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90后”大學生網絡信息接受心理研究

2015-02-26 17:04張藝冰,趙苗苗
西部廣播電視 2015年5期
關鍵詞:受眾心理大學生

摘 要:本文通過2014年對甘肅省蘭州市各高?!?0后”大學生受眾網絡信息接受心理的調研活動,探討了“90后”大學生接受信息的心理特征,找尋原因,并提出對策。

在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成為大眾娛樂的狂歡場。作為網絡傳播的忠實受眾,有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并且對于網絡信息缺乏客觀的判斷。為了探究當代“90后”大學生受眾在網絡傳播中對網絡信息的接受心理,2014年4月開始,筆者對甘肅省蘭州市各個高校的大學生隨機進行問卷調查。從調研結果中總結大學生接收網絡信息的心理特征,尋找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來幫助大學生們更好地鑒別信息,選擇接受信息,培養其良好的網絡媒介素養。

1 當代“90后”大學生受眾網絡信息接受心理特征

1.1 認知心理漸成熟

認知心理指受眾普遍存在的,尋求信息的心理現象。從調查中發現,當代大學生受眾對于網絡信息的認知心理一如既往的積極主動但趨于理性,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1 選擇信息的目的

大學生關注時事且求知欲強, 滿足日常新聞資訊的需求是大學生上網的第一目的,占55%。但是,面對網絡上龐大的信息量,大學生心理依舊不成熟?!皼]有明確的目的,純粹為了打發時間”的選項,有27%的大學生表示認同,成為大學生上網的第二目的。

1.1.2 大學生接觸媒介的主動性

傳播學家麥庫姆斯和肖認為:“大眾傳播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信息傳達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钡珜Υ髮W生來說,他們更傾向根據各種媒介的綜合報道,結合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并不是一味依賴于媒體報道。因此,大學生接觸媒介信息是較為理性、主動的。

1.1.3 對網絡信息的信任度

大學生對網絡的信任度比較理性。受調查者中沒有人認為網絡信息“全部真實,可信度極高”及“都是虛假信息,不可信”,60%認為“大部分真實,可信度高”;39%的認為“半真半假,可信度不高”;此外,有1%的人沒有做出選擇。并且有84%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分辨大部分網絡新聞信息的真假。

盡管當代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的認知心理良性發展卻不完全成熟,依然需要媒介素養教育的正確引導。

1.2 娛樂心理的強化

雖然,當代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有趨于成熟的認知,但是大學生心理發育不成熟,依舊對網絡娛樂信息有很強的興趣。這一點從“大學生信息選擇情況”中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的目的與行為并不完全一致。只有18% 的大學生將“尋求娛樂”視為上網的主要目的, 但實際上有68%的大學生表示上網會“了解休閑娛樂類信息”。

實際上,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理智與情感的針鋒相對的心理階段。這樣帶來的結果是更為“瘋狂”的娛樂行為:陳赫僅僅有1 700多萬粉絲,在不到4小時宣布離婚的微博互動量就達到200萬次,創造單條微博互動量的新紀錄。

1.3 浮躁依賴心理滋生

在互聯網環境中長大的大學生們,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接觸新媒體多于傳統媒體。尤其是經常使用手機以及電腦。

第二,大學生上網時間長。大學生上網的頻率較高,有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平均每日都會接觸網絡。

第三,相較于文字信息,大學生更愿意在網絡上處理圖像信息。這是因為,人腦處理圖片的速度是處理文字的6萬倍。對于當代“90后”大學生來說,電腦中通過變幻的色彩、流動的畫面、優美的音樂等特點表現的圖像信息所蘊含的言語意義更為直觀、形象、真實,牢牢地吸引了大學生的眼球。

具有以上3種特點的大學生們,長時間浸泡在網絡環境中,正如精神病專家托尼諾所說:“長期的網上沖浪會逐漸地失去自我, 改變個性?!痹诳觳臀幕⑿械哪甏?,無論是個人、群體、社會,都在推崇高效率的工作學習生活狀態,這種狀態使許多人不愿、不能靜下心來,認真研讀一部作品,人們更加浮躁。并且網絡世界虛幻縹緲,人與人不能真正地相互信任,長此以往,人們心緒暴躁敏感,延伸到了現實生活中惡性循環,導致國人自身思維退化,機械性的操作層出不窮,身體、心理素質底下,甚至釀成悲劇。

2 當代大學生受眾網絡信息接受心理歸因分析

從上述的心理特征來看,當代“90后”大學生的心理可概括為“夾生”,即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的接受是積極主動,意識理性,但是在其網絡行為上依舊無法擺脫網絡信息的誘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時代環境的“威逼利誘”

上世紀90年代初,互聯網正式接入我國。根據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90后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如今,大學校園中到處洋溢著90后青春活力的面龐。百度的“90后洞察報告”顯示,“90后”用戶平均網齡達7.53年,日均上網時長達11.45小時?,F實娛樂化,娛樂現實化,“90后”深深地受到網絡的熏陶,是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原住民”。從網絡中快速便捷準確直接地獲取信息,從而實現與人交流,與群體交流,與社會交流,這是新時代環境中的新的交流方式。

在互聯網環境中,為了迎合受眾的需求,媒體、公司、機構紛紛行動起來。收視率高的電視劇,相關的附屬產品(如同名網游、明星同款衣物等)便會應運而生;視頻軟件中“彈幕”功能的啟用。即使電視劇也不例外,芒果臺播出的由單機游戲改變而來的神劇《仙劍奇俠傳》《古劍奇譚》;英劇《神探夏洛克》中“卷?!鄙褚话愕恼Z速,可以網羅一切信息的手機,“花生”的博客,無一不帶著強烈的互聯網時代氣息。

