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建設發展問題析論

2014-08-30 02:52王玉瑾
理論導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黨史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王玉瑾

( 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100872)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注重運用先進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斗力量、推動事業發展。在這個偉大歷史進程中,形成和發展了獨具魅力和特色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文化。2013 年6 月2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保?]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加強黨史、國史學習的重大意義,為弘揚黨的歷史文化、深刻理解黨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理論支撐。大力弘揚黨史文化,對加強意識形態整合,鞏固馬克思主義作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政治認同,推動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信仰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站在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應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黨史文化建設,使黨史文化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中發揮出更大的時代價值。

一、黨史文化的內涵與本質

黨史文化形成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及自身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是中國共產黨90 多年發展歷程的政治文化積淀,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文化形態和文化精神。黨史文化蘊含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承載著自強不息的革命傳統和改革創新的精神旗幟,體現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寶貴結晶。審視黨史文化的內涵與本質,對于發揮黨史文化功能,推動黨史文化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黨史文化的文化屬性。從黨史文化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而言,黨史文化表現為理論形態、物質形態和精神形態文化之綜合。首先,理論文化。理論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中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產生的重大理論成果。90 多年的黨史文化見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黨史文化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黨史文化理論創新的豐富成果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寶貴結晶,是理論形態的黨史文化的重要內容。其次,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指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繁榮富強的長期實踐中遺存的革命文物、戰爭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紀念館等具體實物和場所,物質文化是黨史文化的物質載體和實體形式,是傳承黨史文化的重要平臺和鮮活課堂。最后,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黨史文化深層內化的文化表現形態,是指中國共產黨自身所承載的主體精神,包括革命傳統、革命精神、價值體系、精神指向等。精神文化蘊含著黨史文化的思想價值,是黨史文化的精髓。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塑造了黨史文化的豐富思想內涵,蘊含著這一特殊類型文化的精神價值。

2. 黨史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黨史文化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政治文化,具有明確的政治目的,突出政治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黨史文化的一個鮮明特點。黨史文化的政治性決定了黨史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首先,黨史文化具有豐富的意識形態內涵,承載著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價值共識,是強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載體。90 多年來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形成了特有的黨史文化話語體系,體現了獨特的價值向度和精神內涵,蘊含著全民族的價值共識。弘揚黨史文化,有利于培育愛國情懷,樹立高尚情操,有利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全社會不同群體的共同意識和自覺意識,對加強意識形態整合、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弘揚黨的歷史文化,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歸屬于上層建筑和精神文明的范疇,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中處于重要地位。只有建設好黨史文化,發揮黨史文化的思想引導作用,才能更好地履行黨史文化的歷史使命,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唱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旋律。

3. 黨史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黨史文化是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創造的各種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既是全黨全民可以充分利用的文化資源,又是傳播文明、弘揚革命精神的文化載體,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首先,從中國共產黨自身來看,中國共產黨是具有先進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在90 多年領導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積累,形成了以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為集中體現的先進的黨史文化。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者,是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忠實代表。其次,先進性是黨史文化的內在屬性。黨史文化蘊含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先進理念的集中反映,不僅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和延續,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最具精神價值的部分。從黨史文化的內涵和發展歷程角度看,無論是在理論層面、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豐富的黨史文化資源,折射出先進文化的思想精髓,體現著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黨史文化的當代價值

關于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丹尼爾·帕特里克·莫伊尼漢這樣表述:“保守的說,真理的中心在于,對一個社會的成功起決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保?]進入新世紀以來,文化發展進入了嶄新的階段,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蘊含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思想內涵的黨史文化推動著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承載著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追求,凝結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彰顯著重要的時代價值。

1. 黨史文化蘊含著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內涵,有利于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黨史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是孕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精神沃土,推動著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黨史文化以獨特的文化形態、豐富的思想內涵彰顯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

第一,豐富的黨史文化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運用、掌握和創新,展現了其從理論成熟到政治成熟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范。馬克思主義對黨史文化的形成具有本源性的地位,是黨史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思想源泉,是推動黨史文化創新的精神力量。正如毛澤東所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偉大的勝利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已經復興了并正在復興著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文化?!保?]黨史文化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問題的歷程。中共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樹立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旗幟,實現了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空前團結和統一,使中國革命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走向勝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高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引領中國人民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新形勢下新的發展思路,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在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新局面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揭開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歷經90 多年積淀的黨史文化,其豐富的理論內涵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認識和深刻把握,彰顯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

