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思想及其價值

2015-04-09 06:53孫婷艷
勝利油田黨校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本質馬克思現實

孫婷艷

(1.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山東濟南250358; 2.山東交通學院學生工作處,山東濟南250357)

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思想及其價值

孫婷艷1,2

(1.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山東濟南250358; 2.山東交通學院學生工作處,山東濟南250357)

馬克思在前人理論基礎上,科學提出人的本質思想,認為勞動是人的本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人的本質是具體的、發展的、社會的、實踐的。這一思想基于現實的人的辯證關系,在超越性、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自由性方面發揮一定的可能性意義。它不僅在理論上實現對人本主義的超越,具有科學的方法論意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程中更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過程中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內涵,現實價值

關于人的本質的探究是人類關注的永恒論題。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思想,基于唯物史觀基礎,汲取了人類思想史的相關優秀成果,尤其是通過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合理內核的吸收,科學實現了關于人的理論的革命性變革。正確理解和把握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主要內涵

關于人的本質的論述,馬克思在不同時期主要提出了三種觀點。

1.勞動是人的本質。人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是基于一定生活資料之上的現實的人,與其他動物不同,人能夠通過歷史活動即勞動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在人類自身繁衍之外反作用于自然。正如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及,“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有意識的活動?!盵1]170在這個層次上,人為現實的人、個體的人,在自然生活中生存、創造與發展。

2.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在掌握一定生產資料基礎上,隨著自身能力的增強,產生人與人的交往,也只有與他人發生一定社會關系,人才稱之為人。正如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強調:“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2]56人的類本質的存在,使其超越基本的生存范疇,具有更為現實的社會價值。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人的一切社會交往的存在,離不開人的需要。處于社會中的人,需要實現本性的滿足。正如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論述:“由于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以及他們求得滿足的方式,把他們聯系起來(兩性關系、交換、分工),所以他們必然要發生相互關系?!盵3]514人是有意識的自主的人,人從自身出發構建的社會關系支撐了人類歷史的發展。

二、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思想特性

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描述,折射出豐富的特性價值,成為人類歷史的重要印證。

1.人的本質是具體的。馬克思通過對歷史唯心主義人性思想的批判,特別是對費爾巴哈抽象人性思想的辨析,提出人的本質產生于具體的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之中。人雖然具有一定共同屬性,但脫離具體的人將失去對人的本質的探究意義。

2.人的本質是發展的。人推動社會關系的形成、人類社會的變更、各類社會關系的變化,人的本質也不斷發展。不同歷史時期或社會形態中的人具有不同的社會關系,不斷發展新的交往內容。隨著人在認識改造自然的生產活動中的社會關系的變更豐富,人的本質充滿歷史性發展。

3.人的本質是社會的。人是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人。社會屬性使人之所以為人,并規定制約著人的自然屬性。人的社會特質即社會性,是人和動物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區別,人的社會性支撐人之生存發展的現實意義。

4.人的本質是實踐的。實踐作為人自我表現與肯定的形式,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它使一切物質生產活動成為現實,推動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與改造,構建人與人的社會交往內容,是人發展的根本動力。

三、基于“現實的人”的辯證關系

關于人的本質的科學性,可以從基于現實的人的多重辯證關系探討。

1.勞動創造人并推動人的發展。勞動的主體與前提是人,其產物和結果也是人。人以勞動為生存基礎,只有從自然界中通過勞動才可以獲取生活資料,滿足生活所需。而勞動的過程就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也成為人之特有、區別于動物的本質。在與自然界的物質能量交換過程中,人不斷自我表現并肯定,在勞動中獲得發展,推動社會關系的完善,并創造豐富人類文明。勞動既是人的現實需要,又是人本質力量的展開及實現。

2.社會關系造化人并由人構建。個體的人作為社會關系的主體,承擔著社會關系的構建及發展。社會的人由個體在社會關系中形成并變化。人的基本特性即是人于生產關系中形成的本質規定性。在整體社會關系總和中,人形成豐富的社會品質,并居于經濟關系的基礎之上,發展思想、政治、文化等多重社會關系,以生產力發展為導向,適應于運動變化具體的現實條件,推動社會關系的歷史性變遷以及人自身的發展成長。

3.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統一于人。人是具有自然屬性的個體,并在社會關系中從事現實活動,在實踐中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人在社會歷史中生成人的特性,作為具有自然性、社會性、思想性的存在物,在處理自身、自然、社會的關系中,形成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三種屬性共同構成整體的人,人性系統也正是在三者相互關聯、相互作用中形成拓展。脫離任何一類屬性,人皆無法全面發展。

四、“現實的人”之外的可能性意義

人不僅是現實的人,還是具有無限可能的人。人作為歷史發展主體,創造過去、現在與未來,在無限發展進程中界說人,才利于全面突出人的本質。

1.存有現實之外的超越性。人的存在具有無限可能性,受到一定社會關系的影響,是存在與發展的統一。存在的歷史性與暫時性,造成人的不完整性、暫時性或過渡性,也形成人發展的多種可能性。對自我超越的追求成為實現人類價值的真正存在。人也只有在超越性的指引下,才能進入自覺存在的境遇,發揮推動成長的切實力量。

