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性的建構:臺灣地方文學獎綜論

2014-09-09 14:05朱云霞
揚子江評論 2014年4期
關鍵詞:高雄文學獎鄉土

朱云霞

地方性的建構:臺灣地方文學獎綜論

朱云霞

在當代臺灣文學發展中,文學獎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青年作者進入文壇的重要途徑,也是出版社遴選作品的參考,同時也是建構新的美學原則、影響文學閱讀與創作、調節文學資源分配的重要方式,痖弦曾在評述八十年代臺灣文學時說,“十幾年來,借由‘聯合報小說獎’而走向文學創作的作家,已經散布了大半個文壇……這些作家所創造的風格,也影響了今天文學創作的走向”①。從1980年代至今,臺灣“文學獎”由原來較為單一的樣貌發展到多元并存的形態,主辦方有官方、民間、媒體或大專院校等,一方面文學獎成為推動文學發展提攜新一輩作家的動力,另一方面文學獎也因其背后支持力量的不同在審美趣味和評判導向上呈現出不同的政治文化理念。在臺灣眾多的文學獎中,地方文學獎自1990年代中后期以來,在各縣市政府力量的推動下相繼設立,成為重要的文學生產機制?!暗胤轿膶W獎”在體現各縣市政府對地方文化干預和指導的同時,也努力以文學創作凸顯更細致的地方性與“在地”感,在形塑臺灣地域文化、鼓勵獎助知名作者的創作及推動文學新人的創作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影響了近年來臺灣鄉土文學的發展。

一、地方文學獎的生成及其文化導向

臺灣地方文學獎的興起,首先是1990年代以來臺灣社會文化環境的推促,政治“解嚴”后所形成的多元文化語境為不同身份、不同族群、不同政治立場的群體提供了表述自己價值判斷與文化選擇的空間。尤其是國民黨遷臺后一直處于邊緣位置的本土勢力開始從不同角度建構言說的可能,要求重視臺灣歷史文化中特殊經驗的“本土化”論述開始作為關于臺灣知識建構與文化再現的參考架構,在臺灣的文學與歷史領域不斷引起爭論②。而就文學的本土意識而言,與臺灣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有密切關聯,鄉土文學論戰所爭持的“鄉土”漸趨分化成不同的意識形態立場或文化姿態,其中“本土派”文學創作使得鄉土書寫呈現出與前此不同的政治趣味,呂正惠在考察臺灣1980年代臺灣小說時指出“當黨外勢力從一時的挫折之中重新站立起來的時候,‘鄉土文學’的景觀也變了一個樣子:‘鄉土’漸漸變成‘本土’”③,在“解嚴”后對“鄉土”的再現也往往成為對“臺灣意識”的詮釋和推崇,以文學書寫闡釋對臺灣的認同和界定。至1990年代,臺灣文化也隨著政治經濟秩序的改變進入重構局面,在文化論述中“本土”建構的意識更為強烈。就文學研究領域而言,“解嚴”后臺灣文學研究成為熱點,對“臺灣”特征的強調使得不少研究者以鄉土、區域、本土為考察熱點,如1993年4月開始,《文訊》雜志社在臺灣“行政院文建會”與“新聞局”贊助下,在各地舉辦了六場區域文學會議,主編李瑞騰指出“當我們決定舉行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時,很清楚是在‘臺灣’這個大區域中再區分……我們有一個很單純的想法,那就是如果各地方有關文學的歷史與現實,都能脈絡分明,一個臺灣的文學全貌應可彰顯出來……”④這是希冀在對區域性的探討中建構臺灣文學的整體樣貌。在此之前的1991年,《文訊》就在“文建會”文化政策的支持下,規劃執行了“各縣市藝文環境調查”,而后又在文建會的指導下進行了各縣市籍的作家檔案整理,大型的區域文學研討會正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深入探討。并且臺灣“行政院”在1994年也提出要“加強縣市文化活動與設施”、“加強鄉鎮及社區文化發展”等對建設地方文化的構想??梢哉f《文訊》雜志對臺灣各縣市進行文學調研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現實效力,不僅符合當時社會文化的主導思潮,同時也契合各縣市文化機構對地方文化建構的理念并為其提供了一種從地方文學進行地方文化建構的思路。在《文訊》之外,已然不僅是以文學作品對鄉土/本土進行闡釋,臺灣地方機關或相關機構有意識地展開多元途徑的文學實踐:如各縣市利用各種文化資源召開以“地方文學”為討論對象的研討會議⑤;發掘原籍作家編纂縣市作品集⑥,甚至在進行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建構地方文學史⑦;媒體也利用各種途徑舉辦區域作家的展覽活動⑧……臺灣社會各界以不同的方式發掘并建構地方文學,而地方文學也成為建構地方文化的重要環節。在此情形下,各縣市在官方力量的主導下先后設立“地方文學獎”,呼應并直接干預臺灣社會對“本土”及“地方”意識的強調。

