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偵查訊問對策研究

2015-02-06 16:38周亞茹,孟卓爾,張凱軒
法制博覽 2015年23期

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偵查訊問對策研究*

周亞茹孟卓爾張凱軒薛騰飛張宇婷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110035

摘要:近年來,由于社會壓力的增大,社會矛盾的積深,變態人格導致的犯罪頻繁發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界定了五種不同類型的變態人格,通過對預審階段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的幾種心理狀態和某些表現形式,以及審訊時心理活動規律的研究,總結出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犯罪案件的共性特征,針對這些共性特征總結出應對犯罪嫌疑人在被羈押過程中的表現變化及其對應方式的一套有效的偵查訊問方法。

關鍵詞: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訊問對策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偵查訊問對策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10175004)。

中圖分類號:D918.2

作者簡介:周亞茹(1994-),女,漢族,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人,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刑事偵查專業2012級本科生,研究方向:預審學。

一、變態人格的概念

變態人格,又稱為人格障礙。是指人格特征明顯偏離正常,根深蒂固的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這是人格發展內在不協調的具體表現,也是在沒有認知過程障礙和智力障礙的情況下出現的情感、道德、動機和意志行為活動異常的特殊人格。

二、針對不同類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的偵查對策

(一)偏執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

偏執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在訊問中表現出嚴重的抗審情緒。偏執型變態人格者敏感多疑,總是對環境保持警惕,對偵查員更是表現出極大的不信任。其會在意訊問過程中每一個細節,可能偵查員某一個細小的動作會引起其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快,猜疑偵查員在剝削、傷害或欺騙他,對偵查訊問工作不予配合,甚至會惡語相向。

針對偏執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首先要有效控制,耐心交流。偏執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對于逃避是非常敏感的,在訊問時不要挑戰嫌疑人的拒絕和投射,最好是耐心地傾聽他們的指責和抱怨,裝作認同他們的感受,順應其想法,一步一步引導到與案件相關的人或物,把握好訊問節奏,訊問出案情。其次,毀其疆土,消磨意志。有些犯罪嫌疑人會挑釁甚至辱罵偵查員,對于此類犯罪嫌疑人,要找出其致命弱點。針對嫌疑人的弱點制造話題,一步一步逼問嫌疑人,激怒嫌疑人,讓其不斷暴露弱點,消磨其意志,讓其建筑的疆土徹底崩塌,在訊問中處于被動狀態,這樣偵查員再進一步訊問案件情況,找到證據,將其送上法庭。

(二)情緒不穩定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

此類犯罪嫌疑人在偵查訊問中情緒極其不穩定,缺乏控制。他會對偵查員表現出極大的反感情緒,偵查員與其談話,即使一些毫無攻擊性的言語也能激怒他。但一部分犯罪嫌疑人會主動交代罪行,接受懲罰。

針對情緒不穩定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偵查員可以抓住此類變態人格者易因受小刺激而引起情緒上的極大波動的這一特性,從案件中嫌疑人與被害人的矛盾入手,用言語激怒犯罪嫌疑人,讓其供述案件過程,從而獲得證據。

(三)反社會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

反社會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比較狡猾,外表令人愉快,常常表現出能言善辯。在訊問中常常編造謊言,制造與案件無關的話題,同時察言觀色,對訊問人員的個性特點和訊問意圖進行摸底,試探偵查員掌握證據情況,以此建立自己反偵查訊問體系。

在訊問反社會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時,偵查人員不可急于切入主題,針對反社會人格不停變換的工作單位、工作性質、興趣愛好等方面與其泛泛而談,善于觀察犯罪嫌疑人的一舉一動,從中找到弱點,利用犯罪嫌疑人情感薄弱環節以及心理、個性的弱點對其施加某種影響,瓦解其意志,進而使其思想的防御系統崩潰,迫使其不得不如實供述罪行。

(四)輕佻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

輕佻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在訊問中舉止輕浮,夸大自己的行為動作,若有女偵查員時,會巧言花語與女偵查員搭話,旁若無人;會編造一些夸張的謊言騙偵查員上當,從中獲取樂趣;虛榮心極強,對自己的罪行極力否認,存有僥幸心理。

針對輕佻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偵查員可以采用使用證據訊問法。犯罪嫌疑人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只要自己不供認,偵查員就無法認定其犯罪事實。偵查員在偵查訊問中,針對具體案情,合理地向犯罪嫌疑人出示前期偵查工作中已經掌握的證據材料,同時結合和利用各種可調動的因素,如環境、時間、創設特定的氛圍,犯罪嫌疑人往往會朝著“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去理解問題,認為偵查員已經獲取了證據,戳穿其謊言,讓其無法自愿其謊,進而作出供述罪行的選擇。

(五)怪癖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

由于怪癖型變態人格犯罪嫌疑人多半經驗老到,在訊問中也會矢口否認自己的罪行,即使是被現場抓到也采取拒不承認的態度,與偵查員展開斗爭,具體表現為編造一些謊言,作虛假供述。

在此類犯罪嫌疑人的偵查訊問實踐中,其在接受訊問時作虛假供述是十分常見的。針對犯罪嫌疑人正在做的或者已經做出的虛假供述,偵查人員通過策略地使用證據,及時、有力地揭露和批駁其偽供,迫使其在證據面前承認作偽供的錯誤,糾正其虛假的供述,作出真實的陳述。

[參考文獻]

[1]錢銘怡.變態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王偉.人格障礙[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3]陳少華.人格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4]許昆.預審學教程[M].北京:群眾出版社,2014.

[5]李安,房緒興.偵查心理學[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