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體育與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學業成就歸因方式差異研究

2015-05-28 07:08楊玉雪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體育專業問卷調查

楊玉雪

摘 要:為了解云南省體育專業與非體育專業學生的歸因方式的差異,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云南師范大學呈貢校區體育和非體育專業各200名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非體育專業在能力、努力、情境、運氣四個歸因維度上的得分及歸因總分上都顯著高于體育專業得分;非體育專業的大學生比體育專業的大學生更積極主動的進行學業成就的歸因;體育專業和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在學業成就歸因上都傾向于進行內歸因。

關鍵詞:體育專業;學業成就;歸因方式;問卷調查

1.問題的提出

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體育教育占有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高等師范院校這個特殊的環境下的體育專業大學本科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接受學校知識教育的同時,更多的與自身身體素質的鍛煉與培養結合在了一起。作為這樣的一個群體,一般學者關注他們的身體、生理、運動,少數學者關注到了這個特殊群體的心理方面,這其中多關注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成就動機、認知風格、心理健康等,只有少之又少的部分學者關注到歸因方式方面。希望通過本次研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對高等師范院校體育與非體育專業大學本科生歸因方式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李正中等人(2008)采用自編問卷對體育專業大學生歸因方式特點進行研究發現:體育專業大學生在負性事件的總體指標及正、負性事件控制性維度上存在極其顯著的年齡差異;在負性事件的穩定性維度及正性事件的總體指標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也對性別差異、是否是獨生子女以及城鄉大學生在負性事件的不同維度上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進行了研究,但并未對體育專業與非體育專業大學生歸因方式是否存在差異進行探討。王相英(2007)采用張學軍編制的歸因方式問卷對體育專業大學生歸因方式、自我效能與情感平衡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得出結論:體育與非體育大學生在歸因方式和情感平衡上不存在差異,但是二者的情感平衡均低于一般水平;所有大學生在進行歸因時多做內在的、整體的和可控的歸因;體育大學生在歸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上均不存在性別差異。對于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學習,那么在學業成就的歸因上,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又呈現出哪些特點呢?與非體育專業的大學生是否存在差異呢?

2.調查對象

本文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對云南師范大學呈貢校區的在校本科大學生進行調查。其中向體育專業學生發放200份回收165份,回收率為83%,剔除無效問卷33份剩余有效問卷132份。向非體育專業學生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6份,回收率93%,剔除無效問卷17份剩余有效問卷169份。有效問卷共301份。被試年齡在18-2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8歲。被試具體情況見表1。

3.調查及分析工具

使用多維度-多歸因因果量表中的大學生學業成就歸因量表來測量大學生學業成就的歸因風格。該問卷包括兩部分,分別涉及關于學業成就與人際關系的因果信念。該量表總共有48個題目,24個涉及學業成就,24個有關人際關系,每個部分又分成有關成功和有關失敗的12個題目。該量表采用的是5級記分方式。本研究借助于該量表前一部分的成就內容來評定歸因方式。該量表有關學業成就的項目分為四組,每組6個項目測試四種歸因傾向,分別是能力、努力、情境和運氣。其中,能力和努力為內歸因,運氣和情境為外歸因;能力和情境為穩定歸因,努力和運氣為不穩定歸因;努力為可控歸因,能力、運氣和情境為不可控歸因。它們組成如下:能力(6、14、22、2、10、18),努力(5、13、21、1、9、17),情境(3、11、19、7、15、23),運氣(4、12、20、8、16、24)每組項目中,成功與失敗的結果歸因各占一半,前三題代表高績效水平歸因,后三題代表低績效水平歸因。各維度得分越高,說明被試越有該維度的歸因傾向。該量表主要是測量大學生學業成就的歸因風格。運用統計軟件SPSS11.5對回收的數據進行分析。

4.不同專業學生在學業成就歸因方式上的得分及差異檢驗

從表2可以看出,體育專業和非體育專業在能力、努力、情境、運氣四個維度及總分上都存在顯著差異。非體育專業學生在四個歸因維度及歸因總分上得分都在0.01的置信水平上顯著高于體育專業學生。由圖可知,體育專業和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的歸因在不同維度上得分從高到低排列都為:努力>能力>運氣>情境。由此可見,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體育專業和非體育專業的大學生都傾向于將學業成就作內歸因,在歸因到四個維度的趨勢上二者基本一致。

5.討論

非體育專業學生在四個歸因維度及歸因總分上得分都顯著高于體育專業學生(p<0.01)。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在進行學業成就的歸因時比體育專業的學生更為主動,這也與我們平常的經驗十分相符,非體育專業個體比較關注自己的學業成就,在取得學業成就或者在學業上失意時都會十分主動的進行相應的歸因,而體育專業學生對于平常文化知識的學習關注度較非體育專業學生的低。事后對部分體育專業學生訪談發現,他們多將問卷中使用的“課”“授課”“好成績”等詞匯理解為“文化課程”,由此造成了差異也有可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需要加強對體育專業大學生學業成就歸因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李正中,郭志平,劉勁松.體育專業大學生歸因方式特點的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8,24(1):41-43.

[2] 王相英.體育大學生歸因方式、自我效能與情感平衡的關系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7,8:75-79.

猜你喜歡
體育專業問卷調查
關于體育本科專業理論課隱性逃課現象的分析
如何促進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學習體育理論課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高?!霸喝芜x課” 情況調查及問題解析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