臺灣較早以“地方”觀念而設立的地方文學獎是1993年由臺南縣政府主辦,縣文化局與財團法人臺南縣文化基金會共同承辦的“南瀛文學獎”,其宗旨為“挖掘及培植地方文學人才,建立南瀛文學特色”。隨后,臺灣各縣市興起設立地方文學獎的熱潮……在政黨的支持引導下,1990年代臺灣有16個縣市設立地方文學獎,而至政黨輪替的2000年前后,又有7個縣市⑨陸續設立地方性的文學獎,地方文學獎終于“遍地”開花。1990年代各縣市紛紛設立文學獎的文化環境如同前文所述,是在鄉土文學論戰退潮之后,但本土意識已有勃興之勢的語境下,政治上的“解嚴”又提供了文化表述的可能;而在2000年民進黨執政之后,文學的側重點進入對臺灣文學本土傳統的挖掘與梳理,在本土文化熱潮推促下紛紛設立的地方文學獎,則是順應政治意識形態引導下的去中國化的文化觀念,以文藝政策為導向主導地方文化的發展與文學書寫。如第一屆“臺北縣文學獎”設立于2000年,由臺北縣政府文化局主辦,其目的是“為鼓勵本縣文學工作者創作,獎勵優良文學作品,倡導文學風氣,提升文化素養”,雖然沒有鮮明地指出一定要寫“本縣”風俗,但如果諸縣市對參賽者有身份上的限制要求是“本縣籍或曾設籍五年以上者皆可參加”⑩,地域性建構的一個層面也即通過對參賽者身份的要求建構地方意識。而早在1981年就設立的以獎勵優良文藝創作為主“高雄市文藝獎”(地方意識相對較弱,且是綜合性的文藝獎),也在2002年之后改名為“打狗文學獎”以引導建立高雄地方色彩的海洋文學精神內涵,有論者指出改制前高雄市文藝獎歷經18屆,獲獎成員都與官方社團關系密切,除舊體詩具備中國文化代表性之外,其他作家大都貼近官方文化路線,作品看不到高雄市的地方特質,這些在國民黨執政下的文化現象,輪到民進黨執政時,亟欲擺脫此一“中國的高雄”形象,而重建一個屬于“臺灣的高雄”形象,也就是新的地方主體。?如果說地方文學獎的發展是以象征性的引導為主,以名利等資本作為誘餌吸引寫作者參與,而創作獎助計劃則是一種直接對文學創作進行干預指導的方式。如2006年開始高雄推行“文學創作獎助計劃”,這種計劃類似科研申請計劃書,申請者根據獎助計劃列出的創作主題先構思作品理念等寫出具體創作方案以供審查,而審查的條件無疑是對“地方”理念的闡釋——2006年的創作主題是“高雄人”、2007年的主題是“高雄·地志書寫”,參與者無疑會將地方性作為撰寫計劃的指南,通過者將得到資金贊助和出版作品的機會,同時寫作也要受到監督和審查。地方文學獎在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也正演繹了此一由文學想象建構“地方”,由地方想象臺灣以強化地域認同的文化路徑。

