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發展觀背景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探究

2014-10-09 19:47呼斯樂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

呼斯樂

摘 要: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以人為本,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必須要堅定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將人才資源作為高校發展的第一資源,方可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但是目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存在一系列的不足,本文從管理模式、師資隊伍結構調整、師資隊伍良性循環發展幾個方面提出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 師資隊伍建設 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211-02

從新時期高校改革方向和人才隊伍培養的模式,均可以發現,高校與高校的競爭實質是人才隊伍的競爭。目前,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但是師資力量的建設卻沒有跟上,高層次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障礙之一,在高校的競爭中,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對提高提高教育質量和提高高校競爭力至關重要,因此,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變成一個重要的課題??茖W發展觀是我國各項事業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方針,同樣在教育發展中它也具有指導性作用,各個高校應該深刻貫徹科學發展觀,理解其內涵,并將其作為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秉承“以人為本”的方針,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以適應我國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1 目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

目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誤區,暴露出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

(1)隊伍結構不合理。

如果從年齡結構上看,高校師資隊伍當中,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占非常重要的比例,而中青年教師的比例則較??;如果從性別比例上看,高校師資隊伍當中女性偏多,這正是傳統的思想認為教師是女性職業,沒有發展,只有不求上進的人才會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如果從學術研究上看,高校師資隊伍當中的學術性研究人才比較匱乏,學術骨干已是稀有人才,缺少學術帶頭人,隊伍結構不均衡。[1]

(2)師資培養缺乏針對性。

目前,高校在師資隊伍培養的過程中明顯存在著填鴨式、一刀切的問題,而不是根據教師的不同層次和不同需求來制定培訓項計劃,并且一些高校對培訓敷衍了事,并沒有真正地以提高師資水平為出發點,只是簡單的完成上級分配的任務,教師在進行培訓時并沒有進行長遠的規劃,只關注目前對自己產生即時效益的培訓,導致高校師資水平在不同方面的不平均。所以,根據高校教師的不同層次和不同需求來進行培養,是教師隊伍培養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要徹底改善培養計劃與實施過程脫節的現象。

(3)師資隊伍學術水平參差不齊。

隨著高校招生數量的增加,教師們從事科學研究的時間更少,能主持承擔重大科學研究項目的教師人數不斷下降,從管理體系和支撐體系上看,高校培養學術帶頭人的培養意識仍需加強。其次教師這個職業越來越不受歡迎,人員緊缺,導致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并且國家在科研項目中的投入過低,導致高校不能支付足夠的科研經費,這也制約了學術研究的開展。

2 科學發展觀視野下建設高校師資隊伍的幾點思考

從國內外經驗看來,高校的競爭力實質是高校教師師資力量的競爭力,只有擁有一個富于創新、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才能夠在高校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1]“人才強?!钡膽鹇砸呀洷惶岢龊芏嗄炅?,這的確是解決高校師資隊伍整體低下的一個重要策略,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卻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所以對于高校師資隊伍的規范化培養,至關重要。

(1)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

人力資源保障體系的建立應該嚴格按照高校教師的崗位為標準來執行,依據崗位實際需要和特點來安排再培訓、教師再教育、人才培優淘汰等內容,最大程度做到“人盡其才”。高校人力資源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在師資隊伍的發展上,要以師資培訓為路徑,將統一的價值觀灌輸到學校事業和教師個人事業的相同軌道上,借校園文化的載體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職業觀,讓教師隊伍中的骨干力量穩定下來,這些骨干力量是支撐教師隊伍的臺柱子。

與此同時,高校校園不能是一潭死水,一定要有師資人才的流通,允許教師離職,這樣可以補充新鮮的血液,那些在本崗位上難以發揮出自身熱能的教師,高??梢酝ㄟ^自由流通的方式將其引導到別的適合自身發展的崗位上,這樣能夠將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我國高校管理模式,強調的是行政權力強于學術權力,民主管理的規范仍然存在著一些瑕疵之處。也正因為如此,高校教師對于高校的管理工作基本上呈現出漠視的態度,很難參與其中,這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高校教師的創造性。[3]

