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手機報建設與管理研究

2014-10-09 19:47段雨吟胡小強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段雨吟 胡小強

摘 要:本文通過對當代大學生使用手機報的情況,采用了文獻檢索、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等方法,綜合判斷手機報在高校校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傳的作用,是否能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傳的重要手段。同時,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實地調研,涵蓋了部分大學城的教師和學生。以實際調研數據來分析大學生對手機報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中的認可度。通過本文的研究,通過走訪調查、手機報查看、文獻檢索這樣的方式對這種輔助媒介進行分析,既便于了解手機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的有效性,為高校手機報的建設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見,發揮手機報在高校文化建設的作用。

關鍵詞:手機報 思想政治教育 科普宣傳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017-02

1 研究背景

“2004年7月,中國婦女報彩信版開通,宣告了手機報的誕生。手機報是手機媒體牽手傳統報紙形成的新的新聞信息?!盵1]手機報的存在是傳統報紙的延續,并不斷提升人們的科學文化素養,從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定義上完全成立。手機報既可以承載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又可以連接教育的主題與客體。

2 研究分析

2.1 手機報建設現狀(重慶市大學城部分高校)

手機報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媒體傳播形式,在社會大眾中已經形成了普遍的認可度。從2004年第一款的手機報業務開始,科普宣傳為向大眾傳播醫學以及健康有關的信息的主要內容[2]。自2006年末,手機科普報進入了細分階段,如:氣象、金融、計算機等。有了細分,才有利于知識的篩選和更新,提高了科普知識的深度,從而起到真正的啟蒙作用[3]。作為新興的媒體傳播手段,手機報能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媒介,一定程度上既滿足了大學生探知的需求,也達到了較高的宣傳效果。

從重慶市大學城部分高校中調研中,可以看出,有98%的人都認為手機報這種形式非常好,而以下任何一所高校都超過80%的學生贊同手機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傳的作用(詳見表1、圖1)。

2.1.1 宣傳形式以廉價、大眾化為主

一個月手機報的資費需要2~5元/月(根據不同的手機供應商來定)。這樣的價格,應該說是普通大眾有能力去承受的。目前重慶師范大學的手機報是免費的。而且手機報的內容也是豐富多樣的,圖片、動畫、視頻都是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特別是引導社會潮流的大學生更易接受這種時尚、新型的多媒體信息傳播方式,所以手機報在高校中市場前景是巨大的[4]。占領手機報這種新媒體陣地,能幫助輔導員老師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科學文化知識,讓學生們更多地去思考生活。

2.2 宣傳內容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學普及

手機報中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面。按照學科的分類,以化學和生物方面的科普相關知識為主。其中的大多數是通過食品安全問題、醫療事故、生活常識和家居小技巧方面新聞進行科學普及教育,為學校的師生提供相應的學習和生活上的幫助。據調查人們所希望得到的科普知識與現實中提供的手機報服務基本一致。如圖2所示,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了很大比例,特別是生物、化學和醫學知識備受人們關注(如圖2)。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和時事政治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通過正能量的傳遞,影響大學生心目中的價值觀,消除學生心中的“自我”意識,培養出他們的奉獻意識。如圖3所示,校園優秀人物占最大比例,除此就是社會熱點問題。其中,時事新聞和社會熱點問題所占的期望比例較為一致。從中可以看出,高校學生關注的校園優秀人物、時事和熱點問題,這三大方向將成為手機報建設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

2.3 手機報存在的缺陷

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通過手機報雖然達到迅速宣傳的能力。但是在未來的發展中,仍然存在許多缺陷。

2.3.1 科普宣傳時有關信息的不準確性

如果我們真的將手機報中相關科普知識,用一些科學的文獻查閱并且加以驗證的話,我們會發現有一些科普知識都會出現言過于實的現象,并且有68.5%相關專業的大學生都對此表示認同。手機報,它畢竟只是一種傳媒工具,其實它更加注重的應該是其中的科普新穎程度,以及對大眾的吸引力,同時難免會缺乏知識的準確性,造成誤導[5]。