此外,各縣市之所以如此重視“地方文學獎”,與臺灣八九十年代以來文學場域的變遷有極大關系——在政治經濟影響下各種文化思潮涌起,使得文學場域中各個角色的互動擺脫“戒嚴”體制時期政治所主導的文化權力的控制之后,形成新的權利牽制,影響著文學書寫的表達形式與主題展現?!拔膶W獎”尤其是臺灣兩大報系的文學獎評選成為影響臺灣文學發展的重要事件,不僅以無形的審美評判引導文學創作的潮流,也成為臺灣文學青年進入文壇的主要途徑。因此,各縣市文學獎的設立是受到社會風潮的影響逐漸意識到建構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而策略性的考量則是“文學獎”在臺灣文學發展過程的效應:“文學獎,作為文學社群鞏固某種意識形態、社群典范和文學班底及其倫理的工具,它的權力運作自然關系到文學社群或班底的鞏固或重整?!?雖然地方文學獎的作用,在臺灣文學整體局面中并不能像兩大報系的文學獎那樣是影響臺灣文學生態的關鍵因素,但地方文學獎經過制度性的價值確認通過推舉或引領本地文學青年的創作為其進入文壇提供了捷徑,對于以地方特征為主要內容的具有鄉土氣息的文學作品創作也起到了推動作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兩大報系文學獎所建立的推崇中心如臺北或大都市風尚的美學傾向。同時,這一類別的“文學獎”也似乎成為生產鄉土性進而強化“地方”的文學儀式,受到本土意識傾向的文學界人推崇,如彭瑞金在對高雄文學在新世紀發展的愿景中就提到“建立常態性的文學出版獎勵機制”、“獎勵具有高雄人文素質的創作”。?地方文學獎也漸趨成為各縣市文學活動情況的指標,其背后的主要推動力量——各縣市“文化局”等官方機構在此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官方以體制性的調控通過“文學獎”對“地方”進行意識形態滲透,而“文學獎”在成為文化活動標桿的同時,也因其所帶來的文化資源等象征性資本吸引著眾多參與者的積極投入,進而形成一種特殊的地域性的文化運作空間,在強化“地方”觀念、形塑地域特殊性以對抗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對傳統、及地方差異性的覆蓋或忽視起到一定作用。

二、地方文學獎中的“鄉土”景觀

臺灣各縣市地方文學獎的特殊之處在于對“地方”的強調,作為各縣市文化政策的“地方”是一個區域性的文化概念,背后有政治意識形態也有以文化資源吸引社會資源的功用心理,因而必然要加強對征文的要求,引導作家的創作,如“南瀛文學獎”就要求參賽作品“以臺南縣的風土民情為書寫題材”,而金門的“浯島文學獎”在散文類征獎主題中指出“以金門人文印象、金門鄉鎮書寫為主”、小說類要求“內容以金門為書寫題材,敘事符合金門當地背景”。因而評審者也將此視為甄選標準,如葉石濤在高雄長篇小說總評時認為應以反映高雄地區人民和生活的現實為起點,而短篇小說的評審者成英姝也指出參賽作品寫實和鄉土味道濃厚的樸實作品居多。?范銘如也以其數次做評審的經驗指出,整體參賽作品中鄉土類型更多,在各縣市文學獎的小說優勝中,鄉土類型的作品占絕大比例。因而,為迎合評審標準,參賽作者需發掘能夠表現“本市”、“本縣”特殊的資源,精心選擇特殊的歷史記憶或風俗人情以營造地方感,對地方的重新認識往往形成新的鄉土再現景觀。

