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技巧的思考

2015-05-28 07:08許紅剛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提問技巧課堂提問思考

許紅剛

摘 要:課堂提問是中學教學中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技能,是教學活動中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通過提問,教師能及時吸收課堂反饋信息,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啟發學生思維,促使其主動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恰當的課堂提問,對于啟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提問才行之有效呢?提問時需要做到:有效性、針對性、創造性、啟發性、層次性,另外還要注意提問形式多樣化以及適當的激勵和表揚。

關鍵詞:課堂提問;提問技巧;思考

數學是一門對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極強的學科。一堂數學課成敗與否,課堂效率的高低,不僅依賴于教師的學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藝術,更重要的在于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怎樣組織學生參與數學學習呢?我認為關鍵還是“提問”二字。所謂“提問”就是教師圍繞一定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對學生提問,再由學生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疤釂枴毙枰⒁饽男﹩栴}呢?下面,淺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提問要有有效性

有效性的定義是指完成策劃的活動和達到策劃結果的程度。教學提問有效就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答,且這種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中大量流行的話語往往是老師一系列焦急的詢問:“聽清楚了嗎?”、“聽懂了嗎?”,好像學習成了“聽”的藝術。試問這樣的問題提了和不提有區別嗎?無非是想達到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二、提問要有針對性

所謂針對性是指提問前要弄清楚:提這個問題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能起到什么樣的效果,有多少學生能夠回答,可能得到什么樣的答案等等;因此,我們決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盲目地提問,而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問。在教學中提問過于簡單直接,達不到對學生思維的訓練,比如在進行二次函數y=ax2+bx+c(a、b、c為常數,a≠0)概念的講解中,教師直接問二次項系數a能不能等于0,學生回答不能,這個問題不能體現出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尤其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是全班學生都能夠回答,還是有考普通高中希望的同學能夠回答,還是有考重點高中希望的同學才能夠回答,否則這樣的提問可能造成對于差等生來說太難,對優等生來說太簡單。

三、提問要有層次性

數學知識邏輯聯系密切,環環相扣。所以提出的問題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樣可以把學生的思維從表面引向深入,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能夠層層深入到所學知識的內涵和實質。

四、提問要有創造性和啟發性

教師提出的問題,都應具備創造性和啟發性,所提出的問題要能夠把學生引進問題的情境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學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并且對提出的問題可能需要有所暗示,以啟發學生思考。

例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時,教材上有這樣一道例題:,我讓同學們采用之前講的先去括號的方法做,于是很多同學都將方程化成了:,于是就開始求解,在這過程中我不斷觀察同學計算出來的答案都是錯的,大多都是計算類的錯誤。于是我開始暗示:這道題計算量有些大,是因為方程里面出現了大量的分數,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將里面的分數化成整數呢?反應快的同學立刻就明白了:方程兩邊都乘6,就可以將方程化成:,這樣就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有同學發出感嘆:哦,原來是這樣!

例如:在一道解一元二次方程:(x﹣5)x=3x中,有同學給出了這樣的解答過程:

解:方程兩邊除以x得:x﹣5=3 ∴x=8

你認為這種解法正確嗎?你有其它的解法嗎?試試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于是學生開始討論起來,較粗心的同學認為其解答當然沒有錯誤。而平時勤于鉆研、比較細心的同學卻發現還有一個根為x=0,老師提問:為什么在求解的過程中,沒有解出x=0呢?錯誤之處在哪里呢?通過這樣先犯錯再糾錯的過程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積極性。

五、提問形式要多樣化

提問的形式應多種多樣,同一個問題,既可以設置成填空選擇題,也可以設置成判斷題或改錯題。教學中還應該常用引發爭論的問題引導思考,通過爭論而解決的問題,學生會理解得特別深刻,教學效果會更好。比如學到分式時,為了讓學生注意分式有意義的條件,我給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先化簡(49-x2)/(7-X)(X-1),然后代入你喜歡的數值求它的值。有同學解答這個問題如下:(49-x2)/(7﹣x)(x﹣1)=(7﹣x)(7+x)/(7﹣x)(x﹣1)=7+x/x﹣1。取當X=7時,原式=7+7/7﹣1=14/6=7/3。你認為他的解法正確嗎?如果有錯,請指出錯在哪里及錯誤的原因,并且寫出正確的答案。

這時學生議論紛紛,看了又看,大部分同學都認為他的解題過程是對的,就連平時比較優秀的學生也認為是對的。這時,我反而否定了大部分人的判斷,同學們吃了一驚,百思不得其解,然后我故意問:他為什么偏偏喜歡X=7呢?這么一提示,開始有人惘然大悟,說出他錯誤的原因,明白即使“喜歡”也不能“喜歡”的道理,這樣的問題看似正確又并非正確的問題加深了印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六、適當的激勵和表揚

老師的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對學生的信心教育:當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后,無論其答案正確與否,都應適當地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或表揚,哪怕他的答案一無是處。只有這樣,你以后的提問,才會得到積極響應,你在課堂上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充分的信任感。

總之,雖然教學無定法,但也有一定的規律可遁,提問沒有一套現成的辦法,但也得注意一些基本技巧。提問是一門藝術,我國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詩中提出“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有效的提問方式與技巧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智能。

參考文獻:

[1] 許高厚主編:課堂教學藝術,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2] 賈振堂,劉夢其.課堂提問的目的及最佳方法.

[3] 鐘善基編:教學思想錄、中學數學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猜你喜歡
提問技巧課堂提問思考
新聞記者采訪的提問藝術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技巧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