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當前通縮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2015-05-29 15:21弓炎史志華
商場現代化 2015年9期
關鍵詞:治理措施成因現狀

弓炎+史志華

摘 要:百日之內,亞洲各央行接連降息,引發了市場對于經濟陷入通縮的擔憂。事實上“通縮”并不是一個新鮮詞。從2015年2月算起,中國的PPI已經連續36個月為負值,這樣的背景之下,中國經濟是否走向通縮并同步于世界經濟周期變化?與歐洲和日本相比,中國又有哪些方法應對通縮?

關鍵詞:通貨緊縮;成因;現狀;治理措施

一、通縮的成因

1998年~2002年的通貨緊縮是由亞洲金融危機引起的,2009年的通貨緊縮是由國際金融危機引起的,但2012年3月至今面臨的通縮原因十分復雜,既有國際需求下降和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的原因,更為重要的是國內需求不足和產能嚴重過剩。度量通貨緊縮的指標主要有CPI和PPI,與PPI相比CPI與居民生活聯系更為密切,因此通常選擇CPI同比漲幅作為通貨緊縮的度量指標。一般認為CPI同比漲幅低于1%,且持續6個月以上,就認為是通貨緊縮。通貨緊縮指通過貨幣表現出的經濟衰退,以物價總水平持續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貨幣供給量連續下降、有效需求不足為特征。由于通脹一直困擾著各國經濟,經濟學家的目光也就都盯在通膨上,通縮的問題很少被關注,所以對于引起通縮成因一直存在著爭議與分歧。從歷史來看,原因不外乎三點:(1)基礎貨幣供應量不足。由于經濟增長過快,流通領域中貨幣總量出現短缺,導致貨幣供應開始相對收縮。(2)金融體系失靈引致通貨緊縮,如在經濟過熱時,銀行盲目擴張信貸,形成大量不良資產,轉向“惜貸”和“慎貸”,加上企業和居民對經濟前景的不良預期,從而不想貸、不愿貸,將產生信用創造萎縮,同樣減少社會總需求,導致通貨緊縮。(3)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導致的通縮。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改變人們預期,把經濟從通貨膨脹推向通貨緊縮。

二、我國經濟通貨緊縮的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8%,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0.3%;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3%,環比下降1.1%。2015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4%。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1.2%;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0.7%。1-2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5%。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大幅下滑至-4.2%,創2012年2月以來新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小幅下滑至2.9%,創2009年以來新低。同時,匯豐3月中國制造業PMI預覽值為49.2,降至11個月新低,其中就業指數從2月的49.8降至47。根據商務部發布的3月前三周主要食品價格數據,交通銀行金融團隊綜合判斷,3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1.1%-1.5%之間,取中值為1.3%。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1、2月CPI超出市場預期,主要是春節消費影響了市場對物價的預期。PPI則低于市場預期,價格下降幅度繼續擴大。由于春節假期結束需求減弱,天氣轉暖蔬菜供應增加,3月前三周主要食品價格普遍下降,專家預測,3月CPI環比可能持續下滑。我國當前的物價體系中PPI和CPI出現了明顯的分化背離特征,雖然PPI長期為負數,但CPI則始終保持在2%以上相對溫和的水平。所以,目前我國經濟并未發生全面通縮,只是工業領域存在結構性通縮。

三、引起我國緊縮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原因

從表面上看,中國經濟和歐洲經濟都陷入了短期經濟增長乏力的困境,但是造成兩者的原因并不相同。中國經濟目前的問題是產能過剩,衡量生產領域價格變動的PPI指數或許能更好地說明這一問題。統計顯示,今年2月份我國PPI指數同比下降4.8%,這是PPI連續第36個月為負值。這意味著近3年來,消費者一直在消耗之前過剩的產能。在中國,需求放緩但并沒有大幅下跌,內需不足是相對于供給而言。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低迷是PPI下跌的主要原因。鋼鐵、原油和化工等產能過剩行業跌幅較大。全球油價暴跌引起的輸入型通縮對中國CPI影響相對較小,最近CPI下行很大是因為食品價格的原因。

2.治理措施

通縮的治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短期以刺激需求,消化供給為主,長期以調整結構為主。以下是幾種可供選擇的辦法:

(1)實施有效的財政政策,改革企業財稅政策。適當擴大財政赤字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發行規模,加大對新型制造業、戰略型產業、小微企業,西部地區企業的支持力度,穩步的進行稅費的結構性調整,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中小企業發展負擔。

(2)實施寬松適度的貨幣政策。通過降息和降準,增加信貸資金供給,降低企業利率,企業融資成本下降,提高企業投資的積極性,從而改變市場通縮預期。為民間投資創造條件,減少政策壁壘,增加民間投融資信心。

(3)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培育新興戰略產業。調整——注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行業結構調整優化和行業整體競爭力;升級——大力培育戰略型新興產業,引導資源投向有發展前景的行業。

(4)保持居民就業與收入的穩定增長,擴大消費需求。增加企事業單位員工工資和離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為加快醫療改革,減輕國民醫療負擔,為增加消費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語

我國政府一直秉持著“調結構”的經濟治理思路,無意出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這就意味著中國經濟可能仍將下滑,通縮的問題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需要經歷的陣痛。

參考文獻:

[1]王廣謙.關于通貨緊縮若干基本問題的理論思考.財貿經濟,2000(12).

[2]王春峰,康莉,李汶華.中國通貨緊縮成因及發展趨勢[J].金融研究, 2001.

猜你喜歡
治理措施成因現狀
垛田形態多樣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視角下相對貧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羅素悖論的成因
羅素悖論的成因
淺談城市交通擁堵困境的道路稅費治理措施
反洗錢法規體系問題及建議
紫色土水土流失區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與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