正是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下,當代“90后”大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網絡信息。

2.2 技術手段的“極致體驗”

人被稱為“視覺動物”,與擁有約100萬神經纖維的視神經相比,耳蝸神經只有3萬根左右的神經突起。為了彌補“聲音”的缺陷,完善使用聲音信號的交流活動,人類構建文明的進程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發明了“媒體”。為了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又一系列技術更加精良的“媒體”應運而生。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人類技術的進步,“媒體”的發明已經彌補了地理、生理的局限。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生活越發便利,人們早已經從客觀需求向主觀需求轉變,現有的技術已經無法滿足越發“享受生活”的人類的需要,因此大量填補人類內心需求的技術手段出現:手機媒介從單屏變成彩屏,從按鍵變成觸屏,從2G變成4G。影視銀屏從2D變成3D。多種多樣的APP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微博微信聊朋友、視頻游戲會朋友、陌陌比鄰交朋友。APP的功能不僅多樣并且更加人性化:外賣隨時叫、過年紅包發、雙十打折買。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便利的網上生活,使人們越來越習慣享受,心態越來越浮躁。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之余,他們忘卻了午后窗邊閱讀的幸福,更喜歡影視游戲帶來的“真實”感受。

2.3 “理智與情感”的唇槍舌戰

已經成年的當代大學生雖然生理發育成熟,但是他們的心理發育不夠成熟,即便有較強的自我約束力,對網絡信息的真假有一定的認知力,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誘惑卻有著較大的容忍度。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對網上新聞信息的真假您能否做出判斷”這一問題,80%的大學生選擇“部分能”;“對待不良信息時您的態度為”這一問題,56%的大學生的態度為“有時好奇,會偶爾看一下”,10%的大學生選擇“沒什么大不了”。這樣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使得大學生即使理智上對網絡信息有正確的認知,由于涉世未深,缺乏社會經驗,辨別力不足并且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對于特立獨行,逼真的畫面、誘惑的信息往往把持不住自己,把理智拋在腦后。

雖然,近幾年大力整頓網絡不良信息,過于色情暴力的影視作品已經不見蹤影,但是帶有暗示性畫面的日本動漫依舊在視頻軟件上持續更新,成為了網絡信息中不小的隱患。

3 關于當代大學生受眾網絡信息接受心理研究結果的思考

此次對于大學生受眾網絡接受心理較為深入的研究表明,在網絡時代應該怎樣做一個更加優秀的大學生、“90后”“原住網民”。

3.1 明確大學生責任,提高自主自律能力

俗話說成人與孩童的區別在于自控力。身為“90后”大學生,自小便不愿意生活在“被教育”的環境中,但是卻有很多大學生沒有“自主教育”。這是因為“90后”大學生所謂的獨立自主并沒有建立在自律的情況下,只是不成熟的任性。像任何科學技術發明一樣,即使創建初期是秉承造福人類的目的,但網絡卻是把雙刃劍,它在給人們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問題。有些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他們忘記了身為大學生的責任,缺乏自主自律的能力,成為地地道道的“容器人”,他們敏感、孤獨、自閉。這些心理疾病深深影響著他們的學習與生活。

因此,無論是在現實生活還是網絡中,有多重身份的大學生更加需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生活責任,要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負責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對網絡上各種信息的選擇能力,辨別和分析能力,對自己在思想素質、道德水準,文明程度上高標準嚴要求,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

3.2 加強媒介素養教育的學習

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的“90后”大學生,不僅要提高自主自律能力,更要注重加強媒介素養教育的學習。

這是一個崇尚言論自由的時代,再加之互聯網虛擬隱秘特性,不少人會在網絡上對一些人和事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往往會一石激起千層浪,言辭激烈爭執,甚至做違反道德的事情。例如“陳赫離婚事件”本是一件娛樂圈中的常見事情。有一位網友因為在陳赫坦白離婚的微博下,要求他離開《奔跑吧兄弟》節目,被陳赫的粉絲在網絡上咒罵甚至人肉搜索,侵犯了這位網友的隱私權;還有一些網友,由于自己在網絡中的虛擬身份,他們的自我約束力和道德意識都會變得淡薄起來,甚至會做一些違法的事情。

這樣的例子,從互聯網發展以來并非個案,這使得大學生提高自身媒介素養一事迫在眉睫。

3.3 凈化網絡環境從我做起

身為當代大學生不僅要通過以上兩點盡力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網民,更要有為社會分擔責任的意識。網絡環境的凈化僅僅依靠政府宏觀調控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從身為網民的大學生做起。不僅要做到拒絕網絡污穢,而且要盡力改善網絡污穢。例如,“90后”少年嘟嘟。他是肺結核病人,在治療期間發現,百度貼吧里有一個專門的肺結核吧。不過,當時的肺結核吧里,除了悲觀厭世的病友發發牢騷,就是一堆藥販子在賣假藥。嘟嘟一邊自學知識,一邊承擔起維護肺結核吧的職責。他打消新來的病友的恐懼,鼓勵病友陽光起來,堅決清除假藥廣告。肺結核吧因此成了幾個疾病吧里最有人氣和最溫暖的園地。

作為已經成年的“90后”大學生們,無論是在網絡中還是現實生活中,承擔社會責任是其應盡的責任,不僅要管好自己不為社會添亂,更要盡力所能及為社會添磚加瓦。

猜你喜歡
受眾心理大學生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淺析新聞炒作下受眾逆反心理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從受眾需求角度看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大學生之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