第二,黨史文化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創新的優秀品質,有利于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中國共產黨在執政實踐中深入研究、科學認識,正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與實質,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高度重視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文化背景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創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豐富理論成果。一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進行什么樣的革命、怎樣進行革命的重大問題,解決了在革命勝利之后如何建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等重大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增添了新的思想內容,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思想基礎。另一大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緊緊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的黨史文化伴隨著黨的理論創新的實踐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確立了指導思想一元化的基本原則,逐步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2. 從歷史發展進程看,黨史文化見證了歷史,體現了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追求,對培養和強化社會主義政治認同具有重要作用。政治認同是現代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人們對其所屬政治系統所表現出來的某種政治歸屬感以及政治參與過程,是政黨政治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前提和堅實基礎。90 多年來,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踐行共同的政治價值、培育共同理想追求,形成了廣泛的社會政治認同和價值共識。

第一,黨史文化彰顯了共產黨人對理想和信仰的追求和堅守,堅定了人們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罢h因信仰而成立,黨員因信仰而聚集?!保?]中國共產黨始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仰。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政治追求和崇高目標,并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奮斗。鄧小平指出:“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保?]90 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共同的理想追求,在努力實現黨的政治追求和遠大目標的歷史進程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為黨和人民事業艱苦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引領社會發展不斷進步,國家綜合國力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90 多年的黨史文化發展成果,凝聚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理想信念,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推動事業發展的歷史貢獻,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號召力,是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和根本保證。

第二,黨史文化昭示了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2013 年1 月,習近平在中央黨校開班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保?]為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長期艱苦的探索。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把中國革命事業推向勝利。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勇于探索,艱苦奮斗,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新紀元。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充分彰顯了“中國模式”的獨特魅力。黨史文化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歷程,同時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和生命力,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黨史文化作為中國革命、建設道路的見證,對唱響社會主義的主旋律,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

3. 從文化的價值導向看,黨史文化具有社會育人功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信仰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文化的價值導向是指:“文化以其科學的價值判斷和先進的價值指向,在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中所具有的積極的引導與推動作用?!保?]先進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態,能夠賦予人們崇高的價值追求、遠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培育了豐富的資政育人資源,對于塑造崇高的理想信念,發揮道德教化功能,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價值引領和價值塑造功能。文化的形態和作用極為廣泛,先進的文化理念對人們的價值理念、道德養成和精神培育具有重要影響,具有鮮明的價值引領和價值塑造功能。黨史文化凝聚了黨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先進文化的精髓,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構成與具體體現。90 多年的黨史文化用鮮活而生動的史實詮釋了理想與信念、執著與奮斗、擔當與奉獻的精神實質,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的崇高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是民族核心價值理念的集中體現,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黨史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寶貴思想資源,能夠發揮價值引領和價值塑造功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提供天然的平臺和有效載體。大力弘揚黨史文化,開展黨史文化教育能夠發揮優秀精神文化的思想導向作用,使人們重溫黨的歷史,秉持黨的優良作風和精神狀態,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第二,道德教化功效。歷史證明,社會道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和穩定的精神支柱。積極向上的道德價值是社會和諧的思想靈魂和精神支撐,沒有崇高的道德價值,就沒有社會發展進步的思想根基,道德教化是提高全社會的道德素養和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黨史文化蘊含的先進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態,作為一種先進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精神支撐,具有推動社會道德進步的強大動力,有利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全社會共有的道德基礎。黨史文化中蘊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事跡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精神資源,有助于塑造高尚的品德,引導個體發現和內化社會道德規范,影響人的意志品質和行為傾向,起到改造和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的積極作用。發揮黨史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應充分挖掘黨史文化資源,豐富黨史文化表現形式,使其成為對全體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第二課堂、培養民族精神的優良教材、陶冶情操的示范經典、拓展素質的有效載體。

三、推動黨史文化科學發展的路徑選擇

習近平同志在2010 年7 月中央召開的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指出:“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傳黨的歷史,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保?]我們應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樹立傳承黨史文化就是傳承黨的歷史、弘揚黨史文化就是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的理念,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不斷探索黨史文化科學發展的途徑。當前黨史文化的發展應以革新理念為前提、以深化研究為基礎、以創新機制為路徑、以人才建設為支撐,不斷加強黨史文化建設,使黨史文化的精神資源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1. 樹立黨史文化發展新理念,不斷推動黨史文化創新。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化發展日益成為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發展和弘揚黨史文化應樹立新理念,把握新形勢,抓住新機遇,深刻把握黨史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首先,黨史文化是黨的政治生活的文化積淀,弘揚黨史文化對于推進黨的文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要用創新帶動發展,不斷推動黨史文化創造,不斷豐富黨史文化的內涵,塑造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黨史文化表現形態,用豐富的黨史文化發展成果推動黨的文化建設。其次,當前黨史文化的發展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緊緊圍繞文化強國建設大局,把握黨史文化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發揮黨史文化的思想引領作用,使文化建設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最后,把弘揚黨史文化提升到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弘揚黨史文化、傳承黨的傳統有助于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保持黨的純潔性,不斷創新黨的執政理念,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支撐。黨史文化的科學發展應牢固樹立保護黨史文化就是保護黨的優良傳統、開發黨史文化就是開發黨的政治優勢、弘揚黨史文化就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理念。