(2)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樹立科學發展的人才觀。

科學人才觀的一個重要體現是要有一個各方面均衡的師資隊伍,在一個優秀的師資隊伍當中,不應該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因此,一定要優化師資隊伍。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教師的待遇,這樣更容易引進高水平的人才,將師資隊伍的學歷水平拔高一個臺階。另外,一個合理的師資隊伍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師都必須具有高學歷、豐富的經驗,而是一個有層次感的隊伍,也就是所謂的梯隊建設,學科帶頭人最好是以博士以及以上學歷為佳,學術成員應當以碩博研究生為佳。[4]同時應該引進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或者學者型人才作為外聘教師,這些人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且有教師授課能力,不僅能對學生的學習實踐進行更好的指導同時也能在科研領域彌補了學??蒲泄庥欣碚摏]有實踐的短處,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國內,應該放眼世界,加強國際間的人才交流與合作,這樣更符合人才培養的目標。

在教師激勵上,加強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當然,待遇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有效使用效益機制還要注重規范師資隊伍管理,將物質驅動和政策導向相結合,并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道德感召力,協調個體與團隊的關系。

(3)深化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模式,使人才真正有發展。

首先在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要兼顧原有崗位人才的發展,重視對這部分師資力量的培養,防止造成“崇洋媚外”,以為的引進人才,將福利待遇傾向于引進人才,打消原崗人員工作積極性,應該一視同仁,用好的條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兩者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能真正的使師資隊伍水平穩步提高,其次重視高端人才的培養,是他們覺得有用武之地,在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利用學校資源為高端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例如將好的實驗條件、科研經費以及國家各種獎勵用來促進高端人才的成長,將高端人才盡量向科研骨干和教學名師培養,然后以先發展帶動后發展,高端人才帶動低端人才的發展,最后在年輕教師的培養方面,應完善選拔和考核機制、獎勵措施給他們更多的機會,讓有能之人脫穎而出,而不是被傳統的資歷、年齡所限制住。

(4)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針,促進師資隊伍良性循環。

根據可持續發展方針從建設一支可持續發展的高校師資隊伍的實際需要出發,抓好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把中青年高校教師的培養作為高校教師人才培養的重點,鼓勵和支持中青年高校教師在職學歷教育。堅持資源合理配置、科學管理原則的同時,重新樹立崇尚學問、尊重人才的風氣。

根據全面、協調發展的方針,將大多數高校行政權力為主體的模式打破,賦予學術權力更高的地位,賦予教師管理和決策學校各項事務的權力,減少行政權力在科研學術方面的干涉,學校就是一個科研、學術的聚集地,不應該讓學術被行政影響,成為學術、科研發展的絆腳石,而是運用權力將更多的資源轉移到教學和科研上面,這樣師資隊伍就可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教師這個職業非常特殊,屬于那種越老越吃香的職業,因此,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在教師職業上體現得非常到位,所以要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教學能力,根據教師成長的不同階段,搭建不同的培養平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改革”和“加強”的關系,建設與時俱進的師資隊伍改革體系,促進師資隊伍的良性循環。

3 結語

人才獲得發展,可以通過不同的路徑來實現,但是人才的發展并非是無規律可言,其規律性非常強。高水平的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但是又必須要基于現狀來考慮來展望將來,統籌規劃,分階段落實,實現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整體優化,這樣就可以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建設夯實基礎。而科學發展觀的在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的引入,師資隊伍的建設不僅有了思想保證,而且也為師資隊伍的建設明確新的建設方向,將以人為本的思想徹底貫徹其中,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提高高校競爭的軟實力。

參考文獻

[1] 秦峰.淺談高職課堂教學改革[J].知識經濟,2010(15):145-146.

[2] 徐劍波,朱曉嵐,陳露君,等.高校高層次人才作用發揮機制研究[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7(2):23.

[3] 王松,徐軍,曾翠萍.從觀念創新談高校師資隊伍建設[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141-142.

[4] 黃國銘.高校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配置模式探討[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2):8-10.

猜你喜歡
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村鎮規劃方案設計思路
淺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關于加強鄉村學校美術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科學發展觀視閾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實效性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