以2007年高雄“打狗文學獎”獲獎的短篇小說來看,首獎《撤退路線》以高雄為整體背景,旗山鎮、部落等烘托記憶中的成長——七歲的小山女被賣到平地,而被賣的女孩最后也成為騙子的故事;第二名《陪VuVu采草藥》是一篇寫原住民的處境、情感及對社會認知的小說,對原住民語言的采用凸顯了一種特殊的鄉土味道;佳作獎《漂峽》在寫人物情感及內心體驗之時渲染了特殊的海洋風味與港口意境;《學會龍字的那日午后》則以濃厚的民間氣息鋪敘車夫阿公的故事,語言詼諧幽默。這些作品無一例外的都有地方方言土語和風習的攝入,也試圖凸顯一種地域特征,但刻意而為的夸飾也較明顯,鄉土或地方往往成為一種背景,安放一個故事。同年高雄的文藝獎助計劃,新詩類第一名凌性杰的詩集《海誓》即以詩歌凸顯高雄地景為特征,如寫漁人碼頭的《漁人碼頭夜話》、寫西子灣的《西子灣詩簡》,高雄的港口、碼頭這些標志性的海港城市特征成為一再吟詠的對象,同時也有大量對高雄歷史的想象和再現,如《受難曲:為美麗島事件而作》,以組詩建構地域性的歷史文化景觀與在地景象?;诖?,臺灣新世紀第一個十年中鄉土書寫蔚然成風亦有因可探。而這一波所謂的“新鄉土/后鄉土”的寫作主體大多是有參與地方文學獎經歷的1970年后出生的寫作者。如較為代表性的作家童偉格的短篇小說《王考》曾獲第二十四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大獎、第二屆臺北文學獎;王聰威的《復島:旗后故事》獲得2007年高雄“文學創作獎助計劃”。童偉格和王聰威的鄉土書寫,都凸顯這一群新生力量鄉土書寫的特征,即對鄉間怪力亂神的發掘,對地方志的借鑒,對臺灣方言俚語及地方口語的夾雜使用,對后現代或魔幻寫實技巧的操演等。童偉格的《王考》以村民爭奪神像祭祀為主,描寫了以為具有考據癖的祖父,大量采用地方志,以鄉村再現地方的民俗風情;而王聰威的《復島》同樣是很典型的地域風土類小說,以沒落的世家家族故事書寫旗津的地域風情以及海港特征,通過敘事技巧讓旗津故事彌漫在一種曖昧的流動的意味中,在鄉土背后放入對人生、死亡等的思考。而同在此脈絡中的甘耀明的《殺鬼》則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方式,虛構了一個野孩子,加入怪力亂神的詭異敘事講述發生在日據末期“番界”關牛窩的各種迷亂癲狂的事情??梢钥闯?,這些已經較有名氣或依然流轉于地方文學獎的書寫者們以“地方”為根基所建構的鄉土世界,顯然不同于前此鄉土文學脈絡中的“地方”,無論是李昂作品中的鹿港、黃春明小說中的宜蘭還是王禎和所再現的花蓮,都是源自生命體驗的沖動或內在情感的激發。而這些在地方文學獎中獲勝的新一代作者,在承續鄉土文學對地方再現之時,注重寫什么的同時更注重如何寫,以搬演技巧為“地方”穿上絢麗的外衣,造成陌生感以贏得評審者的青睞。張耀仁這樣評價童偉格的《王考》:“畢竟那不是順沿著一下線性時間的敘述傳統、對話、角色,我們統稱它為‘魔幻寫實’,毋寧說它是‘自由的’、‘推到一個敘述的極度邊境’”?。他們作品中的“鄉土”更多的是一種含混不清的背景,是故事演繹的幕布,而非真切的存在,對具體鄉村的再現更多的是選擇其間的鄉野傳奇或依憑地方志進行地方想象。如同范銘如所言:“所謂‘地方’的特色是什么?再現臺灣/地方向來在書寫傳統里是較為匱缺的一環。參賽者除了依靠自己當地生活經驗和對環境觀察去摹繪區域地形、景觀、地標、生活習俗和節慶采風以外,官方或民間新進整理出版的方志、地志的文物資料‘適時地’填補了創作上的需求,豐厚文本內鄉土的想象和歷史想象的內涵。在這樣的文化場域的培育下,鄉土文學類型的應運而出自不令人意外”?,因而造成技巧上的創新而非文學內在的對傳統鄉土書寫的超越。如同臺灣作家季季對臺灣80后小說創作的質疑,認為其筆下的鄉土是一種“偽鄉土”,如同粉彩畫而缺乏土地的真實感?。如此,在地方文學獎的推動下曾經寓意豐厚的“鄉土”往往在急就章的參賽作品中演變成地志書寫、地景再現,對“怎樣寫”的注重也消解了“寫什么”的精神承擔,“鄉土”亦成為文化建構的方式。