2.3.2 3G時代的到來沖擊了手機報的發展

從調查信息的回饋中,同學們反映希望手機報能更多反映出身邊的人和事,用校園的真實案例來鼓舞同學,樹立學生典型,達到交互的效果。重慶師范大學“感動校園十大人物”活動中,通過手機報的來做宣傳,擴大典型的力量。但由于手機更新速度快,新興媒體進入3G時代。從馮俊鋒等[6]的研究中發現除了手機報以外,大學生更喜愛的溝通方式逐步向網絡平臺轉變,如微博、微信、QQ空間等。由此可見,手機報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瓶頸階段。

3 解決途徑

可是通過此次的研究,讓我們不禁去思考,究竟怎樣去做才能讓手機報繼續發揮它的作用,為人類社會做出其巨大的貢獻呢?關于這點,研究這有如下的幾點建議。

3.1 科學驗證、專家審核

新聞人不應該為了新穎度,隨意篡改科學文化知識的真實性。我們應當對當代的科學文化知識抱有一種虔誠的心態去學習,并且最好將所有的科普知識在年終系統化,便于大家的記憶與層層深入。我們應該在手機報發送之前,讓相應的具備專業知識的老師進行一下審核,并且可以用相應的實驗數據進行驗證,這樣還可以培養同學們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

3.2 廉價使用、商業為輔

在手機報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盡量不要收取學生們的相關費用,這樣才能保證更多的人了解并使用。如果學校覺得這樣的免費可能會造成負擔,那么可以在手機報中插入一些商家的廣告,利用這樣的廣告費來見減輕經濟方面的負擔,但是一定要注意到企業的信息應當適度,這樣既可以滿足同學們的生活所需,也不會引起學生們的反感[7]。

3.3 注重啟發、聯系身邊

校園的手機報應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學生們精神上的放松,也獲得了相應的思考與知識普及。但是在手機報的內容方面應該更多地結合校園身邊的事情,并且給學生們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例如:可以適當手機報中增加一些學校相關學生組織舉辦的有利于大學生能力提高和身心培養的活動,還有可以增加一些優秀畢業生的訪談等等。用這樣的方式普及和深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

3.4 迎接機遇、捆綁消費

手機報的發展應當與3G時代的到來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肯定是希望通過手機報的作用,來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人,從而達到服務大眾,并且用相關的科普宣傳提高群體科學文化素養的目的吧。所以手機報應當把握住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例如可以將進入手機3G校園網的用戶,捆綁式地發送一條手機報,進行手機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傳[8]。

4 研究總結

作為一種新興的科學文化傳播途徑,手機報已經成為高校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麥克盧漢的預言:“媒介即信息”[9]。手機報本身不是僅僅是傳播文化,而是通過手機報這種新媒體,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達到改變大學生對校園、科學和社會感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飛.手機報研究——以廣東手機報為例[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 金秀紅科普宣傳的有效路徑——手機報[J].大觀周刊,2012(4):12-14.

[3] 陳風琴,朱強勝.手機報的市場現狀及前景探析[J].新聞世界,2009:107-109.

[4] 李宗誠.手機報在我國興起的原因與發展歷程[J].新聞愛好者,2010(2):50-51.

[5] 郝建新,石寶新,曹俊卿.發展科技手機報是科普宣傳的必然選擇[J].科技傳播,2010(2):88-89.

[6] 馮俊鋒,張祥友.淺析新興媒體手機報的特點——以重慶手機報為樣本[J].新聞界,2010(5):74-75.

[7] 孫超.國內手機報研究綜述[J].新聞世界,2010(5):232-233.

[8] 武文穎,江南.手機報未來發展趨勢探討[J].新聞戰線,2009:29-30.

[9] 郭慶光.傳播學教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48.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
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想引領的路徑探索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發揮志愿服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載體作用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