2. 深化黨史文化研究,鼓勵黨史文化作品創作,發揮黨史文化資政育人功能。加強黨史文化建設應以不斷深化研究為基礎,從文化的角度加強黨史研究,不斷擴大研究視野,培育新的學術增長點。掌握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樹立開放的學術意識,拓展研究領域,創新研究視角,提升研究水平,加強黨史基本著作和黨史普及讀物的研究編寫,發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的推動作用,著力推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把包括黨史文化研究在內的黨史研究引向深入,以黨史研究帶動黨史文化的發展,從而更好地發揮黨史文化資政育人的意識形態功能。同時鼓勵創作黨史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和輿論導向,實施精品戰略,不斷推出積極向上、有廣泛社會影響的黨史文化精品,不斷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黨史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干部群眾中開展黨史文化學習教育活動,使干部群眾從中受到鼓舞、得到啟迪,增強精神力量,充分發揮黨史文化資政育人的積極作用。

3. 創新黨史文化傳播機制,拓寬宣傳教育平臺,構建立體化宣傳教育模式。黨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傳播,通過創新黨史文化傳播方式和傳播載體,建立起立體化的宣傳教育模式,推進社會主義社會意識形態建設。首先,在宣傳和普及黨史文化的實踐中,要找準黨史文化與現代傳媒的契合點,加強對現代傳媒方式的開發和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建立黨史文化傳播機制,更加主動地占領宣傳輿論的主陣地,加強黨史文化的意識形態滲透與整合。其次,推動黨史文化與文化產業的資源整合,拓寬黨史文化傳播空間和發展平臺。加強黨史文化與旅游、建筑、信息、傳媒等產業的結合,構建以黨史文化為依托的新型文化產業體系,開辟更加寬廣的黨史文化傳播空間。加快培養一批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黨史文化企業,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創造出更大的社會效益。最后,拓寬黨史文化的宣傳教育平臺,探索黨史文化育人新途徑。發揮革命遺址對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黨史陳列館、紅色廣場,推進黨史文化的社會滲透力;加大黨史網站建設的力度,鼓勵制作適合互聯網傳播的黨史文化作品,創建黨史文化的綜合傳播平臺。

4. 加強黨史研究隊伍建設,培養黨史工作專業人才。黨史文化的科學發展,黨史隊伍建設是基礎工程,培養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歷史文化素養的科研骨干,對推進黨史文化科學發展具有支撐作用。要以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為準則,營造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黨史人才發展的機制體制,調動廣大黨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培養一批有熱情、有思想、有影響的黨史文化研究工作者。進一步創新黨史文化人才隊伍的培養模式,在完善專業科研機構黨史工作隊伍培養的基礎上注重普通高等學校黨史文化科研隊伍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利用高??蒲匈Y源和優勢,拓寬黨史文化發展平臺,擴大黨史文化受眾范圍,加強科研機構與高校研究單位的交流與互動,切實把高等學校黨史文化人才隊伍的培養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時要注重基層黨史工作建設,加大各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勵黨史專家走進基層,設立基層黨史工作專職人員、黨史信息員和黨史宣講團隊伍,鼓勵廣大黨史文化工作者團結奮進,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不斷加強基層黨史工作建設。

總之,弘揚黨史文化,推動黨史文化科學發展,需要我們持續努力和不斷創新,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思想動力,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黨史文化繁榮發展,使黨史文化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1]習近平. 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來 交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答卷[N]. 人民日報,2013 -06 -27(01).

[2]塞繆爾·亨廷頓,勞倫斯·哈里森. 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3.

[3]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4]歐陽淞. 關于大力弘揚黨史文化的幾個問題[J]. 中共黨史研究,2012,(9).

[5]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G].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18.

[6]習近平. 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問題[N]. 新華日報,2013 -01 -06.

[7]艾斐. 文化的價值導向與精神追求[N]. 人民日報,2009 -06 -25(16).

[8]全國黨史工作會議在京舉行[N]. 人民日報,2010 -07-22(01).

猜你喜歡
黨史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第一次學黨史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