結語:被生產的“地方性”

“地方文學獎”以政府的力量推動文學發展,確有積極作用,但對“地方”的過度強調也造成文學的“類型化”發展——文學書寫被拘泥在對某一特定地域的風土人情的再現,雖然延續了傳統鄉土文學的樣貌,但卻束縛了創作者的思維,得獎作品題材重復的現象頻出,楊翠曾指出近年來臺灣文學獎的共同現象即為:得獎者高度重疊,雖然作品素質都有所提升,但特別優秀的未見,臺灣文壇需要很會得獎的作者,更需要真摯動人的作家。?雖然劉克襄在2007年高雄“打狗文學獎”新詩類總體評論中指出,參賽者大都熟知這個南方大都(高雄)的屬性……因而在詩的選材上貼近了高雄的社會情境……?雖然他同時強調評審者并未特別主觀地以高雄書寫為評判標準,作品也不是因主題設定刻意書寫,而是一種南臺灣文學風味使然,但得獎的六篇詩作中有五篇都緊緊呼應著地方的脈動,卻是最現實的存在,作品的迎合心理也不容否認,如首獎郭漢辰的《如果黑暗的盡頭有光——夜探鐘理和紀念館》是對地方文化地標的再現,帶有歌頌的意味?;第二名鄭順聰的《泳者之歌》則以高雄海岸為現實情境,書寫海洋與人生;第三名詩作《女詩人之旅》則以精心安排了高雄有名的地景柴山、碼頭、愛河、西子灣等,評審者曾貴海即指出這首詩存在拼貼傾向:“把每一個景都拼湊在一起,卻不一定有很大的意義,沒寫出被人別看沒看到的特有的東西,作者算是會寫詩的人,但僅于走馬觀花?!?同年度“打狗文學獎”小說將的評審如李喬也指出參賽者因考量得獎而對評審的遷就?。另一方面,各縣市地方文學獎在配合地方政府對地域文化形塑的過程中,也帶來新的問題——雖然各縣市因地域或族群分布不同,在語言、風俗、禮儀、風景等相對穩定的層面各有特征,但過往歷史文化中所積淀的臺灣地區的總體特征也是極為重要的,在由中國走向臺灣,由臺灣分裂至地方,建構不同地方主體的同時,如此細致地、碎裂地搬演地方細節是否能真正建構或者尋找所謂的“在地感”與臺灣文學的特殊性?地域特征應該是一種文化積淀,過分急于提高地方的能見度,構造地域性反而讓地方成為一種被架空的象征。