2.客體身份之外的主體性。人作為價值主體,也是他人、社會與自身復雜組合中的客體。與物不同,人在社會實踐中更是主體。人不僅是手段,更是目的存在。人創造性的發揮,引發人自身價值的可能性。人對主體價值的拓展所實現的發展空間也是相對無限的。個體本身、人與人間,互為目的及手段的實踐,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潛在主體價值的實現。

3.受動地位之外的能動性。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動,受到歷史客觀規律的支配,并受到一定范圍或進程中客觀條件的制約。但人的活動具有目的性、選擇性,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人在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中實現物的價值,推動生產力發展、改造世界、發展社會。人對社會規律的認識越深刻,人在實踐活動中的能動性越強大。

4.傳承作用之外的創造性。隨著歷史發展,物質資料得以傳承發展,人自身也不斷繁衍進步。實然世界的存在,引發人對無限可能世界的追求。人對美好世界向往的理念,作為人自覺自為的行動指南,推動人對自身及社會的深入探索與創造,無形中推動人的自我提升及解放,推動社會的維系凝聚及發展。

5.社會共性之外的自由性。人在實踐中不僅擁有協同能力、可理喻性、類意識的社會傾向與特征,還具有與眾不同、獨立自主的規定性,以自由個性方式而存在。人在共性規范中,于實踐過程發揮創造性、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質的精神層面的深刻表現。個體充分發揮獨立自由,開辟廣闊發展空間,推動個性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民族與國家的進步。

五、人的本質思想的地位及理論意義

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思想是人類歷史上相關論斷中最為普遍科學的抽象與概括,也是最為全面深刻的。

1.實現對人本主義的超越。普羅泰拉格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康德提出“人的目的”,黑格爾堅持“自我意識”思想,費爾巴哈創立人本主義學說。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馬克思以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為著眼點,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立足點,揭示人的現實客觀性,揭示人的社會性,高揚人的主體性,科學把握人的本質,實現了對歷史上所有人本主義的超越。

2.發揮科學的方法論意義。堅持馬克思的人的本質思想,對于我們深入了解歷史唯物主義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指導我們在理解人、研究人等方面,堅持正確的思路和方法,從實踐出發,認識社會的人。同時,堅持科學的人的本質思想,對形成正確的價值目標具有指導作用,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活動只有以人為出發點,實現人的解放,才能保障社會的和諧與公平,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六、科學的人的本質思想的現實價值

馬克思的人的本質思想以實踐性為基本特征,它不僅在理論方面給中國建設提供思想啟示,更利于實際發展需要,有助于解決一系列社會發展問題。

1.在經濟建設方面的現實價值。社會經濟發展不僅是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也是調整人的生產關系的具體實現,從而適應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要求。正確理解人的本質,利于在經濟成分多元化、利益結構復雜化的情況下,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促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協調發展。

2.在政治建設方面的現實價值。堅持馬克思的人的本質觀,利于對人民主體地位的理解,對家長作風、官僚主義的摒棄。只有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切實維護人民利益;同時,反對人治堅持法治,才能實現依法治國;堅持執政為民,才能保護人民的政治需要。

3.在文化建設方面的現實價值。堅持馬克思的人的本質思想,要求我們動員組織廣大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大力發展并繁榮中國特色文化建設,從而滿足人民的文化需要。只有以先進文化武裝人,切實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才能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塑造理想的人格品質。

4.在社會建設方面的現實價值。堅持以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為指導,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各類關系,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推動社會關系和諧。以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為切入,消除不安定因素,化解社會矛盾,保證人民的自由發展。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構建和諧的社會關系尤其是勞動關系,消減異化勞動的影響,盡量滿足人的發展需要。

5.在生態建設方面的現實價值。人的發展不僅要求人與自然和諧,更意味著人與人的和諧,而代際關系的和諧更是協調社會利益關系,保障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堅持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的發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推進,包容型發展模式的拓展,才能切實保證人民的需要與進步,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條件。

總之,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思想,是對人的完整意義上的系統界定。這一思想的提出與完善,不僅凸現出人的本質思想的重要和科學意義,更要求我們以此為起點,以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推進各項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中國特色事業發展。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Introduction to Marx Idea on Human Essence and Its Value

SUN Tingyan1,2
(1.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358,China; 2.Students'Affairs Office,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Ji'nan 250357,China)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theory,Marx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of human essence scientifically.He proposed that labor is the essence of man,man is the sum of all social relations,and the man's need is human essence.Human nature is concrete,developing,social and practical.The thought is based on the real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lay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of the possibility in terms of transcendence,subjectivity,initiative,creativity and freedom.It not only theoretically surpasses humanism and is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 significance,but also has more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laying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social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cess.

Marx;human essence;theoretical content;realistic value

A81

A

1009-4326(2015)02-0052-03

(責任編輯 王先霞)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2.011

2015-01-28

孫婷艷(1984-),女,山東巨野人,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2014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博士研究生,山東交通學院學生工作處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猜你喜歡
本質馬克思現實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回歸本質
童年的本質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WUU——讓“物”回歸其使用本質
一種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強現實交互App的開發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