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農牧廳關于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意見

2015-01-21 15:03甘農牧發2014102號
中國農機化年鑒 2015年0期
關鍵詞:機具全程機械化

甘農牧發〔2014〕102號

?

甘肅省農牧廳關于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意見

甘農牧發〔2014〕102號

各市(州)農機(農牧、農業)局(委),廳屬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穩定糧食生產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糧食生產中的作用,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就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保障全省糧食安全、實現省內糧食動態平衡,供需安全可控”的目標要求,以糧食生產大縣為重點,以小麥、玉米、馬鈴薯三大主要糧食作物為對象,以主攻薄弱環節機械化、全面提升糧食生產機械化質量效益為著力點,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在更大規模、更廣范圍、更高層次上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進一步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推動技術轉化升級,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切實增強糧食生產綜合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行政推動,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推動糧食生產機械化工作從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堅持市場拉動,積極培育和規范農機作業市場,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建立糧食生產機械化的長效機制;堅持示范帶動,因地制宜建立糧食生產機械化示范區,推廣先進適用新技術、新機具;堅持農機農藝聯動,建立適合糧食生產機械化的技術路線和規程,促進規?;瘧?;堅持宣傳促動,爭取部門支持和配合,為糧食生產機械化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4 470萬千瓦以上,小麥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5%以上,馬鈴薯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5%以上。

(四)發展重點

1.小麥

以提升生產機械化質量目標,主攻中南部丘陵山區機械播種和收獲制約因素。加快推廣機械深松整地技術、免少耕播種和秸稈粉碎還田等技術模式,促進耕地質量提升。

2.玉米

圍繞全膜雙壟溝播、壟膜溝灌、壟作溝灌和農田高效節水等重大農業技術推廣,突出解決播種和收獲機械化技術難題,加大深松整地施肥、起壟覆膜、秸稈及廢膜回收利用等技術的集成配套,促進玉米生產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河西走廊及沿黃灌區重點推廣大功率、高性能、復式作業機械,注重推廣成套性和配套性好的全程設備。隴東旱塬區重點推廣技術含量高、適應性強的多功能復式中等功率機械。中南部丘陵山區因地制宜推廣輕便、靈活、安全的中小型機械及配套農機具。

3.馬鈴薯

以突出馬鈴薯生產大縣,突出中部及河西灌區,圍繞全膜壟作側播和半膜壟作側播等技術,突出解決種收機械化和農機農藝融合關鍵技術配套研究為重點,因地制宜推廣先進、實用、高效、低耗和環保的多功能復式作業機械。積極培育和引導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促進馬鈴薯規范化、標準化和規?;l展。

二、重點任務

(五)推進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水平

促進農機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廣機構相結合,組織研發先進、實用、高效、低耗和環保的糧食生產關鍵裝備。重點研發玉米起壟覆膜點播機及聯合收獲機、馬鈴薯起壟覆膜播種機及收獲機和適應丘陵山區特點的中小型機具等裝備。大力振興全省農機制造產業,著力提高農機裝備、農機科技、農機作業、農機社會化服務和農機安全生產水平。重點培養一批農機大戶,引導扶持一批實力強、機制新、流轉土地規模大、服務能力強的農機專業合作社,使之成為糧食生產的主力軍。

(六)加強糧食生產技術裝備建設

按照技術先進、科學適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原則,穩定增加現代農機裝備總量。不斷優化糧食生產裝備結構,加快報廢和淘汰老舊機具,促進“先進、實用、高效、低廉、環?!毙蜋C具應用。積極探索糧食生產關鍵環節機具補貼投放機制,在農業科技項目實施中明確配套機具投入數量,形成作物、機械和種植模式相互適應的裝備結構、產業結構和服務結構。

(七)集成推廣糧食生產機械化技術

加大保護性耕作、深松整地、起壟覆膜、播種、節水灌溉、植保、收獲、秸稈及廢膜回收利用等環節配套機械化技術及機具示范推廣力度,加強單項技術適應性實踐研究,完善技術操作規程和工藝路線,促進機械作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注重糧食生產全程化生產機械的成套性和配套性研究,分區域、分作物探索創新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機械化集成效益,促進糧食生產規?;蛯I化。

