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能源安全面臨的國際新挑戰

2015-05-30 10:48馬蕊
學理論·中 2015年9期
關鍵詞:能源安全中國挑戰

馬蕊

摘 要: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漸由能源自給國變為能源進口國。尤其是石油,對外依存度逐漸走高,新能源技術和對外能源合作困難重重,我國面臨著諸多挑戰。國際能源局勢的變化勢必會影響到我國的能源安全,能源安全也關乎著國家安全以及經濟是否能平穩運行。分析當前世界和中國能源安全面臨的挑戰,提出應對策略如下:制定科學的能源安全戰略;拓寬廣泛的深層次能源合作;注重節能減排和環境污染問題。

關鍵詞:能源安全;中國;挑戰

中圖分類號:F426.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6-0007-02

根據海關所提供的數據,2015年4月份我國石油進口達到每日740萬桶(相當于全球每天石油消費量的1/13),超過美國720萬桶,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梢哉f,我國的能源安全主要集中在石油安全這一個方面,新趨勢深刻地表明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逐漸升高,能源安全受制于國際環境的變化??梢?,在全球能源形勢大變革的時期,我國能源安全也面臨著重重挑戰。

一、國際能源狀況的總體態勢

(一)主要能源供應保持相對穩定

當前,全球能源消費依然集中于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常規能源,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雖然勢頭強勁,但是短期只能改善局部能源結構,卻難以撼動三大傳統能源的地位。根據BP公司的統計數據來看,2013年全球石油產量增加了0.6%,天然氣增加了1.1%,煤炭增加了0.8%,①常規能源繼續保持了較為穩定的開采勢頭;預計到2035年這一段時期,常規能源開采每年平均保持1.5%的增長,這無疑都是利好消息。從開采區域的角度來看,中東地區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常規能源開采地,以石油最為顯著。在已探明的儲量中石油占據了世界總體的47.9%,石油出口占據了世界份額的百分之34.9%。俄羅斯作為能源大國其地位不可小覷,尤其是2013年俄羅斯天然氣增產125億立方米,是當年全球天然氣生產增長最快的國家。北美地區主要得益于美國在頁巖氣開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提高了能源自給率。這一方面降低了美國對外能源依存度,提升了國家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增加了的石油生產量可以對外出口,可謂益處頗多。除此之外,一些新興地區如拉美和非洲,都大力推進能源開發,通過多渠道的合作提升了能源開發效率。

(二)化石能源依舊占主導地位

隨著頁巖氣等新能源開采日益推進,全球油氣資源開發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升,石油、天然氣消費繼續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同時,煤炭廉價優勢明顯,依舊是發展中國家主要的產電能源。全球環境問題的嚴峻性讓更多國家致力于發展可再生能源,2013年全球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重增加到5.3%,預計到2035年,全球一半以上增長的發電量均來自可再生能源的貢獻。但是,這些前途光明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卻面臨著諸如政策等方面的不確定性,使其正常發展受到了一定制約。雖然可再生能源得到青睞,使化石能源所在全球消費比重中有所降低,但是其主體地位在短期內是不會被撼動的,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技術相對落后,也沒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新能源技術,他們更希望通過高能低價的能源,生產更多的產品,促進本國經濟發展,這無疑加固了化石能源的主導地位。

(三)能源需求格局發生變化

在新一輪的能源格局變動的過程中,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長率在2013年為2.3%,而這一指標對于新興經濟體來說是3.1%,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新興經濟體成為主要的能源需求方;非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進口占全球的49.4%,消費量占50.6%;亞洲國家吸收LNG73.2%的出口量。這其中以中國為代表,2007年中國的能源消耗量就超越了美國,2012年這一數值達到2735.2Mtoe。新興經濟體主要在于其工業發展需求相對旺盛,對能源的需求量也相對較高。對比來看,經合組織國家的能源消費相對較為低迷,歐洲的國家表現尤為明顯,其原因在于經濟衰退導致了能源需求大幅度降低,同時歐洲地區注重研發新能源技術,提倡高效節能環保的能源使用方式,這使得傳統能源消費呈負增長。這其中只有美國一枝獨秀,能源消費保持了較高的水平,這得益于美國從金融危機中逐漸復蘇,生產再度恢復,能源需求隨之上升。這一變化趨勢總的來說就是能源的消費中心逐漸移至新興經濟體國家,亞洲地區尤為顯著。

(四)石油價格起伏波動明顯

在經歷過上一輪油價上漲之后,此輪油價下跌是市場變化的一個表現。首先,中東地區產油國如伊朗等在政局逐步穩定之后開始對外出口石油;OPEC國家堅持提高石油生產量,擔心其市場份額會受到擠壓;北美地區在能源自給提高的情況下也大量對外輸出石油,這使得石油市場供應量充足,形成了買方市場。其次,新興經濟體是全球能源需求的“大戶”,但是持續的經濟低迷使得對能源需求量較之前有所降低,其中一些國家本身能源就可以滿足自身需求,所以國際能源市場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導致油價下跌。油價出現波動是供需矛盾的體現,現階段低油價對能源需求國有利,有效降低了工業成本,此時還可以做好石油戰略儲備的工作。但是低油價也會挫傷石油出口國的生產信心,不利于能源生產的持續發展。這種不穩定也會增加石油運作的成本,對能源買賣雙方都不利。所以把握好供需平衡,保持油價基本穩定是國際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

