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學森的科學觀和科學與哲學的統一

2014-08-16 08:37鄔焜
西部學刊 2014年4期
關鍵詞:統一性錢學森

摘要:錢學森對以學科研究的對象領域為依據的傳統科學分類方法提出了批評,他認為應當按照研究客觀世界的著眼點或角度的不同來劃分科學領域,他強調,所有的大的門類學科都具有共同的結構模式,這一模式包括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三個層次和一個通向哲學的橋梁。錢學森的這一科學觀十分深刻,它集中體現了哲學和科學的層次貫通和層次相容的統一性關系。另外,從錢學森科學觀的啟示中,結合人類科學發展的歷史,我們也可以看到哲學與科學發展的一般方式:哲學的科學化和科學的哲學化。

關鍵詞:錢學森;科學觀;哲學與科學;統一性

NO2

一、錢學森關于現代科學體系整體結構的理論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把現代科學體系看作是一個系統,并按照系統原理考察其結構。他認為,傳統科學分類以學科研究的對象領域為依據,這種分類本身并不科學。因為,一切科學都是以客觀世界為對象的,這是科學的共性,不能成為分類的標準。他提出,應該按照研究客觀世界的著眼點或角度的不同來劃分科學領域。如,自然科學是以物質運動為著眼點來研究客觀世界的,社會科學是從人類社會運動的角度來研究客觀世界的,等等。

按照所闡釋的分類標準,錢學森把現代科學技術分為11大門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思維科學、系統科學、人體科學、行為科學、地理科學、軍事科學、文藝科學、建筑科學。

錢學森認為這11大門類具有共同的結構模式,這一模式包括三個層次和一個通向哲學的橋梁:工程技術層次:直接改造客觀世界的知識;技術科學層次:工程技術共有的各種理論;基礎科學層次:認識客觀世界的基本理論;通向哲學的橋梁:對應用于該學科的哲學分論。

作為重點例釋,錢學森還具體而深入地探討了系統科學的體系結構。他認為,系統科學是從系統的著眼點或角度去看整個客觀世界,它既處理自然界的問題,也處理社會領域的問題。所以,系統科學既不從屬于自然科學,也不從屬于社會科學。另外,他也不同意把系統科學簡單地稱為交叉學科。他認為系統科學是與其它10大門類科學相并列的一類新興學科。

錢學森認為系統科學體系與其他10大門類科學的體系一樣也分為四個層次:

按照錢學森于1981年繪制的現代科學體系圖[1]25,可以繪制出他關于系統科學體系的具體圖示(圖1)。

圖1:錢學森的現代系統科學體系圖

二、錢學森科學觀的啟示

錢學森提出的按照研究視角劃分學科的方法富有創新性和合理性。按照研究客觀世界的著眼點或角度的不同來劃分科學領域,就是引入了某種哲學普遍理性的觀念或方法。這樣的分類學視角集中體現了哲學和科學的層次貫通和層次相容的統一性關系。

所有層次的科學學科都以某種直接或間接的中介聯系的方式通向哲學,而哲學又作為某種具有普遍理性的研究視角和方法通過某種直接或間接的中介方式貫通和作用于所有層次的科學。

哲學是人類追求普遍理性的活動。哲學和科學的統一不能僅僅看成是一種外在的銜接,而應該看作是一種內在的融合;普遍理性和具體感性在人類認識活動中的不可截然分離乃是哲學與科學內在統一的最終根據;普遍理性普遍程度的內在層次差異,規定了科學或哲學自身的層次性,以及哲學與科學劃界的相對性。[2]錢學森的現代系統科學體系結構理論說明的正是普遍理性的層次性、相對性,以及哲學與科學的相容性。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從下向上看錢學森圖示說明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是世界觀。從上向下看錢學森圖示說明哲學是科學的指導。哲學是方法論。

哲學的普遍理性乃是統攝人類知識的普照之光,在哲學的普遍理性之光的照耀下,具有內在統一性的人類科學體系的整體及其任何一個部分、領域和層次便都具有了某種普遍理性的色彩、意義和價值。這就是,科學與哲學的內在融合的統一性關系。

從復雜性的觀點來看,科學與哲學并不是絕對割裂的,它們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相互規定、包含和融合??茖W中有哲學、哲學中有科學,二者內在地鑲嵌在一起,形成某種相互作用的動態循環反饋環路,它們的發展總是相互影響、相互規定、相互促進、相互轉化,并相伴而行。

然而,我們如上的分析,并不意味著錢學森先生的學科分類就已經達到了完善和標準的程度。事實上,錢學森先生對現代科技所作的11大門類的具體劃分,以及把系統科學并列于其他11大門類學科的作法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為他所劃分的并列的11大門類中有些門類應該是種屬關系,如社會科學與行為科學和文藝科學;有的則是交叉關系,如人體科學與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軍事科學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而系統科學則又普遍交叉于其它10大門類科學。雖然錢學森提出的按照研究視角劃分學科的方法具有創新性和合理性,但是,研究視角也應該分有層次,某些只在局部領域中適用的視角分析方法所形成的學科則不應當放到并列的大門類學科之中,如,行為科學、地理科學、建筑科學、文藝科學,等等。另外,錢學森僅把信息科學看作是系統科學的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層面的學科,從而將其附屬于系統科學的觀點也是不合適的。信息科學和系統科學雖然相互交叉,但是看待世界的系統方式和信息方式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視角,并且,信息方式比較起系統方式來也許對于世界的解讀更具有本質性特征,因為,在哲學存在論意義上,信息世界構成了區別于直接存在的物質世界的另一個間接存在的世界。[3]

