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項互動式閱讀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

2015-04-22 13:14王麗
文理導航 2015年7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教學模式

王麗

【摘 要】“互動”是一個由自我互動、人際互動和社會互動三個階段組成的過程,其實質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往返活動,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溝通。這是一個從社會心理學引入到教學領域的概念。

【關鍵詞】教學模式;多項互動;閱讀教學

20世紀60年代,“互動”的概念被引入課堂。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笨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互動式教學模式及其特征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目前西方普遍采用和推崇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同時亦要求教師不再只是專業知識的提供者,而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以便師生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互動”。

全面的互動。它包括師生間互動、生生間互動、以及人境的互動。教師精心準備和設計教學環節,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向學生提問、共同討論、作業批改等方式進行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強化師生交流;教師通過案例引導、問題提出、情景模擬等方式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集體學習、分工合作等,推動學生間信息和知識的流動,鼓勵學生間的互動學習;除了基本教材、講義外,教師通過引入補充資料、視頻文件、教學卡片等多種教學材料和器材,充分利用教學環境,推動人與物、情景的互動。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的要求

互動是教學模式旨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思考,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行互動式教學有以下要求:

首先要求教師充分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作為教師不僅要對基礎知識融會貫通,還應該熟悉相關領域的知識和信息,尤其是能夠豐富學生知識面、調動學生興趣的相關素材和案例資料。

其次要求教師平時注意案例素材的積累。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引入的案例是否合適就需要教師的專業判斷。教師不能僅僅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而應該在日常的閱讀、研究以及生活中有目的的去搜尋和積累,在課堂上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案例,甚至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對案例進行現場修改或演繹。

三、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閱讀教學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其他能力的形成。閱讀教學的探討研究是語文學科如何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如何進行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教學結構科學化、效率最優化的重要課題。

“引讀閱讀法”(以下簡稱為“引讀法”),與傳統的教師“滿堂灌”講解課文的教學法相反,它根據面向未來的需要及教育新理念和課程新標準的要求,以幫助學生自己在學習中掌握和運用語文工具為目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辨證地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閱讀訓練與思維發展的關系,啟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練習閱讀的技能,逐步養成獨立看書作文的習慣,最終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實現從教到不需要教的轉化,以達到“授之以漁”、自主學習的目的。

“引讀法”的前提是相信學生,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內因,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引導雖然是必不可少的外因條件,但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懂得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各種能力的形成,為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個道理,從而真正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

“引讀法”的關鍵在于“善引”,相信學生能讀是一方面,幫助學生善讀是又一個方面。而學生的善讀則有賴于教師的正確引導。因此,教師的善引,應當是學生善讀的一個重要條件。

“引讀法”的重點在“相機誘導”四個字上。上述引讀法,是閱讀教學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決非一套僵化的公式。作為教師,既要有“相機”的能力,又要有“誘導”的藝術,要善于針對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學習狀況,按照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因文、因人、因時而定法,擇“機”而“誘”之。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