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淵明詩文被差別接受的處境

2015-02-04 04:27幸靈芝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5年1期
關鍵詞:接受朝代詩文

摘 要:就其詩文本身而言,陶淵明的詩文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對陶淵明詩文的接受情況卻很奇特,在不同朝代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況,甚至出現截然相反的態度。這與陶淵明詩文的風格特征和各朝代的期待視野有必然的關系。審美風尚、接受語境、讀者群體的變化,導致了對同一作家、相同文本的不同評價和接受處境。

關鍵詞:陶淵明 詩文 接受 朝代

陶淵明詩文的接受是我國文學史中引人注目、發人深思的一個文學現象。在歷史的不同朝代,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接受處境。陶淵明的人格和詩文創作皆已定型,即接受的客體基本是穩定的。隨著接受環境和接受主體自身條件的變化,主體的審美經驗和期待視野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從陶淵明創作時的晉末宋初到元明清時代,陶淵明詩文的接受大體上呈現了拒斥和推崇的兩種處境。

一、接受客體——陶淵明詩文的風格特征

自然,不僅是陶淵明的人生旨趣,更是其詩歌的總體藝術特征。他作詩不存馳譽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觸就訴諸筆墨,既無矯情也不矯飾,飽浸著他對自然生活的深厚情感。同時,也始終貫穿著他對人生、功名的思想態度和立場。陶淵明的詩文,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綺麗。他以自然真淳的鮮明個性特征,形成了詩文純樸、自然、超然、獨立的藝術風格。

陶淵明的詩文也是其審美情趣、人生境界的真實寫照。他與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是在田園生活中通過從事諸如飲酒、彈琴、讀書、耕作、和親友敘舊、和鄰里議論農事等平凡的日?;顒佣A涌現的。他與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不但顯現在精神生活中,還體現在現實生活中,并且通過現實生活與自然的貼近來陶冶精神上的情操。他的詩文做到了情、景、理、事的渾融:描寫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敘事也不追求情節的曲折,而是透過人人可見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達高于世人之情,寫出人所未能夠悟出之理。陶的詩文重在寫心,寫那種與景物融二為一的、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陶淵明與自然的合一,是清淡的,是玄妙的,超越現實的束縛,直通人的靈魂。

陶淵明的素樸任性,隱逸的田園生活方式,超然物外,與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冰清玉潔的消穆人格及其自然質樸的詩風,為后人構建了一個極為清雅高潔的理想境界。陶淵明把蔑視富貴、不與黑暗污濁之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融入到了他的詩文創作中。他的詩文也呈現出平易自然、意味深遠的風格特征。

二、接受主體——不同朝代對陶淵明詩文的接受、評價及其原因

隨著時代的推進,對陶淵明詩文評價的主體也在改變。由于不同朝代的主流思想、文化環境和主體自身條件的變化,對陶的詩文的態度在歷史中總體上呈現兩種:拒斥和推崇。

陶淵明創作時期的魏晉南北朝,對陶的詩文采取拒斥的態度。當時,社會審美風尚正處于過渡時期,從崇尚恬淡、枯燥的談玄論理,逐漸轉向清新、秾麗的日常寫景,隨后,強調藻飾雕琢的駢文大暢。而沈約等人又提倡以追求聲律美為核心的聲律論。在前人重清新秾麗和時人重聲韻、文采的審美風尚影響下,崇尚美文成為南朝批評界的普遍審美期待。而陶淵明詩文帶有玄言詩于平淡中寄深厚的語義特征,又在一些辭藻明美的詩句中顯示出與后來詩歌的吻合,不過相比其他詩人的清奇秾麗而言,又頗顯質樸平易。由于與時人尚美尚奇的審美期待具有較大的距離,《文選》定他的作品為中等,鐘嶸的《詩品》定他為中品。雖然蕭氏兄弟及其推崇陶淵明,對其詩文贊賞有加,但仍不能改變當時公眾崇尚美文的審美期待而對陶的詩文的評價。

隋朝和初唐,陶淵明詩文的地位仍舊沒能得到明顯改變,但原因卻不同于前朝。隋朝力嬌齊梁浮靡文風,卻強調文學“上明三鋼,下達五?!薄罢鞔嫱?,辯得失”“濟乎義”的功用性。陶淵明倡導隱逸出世的態度當然不能得到肯定性評價。唐初文壇依然暢行南朝華麗綺艷的風氣,陶淵明仍然被冷落一旁。高祖武德年間編纂的大型類書《藝文類聚》中對陶的詩文收錄甚少。