二、我國能源安全面臨的國際新挑戰

(一)國際能源市場競爭加劇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能源對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國際能源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國內市場的震動。中國所處的東亞地區能源相對匱乏,亞洲的資源區主要集中在中亞與西亞地區。與中國同處于東亞地區的日本和韓國能源都比較貧乏,都依賴于外部能源供給,這無形與中國形成競爭關系,在利益問題上就會產生不可避免的摩擦。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保持穩定,也正在積極拓展與東南亞國家的能源合作,但是由于主權問題,能源合作變成了政治斗爭的砝碼。對于能源更為富庶的西亞地區,美國等國家早已通過政治控制掌握了其能源出口命脈,使得中國在本地區獲取能源時受制于美國?;诂F實情況,我國選擇與非洲和拉美等新興能源供應國進行合作,但由于歷史和地理因素,非洲43.4%的石油和44.5%的液化天然氣都出口到了歐洲,中國可以占有的份額極為有限。

(二)能源供給受制于國際政治因素

不可否認,能源作為國家間政治博弈的籌碼發揮著重要作用,能源國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必然會披上政治的外衣,更為錯綜復雜。中東地區產油國是中國石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區,但是本地區的政局受到外部勢力的干涉動蕩不定,這加大了我國石油供應的不穩定性。東亞地區主要的能源消耗大國,如日本、韓國本應該在能源方面共同合作,在能源議價、運輸安全方面協同商議,集體應對外部能源挑戰,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和其他國家介入挑撥,使得各國之間矛盾重重,不能協同合作。我國石油進口的方式比較單一,集中在海上運輸,尤其是要頻繁經過馬六甲海峽,運輸的船舶以外國的運油船為主,這些都是石油運輸的潛在不安全因素。由于這里是航運要塞,海盜時常出沒,周邊國家打擊力度欠佳;有些國家甚至希望借助其實現自身的政治目的,這都導致我國石油運輸安全大大降低。此外,我國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希望通過能源企業對外投資合作,提供更為穩定的能源供給。但是有些國家一直宣揚“中國威脅論”“新殖民主義”等,極大地影響到我國能源企業“走出去”的進程。

(三)環境制約因素所帶來的壓力

國際社會一直致力于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包括中國在內的182個國家簽署了承擔減排義務的《京都議定書》。雖然美國在簽署之后又退出,但是隨著美國頁巖氣的廣泛開采,美國的能源結構得到了改善,溫室氣體排放量顯著降低。歐洲社會也一直積極研究高效環保的新能源技術,并且推廣應用,所以歐洲地區溫室氣體減排工作相對完善成熟。相對比而言,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高速發展的時代,社會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作為保障,高能耗的產業結構還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再加上我國的能源結構還是以一次能源消耗為主,對環境的污染還會加劇,溫室氣體的排放還會持續走高。以煤炭的消費來看,2013年我國消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煤炭,碳排放量也占到了全球的28%,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量國家。由此來看,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決定了我國需要承擔更多節能減排的責任,但是為了經濟發展不可能因此停滯不前,所以經濟增長和環境壓力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

三、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應對之策

(一)制定科學的能源安全戰略

能源安全已經不單單是能源本身的安全問題,它已經廣泛涉及國家整體安全,所以重視能源安全,就需要從國家高度來制定詳細的能源安全戰略,對內形成科學的能源結構,對外維護國家能源安全。首先要優化能源結構,尤其是能源消費結構,逐步改變以煤炭石油為主的能源消費模式,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發展清潔高效的環保能源,并積極推廣使用。同時要加大力度研究例如頁巖氣、可燃冰等新能源的開采技術,深度挖掘我國內部的能源儲量,利用如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確保能源自給,減少對外依賴。其次要保障我國輸入性能源的安全,要從能源供應國、能源有效供給、能源運輸安全等方面做出戰略部署,確保外部能源能夠持續不間斷地進行供應,避免區域政局不穩定所導致的能源供給鏈斷裂,使得國家整體安全陷入困境。再次,充分利用國際法的相關條款,在法律的框架內處理各種能源爭端,建立能源安全預警應急機制,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有章可循,以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和能源安全。

(二)拓寬廣泛的深層次能源合作

由于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國內能源早已不能滿足,對外能源依賴也逐漸加深,所以加強國際能源合作是應有之義。首先是要拓展合作的廣度,避免單一的能源合作。當前我國石油進口主要來自于中東國家,一旦其政局發生變動,我國能源安全隨之受到威脅,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拓展合作廣度就是要推進能源選擇的多元化,在國家層面,不僅要與中東國家合作,還要與拉美、非洲國家進行合作,更要積極與中亞、東南亞等國加強合作,使得能源安全有多方面的制約與保障。在運輸層面,不僅要依靠海上運輸,還要發展安全的管道運輸,完善我國四大能源輸入通道(中亞、中緬、中俄和海上運輸通道),與相關國家共同維護能源運輸安全。其次,是要挖掘合作的深度,不僅只依賴于傳統的能源進口模式,還要利用政策來創新能源合作模式。比如利用“一帶一路”的大戰略,通過與沿途能源富庶國進行“貸款——能源”交換的方式,獲得長期穩定的能源供給。還要積極加入國際能源組織如IEA,通過意義途徑共享能源信息,提高國際話語權,在能源方面占據有利的國際地位。

(三)注重節能減排和環境污染問題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應該積極承擔相應的溫室氣體減排責任;同時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還要以國內的發展為重,協調處理好節能減排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我國要充分依據《京都議定書》和一系列所簽署的氣候協定,承擔相對應的減排量。還要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扭轉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環境污染基礎上的這一現狀。

猜你喜歡
能源安全中國挑戰
英能源安全戰略,一份愿望清單
為能源安全貢獻大港力量
基于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發展研究
基于熵權法*的廣西能源安全評價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第52Q 邁向新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