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運用知識產權盈利途徑研究

2015-05-29 14:34宋凱尹永強
商場現代化 2015年9期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

宋凱+尹永強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日益發展,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逐步增強,知識產權如何能給企業帶來更高盈利的問題,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本文結合知識產權概念特點,分析了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利用知識產權為企業獲得更多利益的幾種途徑,并為給出了相關法律依據,為企業更好的利用知識產權獲得盈利提供了指導借鑒。

關鍵詞: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護;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一、知識產權基本概念

知識產權一詞英文為“intellectual property”,現在也簡稱為“IP”,其原意為“知識所有權”或者“智慧所有權”,也稱為智力成果權。知識產權屬于民事范疇,是基于創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業標記依法產生的權利的統稱。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按照國際慣例將知識產權主要分為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三大類,現在還出現了新的知識產權形式——域名。

二、知識產權保護的現實意義

保護知識產權,有利于調動人們從事科技研究和文藝創作的積極性、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有利于促進對外貿易,引進外商和外資投資。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決定了企業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時技術、品牌、商業秘密等無形財產的巨大作用,而如何讓這些無形資產逐步增值,有賴于對知識產權的合理保護。

知識產權的申請和保護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法律賦予申請人一定的權利,并由法律保護這些權利使申請人在一定時期內享有對該權利的壟斷使用權,從而獲得“收益”,繼而調動人們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和藝術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發展。國家通過不同的法律指導人們如何運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可以壟斷使用的知識產權獲得收益,權利申請人要充分利用這些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使知識產權的價值得以從分利用。

三、知識產權盈利的途徑及法律依據

1.自己研發技術,自己申請專利,專為己用

自己投入資金和技術進行研發,形成科技成果后自己申請專利,然后自己進行生產和銷售產品的盈利模式。此種方式利用自己的專利技術,容易形成壟斷,可以獲得高于同行業競爭企業的超額利潤,是借助知識產權盈利的最基本模式,也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最初目的所在。

2.用知識產權開辟市場和保護自己的市場范圍和市場份額,并通過轉讓、許可或合作,直接獲得收益

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力度的加大,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也越來越活躍,專門進行知識產權交易的知識產權交易所、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在各地如雨后春筍地出現。知識產權的轉讓、許可或是合作是除專為己用外的第二大知識產權盈利市場。

3.把知識產權當作投資,體現股權價值

根據公司法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財產作價出資;無形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因此,作為知識產權的所有者可以用知識產權作為資本,來投資給企業,可以坐享其收益。

4.利用知識產權提高企業知名度,使企業獲得更高的市場效益,實現占有價值

企業擁有知識產權,不僅可以直接獲得生產銷售的效益,還可以僅僅憑借擁有知識產權而獲得更高市場效益。企業擁有知識產權的數量往往代表了企業的經濟和科研實力,擁有更多的知識產權無疑會提高企業在同行業競爭者及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為企業開拓新的市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實現其對知識產權的占有價值,從而使企業處在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5.通過維權獲得收益,實現知識產權的專有價值

知識產權在其保護期限內,具有獨占性,即只有權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經權利人許可不得行使其權利。一旦發生侵權行為,除了停止侵害和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外,還有賠償損失和返還不當得利的懲罰措施。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蔽覈穹ㄍ▌t規定了十種責任形式,其中第四種為返還財產。是完全不同于賠償損失的另一種責任形式。TRIPS協議第45條規定,司法部門應有權責令侵權者向權利所有者支付費用,其中可以包括適當的律師費。在適當的情況下,即使侵權者不知道或者沒有正當的理由應該知道他從事了侵權活動,締約方也可以授權司法部門,責令返還其所得利潤或支付預先確定的損害賠償費。

6.用知識產權從銀行取得資金,實現其財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75條規定的可以質押的權利就包括: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利權、專利權和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另外,根據中國銀監會、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商業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的指導意見》規定:商業銀行可以接受境內個人、企業或其他組織以本人或他人合法擁有的、已發可以轉讓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做質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信貸政策發放貸款或提供其他授信。知識產權是一種財產,還具有財產權,這樣就可以用來做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從而是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可以加速企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企業加速發展。

7.巧用外國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特點。比如中國專利局授予的專利權或中國商標局核準的商標專用權,只能在中國領域內受保護,其它國家則不給予保護。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使用中國專利局授權的發明專利,不侵犯我國專利權,所以,我國公民、法人完成的發明創造要想在外國受保護,必須在外國申請專利;反之相同。因此,企業可以使用國外的而沒有在中國注冊的知識產權獲利,且不構成侵權行為。

8.借助知識產權,獲得國家優惠政策,間接獲利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形成核心知識產權是國家高新企業認定的首要條件,該辦法規定:在中國境內(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且達到下列其中一項數量要求:A、發明或者植物新品種2件以上;B、實用新型7件以上;C、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專利或者軟件著作權或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7件以上。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可以首先可以享受所得稅率優惠,高新企業享受15%的優惠所得稅率,相當于在原來25%的基礎上降低了40%;其次,高新技術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減少企業運作風險和負擔;最后,企業還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相應的認定補貼。這些都是借助知識產權,間接獲得資金、降低企業風險,減少企業運作成本等間接盈利方式。

參考文獻:

[1]E.A.鮑加特赫等.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專利法[M].知識出版社,1980,2.

[2]尹田.法國物權法[M].法律出版社.1998,56—58.

[3]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號,2015-04-02.

作者簡介:宋凱,碩士,講師,技術經濟,項目管理;尹永強,碩士,講師,經濟法,公司治理

猜你喜歡
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
論比例原則在知識產權損害賠償中的適用
保護知識產權 激發創新動能
2019年度PALM展參展商獲取知識產權優勝獎獲獎單位名單
中國知識產權量質齊升
知識產權2.0時代的特點、挑戰及應對研究
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山寨現象與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東盟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機制的完善
普通中學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考
普通中學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