時代精神和讀者的期待視野正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陶淵明終于在審美期待多樣化的盛唐時期被多數人青睞,諸多人爭相歌詠、引述與其行事和作品相關內容。他的詩歌風格已經為唐人接受,并成為時人效仿與學習的對象,陶詩文的意義正在慢慢顯露出來。李杜等人或多或少受到陶淵明詩歌率真個性的影響,而以王孟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則與陶詩有著直接的承繼關系。中唐而后,雖唐詩氣格逐漸衰頹,但陶淵明偉岸人格力量的影響開始顯現,中晚唐詩人普遍推崇陶淵明,并仿效陶淵明生活方式,于亂世中保持精神世界的獨立與滿足,元白等人對陶淵明人格與詩歌皆大加推崇,創作了大量效陶體詩歌,詩風或平和、或沖淡,成為流行一時的詩歌風氣??梢哉f有唐一代摹陶體詩歌大量出現,慕陶詩也不可勝數,陶淵明的地位一躍千丈,人格得到眾人景仰,詩歌也得到廣泛地接受和傳播。唐代是一個青春煥發、熱烈輝煌的時代,崇尚弘麗富艷之美、追求個性價值是整個社會的主導風尚。唐代的政治環境極為寬松,文人多追求人格的獨立與個性的自由,魏晉風度中飲酒與隱逸兩大灑脫不羈的生活風尚對于唐人而言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出于對隱逸人才的重視,唐歷代帝王也屢次下詔搜求隱逸之士。最高統治者禮遇隱士的做法,也使得與道家思想相應的隱逸風氣長盛不衰。因而陶淵明的詩歌在盛唐及其以后開始得到重視,其對其態度逐漸變為推崇。

在宋代,陶淵明的詩文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同,其身價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詩文的接受程度已經處于推崇的境地。蘇軾贊賞陶詩“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實美”。黃庭堅肯定陶詩“不煩繩削而自合”、遠離斧斤趨自然的語言風格。陶淵明詩文在宋代大受推崇,原因是多方面的:宋代政治弊端日深,朝內黨爭劇烈,社會風云變化,許多官員經常遭貶謫,而陶的不得志而隱逸的風格正好安撫了他們壯志難酬的痛苦;宋代大力提倡平易曉暢之自然風格的古文運動,這一運動引導了重散輕駢和好平易非奇澀的創作與批評風氣,而陶淵明的詩文都表現出自然流暢、平易生動的特點,與歐蘇古文運動的審美指向非常吻合。宋人論詩尚“理趣”,重淡而有味。不以詞采取勝的陶淵明與簡要為華美、清淡為真味的宋代詩學品味極為契合。對陶詩文的欣賞,宋人并不限于一般意義上的詩味,而意在品讀其理趣。陶詩自然而活脫生動,平淡且寓意深遠,不似玄言詩的枯燥乏味,正合宋人對詩歌的“理趣”追求,因而大受美譽。宋朝對陶淵明詩文的接受奠定了陶在中國文學史中的地位。

元、明、清,已經確定的陶淵明的地位更加穩固,對他詩文的態度達到推崇備至的處境。在元代,詩風樸素、自然,不尚文采,與陶詩風格正相契合,對功名的否定,對自然美景的品賞,對藝術化生活的體味,最終達到的是對自己人格、對自己精神追求的完全肯定。所有的這一切,和陶淵明是不謀而合的。正因為如此,元代文人大力推舉、稱頌陶詩。明代是中國文學發展的轉型時期,主要成就是戲劇、小說,但詩歌領域卻異?;钴S,雖然詩歌理論紛爭、流派眾多,對陶淵明的評價卻沒有分歧,一致推崇陶的詩文,并給予高度評價。明代文人不厭其煩地論及陶詩的自然、本色、平淡,說明明朝對已被前人公認的陶詩藝術風格的認識達到了高度自覺、統一的程度,并且明人對陶淵明的認識、評價更加深入、細微。清代的陶淵明研究再度掀起高潮,清人直接繼承了明人對陶詩藝術價值的評價,一致標舉、備加贊賞陶詩的真樸、自然,言簡意豐。王國維、梁啟超等對陶詩文的研究,使清代對陶詩文的理解更加全面。至此,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非凡地位得到了最后的確認。

陶淵明詩文的接受,雖然總體上呈現兩種不同的處境,但究其規律是一條不斷向前向上發展的主線,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閃現出其熠熠的光輝。由于接受主體自身的不斷發展變化,對陶淵明詩文的接受及其研究還在不斷進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友林.從著名隱士到第一流詩人——從接受美學角度解讀陶淵明詩歌之接受[J].南方論刊,2006,(12).

[2]劉中文.論隋唐士人對陶淵明的拒斥[J].求是學刊,2006,(03).

[3]郭英蕾.魏晉南北朝政治背景下文人心態在詩歌中的反映——以阮籍、左思、陶淵明詩歌為例[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06).

(幸靈芝 四川南充 西華師范大學 637002)

猜你喜歡
接受朝代詩文
走遍萬水千山
猜朝代
極相思·檢翻舊日詩文
葉詩文:成功的5個關鍵詞
淺解三字經(之八十)
朝代誰也不服誰
不懂就百度
文學可以定義嗎?
略論劉勰對王粲詩賦的接受
中國當代文學海外翻譯出版與接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