地方文學獎將“文學”功利化的傾向也值得警惕,不僅是官方主辦者的政治心理,就文學創作而言“文學獎游牧民族”的形成也值得反思——創作者輪流參與各種地方的、民間的、全臺灣的文學獎中?。如此,雖然文學獎為進入文學的青年提供了文化資源及一定的生活保障,但如同彭瑞金綜合其參評各地文學獎的經驗感嘆道:“當今似乎有一群逐文學獎才寫作的文學獎游牧民族,到處都可以碰到同質性極高的參獎作品?!?因此,對鄉土或地方的挖掘書寫者更傾向于上文所分析的技巧層面的操作以求得同一主題的陌生化與新奇感。另一個層面而言,過渡泛濫的地方文學獎培養的不是作家或文學風氣,而是一種更為市場化的功利心理。各縣市文學獎經過長時期的本土建構,在政治意識形態之外,近年來又受到經濟利益的誘導和制約——臺灣觀光旅游業掀起新的“地方”風景形塑,如金門2006年的“浯島文學獎”散文類征文主題即指出以“金門旅游印象、金門鄉鎮書寫為主”,而高雄也在2009年提倡電影劇本,以推銷高雄影像風光。因此,以地方文學獎為主體所建構的“地方”凸顯了四個層次的意涵:首先是政治意識形態的地方——指向本土,其次是文化層面的地域觀念,而后是文學敘事層面的美學意義的“地方”再現,最后又流動到資訊—消費意識中觀光影像意涵的地方建構。透過對地方文學獎的梳理和審視,我們可以看到近二十年來臺灣文化領域中延續“鄉土”脈絡而豐富擴展的“地方”意涵。

【注釋】

①痖弦:《小說潮——聯合報第十屆小說獎作品集》,聯經出版社1989年版,第2頁。

②廖炳惠、黃英哲、吳介民、吳叡人編:《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國際敘述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版,第195頁。③呂正惠:《戰后臺灣文學經驗》,三聯書店2010年版,第99頁。

④李瑞騰:《〈鄉土與文學——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序》,《文訊叢刊》,文訊雜志出版1994年版,第2-4頁。

⑤1997年花蓮舉辦了“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發現花蓮”,林淇漾在《亦冷亦熱且悲且喜:1997年臺灣文學傳播現象觀察》一文中就認為這一研討會可視為臺灣地方文學整建的首次工程,對腳下土地與文學關聯的重視成功融匯了地方尊嚴與文學特色,值得其他縣市效法學習。文章收入林淇漾:《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麥田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頁。

⑥1991年臺中縣出版縣市作家作品集,而后效仿實踐不斷,如1997年,新竹市出版《陳秀喜全集》、高雄出版《鐘理和全集》等。

⑦如1993年臺中縣文化中心出版了施懿琳、楊翠、鐘美芳編著的《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后有不少縣市效仿,如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出版江寶釵的《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苗栗縣文化中心出版的莫渝、王幼華編著《苗栗縣文學史》等。

⑧1998年5月,《臺灣日報·副刊》與誠品書店、“全國”廣播等機構合辦持續一個月的“臺中·作家”系列活動。

⑨分別是新竹、臺東、基隆市、宜蘭、金門、臺北、云林。

⑩“第一屆臺北縣文學獎”http://www.pressstore.com.tw/yon/resource/ award.asp?No=255

???劉文放:《高雄市旗津地區之文學地景書寫研究》,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第133頁,126頁,145頁。

?向陽:《海上的波浪:小論文學獎與文學發展的關聯》,《文訊》,218期。

??范銘如:《后鄉土小說初探》,《臺灣文學學報》,2007年第11期,

?季季:《新鄉土的本體與偽鄉土的吊詭——側看80后臺灣小說新世代現象》,《文訊》2010年8月第298期。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撤退路線:2007打狗文學獎得獎作品輯二》,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86頁,19頁,182頁,80頁,184頁,185頁。

?林宏信:《觀察1990年代地方文學獎的興起與發展——以金門文學為觀察對象》,2011年,臺灣中正大學碩士論文,第89-90頁。

※文學博士,中國礦業大學文學與法政學院講師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現當代文學制度史”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11&ZD112;中國礦業大學“啟航計劃”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高雄文學獎鄉土
虛擬公共空間中的鄉土公共性重建
江瀾新潮
文學獎與文學史秩序建構(評論)
第二屆方志敏文學獎征稿啟事
高雄快輪直航大陸送年貨
高雄懸日
鄉土分外妖嬈
蔡英文為選戰想遷居高雄
文學獎的“權威”
高雄小黃狗遭遺棄 2年后仍在原地等主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