形勢判斷準確,采取正確且有效戰略戰術抗擊金軍騎兵攻勢。同時,宋軍多部配合,將士奮勇殺敵,收復失地。在戰爭中鍛煉出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劉锜“慷慨沉毅,有儒將風”,[3]“人皆言劉锜善戰”,[3]在順昌保衛戰中突出表現震撼了金朝上下。柘皋之戰中,金軍見劉锜迎戰,大呼“此順昌之旗幟也”,不敢迎戰紛紛潰逃。又如王德“以武勇應募”,[10]柘皋之戰中劉锜稱之“威略如神”[7]并且“以兄禮事”[7]。反觀金軍方面,金軍過于輕敵,且出軍非時。柘皋之戰“會夜大雨”,[5]道路泥濘、河流暴漲不利于騎兵和弓兵為主的金軍發揮閃擊戰的優勢。另一方面,“金人以為騎兵之利且見锜軍少,意甚易之”。[9]正是由于依仗騎兵勁旅和人多勢眾而對這場戰爭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其在這場戰役中的失敗。其次,金軍南下侵宋沒有穩定的補給和安定的后方。長距離作戰勢后勤補給困難,且金軍每到一處都對其占領地進行物資掠奪,同時北方義軍的不斷舉事,使金軍在戰爭中捉襟見肘,增加后方的不穩定亦不利于其長線作戰。

金軍柘皋戰敗后,雖然在回軍途中擊敗宋軍,但兵臨長江的目的已難實現,撤回北方。宗弼至此不得不承認金軍已失去優勢,加上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攻守之勢已不如從前,在連遭挫敗之后,改變策略,決意講和。而南宋方面則因秦檜主政,竭力排斥抗戰派。宋高宗為了保住皇位,希望金朝繼續羈留欽宗。他們認為手握重兵的岳飛、韓世忠是其妥協求和的障礙,紹興十一年四月以論功行賞為名,任命韓世忠、張俊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削奪其兵權。九月,宗弼提出“以便宜畫淮為界”,[6]放還羈留在金朝的南宋使臣莫將等,以示和好之意。同時又引兵破泗州,致使淮南大震。十月,宋派魏良臣為稟議使,赴宗弼軍前。金朝派蕭毅、邢具瞻為審議使,與魏良臣一道赴宋。到十二月底,雙方簽訂紹興和議。

柘皋之戰在宋金戰爭史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柘皋之戰的勝利鼓舞了南宋將士士氣,堅定廣大愛國將士和官兵堅定了抗戰斗爭的信心。此后金人復侵,柘皋軍民沿江設防,使“金人不得渡”。[1]其次,阻擋了金朝南下的計劃,并且為南宋重新部署軍事行動贏得了時間。柘皋之戰的勝利,打亂了宗弼的戰略部署,使得其不得北退,客觀上為南宋在戰爭中爭取到寶貴的時間,得以重新布置抗金的各項防務,集結兵力。再次,柘皋之戰的勝利對南北局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南宋打退了金人的進攻,收復廬州,以及多處被金軍占領的失地。戰爭之后“金人以柘皋之敗欲急和也”,[1]雙方簽訂合議確定的兩朝邊境,使得南宋北部邊境地區戰事得以平息,宋金的疆界基本穩定下來。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在這場戰爭勝利的背后,南宋軍事和政治上的潛在問題。柘皋之戰的結果是宋軍大獲全勝金軍敗退,但宋軍并沒有實質上摧毀金的主力勁旅。為獨享戰功、排擠異己,宋軍主帥張俊錯判形勢,未能乘勝追擊,所致北退的金軍只是部分軍隊。宗弼調整戰略令金軍埋伏在濠州,在張俊命令劉锜班師的前一天,猝然發動對濠州的進攻,張俊又急召劉锜救援濠州,一共13萬人馬?!皬埧?,楊沂中,劉锜至黃連埠,去濠州六十里而聞城陷?!保?]張俊認為“今人破城之后無所籍又畏大軍之來”[1]未見騎兵,不聽劉锜勸阻命楊沂中、王德金軍濠州城,結果遭伏部眾大多被殲滅。幸有劉锜,以及岳飛、韓世忠馳援才退得金兵。由此可見宋軍兵力雖眾,然各部各自成軍,不相節制,不能統一為一個有機體,因此戰斗力并不高。宋軍內部將領之間相互之間不能相容,張俊“與沂中為心腹而與锜有隙”[1]為了其政治集團目的最終投靠秦檜。但是這并不能夠據此抹殺了柘皋之戰的意義,它在那個時代所帶來的積極影響遠比它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意義重要的多。

[1]〔元〕脫脫.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飛傳.清乾隆武英殿刻本[M].

[2]〔宋〕岳珂.金陀續編[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2.

[3]〔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十一[M].

[4]〔明〕王夫之.宋論·卷十[M].北京:中華書局,2004.

[5]〔宋〕宇文懋昭.大金國志·卷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M].

[6]〔元〕脫脫.金史·卷四十四·兵志.百衲本景印元至正刊本[M].

[7]〔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零五.清許涵度??瘫荆跰].

[8]〔宋〕熊克.中興小記·卷二十九[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9]〔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百二十四.清嘉慶六年遞刻本[M].

[10]今古名將錄·卷三十[M].

猜你喜歡
金軍張俊宋軍
北宋亡國前的太原保衛戰
玩轉課本題
金蟬脫殼戲敵軍
金蟬脫殼戲敵軍
桴鼓親操
被保姆欺騙而贈與對方房產,這份公證過的遺囑能否撤回?
鋼軌預打磨在地鐵線路中的運用相關闡述
唐《張俊墓志》考
宋軍在三川口、平夏城兩場戰役中的防御戰術之比較
對一個數學模型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