(八)改善基礎設施條件

進一步改善耕地質量,提高機械化生產基礎條件。爭取將農村機耕道路、農機場庫棚、中小型農村機電提排灌設施納入相關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在建設用地、資金投入等方面取得支持。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理等項目,積極推進糧食生產區的農田整治,為糧食生產機械化創造條件。充分發揮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部門、農機服務組織和骨干農機企業的作用,引導建立高性能糧食生產機械維修服務網絡,保障機具正常作業。

(九)建立全程機械化示范區

結合全省現代農業發展行動計劃實施,在國家級旱作農業和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區中,建立全程機械化示范區,推出一批全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先進縣。因地制宜建立省級、市級和縣級糧食生產機械化示范區,通過對口幫扶、結對發展、扶持“兩戶”(種糧大戶、農機大戶)等多種形式,示范帶動廣大農民發展糧食生產機械化。有條件的地區要鞏固推廣成效,實行整村、整鄉、整縣推進。

(十)加大農機手技術培訓

要結合“陽光工程”等培訓項目,整合農機教育培訓資源,面向廣大農機手開展多層級、多形式的糧食生產機械化技術培訓,指導到戶,培訓到人,服務到田,造就一批既懂農藝技術、又懂機械操作的農機作業能手。積極開展專業化的技術培訓,開展技能競賽和勞動競賽,重點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技術的到位率。

(十一)強化糧食生產機械社會化服務

大力培育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開展跨區作業、訂單作業、承包作業服務和機械統一作業服務,促進糧食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和規?;l展。開展農民“耕、種、收、管”全程托管作業服務模式試點。積極開展糧食作物減災抗災預警機制,大力推廣應用大型、高效植保機械,開展病蟲害機械化統防統治,不斷提高糧食生產機械的使用效率和經營效益。加強信息服務和組織協調,引導糧食生產機械有序流動作業,實現專業化分工和區域間優勢互補,推進農機服務社會化、專業化,以農機服務產業化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三、保障措施

(十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各市、縣(市、區)農機(農牧)部門要積極向當地政府匯報,把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政府考核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做到有部署、有措施、有落實。要通過督促指導、跟蹤檢查、信息交流、媒體宣傳、目標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十三)進一步落實扶持政策

逐年加大對糧食生產機械的補貼資金投入,并向糧食生產的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傾斜,對購買玉米、馬鈴薯多功能起壟覆膜播種機和聯合收獲機械實行疊加補貼,對購買免耕播種機、起壟覆膜機、深松機、秸稈粉碎還田機和高效植保機械等重點推廣機具優先保證補貼。積極推進農機購置補貼在糧食生產機械上實行普惠制。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原則,在全省實施深松補貼和報廢農機補貼政策。進一步協調落實聯合收割機、大型作業機具及運輸車輛免交道路通行費的政策,推動糧食生產機械開展社會化服務。

(十四)進一步推動農機農藝融合

整合旱作農業、農田高效節水、農機購置補貼等項目資金,在全省建立糧食生產機械化示范縣,并逐步擴大范圍,為全省樹立樣板。各級農業、農機部門要發揮各自優勢,密切合作,成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組,加強技術咨詢、培訓和指導。分作物建立農機農藝協作攻關小組,從糧食品種、耕作、栽培、植保等方面探索建立適合糧食生產機械化發展的工作機制。將提高全程機械化水平作為高產創建、農業防災減災和農業產業化扶持的重要內容,努力形成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工作合力。培育一批適合機械的新品種。

(十五)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

各地要統籌農業和工業、流通業等行業的力量,協調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引導農機生產企業加強對新機手的培訓和新機具的維修服務,農機流通企業搞好機具和零配件供應。農機鑒定、推廣、培訓、監理部門要履行職能,認真開展糧食生產機具選型推薦、質量監督、技術推廣、人員培訓和安全監理等工作,構建保障有力的技術支持體系,不斷加快提高我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

二○一四年四月十四日

猜你喜歡
機具全程機械化
鄭州航空區炎黃不銹鋼蜂機具部
全程“錄像”,寫觀察日記
大棚有了機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全程管控在機電工程設備安裝的實施
鄭州航空區炎黃不銹鋼蜂機具部
關于水稻一種兩收機械化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打造新亮點!山西將這個產業的7類機具全部納入補貼!
芻議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機具管理
京滬高速全程監控改造供電方案探討
手工制鞋全程LOOK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