三、從錢學森科學觀的啟示中闡發哲學與科學發展的一般方式

古希臘原子論為人類近代科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哲學和科學的范式,近代科學分化發展的還原論方式,正是古希臘原子論學派試圖對世界終級統一性進行闡明的哲學思辨的方法論的科學貫徹;道爾頓和阿伏伽德羅的原子-分子理論不僅在概念上,而且在基本理論的性質上都恰似古希臘原子論哲學范式的近代科學版本;牛頓質點力學則不僅以古希臘原子論哲學范式為其立論之基礎,而且還以西方基督教宣稱的上帝創世說為其哲學依據。

現代物理學對宇觀和微觀領域的研究對科學理論和科學儀器具有高度依賴性,這就在科學理論、科學儀器、觀測結果、對觀測結果的解釋和評價這四者之間建立了某種統一性的關系。這一關系導致了現代物理學的研究既是科學的,又是哲學的,并且,同時又是源于科學的哲學,還是源于哲學的科學。愛因斯坦和玻爾的世紀大論戰、愛因斯坦的理想試驗和相對論理論、量子力學的微觀模型、超弦理論的構想,以及現代物理學對微觀終極性的探索,體現出來的正是現代科學中所呈現的科學的哲學化和哲學的科學化的一般發展趨勢。

在現代科學的發展中,宇宙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統一場論和超弦理論,等等,已經日益合流為一門統一的探求宇宙起源和演化的、關于宇宙本性和本源的理論物理學。人類現代科學的微觀和宇觀研究的相通、相融性充分證明了人類科學、人類科學和哲學的全息相關性和統一性。這樣的一種兩極相通的性質,不僅是宇宙自身存在和演化的歷史的過程和現實的一般情景,而且也是人類哲學和科學探索的過程和現實的一般情景。

現代科學的發展揭示了能量比質量更為基本的性質,從而打破了傳統科學和唯物論哲學用有質量的最小微粒構造世界的本體論信條,建立了質-能統一、能量為基的新唯物論。

現代信息科學和信息哲學的發展揭示了一個全新存在領域——自在信息的世界,并且在信息活動的高級形態的層面上揭示了人類精神世界的本質。這樣,傳統科學和哲學中關于整個存在領域被分割為物質和精神兩大部分的信條也被打破了?,F代科學和唯物論哲學的發展,集中體現了人類科學和哲學發展的相容性和一致性。

邏輯實證主義——證偽主義——范式革命論——無政府主義……現代西方科學哲學的發展基本反映了人類近代科學向現代科學的轉型過程中所呈現的從簡單性走向復雜性,從確定性走向不確定性,從決定論走向非決定論的性質。

科學發展的復雜性的現實以及復雜性科學觀要求我們必須不拘一格地創新方法、創新理論、創新觀念,并在不同的科學方法、理論,以及科學與偽科學、與哲學、與宗教、與神話等人類創造的所有文化形式之間建立某種自由相互作用的復雜性反饋環鏈。只有這樣,科學以及人類的文化才可能獲得自由而健康的發展。

近代以來人類知識發展中的科學和哲學的割裂和分離僅只是一種表面的現象。一個明顯的事實是,近代以來的人類實驗科學的發展深刻促進了哲學認識論學說的發展。醫學、解剖學、生理學、神經生理學、腦科學、實驗心理學、當代認知科學和信息科學的發展,導致了近、現代不同時期的一些哲學家們利用不同時期的相關科學研究成果對人的認識發生的過程和機制進行具體探討,從而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別具特色的哲學認識論學說。

哲學本體論的研究并沒有因為那些所謂專門哲學家們的拒斥或懸置而停滯,相反,隨著人類科學自身的發展,在科學自身的進程中就內在蘊涵著某種哲學本體論學說的形而上學。在人類科學自身的發展中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探索始終是相伴相生的一對。

從人類關于實體和場的統一、四種相互作用的基本力的統一的探索歷程中可以發現,人類的科學有一種自發追尋終極目標的傾向。這種傾向既是哲學所追尋的一種思辨性的理念,也是科學所追尋的一種實證的目標,這其中深刻體現著哲學和科學的相協迸進、相互導引、內在融合的統一性關系。

在世界的微觀和超微觀尺度上具有怎樣的終極構造模式的理論建構方面,人類已經走過了如下的歷程:

實體——原子論——化學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基本粒子(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場)——超弦(超大統一力場)。

“圖2”簡要標明了人類統一場理論探索的歷程。

圖2:人類統一場理論探索的歷程

參考文獻:

[1]苗東升.系統科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2]鄔焜.試論科學與哲學的關系[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4,(1).

[3]鄔焜.信息哲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對哲學的全新突破[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6,(2).

作者簡介:鄔焜(1953—),男,河北淶源人,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信息哲學、自然哲學、復雜性理論等領域的研究。

(責任編輯:陳合營)

基金項目: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信息哲學的基礎理論研究”(13AZD096);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現代科學革命、信息哲學與辯證唯物主義新形態研究”(12BZX020)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統一性錢學森
錢學森
錢學森:四菜一湯就挺好
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統一性分析
通過“同案不同判”淺議司法統一性問題
錢學森與探空火箭
試論中國夢視野下中國共產黨的黨性與人民性統一性理論研究
錢學森
智慧校園建設整體系統架構
錢學森圖書館籌建工作進展順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